首页 于 第20页

于 第20页

  • 五步调心,集诊治防于一身

    五步调心,集诊治防于一身

    每逢周二、周四、周六,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219诊室内总是人流不断。常来做保健调理的老患者聊着闲天,神色悠然;慕名前来求诊的新患者四处打量,满脸好奇。他们或立或坐,排成一个弧形,把身穿白大褂的医生董峰围在当中。 “忧伤于心则肺应,你忧虑太多伤到了心,超过了心的耐受阈值就会反应到肺,影响到了肺的宣发、肃降及通调水道的功能;肺与大肠相表里,所以你大便时好时坏,同时也会引起气虚进而导致肢体麻木。”说起患者的病因,他一针见血,患者连连称是。“活络丸一天吃两次,一次吃两丸。舒肝...

  • “干针”属于针刺疗法范畴

    “干针”属于针刺疗法范畴

    近年来,“干针”一词在西方国家兴起,引起了针灸学术界的热烈讨论。究竟“干针”的实质是什么?它与针灸是什么样的关系,是否属于针灸范畴,是否应该接受针灸学科的规范等问题引发国内外针灸界广泛的关注与讨论。针对这些问题,2017年2月9日《中国针灸》编辑部在北京召开了“干针”折射的针灸发展问题研讨的学术沙龙。针对“干针”引发的若干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经过充分讨论,得出以下共识。 “干针”属于针刺...

  • 刮痧的作用和方法 一直流传和应用于民间

    刮痧的作用和方法 一直流传和应用于民间

    刮痧疗法就是运用手指或各种边缘光滑的工具,蘸上具有一定治疗作用的刮痧介质,在人体表面特定部位反复进行刮、挤、揪、刺、捏、拍、挑等手法,使皮肤表面出现瘀点、瘀斑或点状出血,即所谓“出痧”,从而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目的的一种方法。这种治疗方法简便易学,器具简单,操作方便,应用广泛,安全可靠,疗效显著,一直流传和应用于民间, 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 刮痧的作用和方法 刮痧具有活血通络、调王尚全整阴阳、排出毒素、自体溶血等作用。刮痧时需要用刮痧板(石器、陶器、苎麻、硬币、木器板)润滑...

  • 养生重在于调和阴阳

    养生重在于调和阴阳

    作者简介:罗安宪,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副院长兼秘书长,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等。研究领域为中国哲学史、道家哲学等。出版专著《中国孔学史》《虚静与逍遥:道家心性论研究》等,主编《中华传统经典诵读文本》(13册)。近年来,致力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推广国学经典阅读。 •《周易》哲学从根本上来讲可以称为生命哲学,中国传统养生学的基本理论就是建立在这一哲学基础上。所以,《周易》的生命哲学是中国养生学的基础,而中国传统养生学的基本理论则是《周易》生命哲学的具体体现。...

  • 关于三伏贴的误区,“正解”在此

    关于三伏贴的误区,“正解”在此

    近年来,每到三伏天,“三伏贴”的热度就随之升温,不少人甚至从网上购买,自己在家贴敷。山东省济宁市中医院针灸科主任医师王乐荣提醒大家,三伏贴的确是冬病夏治的一种简单、方便、价廉、效优的中医外治法,但是要理性看待三伏贴,认清误区,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误区一:三伏贴包治百病 正解:三伏贴并不适合所有人。 王乐荣表示,三伏贴确有增强免疫力、调节体内环境的功效,但任何一种疗法都有其局限性,并不能包治百病,三伏贴是中医内病外治的一种方法,其病种是围绕“温阳散寒&...

  • 于右任 细嚼慢咽助延年 长于书法促益寿

    于右任 细嚼慢咽助延年 长于书法促益寿

    于右任早年是同盟会成员,长年在国民政府担任高级官员,同时也是中国近代书法家,是复旦大学、上海大学、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创办人和复旦大学、私立南通大学校董等;除此之外,拥有85岁高龄的于右任,在养生之道方面,也不乏经验和独特之法。 长于书法促益寿 书画无论对修身养性,还是强身健体,都有不容小觑的作用,其功效历来为人们所赞同认可。明何乔远认为:“书者,抒也,散也,抒胸中气,散心中郁,故书家每得以无疾而寿。”黄匡的《瓯北医话》也有类似之说:“...

  • 基于先秦“一分为三”观念建立

    基于先秦“一分为三”观念建立

    笔者经过对《黄帝内经》相关原文解析发现,其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应用“三阴三阳”思维模式构建了相关医药学知识。就时间维度而言,原文基于自然界一年阴阳之气的消长状态,将这一模式用于表达六节气位的阴阳属性及其次第顺序,并以此为据表达了与六位时象对应的气候属性,自此成为运气理论不可或缺的基本元素和重要内容。就空间维度而言,原文基于经脉的阴阳气血多少、分布状态,以及脏腑经脉的气机气化活动状态之异,应用“三阴三阳”思维模式完善了经脉命名和相关理论,并以此为据解释相关脏腑的生理病理...

  • 何为天癸 天癸藏于脑 天癸的生成

    何为天癸 天癸藏于脑 天癸的生成

    天癸一词出自《素问·上古天真论》,历代医家有关天癸的解释则众说纷纭。《中医妇科学》教材基本认为:天癸源于先天,藏之于肾,受后天水谷精微的滋养而逐渐成熟,是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的一种物质。笔者对天癸所藏有不同的看法。 《素问·上古天真论》中关于天癸的论述阐明了几个问题:其一,天癸男女皆有;其二,天癸的至与竭,关系到女子的月事、男子的精气溢泻;其三,天癸与有子、无子息息相关。天癸至则有子;天癸竭、尽,则无子。天癸一词,仅在此篇提及,余未再见有出现过。 何为天癸...

  • 健康不等于长寿 生命在于运动也在于静养

    健康不等于长寿 生命在于运动也在于静养

    1.健康不等于长寿。 健康只能说明你的身体状况好,而长寿则是说明身体的持久性和延续性,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以前有一位北京市十大健康老人,身体确实很棒。电视里经常报道他的健身经验。但是,有一天突然查出体内有两处癌变,肺上是小细胞癌,食道是低分化癌,两种癌都是恶性程度很高的,结果病情发展很快,我也未能将他医好,不久就去世了。 所以健康的人生存质量较好,而长寿的人生命力较旺盛。 2.生命有时在于运动,但有时也在于静养。 经常锻炼身体的人会比较健康,但不经常锻炼的人...

  • 从《老老恒言》看莲之于养生

    从《老老恒言》看莲之于养生

    1 曹慈山与莲 曹庭栋,清代人,号慈山先生,其人天性恬淡,能调摄,素慎起居,节饮食,至九十余乃终。其著述《老老恒言》以自言其养生之道,书中言“粥能益人,老年尤宜”,遂择其优者约百种于书中立“粥谱说”,并将其分三品,认为“不论调养治疾功力深浅之不同,第取气味轻清,香美适口者为上品”。 在书中所载上品36种粥谱中,莲肉粥、藕粥、荷鼻粥位居前三。其中莲肉粥可“补中强志,养神益脾固精,除百疾”;藕粥可“...

  • 中医药能抗疫缘于7种学术基因

    中医药能抗疫缘于7种学术基因

    中医药防治疫病的历史悠久,学术特点明显。从两千多年前的东汉张仲景《伤寒论》到清代叶天士《外感温热论》、吴鞠通《温病条辨》,中医药抗疫学术理论不断创新,形成较为系统的防治疫病的理论体系和赖以传承发展的学术基因。在近期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实践中,中医药充分显示其独特疗效。这缘于中医药独特的适宜抗疫的学术基因,简要来说,主要有七种凸显中医药学科特色的学术基因。 哲学思维 哲学是人类智慧的最高境界,重大社会自然研究实践通常先由哲学点题,再由科学破题。中医学具有哲学和科学的双重属性,其思维特征以哲学...

  • 中医关于暑必兼湿 关于暑分阴阳

    中医关于暑必兼湿 关于暑分阴阳

    •对于暑的认识存在争议,概因暑的概念不严谨、标准不清晰。以暑性炎热论,与火性无异,却并未分二者热之轻重;以季节时令分,把夏月之热统称为暑,也不合暑之义理。 •暑与热同义,然前者偏湿,后者偏燥,即所谓“暑近湿如蒸,热近燥如烘”。 暑为夏令主气,乃火热之气所化。作为自然界的六气与中医学的六淫之一,历代对于暑的论述颇多,争议却也不少。兹对此加以梳理分析。 关于暑分阴阳 《内经》的相关论述,奠定了对于暑气、暑邪、暑病认识的基础。如《素问&m...

  • 治病必当求于本

    治病必当求于本

    近日读《梁启超家书》,梁启超在1928年10月17日写给梁思成的一封信中说:“这回上协和一个大当。他只管医痔,不顾及身体的全部……把胃口弄倒了。临退院还给了两大瓶,说是一礼拜继续吃,若吃多了非送命不可。也是我自己不好,因胃口不开,想吃些异味炒饭、腊味饭,乱吃了几顿,弄得胃肠一塌糊涂,以致发烧连日不止……古人谓‘有病不治,常得中医’,到底不失为一种格言了。好在还没有牵动旧病。每当热度高时,旧病便有窃发的形势…&h...

  • 香囊用于防疫的历史与配制要点初探

    香囊用于防疫的历史与配制要点初探

    古代中国疫病频发,最早的疫病发生在距今约2 500年的春秋时期[1]。《素问·本病论》记载了疫病的证候:“民病温疫早发,咽嗌乃干,四肢满,肢节皆痛。”从《伤寒论》的序言可知,该书撰写的初衷即是总结辨治疫病“伤寒”的临床经验,以传后世。最早的防疫香囊出现在春秋时期的楚地,此后被历代医家所重视,如《肘后备急方》明确指出佩戴香囊能预防疫病在人群中的传播[2]。葛洪、孙思邈、徐大椿、刘松峰等皆创制了有防疫功效的香囊配方并流传于后世,现代防疫专家王灿辉教授亦多次肯...

  • 关于中医涩药 涩剂与涩法的辨析

    关于中医涩药 涩剂与涩法的辨析

    •把“涩附于酸”,通常的解释是其与酸味药的作用相似,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但实际上酸入肝属木,木喜条达,由此而知酸还具有通、泄的意味。涩味者专事收涩,酸味者则可收可散,将“涩附于酸”有待商榷。 •“涩可去脱”,具体是指用收敛固涩药物组成的方剂,用以治疗气、血、精、津液等耗散不收、滑脱不禁等病证。至于涩药留邪,应辩证分析,灵活看待,只要能把握好时机,做到通涩相合,邪未尽者亦并非为禁。 涩,繁体字为&ldqu...

  • 水饺的由来源自于医圣张仲景的一次善举

    水饺的由来源自于医圣张仲景的一次善举

    “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是大部分人从小就听过的一句民间谚语,意思是每年的冬至时节,每家每户都会吃上一顿热腾腾的饺子。民间更有流传“冬至不吃饺子,冻掉耳朵没人管”的说法。其实这种说法的由来与中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冬至吃饺子 不怕冻耳朵” 水饺的由来源自于医圣张仲景的一次善举。相传东汉末年,我国各地百姓饱受自然灾害之苦,很多人因为吃不饱饭,身体孱弱,疾病缠身,经久不愈。加之寒冬腊月,天气寒冷,饥寒交迫下不少人耳朵...

  • 克服自卑心理 显著且易于操作方法

    克服自卑心理 显著且易于操作方法

    一位女生的来信 老师: 我是高二的一名女生.长 相丑陋.满脸痘痘,而且个子 也较矮,口才不好,不会讨人 喜欢.我发现自己没有什么长 处.为此我常常感到自卑。舍 友都是很漂亮的女生.她们常 常坐在一起谈谁不漂亮.每每 这时我都躲得远远的.自卑之 心油然而生。我每一次跟别人 交流说话时.都不敢抬起头直 视对方.这常常被人说成傲 慢,对别人爱理不理。老师,我 该怎么办才好呢? 自卑的女孩小兰 青春期有点自卑很正常,如何克服自卑心理,建议小兰可以采用以下一些效果显著且易于操作的方法。 建立健康整洁的自我形象 心理自...

  • 基于文献研究解读腧穴的发生与特性

    基于文献研究解读腧穴的发生与特性

    腧穴疗法在中医临床疾病诊疗、防病保健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黄帝内经》的腧穴理论内容详尽,流派众多,堪称古代针灸学的“第1次大总结”,相关条文主要见于《灵枢》“九针十二原”“本输”“邪气脏腑病形”“寿夭刚柔”“官针”“终始”“经脉”“经筋”“骨度”“背腧”,...

  • 基于矛盾观辨析中西医文化差异

    基于矛盾观辨析中西医文化差异

    马克思主义矛盾观具有巨大的科学性与指导价值,对我们认识、分析两个矛盾主体有着启发意义。文化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在不同文化背景的影响下,中医、西医这两大医学体系呈现出多方面的差异性与矛盾性。基于矛盾观的视角认识中医、西医的异同,有利于在对立中寻求两者交融的契合点。 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矛盾观 马克思主义矛盾观学说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包括一系列的基本规律和范畴。 1.1 矛盾观的两个基本属性 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关联的两个基本构成要素。斗争性指矛盾双...

  • 程莘农与中医“识于微时”携针灸事业并进

    程莘农与中医“识于微时”携针灸事业并进

    程莘农(1921—2015),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国医大师、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中医针灸代表性传承人之一。今年是程莘农院士诞辰100周年,我们纪念这位针灸学家,回忆的是他一生为中医针灸事业奋斗的事迹,看到的是近百年来针灸的发展历程。 与中医“识于微时” 1921年8月24日,程莘农出生于江苏淮阴的一个书香世家。他10岁时开始习读《黄帝内经》《难经》等中医经典。这一时期正是中医发展的低谷,“废止中医案”极大地挫伤了民众...

  • 养生优生 应贯穿于出生前

    养生优生 应贯穿于出生前

    众人皆知,19世纪的达尔文乃进化论之父,为遗传学带来了革命性改变,但由于近亲结合,他的10个孩子中有3个于童年夭折,3个结婚多年皆终生未育,而且达尔文家族的62名后人中,38人没有孩子,以致这个显赫的家族日渐式微。视线回到中国,陶渊明为东晋著名诗人,才华横溢,他生有五子,原希望把五个儿子都培养成才华出众的人才,但却事与愿违。由于陶渊明嗜酒如命,“造饮辄尽,期在必醉”,影响了后代的健康,因此五个儿子的智力都十分低下,晚年的陶渊明察觉到这可能与他嗜酒如命有关,于是写下了“后代之鲁钝,...

  • 生命在于运动 散步是一种温和运动

    生命在于运动 散步是一种温和运动

    生命在于运动。散步是一种温和运动,我平时就喜欢散步,虽然上班路途遥远,每天很早开车上路,不能出去散步,呼吸新鲜空气,但在单位中午吃过饭,也要挤时间“饭后百步走”,更不要说晚饭后,一定要抽时间到小区附近名人广场或南塘公园散散步。但过去散步是边活动边思考,有时甚至脑子还胡思乱想,散步后常常感到有些累,直到有一天别人的一句话无意中改变了我的“不良”习惯。 那天,一位多年未见的远方表叔来托我找位专家给表婶看病,中午我请他俩吃顿便餐,闲聊起来,他关切地问我:&ldqu...

  • 喻昌 不为良相 便为良医 医门有“法律” 医者笃于情

    喻昌 不为良相 便为良医 医门有“法律” 医者笃于情

    喻昌(1585~1664),字嘉言,号西昌老人,江西新建(今江西南昌)人。清代著名的医学家,后人誉其“一生自儒而之禅,自禅而之医”。喻昌在中医学理论研究方面颇有贡献,他强调辨证施治,倡导诊治规范,著有《寓意草》《尚论篇》《尚论后篇》《医门法律》等传世医书,与张璐、吴谦齐名,并称清初三大名医。 不为良相 便为良医 喻昌生于明代万历年间,本姓朱,是明代宗室宁献王朱权的后裔,与清代著名画家、八大山人朱耷(约1626~1705年)同出一脉。因祖上宁王朱宸濠于正德十四年(1589年...

  • 指甲的暗色调可能属于疾病“灰色地带”

    指甲的暗色调可能属于疾病“灰色地带”

      有些人的指甲大多时候都是一些暗色调的颜色,看上去就让人觉得不舒服,广东省中医院体检中心主治医师李小燕表示,指甲的暗色调很可能是属于疾病的“灰色地带”,要引起更多的注意。   指甲变灰:是患了甲癣。初期指甲旁发痒,接着指甲变形,失去光泽而呈灰白色。   指甲变黑:指甲变黑、指甲下有碎状斑点,表明患有心脏疾病或出血性疾病。指甲里有黑线,是由黑色素瘤引起的。当然,有时手接触清洁剂、过敏物,指甲也可能变黑。   指甲棕色:指甲表面出现棕色的纵纹,可能患有炎性肠道病;指甲条纹紊乱并...

  • 多维辨识 体态同调 基于和态健康观治未病

    多维辨识 体态同调 基于和态健康观治未病

    •“和态健康观”,就是使脏腑经络机能调和、精神心理活动正常、机体适应性良好的养生、预防、诊疗、康复等观念以及延伸的相关方法。 •未来可通过推动多维辨识体系、“体态同调”序贯调理方案及中医健康管理系统平台应用,结合各地专科力量与优势病种,发挥治未病预防保健功能及解决慢病防治问题的优势。 慢性病是全球公共卫生问题,占我国疾病总负担的70%,2019年我国因慢性病导致的死亡占总死亡88.5%,耗费大量医疗资源。中医治未病倡导&ldqu...

  • 中医“圆运动思维”运用于《黄帝内经》

    中医“圆运动思维”运用于《黄帝内经》

    •华夏文明肇始于中原,亚热带季风气候变化深刻影响农作物之生命周期,先哲容易形成周期循环意识,经过抽象,形成“圆运动思维”。 •从寥廓太虚至银河星系,从太阳系星云漩涡运动至地球公转形成四季迭替,再到人身阳气之生、长、化、收、藏,于不同时间空间之万物,皆遵循“圆运动”之道。 在古代中国,“圆”乃“宇宙意识”及“生命精神”之重要原型,其民族特色鲜明。《易经》用&l...

  • 扬“正气”于方舱“邪”不可干

    扬“正气”于方舱“邪”不可干

    2月15日凌晨,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福建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李玮接到医院来电,告知医院将选派一批医务人员加入到福建第九批驰援湖北医疗队,中午即出发驰援武汉,李玮立即回复:“我没问题,早就准备好了!” 李玮是医院最早一批主动报名申请驰援武汉的,他在请战书中写道:“湖北地区的医护人员长时间奋战在一线,急需援助。本人作为重症医学科主任,具有丰富的重症救治经验及扎实的重症医学知识,现郑重向组织提出申请,自愿加入福建省驰援湖北医疗队,不计报酬,无论生死。&rdquo...

  • 许寿仁致力于中医教育事业

    许寿仁致力于中医教育事业

    先伯父许寿仁(1904—1970),又名兆基,安徽省歙县石桥村人。幼时读私塾多年,1920年因其父患病去世而立志学习岐黄之术。是年由邻居介绍来南昌谋生,先寄业商界学徒,出师后为店员。据笔者的父亲回忆,伯父许寿仁自幼聪敏好学,凌晨三时起床练习书法和背诵医籍,同时拜名医江仲孙(安徽省歙县人,先在江西南昌行医,后迁居江西鄱阳)为师,历时七载,尽得其传。1928年,伯父参加江西省南昌市政府组织的中医师考试,获甲等第一名,乃悬壶问世于南昌市上水巷“安徽会馆”。不久,医名噪于南昌一带。193...

  • 陈纳逊高寿的原因 在于他独特的养生之道

    陈纳逊高寿的原因 在于他独特的养生之道

    陈纳逊(1894—1997 年)教授是我国著名生物学家,南京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教授、中国动物学会创始人之一,也是科学界的长寿之星,年过百岁时依然鹤发童颜、精神矍铄、思维敏捷。 陈老高寿的原因,在于他独特的养生之道——三个平衡、五个勤快。 “三个平衡”指的是营养平衡、心理平衡、运动平衡。 营养平衡 对于这三大平衡,陈老首先强调的是饮食的营养平衡,他说:“人到老年,脑细胞减少了,记忆力衰退较快,因此必须注重...

  • 真武汤运用要点在于阳虚与饮停并存

    真武汤运用要点在于阳虚与饮停并存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玄武为水神,主北方。仲景公在《伤寒论》中提到真武汤一方的条文有两条。第82条:“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第316条:“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 仲景公用“真武”一词命名绝不是凭空想象,而是提示该方为治水之主方。汇总以上两条,太阳病篇82条所列是太阳病过...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