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 第5页
-
伏邪之病病势顽固 处方予升降散加减
伏邪之病,病势顽固,常因外邪诱发或加重,即外邪引动内伏之邪而发病,病情缠绵难愈,治疗棘手,尤以哮喘、风心病、慢性肾病等最为常见。 仝小林常告诫说:病越到后期,治疗时越容易忘记病根。哮喘但知平喘,心衰只晓强心,肾衰专顾补肾,全然不记伏邪之事。要知道伏邪在慢病,有一分伏邪,便有一分坏病。稳定期不坚壁清野,加重期不力克新感,则客邪不断,藏伏益深,病必渐重。治之,唯透邪扶正。此为治疗之最要紧事。 伏邪常因新感外邪而加重,仝师在临床中非常推崇升降散来透邪外出。升降散是一张治疗温病的名方,由僵蚕、蝉蜕、姜黄、大黄、米酒...
-
拉伸五官调节五脏 提升功能促进健康
五官和五脏是相关联的,五官是五脏的外在表象,五官的根在五脏。因此,通过拉伸五官,对它们进行刺激,可以调节五脏,提升功能,促进健康。 揪揪耳朵养肾脏 适度揪揪耳朵,可以刺激肾脏,起到固精养肾的功效。具体做法:首先,双手拇指和食指捏住双耳上部,吸气时,把耳朵往上提,呼气时松开,连续重复该动作6次。其次,捏住双耳下部,吸气时把耳朵下拉,呼气时松开,连续做6次。 捂嘴弄舌养心脏 心气足,不仅能保证舌辨五味,也能使舌头转动灵活,说话流利顺畅。因此,时常活动一下舌头可以起到养心的效果。具体做法:...
-
从书本理论到临床运用的升华
单兆伟的临床教学法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目标,既以点带面将教学内容讲深讲透,又结合实例,旁征博引,举一反三,同时发挥问题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拓展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增强学习的深度和广度,提高学生在临床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脾胃病专家单兆伟教授系江苏省中医院主任医师,从医五十余载,对脾胃疾病的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其临床教学方法也独具特色,尤重对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和悟性的培养。兹将其临床带教方法介绍如下。...
-
张伯礼:中医理论要在实践中升华
8月20日在河南郑州召开的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基础理论分会第九次学术年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提出,要坚定中医的理论自信,并在实践中升华中医理论。国医大师王琦教授做中医药与大数据的精彩报告。 张伯礼院士在“中医药的时代需求与基础理论发展”的报告中,分析了近代百年中医跌宕起伏的发展历程,指出随着疾病谱的改变、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医改难题的需求,发展中医药是时代的需求。他强调,中医理论的传承与发展是当今中医药界面临的重要任务,在这个过程中方法学至为关键。研究中医理论要遵循中医发展规律,从临...
-
气温回升 为啥手脚冰凉
如今气温渐渐回升,但是还是有许多人仍是会出现手脚冰凉的情况。 春季仍觉得怕冷,手脚冰凉,大部分是由于体寒症引起的,而这多发于女性。造成体寒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些是由于本身是寒性体质,这是先天因素;有些则和生活习惯、饮食规律、工作压力大等后天因素有关,而女性较男性更加畏寒。女性与男性有不同的生理功能,女性月经会失血,怀孕会增加心肺负担等原因都会使女性阳气比男性虚弱。因此,女性平时应更注意养阳气。 体寒严重的人,可多吃一些温热性食物,比如羊肉;多喝些姜汤、银耳红枣茶一类;少吃寒性水果和食物。要注意运动,如...
-
以文化提升中医药无形价值
中医药无形资产市场价值的形成,内在为技术含量,外在于市场培育。举例来说,同样生产六味地黄丸,著名中医药老字号的产品就能得到社会更广泛的认可;而同样是医生,名中医也更容易获得患者的青睐。反之,如果社会大众对技术或产品不知道不了解,这项技术或产品的市场开拓必定困难重重。 社会大众对中医药技术、产品的认可,或者说中医药产品市场的培育,应该通过文化建设润物细无声般的进行。 首先应加强宣传,培养大众中医意识。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多种途径,宣传中医文化。例如,前些年热播的《神医喜来乐》《大宅门》等影视剧,...
-
全面提升中医医疗服务水平
●中医药工作是卫生计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卫生计生部门的负责同志要有整体发展的概念和思维,在工作中既研究部署西医也研究部署中医,既研究公共卫生的方向策略也研究中医药发展的政策机制。 ●在这次卫生计生机构改革中,各市区要把中医药管理局成立起来。陕南三个市工作基础较好,应率先把中医药管理局的牌子挂起来,其他设区市卫生局的至少要有中医药管理科室和2~3名人员来管理中医药工作。各县区要明确分管领导和专管人员。 ●中医药发展的一个最大障碍,就是西医对中医的认同问题,因此要给基层西医人员普及中医药知识。...
-
提升中药材流通质量保证能力
药品安全是重大的民生和公共安全问题,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社会和谐稳定。自2012年起,商务部积极建设中药材流通追溯体系,旨在加强药品流通行业管理,提升中药材流通质量保证能力和现代化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 整治市场乱象 近年来,随着中药材产量与供求矛盾加剧,中药价格连续上涨,生产流通领域制假售假现象日益严重。 增重染色、掺假制假问题时有发生,如用萝卜冒充人参,用蛋清、银耳、色素等制作假鹿茸,用猪皮熬制阿胶,用土豆压制天麻,还有用面粉制作冬虫夏草。这些假药还要用硫磺、硫酸镁、明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