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升 第8页

升 第8页

  • 服务闽北中药产业发展转型升级

    服务闽北中药产业发展转型升级

    “去年,我们在传统炮制工艺基础上探索出一种更加先进的姜半夏炮制工艺,得到业界高度肯定,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发明专利。这是南平市中药产业有史以来获得第一个国家认定的专业发明。”福建承天药业的负责人激动地介绍说:“如果没有南平市食药局的大力帮助,很难在这么短的时间取得专利证书啊!” 转变职能 以服务中药产业为导向 去年以来,福建南平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制定并组织实施《关于进一步转变职能优化监管环境促进全市食品药品产业发展的意见》,把服务中药产业作为促进地...

  • “三提升”拓展中医药服务显成效

    “三提升”拓展中医药服务显成效

    浙江省平湖市中医院坚持“优良品牌、优势专科、优质服务”的医院发展战略,通过“三提升”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拓展中医药服务业务,推进医院全面发展初显成效。2015年医院业务总收入较上年同比增长7.8%,门急诊同比增长6.58%,药品收入同比下降0.8%。 制度提升中药饮片应用量 2014年起,该院中药房引进系列单味中药新剂型——免煎中药配方颗粒,因其可按处方分包成袋、随身携带、即冲即饮、免煎煮、溶解度高、安全又卫生等优点,得...

  • “两大发展理念”激活“五大能力提升”

    “两大发展理念”激活“五大能力提升”

    “十二五”时期,吉林省坚持将中医药事业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将中医药事业融入卫生计生工作大局的发展理念,初步形成了医疗、产业、科研、教育全面发展的新格局,为“十二五”交出了一份完美答卷。 进入“十二五”时期,吉林省经济增速趋缓,新一轮医改持续推进,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认识到,必须坚持将中医药工作融入“全局”和“大局”的发展理念,立足自身的基础条件和地域优势,才能充分释放中医药特色和优势...

  • 着力提升中药质量

    着力提升中药质量

    “中医药有宝贝,有些药需要加深技术研究,如果不做技术研究,是做出不来好产品的。屠呦呦研究员获得诺贝尔奖,令国人欢欣鼓舞,我们要从前辈积累下来的中医药知识中进行总结与提升。”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在第八届“声音·责任”医药行业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座谈会上声情并茂地讲。 时至今日,“声音·责任”座谈会已经是第八届了,今年共有40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与其中,他们从医保药品目录、药品临床试验自查核查、...

    养生秘方 2024-03-06 11 0 中药
  • 提升民族自信 做好中医药工作

    提升民族自信 做好中医药工作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60周年。习总书记的话让杏林子弟倍感振奋,也有不少同仁发现习总书记的话分量很重,尤其是“希望广大中医药工作者增强民族自信”这句话,习总书记为什么不说“增强自信”而说“增强民族自信”,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有三: 中医药是中华文化伟大复兴的先行者。 党的十八大强调,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

  • 云系统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

    云系统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

    中医智能云系统是基于中医大数据、云计算的中医特色医疗信息云平台,由杭州舜天科技有限公司开发,具有智能辅助开方和在线特需服务两大核心功能。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中医药”领域不断涌现出新的产品和应用,但中医智能云系统自有其特别之处。该系统将云平台与医院的HIS系统连为一体,这在国内尚属首次。另外,作为“中西医协同基层门诊医生工作站”课题的成果,中医智能云系统已于今年4月通过国家验收,其权威性不容置疑。 经过前期调研考察与后期培训学习,浙江省海盐县在...

  • 中医提升与西医平等地位

    中医提升与西医平等地位

    4月13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直属机关在京召开“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动员部署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国强在会上强调,“两学一做”,基础在学,关键在做,各级党组织要履行抓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主体责任,切实把学习教育抓好、抓实、抓到位,为中医药事业改革发展提供强大的思想动力和政治保证。 会上,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闫树江传达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工作座谈会精神。王国强对局开展“两学一做&rdqu...

  • 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

    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

    中医药文化建设、中医药知识普及工作是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此,广西有如下经验值得各地借鉴: 首先,建立一个强而有力的领导机构。 各地政府分管领导重视中医药宣传工作,是做好中医药宣传工作的动力、保障和前提条件。同时也会促进基层中医药各项工作的持续、稳定发展。比如,梧州市利用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这一契机,成立中医药宣传教育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梧州市副市长任组长,副秘书长、卫生计生委主任、市委外宣办主任任副组长,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活动领导小组成员为成员。领导...

  • 全面提升“秦药”品牌影响力

    全面提升“秦药”品牌影响力

    陕西省地理位置独特,生态条件多样,特别是拥有秦岭巴山天然“生物基因库”,药用植物资源种类丰富,在全国中药材资源重点普查的364个品种中,陕西省拥有283种,占77.7%。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超过400万亩,其中规范化种植面积达60多万亩,规模列全国第四位。近年来,陕西省道地药材实现规模化种养殖,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影响力不断增强,为中药材产业化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实施方案》提出,到2020年底,重点加大10种濒危中药材保护和30种大宗中药材规模化发展力度,使陕西省濒危中药材得到突...

  • 综合改革促通化中医药发展升级

    综合改革促通化中医药发展升级

    6月16日,吉林省通化市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获得地方政府批准,这是吉林省首个地市级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 到2015年底,通化大健康产业布局全面展开,医药产业产值达到1100亿元。医药高新区引进亿元以上项目27个。为进一步推动通化市中医药事业发展,提升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和水平,逐步建立特色鲜明、可持续发展的中医药健康服务产业,通化市政府根据《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全省中医药发展的意见》,制定通化市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工作方案。 政策引导 制...

  • 不慎冻伤升温应缓

    不慎冻伤升温应缓

    冬春季户外气温比较低,我们外出时,裸露在外的手、脸、耳朵等部位易因受冷引发冻疮甚至冻伤。这时要如何应对呢? 一旦受冻,不要马上用热水温暖或用火烘烤,因为温度较低的冻伤部位,神经末梢敏感度降低,此时加温的话,易引起血管痉挛而造成局部坏死。这时必须让受冻部位自己慢慢复温,一点点缓解。受冻部位恢复常温后,可把大萝卜切成厚片放在火边烤热,在冻伤红肿处涂擦,可起到化滞散淤、活血消肿的作用,注意勿用力擦伤皮肤。 需提醒的是,有的人受冻后感觉患处皮肤瘙痒,就用手去抓挠,这是不妥的,易使表皮破烂感染。出现轻微的冻伤时,也可以涂抹冻...

  • 食用无糖食品当心血脂升高

    食用无糖食品当心血脂升高

    南瓜汁饮料、无糖奶粉、无糖饼干、无糖麦片、无糖口香糖、无糖糖果等在超市能看到许多此类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的食品。无糖食品不含蔗糖,而是使用了含有糖醇(包括木糖醇、山梨醇、麦芽糖醇、甘露醇)等替代品。虽然进食糖醇类食品后,对正常人血糖升高的幅度和速度都低于葡萄糖和蔗糖,但糖尿病病人一旦摄人多了,就会产生副作用,造成血中甘油三酯升高,引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需要注意的是,木糖醇和葡萄糖一样,由碳、氢、氧3种物质组成,在人体内氧化后可释放出热能。木糖醇在代谢初期,可能不需要胰岛素参与,但在代谢后期,则需要胰岛素的促进。故糖尿...

  • 吃土豆后血糖会升高

    吃土豆后血糖会升高

    土豆属血糖生成指数(G1)较高的食物。例如:煮土豆为56.0、蒸土豆65.0、炸土豆片为60.3、微波炉烤土豆为82.0,所以吃土豆后血糖水平会较快升高。血中过多葡萄糖需要大量胰岛素促进吸收,势必要胰腺多生产胰岛素,天长日久因加重胰腺负担,以致损伤胰腺功能,使其产生的胰岛素减少,形成高血糖状态,而诱发糖尿病。据哈佛大学哈顿教授领导的课题组对8.5万美国妇女长达20年的调查发现,常吃土豆的妇女患Ⅱ型糖尿病比不常吃土豆的人高14%,而爱吃炸薯条的妇女比不常食者患糖尿病的比例高21%。专家指出肥胖、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

  • 尉中民教授益气升提法 健脾养心法

    尉中民教授益气升提法 健脾养心法

    尉中民教授是北京中医药大学《金匮要略》课程的首席教授,也是国家级第五批、北京市第四批名老中医传承指导老师,尉老师从事中医临床学工作近50年,精研中医经典,临证善治内科、妇科病,遵古而不泥古,老师还兼修现代医学,博采众长,学验俱丰。在长期的教学、科研和临床过程中,形成了老师独到的学术思想和临证处方用药风格。 1益气升提法 本法常见于气虚下陷,冲任不固导致的月经先期、月经量多或月经量少等。表现为经色浅淡,淋漓不尽,质清稀或经色鲜红伴血块。其他症状可见头晕,神疲气短乏力,食少,大便不成形,或少腹有下坠感或...

  • 京城血液病名医乐兆升

    京城血液病名医乐兆升

    名医名家-京城血液病名医乐兆升 乐兆升(1935-),男,福建沙县人。中共党员。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知名的中西医结合血液病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血液科创始人之一。1960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医学院,1963-1964年于北京医学院人民医院内科进修血液病专业,1972-1973于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西学中班学习。 1986-1991年前后任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气血研究室副主任。曾在《中医杂志》、《中国医药学报》等刊物发表“健脾益肾活血法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临床报道&rdquo...

  • 亦文亦医的杨升庵

    亦文亦医的杨升庵

    杨升庵(1488—1559)是明代文学家,名慎,字用修,四川人。7岁起从其母亲学习诗文,奋志读书,14岁即能作诗。明武宗正德六年(1511年),杨升庵入京会试,殿试进士第一,高中状元,照例授翰林修撰。他本应青云直上,前程似锦,然而他恃才放旷,桀鹜不驯的性格令他颠沛一生,郁不得志。嘉靖三年(1524年),在“议大礼”事件中,杨升庵因直言进谏,激怒世宗皇帝而被贬谪戍云南永昌卫(今云南保山),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含恨死于云南,终年72岁。 杨升庵在云南35年间博览群书,...

  • 太医难当与医而升官

    太医难当与医而升官

    清代太医院基本上承袭了明代的编制和职能,除了负责宫廷人员的看病诊治外,还要负责皇帝有关医疗事务诏令的贯彻落实,医生的培训考试等工作。 太医院的主要职责是侍直,即在宫廷内伺候听命或宿夜值班。院使、院判、御医、吏目、医士各以所业专科,分班入宫,轮流侍直。“掌分班侍直,给事宫中曰宫值,给事外廷曰六值。西苑寿乐房以本院官二人值宿。”光绪十三年(1887年)议定, 西苑(现中南海及北海)寿乐房,每日须有两名太医院官值宿,药库的库掌、笔帖式等,遇差传唤;乾清宫御药房,每日由太医院大、小方脉二科...

  • 小满过后气温升高 养生防病

    小满过后气温升高 养生防病

      小满过后,气温逐渐升高,此时的着装宜宽松舒适,不仅活动方便,而且通风透气,有利于散热。一般来说,服装覆盖身体面积越小,体温散失越快,但在炎热的夏季,不要误以为穿得越少就会越凉快。   一般外界的温度低于人体的温度的时候,我们才会感到有凉快的感觉。   当外界气温高于皮肤温度时,暴露面积不宜超过人体总表面积的25%,否则热辐射就会侵入皮肤,反而更热。炎炎夏日,穿短衫、短裙、短裤是不错的选择。另外,夏装的开口部位不宜过窄。最好敞开些,以利于通风散热。需要提醒的是,爱穿吊带装的女性,在出入有空调的场所时,...

  • 一方官升三品

    一方官升三品

    《独异志》中记载,唐朝贞观年间,天下大治,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百国来朝,朝廷非常富裕,各国美味应有尽有。唐太宗因为不节制饮食,导致腹痛腹胀,痢疾不止。众太医以为唐太宗吃了不干净的东西,却不知是暴饮暴食,因此屡治乏效。唐太宗只得下诏求医,谁将他腹痛、痢疾治愈,必定重重有赏。 有一位小官,叫做张宝藏,他自己也因为不注意饮食而患了痢疾,久治难愈。后来得了一个民间偏方,就是用牛奶煎荜茇,服了以后,痢疾居然好了。张宝藏便毛遂自荐,说此方可以治疗腹痛、痢疾。 唐太宗服用后,很快痊愈了,龙颜大喜,马上叫宰相魏...

  • 重视艾灸技术研究 提升艾灸防病治病技术水平

    重视艾灸技术研究 提升艾灸防病治病技术水平

    艾灸具有温经通络、祛湿散寒,升阳举陷、回阳固脱、消瘀散结、拔毒泄热的作用,具有保健养生、防病治病、调节人体免疫系统和抗衰老的功效。有资料显示,可防治各种急慢性病、常见病、疑难杂症等400多种疾病,是我国宝贵的传统国粹。这种疗法产生于我国远古时代,具有易学易用、安全经济、治病广泛的特点,历朝历代在民间广为应用,为人们解除病痛做出过巨大贡献。日本人把艾灸看作一件大事,民间流行有“勿与不灸足三里之人旅行”“风门之穴人人灸”等谚语。在当前快节奏、高压力的生活方式下,充斥各种污...

  • 医事铭“藏头诗”中医药服务提升

    医事铭“藏头诗”中医药服务提升

    医学为仁术,居心要谨淳, 再三防孟浪,第一戒骄矜, 涉猎宜渊博,磋磨贵笃行, 学成仍再学,精益更求精, 四圣经为本,诸贤语作箴, 通权能达变,遵古以融今, 内外方同采,中西法并尊, 三因从证得,万法自心生, 经络明奇偶,阴阳识互根, 八纲四诊熟,十剂七方明, 表里分先后,寒温别假真, 本标知缓急,运气有亏盈, 虚实多兼挟,补攻适重轻, 逸劳难共剂,肥瘦漫同论, 嗜好和环境,天时...

  • 提升元气的“导引功法”

    提升元气的“导引功法”

    寒冷的冬天早就到了。寒主收引,体寒、或者环境严寒又怕冷的人,难免会有些缩头缩脑,比如:怕冻脸会缩脖子,怕冻手会缩着爪子,全身冷会抖抖抖抖抖… 明显感觉这几天肩膀都缩着,像只虾米一样抱着暖气炉子,也不愿意出门,因为出门还要换衣服,简直就是场灾难! 宅着干嘛呢? 不如,我们来做导引术吧!!!无论你现在是在床上、榻上、睡着、坐着、趴着、卧着、都可以做补益元气的古老导引术哦!! 我带大家看看这一套清代民间流传很广的强身健体、提升元气的“导引功法”&...

  • 什么是“穴位埋线”升级版“针灸”

    什么是“穴位埋线”升级版“针灸”

    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埋线减肥,有时在针灸推拿门诊看到有人在做的时候脑子里总会产生很多疑惑,到底“穴位埋线”这种疗法有用吗?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护理中心副主任、主任中医师陈兴华介绍,穴位埋线可不只对减肥有用,对于一些特定的疾病都有改善的作用。 指导专家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护理中心副主任、主任中医师 陈兴华 速读:什么是“穴位埋线”呢? 穴位埋线是将羊肠线埋植在相应穴位中,利用其对穴位的持续性刺激...

  • 综合改革 全面提升中医基层服务能力

    综合改革 全面提升中医基层服务能力

    两年来,垫江县遵循“传承国粹,服务群众”的理念,围绕“看得起病、救得了命”的思路,突出“夯实基础、改革创新、服务民生”三大重点,统筹推进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中医药服务能力得到显著提升,群众看病更加方便,就医用药负担进一步减轻。截至2015年9月,全县中医药人员占卫技人员总数的36.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5%;接收中医门诊132万人次,占总门诊的35%,较改革试验前增加12%;中医治疗参与率达84%,患者住院平均日减少0.6天;县级公立医院药占...

  • 春晨梳头升阳畅气血 日常梳头助眠兼防病

    春晨梳头升阳畅气血 日常梳头助眠兼防病

    一般人多认为,梳头是女人的事,惯常也只有女性起床后才需要梳妆打扮,殊不知,勤梳头其实有助于养生。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周岱翰教授指出,无论男女,乃至头发稀落的老翁,早起梳头,能有效刺激头部诸多经穴,有助于阳气舒畅和升发。现代医学也证明,这种做法可改善大脑的血液循环,令人更神清气爽。 春三月,每朝梳头一二百下,寿自高。 ——晋-嵇康《养生论》 栉头理发,欲得过多,通流血气散风湿也。 ——南梁-陶弘景《诰真》 春晨梳头升阳畅气血...

  • 针刺用毫针调气法 安虚神,调五脏,升清降浊

    针刺用毫针调气法 安虚神,调五脏,升清降浊

    Hartenbach Klaus,1939年3月14日出生。 2010年1月18日初诊:自1996年独生子因车祸意外死亡后,一直有极强烈的恐惧感和抑郁感。故于1997年后提前退休。近几周,只要看到或听到一些恐怖的事,立即感到胸闷憋气。白天常有心中烦躁,伴前胸、头部发热感。晚上平卧就觉气短憋闷,只能坐着睡觉。半夜醒后,因心中害怕难以入睡。自1998年行冠心病手术后,特别容易出汗。在诊室内自觉憋闷要求打开门窗,只要室内温度升高,就觉得气短憋闷(冬季诊室内有暖气)。心肺检查基本正常。年青时曾从事拳击运动,因鼻子...

  • 美国不断将“针灸热”升温

    美国不断将“针灸热”升温

    2016 年 7 月 22 日,美国联邦劳动部属下的劳动统计局公布 2018 年新标准职业分类,中医针灸师将拥有一个独立的职业代码29-1291。获得这个职业代码意味着中医针灸获得了联邦政府层面上的认可和支持,表明中医在取得独立学科的道路上又迈进了重要的一步,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意义。据文献记载中医药、针灸早在 17 世纪便由中国传入欧洲,再于 1824 年因巴彻富兰克林(Bache Franklin) 翻译法文版《针刺术研究报告》而首次传入美国。 而针灸正式进入美国源于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借中美建交...

  • 春分睡好升阳气 焕发活力促生长

    春分睡好升阳气 焕发活力促生长

    春分之后,白天时间逐渐延长,而夜晚时间逐渐缩短,人体的阳气经过冬季的收敛和闭藏,在春季开始外放和发散。而正是这种向上的阳热之气,促使万物生长发育。那么,如何促进人体阳气生发呢?《黄帝内经》建议我们“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即人们应当入夜而眠,早早起床,到庭院里散步,披散头发,舒张形体,使神志和人体阳气随着春天自然界的阳气生发而勃发。 最近由于新冠疫情,国内没有恢复开学,孩子们不用上学,很多孩子可能就会晚上睡得很晚,而早上赖着不起床,这样是不健康的。因为在睡眠时,人体的阳气是...

  • 艾灸提升免疫力

    艾灸提升免疫力

    中医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人体正气强盛时,病邪就不容易侵入机体,所以防疫的首要任务就是扶助人体正气。中国科学院院士仝小林认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当属“寒湿(瘟)疫”,是感受寒湿疫毒而发病。除了服用中药,中医还有一些简单的治疗方法可以试用,如艾灸神阙穴、关元穴 、足三里穴等,可以温阳散寒除湿,调理脾胃,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神阙穴即肚脐,意指神气通行的门户,是人体的保健要穴,有许多病症都可以通过这个穴位进行辅助治疗。山东省济宁市中医院针灸科主任医师王乐荣说...

  • 韩明向用升降散治内伤发热经验

    韩明向用升降散治内伤发热经验

    升降散最早载于明代·龚廷贤《万病回春》。该方以僵蚕为君,蝉蜕为臣,姜黄为佐,大黄为使,米酒为引,蜂蜜为导,而成其方。方中僵蚕、蝉蜕有升浮之力,能升阳中之清阳,姜黄、大黄有降泄之功,可降阴中之浊阴。全方升降相成,可调气机升降出入,使清阳之气升发上行,浊阴排出体外,使人五脏调和。全国名中医韩明向在近60载的临床、科研工作中治学严谨,抉微探奥,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笔者在跟随韩明向临诊中发现其运用升降散治疗内伤发热每收佳效。 内伤发热是指以内伤为病因,以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失衡为基本病机,以发热...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