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 第35页
-
脾胃病治疗浅析 益气健脾助胃纳运
新安王氏医学辨治脾胃病学术经验探讨 新安医学是我国传统医学领域文化底蕴深厚、地方特色明显的综合性中医学术流派,发源于江南新安江流域的古徽州,肇启于晋唐、形成于宋元、鼎盛于明清并流传至今,以历史悠久、儒医辈出、医著宏富、影响深远著称于世,学术贡献卓著,临床成就突出,重视固本培元,用药风格灵动,是地域文明中认知生命、维护健康、防治疾病经验与智慧的结晶。“新安王氏医学”又称“富堨王氏内科”,其先祖为王履中先生,受业于冯唐程敏之先生,薪火相传,传至第六代王键先生,世代名医,效显乡里。 脾胃病包括现代...
-
大补元气 灵芝人参酒 延年益寿
炙黄精、灵芝、党参、当归、枸杞子、熟地、何首乌各100克,茯苓、人参各50克,大枣100克,糯米、红高梁各1000克,酒曲适量。 诸味药共水煎弃渣,取药汁;糯米、高粱去杂淘洗干净,蒸熟,洒入药汁降温,降至手触糯米饭感到温手时,即可均匀地撒上酒曲,然后装入容器中,密封,保温(春夏1~2天,秋冬2~5天),闻有酒香即可饮用。每日两次,每次50~150毫升,温服。 该药酒可大补元气、健脾益肺,保护肝肾,抗衰老。适用于身体虚弱、产后血虚、贫血、须发早白、阳痿、早泄、性机能减退的人服用。中老年人服用可延缓衰老、延...
-
论“脾主五脏之气”
五脏之中, 脾属土居中, 脾运化水谷、 津液以灌溉 肝、 心、 肺、 肾四脏, 为滋养元气之本、 气机升降之枢;人 身五脏六腑非脾胃不养;内伤脾胃, 百病由生, 治脾胃 以安五脏;足见脾在五脏之中的核心地位。五脏之气 对引发和维续五脏正常功能至关重要 , 《脾胃论·阴 阳寿夭论》 云 :“地气者, 人之脾胃也, 脾主五脏之气” 。 “脾主五脏之气” 反映脾对机体的整体与系统调控, 体 现以脾为核心的整体观和系统观。 1 “脾主五脏之气” 之哲学基础 河图、 洛书对中医脏象理论的形成影响颇深 [1 ] 。 河图、 洛...
-
春末当心湿气伤身
中医理论认为“长夏主湿”,也就是说每年春夏之交的时候湿气较重。如果空气中的湿度过大,就会危害人体健康,即中医所说的“湿邪”。而湿邪最易困脾,脾胃受困则运化失常,会出现一些消化功能减退的症状,如食欲不振、腹胀、大便稀且排便时粘滞不爽等。为了与湿邪最大限度地保持距离,生活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避免外湿伤身 要避免在潮湿的地方长时间工作、生活,如条件允许,可使用抽湿机或在墙角放置干燥剂,保持室内湿度适中;湿气大、阴雨天时注意关闭窗户,但要注意保持必要的通风,等到天晴后及时打开门窗,让空气流通,以驱除湿气;外出时携带雨具以防...
-
助生阳气法:早晨泡脚
不少中老年朋友喜欢晚上入睡前以热水泡脚,其实早晨泡脚对健康更为有利。因为经过一夜的睡眠,人体阳气深陷,早晨是朝阳初升、阳气萌动之时,体内气血循环开始加速,此时以热水泡脚有助于舒筋活络、助生阳气。泡脚时水温控制在40℃左右为宜,为保持水温可分次加入适量热水。泡脚时,把暖壶放在旁边,随冷随添。还可以在泡脚盆里撒一些小的鹅卵石,一边泡脚,一边用脚踩。由于足底分布着人体全身五脏六腑的反应点,如果能够养成每天睡觉前烫脚、按摩脚心、脚趾的习惯,不但可以刺激这些反应点,起到促进气血运行、舒筋活络的作用,还可以温阳人体的阳气。在泡...
-
护胃气“通”指运用“通法”调理脾胃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主任医师朱生樑是博士研究生导师,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海派中医丁氏内科流派陈存仁学术思想研究基地负责人。他从医逾四十载,对胃食管反流病、慢性胃炎、溃疡性结肠炎等脾胃病的辨治有独到的见解,临证提出通、化、宣、平之法治疗脾胃病,以护胃气为根本。 “通”指运用“通法”调理脾胃 通法有广义通法和狭义通法之别。 广义通法蕴涵于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法之中,是使表里和解、阴阳平秘、气血和畅、寒热均衡之法。对于脾胃病,具体...
-
适当晒太阳能补阳气
晒太阳,不光能够让你有个好心情,还能给你的身体“加加油”。中医认为,如果在晒太阳的时候结合中医经络,往往能够起到更好的养生保健功效。一般来说,要重点晒以下四个部位: 晒头顶补阳气。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首”,是所有阳气汇聚的地方,凡五脏精华之血、六腑清阳之气,皆汇于头部。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过两耳直上连线中点),是晒太阳的重点。晒头顶不必拘时拘地,可随时进行,平时天气好时,到室外散步,让阳光洒满头顶,可以通畅百脉、调补阳气。 晒后背调气血。人体腹为阴,背为阳。很多经脉和穴位都在后背,晒这里能起到调理脏腑气血的作用。晒...
-
气温回暖 身体排毒好时节
冬天由于运动量的减少,人体内慢慢积累了一些不良代谢产物。眼下气温回暖,正是身体排毒的大好时节,早晨起来若不及时通便,人体就会吸收肠道中的毒素,损害健康。有毒物质还会通过肠道潜入血液循环“株连全身”。中医认为,下午3点是膀胱经最活跃的时间,所以要多喝水;晚上九点是人体免疫系统活跃的时间,及时浇灌清洗肠道排出宿便大排毒然后在入眠非常有必要,同时春季应多吃“韭菜排毒草”能增加肠道蠕动。 切不可依赖吃泻药喝泻茶排毒通便,会带给人体更多的伤害毒素。肥胖不是吃得太多,而是排得太少。毒素积聚在体内,体内能量不够,就没有足...
-
调养阳气 祛病延年 呼吸吐纳练习
冬至的到来后,意味着白天越来越长,夜晚越来越短。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学实验中心博士代金刚表示,冬至是节气养生最重要的时间点,这一天阴气最盛,阳气初生,需要精心调养,使阳气逐渐壮大,才能达到祛病延年的目的。 呼吸养生操,根据人体“初阳始升”这一特点,在手足并练的同时,加入了吸气嘶字诀、呼气嘿字诀的呼吸吐纳练习,使体内真气先升后降,从而达到温肾助阳、强健腰腿的功效。具体步骤为: 1、正身平坐,两腿伸直,两手自然放于两膝,呼吸均匀。 2、两手十指先张开,再屈指内扣成“虎爪”,抓、扣两膝盖骨,同...
-
疏肝理气治疗肝咳
咳嗽是呼吸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有利于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和有害因子,但频繁剧烈的咳嗽对患者的工作、生活和社会活动造成严重的影响。中医《内经》云:“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在五脏咳中,临床上以肝咳最为常见。肝咳是由于肝气郁结,肝气犯肺,引发咳嗽。因此,疏肝理气止咳是治疗肝咳的重要方法,一般用疏肝解郁、理气化痰的药物,效果均比较理想。但是,由于咳嗽有外感和内伤之分,因此,在治疗上,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方法也有所不同。 1.内伤咳嗽,调养脏腑加暖肝 内伤咳嗽一般是因其他脏腑病情缠绵,久病体虚,累及肺脏,如脾虚湿盛的痰浊...
-
温阳法是温通阳气的方法 提高免疫力
浅谈温阳法对免疫功能的作用 温阳法属于温法之一, 是温通阳气的方法, 常用药物有附 子、 干姜、 桂枝等, 代表方剂有肾气丸、 右归丸、 小青龙汤、 理中 汤、 真武汤、 大黄附子汤、 五苓散等, 具有回阳救逆、 温中祛寒 的作用。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 温阳药对于心肌有正性肌力作用, 并且通过扩张血管、 改善循环达到抗缺氧、 抗休克的目的; 对于 消化系统有刺激胃液分泌、 增强胃肠蠕动的作用; 对于中枢神经 系统则能兴奋交感神经, 使产热增加, 起到温里祛寒的作用 [1] 。 近年来的研究资料表明, 阳虚证与免疫系...
-
溺毒 补脾益肾法 滋补气阴法 化浊安中法
溺毒作为一个病症名的概念,首见于清·何廉臣《重订广温热论》一书。其谓:“溺毒……头痛而晕,视力模糊,耳鸣耳聋,厌恶吐逆,呼吸带有溺臭,间或猝发癫痫状,舌苔起腐,间有黑点。”何氏此溺毒之描绘,与西医学的缓慢肾功用不全、尿毒症所体现的症状极为类似,其间溺臭尤类缓慢肾衰竭、尿毒症时呈现的呼吸带有氨味的描绘。其根本病机为脾肾衰落,二便失司,湿浊毒邪不得由尿液排出,停留于体内而发生的一种病症。笔者认为溺毒之辨治,虽为同一病症,但在不同阶段,有其不同症状的呈现,因此,其医治规律亦不尽相同,兹依据文献理论,结合临床实践,概括为十...
-
春分温补阳气的养生之道 温补阳气茶饮
每年3月21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春分,历书记载说“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所以“分”字道出了昼夜、寒暑的界限。春分是反映四季变化的节气之一,我国古代习惯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表示四季的开始。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则处于各季的中间。春分这天,太阳光直射赤道,地球各地的昼夜时间相等,所以古代春分秋分又称为“日夜分”,民间有“春分秋分,昼夜平分”的谚语。 (一)春分特点 春分一到,雨水明显增多,我国平均地温已稳定在10度以上,这才是真正的春季温度,此时气候温和,雨水充沛,阳...
-
晒太阳正是补充阳气最直接有效的方式
一年之季在于春,春季的天气由寒转暧,自然界的阳气开始升发,同时人体内的阳气也开始升发,在此时特别应该注意养护好我们体内的阳气。晒太阳正是补充阳气最直接有效的方式之一。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黄帝内经》很早就告诉我们春天要养阳气。中医认为,晒太阳不仅可以温煦体内的阳气,强健骨骼,同时还可以降低某些疾病的发病率。晒哪里、什么时间晒效果更好呢? 头部 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首”,是全身阳气汇聚的地方,凡五脏精华之...
-
益气滋阴佳肴——玉竹泥鳅汤
材料:活 泥鳅0.2公 斤,玉竹20 克,香菇l朵, 生姜3片:精 盐适量。 制法:将 活泥鳅用温水 洗去体表黏 液,宰杀净膛, 不必剪去尾鳍,人油锅用文火煎 成金黄色,注意要两面煎透,以 去除土腥味,但不可煎得太干, 以保持泥鳅鲜嫩。将玉竹洗净, 放人碗中加温水200毫升,浸泡 20分钟后煎煮30分钟,去渣取 汁备用。将香菇泡 发,洗去泥土,切 成大片。将上 料同人锅内, 加人生姜片, .倒入清水用中 火熬汤,至汤 汁香浓,成奶 白色即可出锅 装入汤碗,食 用时加精盐少 许调味,食鱼 喝汤。 健康提示:泥鳅能补中...
-
强肾中之阳气 握固保护阳气
现代人,熬夜成习,又处于一个压力很大的社会中,导致很多人的身体越发虚弱,身体之本在于肾,才有了越来越多的补肾保健品应运而生,这些东西能不能真正的补肾,就见仁见智了,我们不去讨论这个,我们只是要把一个重量级的补肾方法教给你…… 它简单易学,它直接有效,它让你上楼不费劲...它就是“握固”,什么叫握固呢?不知道你有没有观察过一岁以下的婴儿,他们的小手总是会把大拇指包在掌中,经常保持这样的一个握拳方式,这是什么原因?而且所有的婴儿都是这样的,不信你去观察观察…… 我们现在要教你的就是这种,婴儿的握...
-
养生就是养阳气 什么会阴盛阳衰 阳气旺盛百病不侵
为何现代人的平均寿命才七八十岁,而且大多是死于疾病!为什么今人比古人所预期的天年寿命减少了将近三分之一呢?是谁偷走了这四五十年的宝贵生命呢? 在长期从医经历中,我面对的病人是各种各样的,我经常会问他们一个问题:'你想活到多大岁数?'令我惊讶的是,很多人都说没有仔细想过这个问题。 生命的长短与质量好坏是我们一生中最大的事情,如果你对它关心不够,那人生还有多少快乐可言呢? 我们的确应该为自己的健康长寿早作准备了,这个准备工作花不了您多少时间和金钱,但换来的却是高质量的生命...
-
秋冬阳气潜伏肾气易耗损 保健养生重养阴
中医认为,秋冬养阴。冬季阳气潜伏,万物生机闭藏,肾气最易耗损,保健养生要遵循冬令进补的原则,宜用性温益精之品,以补肾气,而顾护阴精。 饮食有节,切勿贪凉 我国有的地区在每年立冬之日,有吃红烧或清炖羊肉、狗肉的习惯,就是为了达到防御寒气,补养体内阳气的目的。因为羊肉和狗肉,都是辛温大补的热性食物。但是由于人的体质有偏颇,耐受温补有差异,不能一概而论。例如平时素体阴虚而有内热的人,若吃辛温大热的食物,势必使内热加重,进而损伤阴气,迫使体内阳气大动,不能潜藏,阳气内盛,又反过来消耗阴精,久而久之,...
-
保暖避寒扶阳气 阳虚体质特征
每个季节,各种体质的人所注意的事情是有区别的,如果说到了什么季节,都是一种调理方法,这肯定是不妥当的。立冬之后,对于阳虚体质的人来说,养生又该注意什么呢? 阳虚体质特征 阳虚之人总是怕冷恶寒、面色苍白或发黑、手脚冰凉、小便清长、大便容易溏薄、白天总是昏昏欲睡、提不起精神、夜尿多、性欲减退、舌淡脉迟弱。其实,阳虚之人最佳的养阳时期应该是在夏天。夏天天气温暖,补阳可以达到最佳效果,把阳气的阈值提高了,到了冬天,阳气这个曲线虽然有所下降,但是整体还是高水平的。所以,用温阳药物治疗哮喘的“三伏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