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气 第38页

气 第38页

  • 补气方三

    补气方三

             大麦100克,草果6克,羊肉50克。将羊肉洗净,制成肉末,备用;大麦煮汤,临熟时,加人羊肉末、草果、黄酒及食盐,搅拌均匀,小火继续煮至熟烂,遂停火,佐餐食用。    本方温中、养胃、肥健,适用于脾胃虚弱、食少消渴、体弱消瘦者食用。    ...

  • 补中益气汤

    补中益气汤

        黄芪 人参 白术 当归 柴胡 升麻 陈皮 炙甘草   主治:脾胃气虚,中气下陷引起的体倦乏力,头痛恶寒,自汗,口渴喜热饮,面白头晕,便溏,久泻,子宫下垂,胃下垂,脱肛,舌淡苔白,脉软无力等。   功用:补气健脾。本方是补气升阳的代表方剂。...

  • 补气方四

    补气方四

             生黄芪30--60克,粳米2两,红糖少量,陈皮末1克。每次取生黄花浓煎取汁,选用粳米、红糖少量同煮,等粥将成时,调入陈皮末,稍沸即可。      本方补益元气、健睥养胃、利水消肿,适用于劳倦内伤、慢性腹泻、体虚自汗、老年性浮肿、慢性肝炎、慢性肾炎、疮疡久溃不收口等一切气血不足的病症。        ...

    精品偏方 2024-03-08 9 0 补气
  • 补气药膳

    补气药膳

     补气药膳 补气药膳是选用补气中药,配合一定食物,经烹饪而成的药膳食品,具有补气之功,可增强全身组织器官的功能。 爆人参鸡片  功效:大补元气。适用于气虚、身体衰弱等症。 配料:鲜人参15克,鸡脯肉200克,冬笋、黄瓜各25克,鸡蛋清1个,精盐、料酒、葱、生姜、香菜 、鸡汤、猪油、芝麻油、味精、水豆粉各适量。 制作: 1、将鸡脯片切成长5厘米、宽1.6厘米、厚0.16厘米的片;人参洗净,斜刀切成0.66厘米厚的小片;冬笋、黄瓜切片;葱、姜切丝;香菜切段。 2、鸡片加盐、味精后拌匀,下入鸡蛋清、水豆粉拌匀。 3...

  • 补气方七

    补气方七

        水发燕窝10克,水发竹荪40克,鸡腿肉150克,水发香菇100克,火腿丝10克,精,盐、味精、白糖、胡椒粉、水淀粉、姜汁、猪油、料酒、高汤各适量。鸡肉、香菇、竹荪切成条。竹荪、香菇下锅氽透捞出。锅加入猪油、姜汁、料酒、水,先将燕窝下锅滚片刻捞出,放人竹荪、香菇、鸡肉滚煮,待鸡肉熟后倒出放人碗内,加人燕窝火腿丝。后烧锅,加入高汤、猪油、味精、白糖、胡椒粉,待沸后用水淀粉勾稀芡,淋在面上即成。    本汤莱以竹荪燕窝合鸡肉、香菇、火腿而成。竹荪又名竹参,竹笙,为世界上著名的珍贵食用真菌,被誉为“山珍之王”,“菌...

    精品偏方 2024-03-08 8 0 补气
  • 秋收冬藏养肾气

    秋收冬藏养肾气

      肾是人至为重要的器官,其中肾阴肾阳的平衡需要人们悉心呵护。对肾的养护与进补需要与时令季节相对应,顺应并借助大自然的规律和力量来对肾进行养护有着事半功倍的功效。人身之阳气根源于肾,如今是秋季,天气正在转凉,如不注意保养,则容易被寒邪损伤肾阳,因此应注意养肾御寒。   劳累过度致肾虚   陈大爷退休五年,平日身体健康。不久前,因老伴跌伤,老伴的起居饮食需要陈大爷照顾,家务需要陈伯操劳。一段时间后,陈大爷感觉容易疲劳,夜尿频繁,腰酸腿痛,并有畏寒感觉。陈大爷以为自己生病了,去到医院检查,但是检查的结果表明...

  • 补气益气片

    补气益气片

    补气益气片 中药名称 补气益气片  拼音名 Buzhong Yiqi Pian  标准编号 WS3-B-0288  全文 【处方】   黄芪(蜜炙) 200g 党参 60g 甘草(蜜炙) 100g白术(炒) 60g 当归 60g 升麻 60g柴胡 60g 陈皮 60g 生姜 20g大枣 40g 【制法】   以上十味,党参 20g与甘草粉碎成细粉,过筛,称取 96g备用;白术、陈皮、当归提取挥发油,药渣与生姜用白术等蒸馏后的水溶液配成的50%乙醇溶液作溶剂,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附录 11 页),进行渗...

  • 长夏旺气血 专家有秘籍

    长夏旺气血 专家有秘籍

      人体如同落叶树,春天发芽,气血开始向外走;到夏季,所有的气血到了外面,所以枝繁叶茂。从季节意义上来说,现在已经进入了立秋,但天气炎热,依然处在长夏中,此时应注重补气血。   补气血秘诀1:   空调要少开 流汗才健康   老百姓常说夏天不热,冬天不冷,迟早要生病。冬天由于气血闭藏,储藏营养,为明年的生发做好准备。冬天不很好地储藏阴精,春天时容易得热性疾病。冬天冷的时候毛孔处于闭塞状态,有助于气血内收,夏天热的时候毛孔开放,有助于气血往外走,这时候如果经常开空调,代谢不畅,能不病吗? 农村很多上百岁的老人都住平房...

  • 补气药膳方系列二

    补气药膳方系列二

    1。补气药膳   补气药膳是先用补气中药,配合一定的食物,经烹调而成的药膳食品。这类药 膳具有补气之功效,可增加机体的抵抗力和免疫机能,增强体质以及对外界环境的 适应能力,增强全身组织器官的功能。适用于气虚证,症见倦怠无力、少气懒言、 动则气喘、易出虚汗、易感冒、面色恍白、食欲不振、大便稀溏、舌质淡或淡红、 苔白润、脉虚弱无力者。 人参粥 【原料】 白米50-100克,人参10克。 【制作工艺】 将人参切成小块,用清水浸泡40分钟,放入沙锅(或铝锅)内, 先用武火煮开,后改用文火熬约两小时,再将米...

  • 健康之路视频20160605 郝万山补肾益气粉 补肾养生汤

    健康之路视频20160605 郝万山补肾益气粉 补肾养生汤

    本页提供2016年6月5日科教频道cctv10健康之路节目视频全集和要点笔记,节目请到的嘉宾是郝万山。主题是《不生气不生病》。主要介绍人真的会被吓死的,小孩长期恐惧紧张可能会出现哪种情况,恐惧为什么会导致生长发育停止,按揉什么穴位补肾气最佳,补肾益气粉、补肾养生汤的配方及功效,哪种运动方式更适合补肾气调情绪等相关内容。中医中药秘方网提供视频全集的在线观看和主要内容介绍(节目要点笔记)。 图:不生气不生病 极度的恐惧真的能导致人的死亡,紧张、恐惧、焦虑、害怕都是恐惧的范畴。 小孩长期恐惧紧张可能...

  • 自测是不是气血不足 调理小方法

    自测是不是气血不足 调理小方法

    看皮肤   皮肤白里透着粉红,有光泽、弹性,无皱纹、斑,代表气血充足。反之,皮肤粗糙,没光泽,发暗、黄、白、青、红,长斑,都代表身体状况不佳、气血不足。   看头发   头发乌黑、浓密、柔顺代表气血充足,头发干枯、掉发,头发发黄、发白、分叉,都是气血不足的表现。   看眼睛   看眼睛实际上是看眼白的颜色,俗话说“人老珠黄”,其实指的就是眼白的颜色变得混浊、发黄、有血丝,这就表明气血不足了。眼睛随时都能睁得大大的,说明气血充足;反之,眼袋很大、眼睛干涩、眼皮沉重,都代表气血不...

  • 需要补血吗 血虚也要补气

    需要补血吗 血虚也要补气

    深圳李婆婆:我媳妇今年31岁,自从两年前生了小孩后脸色开始慢慢变差,脸色最近一段时间看起来还有点黄黄的,看到儿媳因此心情也变差,经常容易头晕、心慌,家人朋友说这是血虚,买了很多国外的补血保健品,但吃了快半年了,始终没见好转,请问到底需要补血吗? 答:脸色变黄有气血不足、脾胃虚弱等多种原因。我们生活中经常听到"血虚"这个词,其实是中医对人体的辨证,一般人容易将其与西医的"贫血"等同,其实两者不完全相同,治疗也略有不同。 扎个手指便知是否贫血   如果怀疑自己贫血,最好先要确诊,最简单的就是我们...

  • 话补气中药

    话补气中药

      人们常说“人活一口气”,气在中医里是指维持脏腑功能的重要物质,气没了生命也到了终点,由此可见气对于我们的重要性。气短乏力、疲倦都是气虚的表现,那么平常补气人们知道的中药有人参、党参、黄芪等,虽说都可补气但适应人群和功效有所区别。   人参熬膏,安神治健忘。人参能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古代有“神草”的称谓,也有“千草之灵,百药之长”的说法。平时肺气虚弱,感觉劳累不太想说话,常失眠、记性不太好的人可适当服用。人参的补气功效根据不同种类,又有所区别。野山参的补气效果最好,但现在已很少见;移山...

  • 治气虚阴火 当归补血汤

    治气虚阴火 当归补血汤

      当归补血汤出自《内外伤辨惑论·卷中》:“当归补血汤:治肌热,燥热,困渴引饮,目赤面红,昼夜不息。其脉洪大而虚,重按全无。《内经》曰:脉虚血虚。又云:血虚发热。证象白虎,惟脉不长实为辨耳,误服白虎汤必死。此病得之于饥困劳役。黄芪一两,当归(酒洗)二钱。右件口父咀,都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柤,温服,空心食前。”   解读李东垣《内外伤辨惑论》“卷中”,有几个关键词:内伤,气虚,阴火,升降失常。   当归补血汤证得之于“饥困劳役”,为内伤无疑。而在李东垣学说理论体系中,饥困劳役所伤为脾胃。脾胃虚损直接导致气虚,...

  • 气血不足泡桂圆

    气血不足泡桂圆

      女性人到中年经常会因为工作繁忙,时常失眠,和以前相比,不少中年女性觉得自己更容易疲劳,照镜子看看,脸色也不那么红润了。这很可能是气血不足的表现,不妨每天泡些桂圆喝。   桂圆又叫龙眼肉,它甘温味浓,能补益心脾、养血安神,是一味性质较平和的滋补良品。气血不足的人每次可选3—5颗桂圆,剥皮后直接将桂圆肉放入保温杯泡水代茶饮即可。要注意,第一杯最好用开水泡20分钟左右再喝,桂圆泡过3次后,肉质与核自然剥离,便可吃下。   需要提醒的是,感冒、发热、咳嗽有痰等体内有痰湿及热病患者不宜食用桂圆或喝桂圆茶。怀孕...

  • 气血两虚 参淮肉汤

    气血两虚 参淮肉汤

    操劳过度而致气血两虚者,常表现为气短倦怠,动则气喘,食欲不振,四肢乏力,面色苍白等症状。患者可取中药党参25 克,怀山药50克,红枣12枚,猪瘦肉0.25 公斤,先将瘦肉洗净切成块,再与洗净的党参、怀山药、红枣等一同放入砂锅内,加水适量,煮沸后慢火再炖2小时,加食盐少许调味,即可佐餐食用。 胡 佳...

  • 话多耗气 气助减肥

    话多耗气 气助减肥

      女人要养好血,就不能随意让气耗散。这需要从生活中的点滴做起,比如避免不停地讲话。   我国古代很早便有“寡言”养生的观点。孙思邈认为“多言则气乏”,要求人们莫多言,宜少语,少语可使气得以充养,反之则令气耗散。教师、营销员、广播员等行业的人,最好时常喝一些补气的茶。   话多耗气  气助减肥   为什么少说话还能减肥养血呢?原因在于,我们说话靠的是气,少说话可以避免耗气。人说话发声,虽出自喉咙,但却是体内气息推动声带的结果。气足说话时声音洪亮,像那些“大嗓门”的人,都中气十足。如果身体里的气不充沛...

    精品偏方 2024-03-08 9 0 减肥
  • 补气养血参枣汤

    补气养血参枣汤

    参枣汤出自《十药神书》其制作方法比较简单,需用者可到中医店购买党参12克,大枣20个(去核),洗净后,用两碗清水浸泡10分钟,再以中火煎半小时。用上法煎两次后,将煎液混合在一起,早晚各服一次。 笔者现将参枣汤补气养血的原理,从中医药学的常识方面做一简要说明:参枣汤内之党参,性味甘平,入脾肺二经,力能补脾养胃,润肺生津,健运中气,故而有补中益气之效,很适合夏季服用。 (孙凝淦)...

  • 何谓三焦 黄芪重在补三焦之气

    何谓三焦 黄芪重在补三焦之气

    黄芪,味甘、微温,无毒。其根茎独上独下,其根有三成,中间黄,次一层是白色,最外层为褐色,三层界限分明清清楚楚地向我们展示了它的独特功效:   直入中土行三焦调和营卫之气。其根中间黄为脾土之色,次外层白色为肺金之色,最外层褐色为心火之色,肺主一身之气,一身之气在表的运行叫卫气,心生血,主血脉,血脉在表的运行叫营血,然营卫气血的生成和运行依赖于三焦之气,而三焦之气出自脾土。   也就是说,三焦之气有助于脾土化生气血且运行气血到周身上下,脾土化生气血反过来也滋养三焦之气,给三焦之气输入能量。  ...

  • 重剂补气治胸痹

    重剂补气治胸痹

      患者张某某,男,48岁。2011年11月28日就诊。胸部憋胀10天,渐加重。10余天前因过劳出现发作性胸部憋胀,以夜间为重。在村卫生所按“冠心病”输液(药名不祥),病未减,反加重。心电图检查未见异常。某医诊断为心绞痛,予地奥心血康;发作时含服消心痛。当夜发作时含消心痛2分钟即可缓解,但终不能使其不发作。刻诊:每到夜间便呼吸困难,胸部憋胀欲死,感到“就像气球被吹起来要爆炸”一样,十分恐惧。坐起和按压胸部可缓解;发作时舌下含消心痛可很快缓解。近日饮食减少,二便正常。查体:体格健壮,面部较黑,脉虚大,重按无力,尤以寸...

  • 生津补气安神 西洋参炖乌鸡

    生津补气安神 西洋参炖乌鸡

    西洋参炖乌鸡   医学指导: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副主任丘振文主任中药师   材料:   西洋参30-50克,乌鸡一只。 做法:   将乌鸡洗净放盐卤咸,西洋参洗净浸泡30分钟,将乌鸡和西洋参一起放入锅内加入适量水煮1-1.5个小时,鸡肉与汤一起吃补益效果更佳。 功效:   补气益血、安神益气。 适宜人群:   西洋参性平,适合大多数人。 禁忌人群   感冒人群不能吃。     【西洋参小百科】 西洋参...

  • 自然运动调和气血不“苦夏”

    自然运动调和气血不“苦夏”

    有些人一到夏天,就会出现所谓的“苦夏”症状,如胃口下降、不思饮食;进食量较其他季节明显减少,并伴有低热(体温在 37度到37.4度之间波动)、乏力、疲倦、工作效率减低和体重减轻的现象。“苦夏”虽然不是病,是由于气温高、湿度大等气候因素,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而引发的,但它能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人的精神面貌、身体健康和工作效率,最好还是进行自我调理,通过自然健身运动调和气血,有利于调节植物神经功能,消除“苦夏”症状。内养功 通过调息、意守等方法,调整呼吸之气,使其逐步达到缓、细、深、长,从而使大脑皮层发挥应有的对机体内部的...

  • 气虚型体质保健常识及方法

    气虚型体质保健常识及方法

      我们常常在看中医的时候,医生会告诉你,“你这是属于阳虚体质的表现……”、“你的病是因为你气虚引起的……”、“你这是血瘀的体质”,患者往往听后想多问医生一句,可医生会为免后面的病人长时间的等候而不向患者作出详细解释。   近日,记者在专门采访广州市中医医院体检科苏丽玲主任的时候,她系统地介绍了中医的体质分类。为让读者在秋冬季节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体质,找到适合的进补调养方式,本版就苏主任的有关阐述分数期作介绍。今期首先介绍的,是苏主任所阐述的气虚型体质保健常识及方法。   2009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正式发...

  • 古人的“养气七诀”

    古人的“养气七诀”

    都说人活一口“气”,这气可不是斗气的“气”,而是五脏之气的“气”。《易经》认为“气”对生命有着重要意义。   中医自古认为,人的生命赖气以生,气存则生,气失则亡。   所以有“善养生者,必知养气”的说法。“气”与养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会养生的人一定会把“气”养好。   人活一口“气”,这口气咋保养?古人的“养气七诀”,至今适用①。   少语言,养真气   真气又叫元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人体的生长和发育,各个脏腑器官的生理活动,都要靠真气来推动、激发和温煦。  ...

    精品偏方 2024-03-08 11 0 人的古人
  • 补气药为主治慢性疲劳

    补气药为主治慢性疲劳

    现在正值处暑之际,经过一个夏季的工作,大多数人都有力不从心的感觉,这就是慢性疲劳症,主要表现为神疲乏力、失眠多梦、耳鸣健忘、腰酸背痛等。现代人因工作紧张、压力大、睡眠不足等因素容易导致此病。中医认为,慢性疲劳多为劳心过度,导致气血亏虚、肾阴不足,进而引起脏腑功能紊乱所致,采用补脾益气、养血安神之法有助治疗慢性疲劳和改善亚健康状态。中医调理可有效缓解症状。   方药组成  当归、熟地、黄芪各12克,桂枝、炙甘草、白术、党参、麦冬、五味子各10克,附子(先煎30分钟)3克。煎液,每日1剂,分早晚各服1次,7天为...

  • 著名的补气血的良方

    著名的补气血的良方

    李东垣,是中国医学史上的“金元四大家”之一,其著作中有一个著名的补气血的良方:黄芪当归汤。   【材料】黄芪30克,当归、红枣各10克。   【做法】   1.将黄芪、当归、红枣洗净,加水适量,煎煮40分钟,取汁;   2.药渣再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取汁,合并药汁。在每日的清晨饮上一碗即可。   【功效】补养气血,可用于气血不足所引起的面色萎黄、头昏目眩、疮疡及不收口、关节疼痛等症的辅助食疗。   据史书记载,远在唐朝时期,黄芪就已是寻常百姓家经常食用的大众保健药...

  • 肾的阳气一伤首当养肾

    肾的阳气一伤首当养肾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天气的瞬息万变,我国胃肠道疾病的发生几率越来越高。天气转凉,温度的降低会直接刺激人体。老祖宗早就说过:“寒为阴邪,易伤阳气”。由于人身阳气根源于肾,所以寒邪最易中伤肾阳。   肾的阳气一伤,容易发生腰膝冷痛、易感风寒、夜尿频多、阳萎遗精等疾病;肾阳气虚又伤及肾阴,肾阴不足,则咽干口燥、头晕耳鸣疾病随之而生。同时,胃肠功能也会变得紊乱,影响正常的消化和吸收。因此,冬令注意对肾脏和肠胃的保养十分重要,很有必要打一场胜利的“养肾保胃战”。   数九寒天,首当养肾   01...

  • 吵架后饮“顺气茶”

    吵架后饮“顺气茶”

    取橘核6克(捣碎),橘络3 克。放入杯中,沸水浸泡15分钟即可,每天1剂,代茶饮用。该方名为“顺气茶”,为笔者行医多年的用药经验。对于生闷气、吵架后出现的胸闷腹胀、两胁胀痛、情绪不宁等有明显的效果而且价格便宜。 (河南 辛光褔) 来源: 医药养生保健报 (宽胸顺气茶)果颖 药方:菊花50G,石菖蒲50G,泽兰50G,百合50G,党参50G,黄芪50G,枸杞子50G.功用:清热,辟秽,养气,润肺,和中,散结.用法:上药打粉,取适量泡茶饮用.(冬季宜红茶,其他季节宜花茶或绿茶.)...

    精品偏方 2024-03-08 8 0
  • 治气勿忘求之于肾

    治气勿忘求之于肾

      编者按  医话多是医家在诊病之余,有感而发,信笔写来,但直抒辨证用药之思路,虽短小精悍,但易于理解和接受。虽是点滴之言,但总仿佛名师在侧指点迷津,令读者常有顿开茅塞之感。   本版专设诊余夜话专栏,以明代著名医家王肯堂之医话开篇。希望广大读者积极参与,交流临证心得。   今人治一切气疾,只知求之脾肺,而不知求之肾,所以鲜效。夫肾间动气,为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脉之根,呼吸之门,三焦之原,房劳过度,或禀受素弱,肾精不足,气无管束,遂多郁滞,是生诸疾。医者以为是当理气,壳、朴、香附、乌药之类,杂然而前陈,...

    精品偏方 2024-03-08 9 0
  • 气虚发热证治验一则

    气虚发热证治验一则

    严某.男.43岁。患者 一年前因耕种劳作过度. 而借饮酒以除疲劳.遂致 四肢发热不舒.神疲肢 倦,食欲渐减,消瘦,曾多 处求医罔效.转而邀余诊 治。刻诊:体形消瘦.气 短,神疲乏力,身热、四肢 尤甚.睡时常手足掀被外 露.遇劳作加重;食欲不 振.大便有时溏烂,苔白 舌淡.脉缓。诊断为气虚 发热。治宜甘温除热。方 用补中益气汤加减:黄 芪、丹参、青蒿各20克, 潞党参15克.炒白术、当 归、陈皮各10克,柴胡、 升麻、甘草各6克,生薏 苡仁30克,炒谷芽、炒麦 芽各15克。7剂.水煎服, 每日1剂。 二诊:服药7剂后...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