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气 第43页

气 第43页

  • 木瓜甘草治脚气

    木瓜甘草治脚气

      脚气即脚癣,不妨试试用木瓜和甘草煮水来泡脚。   木瓜含有抗真菌的蛋白质,能够分解真菌细胞壁的几丁质,并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造成钾离子的流失以及钙离子的大量流入,从而达到抑制真菌的效果。而甘草所含的甘草甜素也具有抗真菌、吸附的功效,两者结合效果更好。   先将木瓜、甘草(中药店有售)各50克放入锅中,加入约2000毫升水,煮开20分钟后,取药汁趁热浸泡患足(药液要覆盖患处)约半小时,有糖尿病的人一定注意别被烫伤。...

  • 花椒醋液治:湿脚气

    花椒醋液治:湿脚气

    “脚湿气”为间擦型足癣的俗称,系真菌感染性皮肤病,常可引起继发感染。临床表现为脚趾缝问皮肤浸软、发白、脱皮、露出红色湿烂面,遇热有剧烈痒感。外用花椒醋浸液及蛋清治疗27例脚湿气,近期疗效相当满意,现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本组27例中,男16例,女11 例;年龄16~37岁;部分患者曾用多种癣药膏治疗,均因未坚持使用而复发。本组患者中已排除继发化脓感染者。 二、治疗方法 取花椒粒20克,放入200毫升30度食用白醋内,浸泡3天后备用。用时以棉签蘸花椒醋浸液搽足癣创面后,再用鸡蛋清涂...

  • 脚气难根治 春风催又生

    脚气难根治 春风催又生

    春天来了,不少人发现脚又开始痒了,脚气又犯了。不透气的皮鞋、球鞋、旅游鞋都是脚气的“元凶”。冬天脚气容易好转,但每到春暖花开之时,“冬眠”后的脚气又开始蠢蠢欲动,伺机复出。 脚气常伴有甲癣 手足癣是最常见的浅部真菌病,是由于特定种类的真菌感染手足部皮肤,其中又以“脚气”即足癣最为多见。中华医学会开展的300万人足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内地有超过六成的足病为真菌感染,其中足癣(俗称脚气)的发病率是45.2%。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每...

  • 以“营卫气化”病机观论治皮肤病

    以“营卫气化”病机观论治皮肤病

    皮肤病多发生于人体的皮毛腠理,中医药治疗皮肤病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中医认为,皮肤病的主要病机为气血失和,脏腑失调,邪毒结聚而致生风、生湿、化燥、致虚、致瘀、化热、伤阴等[1],历代医家多通过调整气血脏腑功能治疗皮肤疾患。结合皮肤病的主要病机及局部表现,以“营卫气化”病机观认识皮肤病更符合其发病过程,故在论治中,调和营卫、恢复营卫气化功能是其基本治则。 1 营卫气化失常是皮肤病的基本病机 《灵枢·本脏》云:“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

  • 老年斑是由于年老气虚血瘀 活血化瘀

    老年斑是由于年老气虚血瘀 活血化瘀

    中医认为,老年斑是由于年老气虚血瘀,不能上荣营养面部所形成。治宜益气养血、活血化瘀。若经常以山楂蛋清敷面治疗,往往可获得满意效果。 方法:先用温水洗脸,擦干。每次取生山楂10克,去核后捣碎,加适量鸡蛋清调成糊状,薄薄地敷于面部,保留l 小时后洗净,每天早晚各敷1 次。敷上药糊后,可轻轻按摩面部,以助药力渗透。30天为 1个疗程。 山楂味酸甘,入脾胃经和肝经,功擅活血通脉,其有效成分能扩张血管,清除局部瘀滞。蛋清中富含多种氨基酸,有滋润皮肤的作用,有助于消除皮肤色素斑。山楂与蛋清调和后敷面,既可调畅面部气血,又能...

  •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从气滞血瘀论治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从气滞血瘀论治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是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除了疼痛外,还常伴情感、睡眠及生活质量的障碍。迄今为止,西医治疗方面仍未找到一种长期控制的方法。 国医大师禤国维是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长期从事中医皮肤病临床工作。在临床上,禤国维辨治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屡获奇效,现将其经验总结如下,以飨同道。 从气滞血瘀论治 禤国维认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以本虚标实为主,主要是感受毒邪,湿、热、风、火郁于心、肝、肺、脾,日久耗伤气血,或患者素体禀赋不足,导致经络瘀阻...

  • 从营气与营阴探讨“入营犹可透热转气”

    从营气与营阴探讨“入营犹可透热转气”

    发热伴出疹症是温病营分证常见的证候, 探讨 营分证的本质及治法对于发热伴出疹症的临床治疗 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自清代医家叶天士提出 “入营 犹可透热转气” [1]61 以来, 古今医家、 学者进行了诸多 研究, 探讨了 “透热转气” 的机制、 方药及临床运用, 形成了许多丰硕的成果。 对于营气和营阴的认识是 理解 “透热转气” 的关键。 营气、营阴与血 1. 营气 营气的理论肇始于《黄帝内经》 (以 下简称《内经》 ) , “...

  • 气一干皮肤就痒 治疗预防方

    气一干皮肤就痒 治疗预防方

    入秋后,广东的气温没有明显变化,但是空气着实干燥了不少。不少老人都感到皮肤干燥、瘙痒难耐。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主任中医师李东海建议,多喝水、多吃碱性食物,洗澡不要过于频繁,洗澡后注意使用润肤乳,可起到预防和缓解干燥、瘙痒的作用。 为啥天气一干皮肤就痒? 李东海解释,天气日趋干燥后,人体皮肤表面油脂分泌减少,皮肤汗液分泌减少,会造成皮肤水分丢失增多而致皮肤出现干燥、干裂、细小鳞屑增多,常有针刺痒、蚁爬样感觉,并因搔抓而出现抓痕、渗血,尤以双侧小腿多见。 老年人本身随着年龄的增...

  • 金匮肾气汤治荨麻疹验案

    金匮肾气汤治荨麻疹验案

    颜某,女,36岁。2014年1月4日初诊。述其平时即喜热恶寒,每遇寒冷后腹部、腰、臀部、双下肢皮肤觉有凉感即开始瘙痒,抓后起大小不一淡白色丘疹团块,腹部觉有胀感,得温热后舒适且痒感明显减轻,皮疹见消,反复迁延50余天。期间某院诊断为荨麻疹,经交替内服盐酸左西替利嗪、盐酸赛庚定、马来酸氯苯那敏、氯雷他定等,当时症状能有缓解,过后依然如故。患者体质较差,近些日来小便较频,舌质淡,苔薄,脉弱。诸症辨属肾阳不足,风寒侵袭而发。治以温补肾阳,散寒疏风。金匮肾气汤加减。 处方:熟地15克,山药10克,山茱萸12克,茯...

  • 干枯发质应补气血 气血通畅有助改善发质

    干枯发质应补气血 气血通畅有助改善发质

    不论长发还是短发,一把柔顺光泽的头发可以更添神采。许多女性对于头发的关注不亚于皮肤。然而,诸如“总是油油的”、“干枯分叉”等问题同样带来困扰。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李东海表示,市民可以通过改善体质,保持情志舒畅,辅以适当运动等方法改善发质。 改善湿热体质,减少油腻烦恼 头发油腻多是因为皮脂腺分泌过于旺盛造成的。从中医的角度来说,就是湿热体质所造成的。李东海解释,湿热体质的一个表现就是皮肤较为油腻,分泌物增多,表现在头发上也是同样:...

  • 小雪节气预防冻疮 生吃萝卜熟吃梨

    小雪节气预防冻疮 生吃萝卜熟吃梨

      11月22日是24节气中的小雪节气。由于这个时间段天气由冷转寒,北方地区的降水形式由雨变为雪,而南方地区虽然此时“地寒未甚”,基本不会下雪,但是由于雨水与寒气交织,湿冷天气也开始增多。江苏省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养生专家提醒,小雪节气养生要外防湿冷,内防燥热。   “小雪”湿冷预防冻疮此时起   小雪节气前后,不少地方都下起了小雨,虽然不是下雪,但是因为气候逐渐由冷转寒,湿冷的感觉让不少读者朋友感觉不舒服。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皮肤科主任杜长明提醒,这个时...

  • 百日咳(及婴儿气喘)

    百日咳(及婴儿气喘)

    用1只大蒜头,去皮后把蒜头捣烂加入三钱白糖,过30分钟后用滚开水一两冲入,再去渣服汁, 1日2次,2天可愈。...

  • 冻疮虽然病在皮肤上 其实多为素体阳气缺乏

    冻疮虽然病在皮肤上 其实多为素体阳气缺乏

    冻疮是冬季常见的一种皮肤疾病,它是由于气候冰冷、环境湿润等因素引起部分皮肤发生的一种异常炎症反响,好发于耳部、鼻部、面颊、足跟、手指,症见部分皮肤发凉,呈现暗紫红色或紫蓝色斑片,按之柔软。严峻时呈现水疱,决裂后形成糜烂或溃疡。遇热后自觉痒、灼热感及疼痛。 中医以为,冻疮虽然病在皮肤上,其实多为素体阳气缺乏,外寒侵袭,损害阳气,寒凝血瘀而致。因而,防止冻疮复发,关键在预防:平时加强体育锻炼,促进血流循环,恰当冷水洗手、洗脸,提高机体对冰冷的适应性,要注意全身及部分的保温暖枯燥;恰当吃一些防寒保暖的食物,如羊...

  • “阳气怫郁在表”可治银屑病

    “阳气怫郁在表”可治银屑病

    《伤寒论》第48条:“设面色缘缘正赤者,阳气怫郁在表,当解之熏之”。从条文“当解之熏之”可知,“阳气怫郁在表”是一种需要治疗的病态。但笔者在临床中发现,创造一种“阳气怫郁在表”的状态可以治疗很多阴证银屑病。 “阳气怫郁在表”在《内经》中便有体现,《素问·玉机真脏论》曰“风寒客于人,毫毛毕(笔)直,皮肤闭而为热”。金元四大家之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中...

  • 小儿寒气滞疝痛 小儿阴茎糜烂

    小儿寒气滞疝痛 小儿阴茎糜烂

      【组成】硫黄9 克、艾叶6 克、曲酒适量。  【用法】前2 味布包入酒煮热,乘热熨患儿小腹痛处,每日3 次,每次20~30 分钟,连续熨3~5 日。  【主治】小儿寒气滞疝痛。   【组成】蚯蚓粪、葱涎。  【用法】调和涂患处。  【主治】小儿阴茎糜烂。...

  • 外洗方治疗脚湿气

    外洗方治疗脚湿气

    近年来,临床运用中药外洗治疗 脚湿气30例,疗效显著,现介绍如 下。 一、临床资料 共30例患者,其中男14例,女 16例;年龄14岁~66岁;病程1个 月~3年。中医辨证为湿热下注型(症 见密集水疱,糜烂流水,浸淫成片,瘙 痒疼痛,或有发热,舌苔薄黄,脉滑 数)。排除妊娠哺乳期妇女,或患有各 种严重疾病者。 二、治疗方法 处方:蛇床子30克,黄连、黄柏、 栀子、甘草各15克。每2日l剂,水 煎取药液,待水温适中时泡脚30分 钟,每日泡2次一3次,再泡时加热,连 用2天后再煎新药。3剂为1个疗程, 共治疗2...

  • 自制姜柏红合剂叩渗治疗气血两虚型斑秃

    自制姜柏红合剂叩渗治疗气血两虚型斑秃

    近些年来,随着生活节奏和生活环境的改变,人们精神压力越来越大,斑秃患者大量增加,传统的治疗方法收效甚微。而本人自2017年至今临床应用自制姜柏红合剂叩渗疗法,治疗气血两虚型斑秃,疗效满意。 姜某,女,30岁。诉斑秃发病3个月,头顶中央4cm×3.5cm大小脱发区,枕部2.5cm×1.0cm大小脱发区,脱发区残存毛发参差不齐,轻触即落,唇白倦怠,头昏噬睡,舌淡红,苔薄白。曾采用抹姜办法,无效。用姜柏红合剂叩渗治疗1疗程后,脱发区残存毛发停止脱落,有少量白色绒毛;2个疗程后,脱发区绒毛...

  • 治疗脚气验方

    治疗脚气验方

    1. 猪苓、茯苓、泽泻、阿胶、滑石各9g。水煎服,每日1剂。 2. 白芷、防风各10克,川芎、细辛各5g,共研细末,用芝麻油调匀涂患处,每日1次。 3. 脚上患有脚气即脚癣,连续用生大蒜切面擦摩患处,每日2~3次便可治愈。 4. 用食醋将雪花膏调成糊状,涂于患处。随配随用,轻者1次,重者2~3次可愈。 5. 用茄子根和盐煮的水洗脚,即可治好脚气。 6. 夏天脚气犯了,可将患脚洗干净揩干,再用风油精涂搽患处,每日1~2次,一般数次即可见效。 7. 绿茶含有鞣...

  • 谈白疕 论光气

    谈白疕 论光气

    白疕, 系指以红斑上覆有银白色鳞屑及抓之有薄膜和露滴 状出血为特征的慢性的、 复发性的炎症性皮肤病 [1] 。 相当于现 代医学的银屑病。 其临床病变轻重不一, 并可出现同形反应 [2] , 或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和指、 趾甲的改变 [1] 。 银屑病患者罹患关 节炎 [3] 、 肿瘤 [4] 、 心血管疾病 [5] 以及抑郁症 [6] 的机会都较高。 银屑 病目前被认为是一种会被环境因素诱发的遗传性疾病 [7] , 常因 季节变化、 吸烟饮酒、 精神压力或使用特定药物(如β受体阻 滞剂或非甾体类抗炎药)等...

    精品偏方 2024-03-08 8 0 白疕
  • 生姜汁治小儿疝气(小肠气)

    生姜汁治小儿疝气(小肠气)

    用生姜汁五钱,先给患儿洗澡到周身出汗时,用姜汁涂患部, 一日2次,连用3到4天,以后不再复发....

  • 家庭调理孩子气虚汗多

    家庭调理孩子气虚汗多

      中医学认为,小儿体属“纯阳”,阳气偏于旺盛,所以比成人更容易出汗。特别是婴幼儿,即使在凉爽季节,睡眠中也常微微出汗,头部就更明显了。这是由于生长发育迅速,新陈代谢旺盛的缘故,属于正常生理现象,不必担心和治疗。   如果孩子在安静状态或睡眠中经常出汗很多,甚至大汗淋漓。这就属于病态了。这是因为孩子气虚、阴虚引起的。现推荐以下家庭调理中药方:      症状一   既有气虚的症状,又有阴虚的表现,如面黄肌瘦、吃得少,大便稀、低热、心烦、口渴等,则宜使用补气、养阴、收汗的治法。   方药组成:...

  • 中医主张小儿疝气内外兼治

    中医主张小儿疝气内外兼治

    小儿疝气有腹股沟斜疝、脐疝之分,凡腹内脏器沿着腹股沟管斜行而自其外环突出者为腹股沟斜疝,凡自脐环突出者称为脐疝。中医认为本病与先天气虚、后天失养、外邪侵袭等因素有关,主张内外兼治,中医外治法有一定疗效。 方一 蓖麻子7粒,去壳,加米饭或面粉适量,共捣为丸,贴敷于双足心涌泉穴(左疝取右,右疝取左,两疝共取),纱布胶带固定,每日换药1次,连续7-10天。 方二 白胡椒3克,研末,分贴双足心涌泉穴及肚脐处,外盖棉花,胶布固定,每日换药2次,连续敷3-5次。 方三 丁香3克,白胡椒12粒,吴茱萸、苍术各12...

  • 小儿中医保健特点二——形气未充

    小儿中医保健特点二——形气未充

      小孩子的这个特点,提示我们在生活中要注意,什么都不能过分,比如吃食物,孩子形气未充,容易受偏食影响;我们使用药物,要注意不太猛烈,以免影响生长发育。   前面讲了,孩子的身体是“脏腑娇嫩,形气未充。”那么,形气未充是什么意思呢?   首先,要了解“形”是什么?“形”是我们身体的本质物质基础,看这个人形体如何,讲的就是“形”。   “物成生理谓之形”。——...

  • 小儿肠痉挛腹痛 消食导滞理气止痛

    小儿肠痉挛腹痛 消食导滞理气止痛

      小儿肠痉挛又称肠痉挛腹痛、痉挛性肠绞痛,是由于肠壁平滑肌阵阵强烈收缩而引起的阵发性腹痛,是小儿急性腹痛中最为常见的机能性腹痛。其临床表现为健康的小儿突然发生以脐周为主的阵发性、间歇性腹痛,可持续数分钟或数十分钟不等,严重者可就地翻滚。经反复发作数十分钟或数小时后,腹痛可不再出现。个别患儿腹痛反复发作,可迁延数日。在腹痛时观察腹部,多见肚子鼓起,但用手触之感觉柔软,没有固定压痛点,也没有包块。腹痛常在排便或排气后自然缓解或消失,腹痛间歇期间又找不到异常的体征,这是本病的主要特点。该病婴儿至学龄儿童均可发生,以...

  • 治小儿流涎 小儿盗汗 小儿疝气方

    治小儿流涎 小儿盗汗 小儿疝气方

    治小儿流涎方 处方:鲜丝瓜根(切片)50 克,瘦猪肉0.2公斤。加水共煮至肉熟烂,分3—4次服,每日1剂,连服3.剂。 主治:小儿流涎,中医辨证为脾胃积热型,症见患儿时时流涎,口涎粘浊,下巴赤烂,烦躁不宁,小便黄,大便干结,唇舌红赤,苔黄,脉数。 张菁 治小儿盗汗方 小儿夜间睡着时出汗,醒后即止,称为盗汗。取赤小豆60克,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煮,熟后加红糖10克,混匀后一天内一次或分次吃完,连服半个月,治疗小儿盗汗有较好疗效。 治小儿疝气经验 方法:取香附、宣木瓜、苏叶、橘 红各10克。上...

  • 天气寒冷 小儿尿液混浊

    天气寒冷 小儿尿液混浊

    随着天气变冷,细心妈妈们会发现有些小孩子在尿尿时有这样一个现象:孩子刚排在便盆里的尿液是清澈透明的,但不一会儿就变得非常混浊,就像平时淘米水似的。妈妈们担心孩子患什么病了,到医院经过尿常规等检查,却没有发现任何异常。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为啥冬天小儿会尿浊 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会产生许多的废物,这些废物大部分要通过肾脏随尿液排出体外。根据化验分析表明:尿液成分中95%是水,5%是固体物质,而固体物质主要由可溶性磷酸盐或尿酸盐等组成。在寒冷的冬季,人体为了求得充足的热量用以抗寒,各组织器官会加速新陈...

  • 承气作散 善通积滞

    承气作散 善通积滞

    小儿食积便秘很常见,孙浩老中医采用外治法治疗,既能解决问题,又无吃药之苦。其中,常把承气汤做散来用。 方名:承气散。 组成及用法:芒硝6克,厚朴5克,枳实5克,生大黄6克,上为1次量,共研为末。摊于10cm×10cm的3层纱布上,敷于患儿脐部,外以纱布绷带裹腹,上用热水袋(温度适中)温熨敷药部位约15~20分钟,俟肛门排气排便后去之,拭净皮肤即可。 功用:宽中导滞。 主治:小儿积滞诸症。 病案:李某,男,2岁。因仲秋时节贪吃月饼、菱角之类食品,伤于脾胃,...

    精品偏方 2024-03-08 9 0 积滞
  • 秋高气爽 应对宝宝秋燥表现

    秋高气爽 应对宝宝秋燥表现

    秋高气爽,虽然天气宜人,但许多人会有不同程度的口干咽燥、皮肤干燥、大便干结等秋燥表现。一些人认为这是正常反应,殊不知,若不及时除燥,秋燥还会进一步影响脏腑,病虽不大,也要早治疗,防燥正当时。 宝宝鼻燥流血 最好不要仰头 空气干燥,鼻黏膜分泌的液体挥发较快,鼻腔容易干涩发痒,这么一来,有些宝宝就会去挖鼻孔,一旦用力过大就会使鼻腔内的毛细血管破裂,引发鼻出血。家长急坏了,有的让宝宝仰头,有的让宝宝举手,那么正确的方法应该如何? 南京市中医院耳鼻喉科彭郑坚主任医师介绍,秋季天气时冷时热,加上鼻腔黏膜易干燥,门...

  • 治疗气血亏虚 阴虚盗汗的有效方剂

    治疗气血亏虚 阴虚盗汗的有效方剂

    处方:大红枣10枚,浮小麦200克,地骨皮10克,五味子15克,生地15克,当归12克,白芍15克,川芎6克,党参15克,白术10克,茯苓15克,甘草6克。 服法:每日1剂,水煎取汁600毫升,分3次温服。连服1周为1疗程,服1~3个疗程。 说明:本方为治疗气血亏虚、阴虚盗汗的有效方剂,共治疗过28例,均能连服药1周以后盗汗停止。...

  • 治疗阳气亏虚卫外不固 动则自汗方

    治疗阳气亏虚卫外不固 动则自汗方

    处方:肉桂6克,制附片20克,党参15克,白术15克,茯苓20克,黄芪30克,防风10克,麻黄根10克,大红枣10枚,熟地15克,山茱萸10克,甘草6克。 服法:每日1剂,水煎取汁600毫升,分3次温服,连服1周为1疗程,服1~3个疗程。如阴虚寒甚者制附片用至30~60克,伴血虚者斟加补血之品。 说明:本方为治疗阳气亏虚卫外不固,动则自汗者,一般用药一个疗程即显效,有记载的共治疗过18例阳虚自汗患者,均用药1周以后自汗渐止。...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