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 第39页
-
鲜花入药 滋补气血
阳春三月,是百花齐放、万物生长的季节,那么有哪些鲜花能入药呢,鲜花入药各有什么功效呢? 面部晦暗用桃花 据药理分析,桃花中含有山萘、香豆精、三叶豆苷等有机化合物,这些物质能疏通经络、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皮肤营养和氧的供给,滋润皮肤。而中医认为,桃花有利水、通便、活血之功效。所以,桃花无论外用还是内服都对滋养容颜有很好的效果。 使用方法:取桃花250克、白芷30克,用白酒1000毫升密封浸泡30天,每日早晚各饮15~30毫升。同时取其少许倒在手中,两掌搓至手心发热,来回揉擦面部,对黄褐斑、黑斑、脸...
-
补气强身药膳三款
气虚是老年人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心力和体力明显降低,出现面色苍白、头晕耳鸣、心悸气短、动则出汗、语声低微、倦怠乏力等症状。气虚可引起免疫力降低、人体代谢失常、血液流变异常,是引发老年病和加速衰老的重要原因。因此,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多加调理,发挥食疗药膳对改善气虚症状的良好作用。 一、扶正鸡粥 原料:党参、山药各20克,粳米50 克,鸡1只(约l公斤),鸡肝0.15公斤,盐少量。 制法:鸡肝用开水烫过后待用;用鸡煮出清汤,鸡肉撕成丝状;党参切小段和米一起放入鸡汤内同煮粥,煮至米粒胀大时加入山药片。米开花时加入切成...
-
食疗补气 增强皮肤贮水力
你是不是常常为皮肤失去“贮水力”,干燥枯黄而烦恼?中医认为这是由于血虚使气血供不应求,皮肤缺乏养分而引起的。下面为你推荐几个食疗补气采血妙法,助你养颜葆青春。 一、补血调经“四物汤” 在我国中医的古方里,“四物汤”是生理期食补的一道良方。这道有着千年历史,被称为“妇科养血第一方”的汤药,以当归、熟地、川芎、白芍四味药熬煮而成。台湾的大S、吴佩慈等美容达人都是这道古方的忠实拥护者。 你可以买现成的四物汤成品,也可以在中药店抓药,然后用药锅自己煎熬。由于这四味药皆是常用药,所以非常容易买到。每日早晚趁热...
-
中医药物调气 针刺调气 养生调气
•以方药调气者,实际上具有治则意味,即应辨别气的乖违状态而分别予以行气、降气、升举而纠偏;以针刺调气者,在于用针刺激以调和经络之气,促使人体发挥潜能以驱邪抗病;养生之调气者,在于通过排除干扰,调匀呼吸以入静修炼身心,强身健体。 调气,也称理气,是中医学最为常用的方法之一。但关于如何调气,相关认识与应用并不一致。综合分析,调气的应用一般认为有三个方面,即药物调气、针刺调气与养生调气。兹结合文献把调气法的应用情况作一梳理。 用药物纠正气的异常运行 气是构成人体的精微物质,以流动、弥散...
-
养气保精血 抗衰防老之养生大法
常言道:“不保养是样子老,保养则是老样子”,同样的年龄的女性,注重保养脾胃的女人看上去年轻很多。中国女人一生最担心的便是衰老,衰老不可避免,但能够延缓。古往今来,女人们一直在苦苦寻找并践行各种永葆青春的“秘籍”。如果你过早出现面色萎黄,皮肤松弛,眼袋增大,眼圈发黑,头发脱落,皱纹增多,精力下降等,说明你已出现了提前衰老的征象,换句话说,就是你的脾胃开始虚弱了。 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机体必须依赖脾胃的受纳和运化功能,从饮食物中消化吸收营养物质和精微以供机体的生命运动,保证气血的生成和功能的发挥,调...
-
如何理解“气”黄芪泡水补肝气 勤练吐纳补肾气
天气越来越冷,中医学强调“冬藏”,意思是说,严冬来临前,万物为避其寒冷肃杀而闭藏安静,以利保存或蓄积实力,待来年气候转暖时再生再长。中医认为“天人合一”,这时人体中的“气”(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推动和调控着人体内的新陈代谢)同样会在寒冬时节以藏为主。因此,严冬到来前,补好体内的“气”,对冬季养生很重要。 如何理解“气”,给大家举个形象例子:一锅白米,即便加入水仍为米,若加火烹之,则可转化为米饭。人体的五脏六腑便如同这锅米,“气”便是这釜底薪火。唯有“气”在体内推动运行,才能让脏腑各司其职,维系生...
-
冬季补气养血用大枣
大枣有养血补气、安宁心神之功效,适合于中老年入冬季补益养生之用。 1.病后食欲不振、四肢无力、脾虚泄泻:大枣 10枚,人参5克 {或党参15克),煎汤服用。 2.虚劳烦闷、畏寒:大枣10枚、葱白50克,共煎,去渣,顿服。 3.表虚自汗:大枣10枚,乌梅肉9克,桑叶12 克,浮小麦15克,水煎服。 4.妇女更年期贫血: ①大枣8枚,龙眼肉 15克,粳米100克,同煮成粥,趁热温服。 ②大枣15枚,薏苡仁 100克,同煮成粥,加糖温月艮。 5.心脾两虚失眠:大枣10枚,石菖蒲9克,同煮,食枣喝汤。 (叶常生)...
-
气虚质如何调理
李阿姨60多岁,退休好多年了。很多人都会觉得好不容易熬到退休了,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比如出去唱歌、跳舞、旅游、会友等。可是李阿姨就喜欢在家待着,不喜欢凑热闹,而且平时在家也不做饭,都是她爱人在做。好多人羡慕李阿姨的退休生活,殊不知李阿姨形体偏胖,一干活就累,上气不接下气,而且还出虚汗。虽然李阿姨家住3楼,但是平时她回家都需要乘坐电梯,因为走楼梯的话每上一层楼都要气喘吁吁,需要休息一会儿,要等缓过劲儿来才能再继续往上爬。除此之外,李阿姨每天早上起来会觉得眼皮肿,晚上脚踝处一按还有小坑。像李阿姨这种体质类型就是典型的...
-
补气中药各有专功
人参熬膏.安神治健忘人参能大补 元气、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平 时肺气虚弱、感觉劳累不太想说话、常失 眠、记性不太好的人可适当服用。切片后 泡水、研末、入丸、浸酒、炖服、蒸服等,都 能让人参发挥药效。冬季时,将人参熬成 膏服用,补益效果更好。需要注意的是,服 人参不当可能引起过度兴奋、激动、烦躁、 失眠,一般每天用量应控制在10克以内, 如果需要长期用,最好控制在5克以内。 黄芪泡酒.改善气色黄芪能补气升 阳、利水消肿、固表止汗,适用于气虚引 起的倦怠乏力、气短、盗汗、水肿等。生黄 芪多用于固表利水,蜜炙(...
-
锻炼腰部 疏通腰部气血 健肾强腰
自古以来,锻炼腰部的方法有很多,大多是通过松胯、转腰、俯仰等运动,来疏通腰部的气血运行,起到健肾强腰的作用。下面是5种效果可靠又可随时随地锻炼的方法。 前屈后伸 两腿开立,与肩同宽,双手叉腰,然后稳健地做腰部充分的前屈和后伸各5~10次。运动时要尽量使腰部肌肉放松。 转胯回旋 两腿开立,稍宽于肩,双手叉腰,调匀呼吸。以腰为中轴,胯先按顺时针方向,作水平旋转运动,然后再按逆时针方向作同样的转动,速度由慢到快,旋转的幅度由小到大,如此反复各做10~20次。注意上身要基本保持直立状态,腰随胯的旋转...
-
补中益气话党参
党参是中医常用补中益气、生津养血之要药。历来党参以山西产潞党参最为地道。 据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记载,相传在隋文帝时,上党郡(今山西省长治市及平顺县一带)的一户人家,每夜都听到宅后有人呼叫,但又始终不见其人。后来在离家一里多的地方,发现一棵植物的枝叶不同寻常。于是向下挖掘,深达五尺,得见根部形如人体,似有四肢。自从挖出之后,那户人家就再也没有听到呼叫声了。此事传扬开去,人们认为这是得“地之精灵”的“神萆”。这个古老传说反映了当时上党郡盛产类似人参药材党参这一事实。直到今天,这一地区仍然是党参的集中产区。 过去,为了...
-
气虚体质饮食中加以调理
同样淋了雨,同样吃了食物,可总是有人健康而有人生病。这是什么原因呢?中医认为,不同体质的人对抗疾病的能力是不相同的。如果你平日爬楼梯都会气喘吁吁,这可能就是气虚体质,建议大家应该从日常饮食中加以调理。 气虚体质者以气息低弱、脏腑功能状态低下为主要特征。那么,如何辨识自己是不是气虚体质呢? 气虚体质者表现为肌肉松软,和别人爬同样层数的楼,就容易气喘吁吁;平时讲话的声音低弱,老是感到自己上气不接下气,气不够用;容易出汗,只要体力劳动的强度稍大就容易累;观察舌相,舌淡红,舌体胖大、边有齿痕;性格内向、情绪不稳定、胆小不喜...
-
虚损病证 虚损之治填精补气阴阳互求
真阴不足为虚损性疾病的根源 常有患者前往门诊诉曰: 我肾虚。 然其不知是肾 阴虚? 阳虚? 亦或是肾气虚? 精亏? 檀金川教授每告 之曰: 阴阳两虚, 而在于两虚之孰多孰少, 有偏于阴 虚者, 有偏于阳虚者, 然咎其本乃阴阳两虚。 临床常 见有肾虚兼畏寒怕冷、 四肢不温者, 明为肾阳虚, 不 见阴虚之证; 亦见有肾虚兼五心烦热、 盗汗者, 明为 肾阴虚, 不见阳虚之证, 何以诊为阴阳两虚? 现将檀 教授诊病之理论根据剖析如下 , 望与之共勉。 真阴为本,精气为体,阴阳为用 关于肾的精气阴阳的理论概念, 在中医学术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