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疲劳
-
补气药为主治慢性疲劳
现在正值处暑之际,经过一个夏季的工作,大多数人都有力不从心的感觉,这就是慢性疲劳症,主要表现为神疲乏力、失眠多梦、耳鸣健忘、腰酸背痛等。现代人因工作紧张、压力大、睡眠不足等因素容易导致此病。中医认为,慢性疲劳多为劳心过度,导致气血亏虚、肾阴不足,进而引起脏腑功能紊乱所致,采用补脾益气、养血安神之法有助治疗慢性疲劳和改善亚健康状态。中医调理可有效缓解症状。 方药组成 当归、熟地、黄芪各12克,桂枝、炙甘草、白术、党参、麦冬、五味子各10克,附子(先煎30分钟)3克。煎液,每日1剂,分早晚各服1次,7天为...
-
补中益气调理气机 郑萍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
名医治慢性疲劳综合征(气虚湿滞)方 处方:党参、黄芪各20克,薏苡仁30克,白术、当归、山药、茯苓、莲子各10克,陈皮6克,炙甘草3 克,升麻4克,柴胡、木香、砂仁各6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补中益气,健脾渗湿,调理气机。用于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中医辨证属脾胃气虚,湿浊阻滞型。症见少气懒言,体倦肢软,头重如裹,面色萎黄或苍白,食少便溏,脘腹闷胀,舌质淡,苔薄白,脉细缓。 创方者:郑萍 名医治慢性疲劳综合征(明虚火旺)方 处方:熟地、山药、茯苓各15克,山茱萸、丹皮、枸杞子、菟丝子、牛膝、知母...
-
慢性疲劳 中药洗浴
慢性疲劳综合征,是一种以长期疲劳为突出表现,同时伴有低热、头痛、肌肉关节痛、失眠和多种精神症状的症候群,体检和常规实验室检查一般无异常发现。其主症是原因不明的持续或反复出现的疲劳,且疲劳程度较重,持续时间不少于6个月,疲劳感经充分休息后仍无法缓解。次要症状是健忘或(和)注意力不易集中、咽喉炎等,部分患者可见颈部或腋下淋巴结触痛及肌肉痛,或多发性非关节炎性关节痛。 大部分患者皆伴有头痛和不同程度的失眠。采用中药药浴法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获得较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方法:取佩兰、鸡血藤、夜交藤、炙黄芪、合欢皮、...
-
福建名医治慢性疲劳综合征方
福建名医治慢性疲劳综合征(脾虚湿阻)方: 处方:党参20克,白术、当归、山药、茯苓、莲子各10克,薏苡仁、黄芪各30克,升麻4克,柴胡、木香、砂仁、陈皮各6克,炙甘草3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加减:腹胀纳呆加鸡内金、山楂各15克;头晕头重加石菖蒲6克;关节酸痛加木瓜、独活各10克。 功效主治:补中益气,健脾渗湿,调理气机。用于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中医辨证属脾胃气虚,湿浊阻滞型。症见少气懒言,体倦肢软,头重如裹,面色萎黄或苍白,食少便溏,脘腹闷胀,舌质淡,苔薄白,脉细缓。 福建名医治慢性疲劳综合...
-
慢性疲劳综合征的调治
慢性疲劳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极度疲劳,可伴有低热、头痛、咽痛、肌肉关节疼痛及心悸失眠等,体检无慢性器质性及精神性疾病,但可明显降低生活质量。具体治疗方法如下 1.血虚肝旺型: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心烦失眠,耳鸣腰酸,口干咽燥,舌尖红,苔薄白,脉弦细。治宜养血柔肝。可选用中成药归芍地黄丸,每次1丸,1日2次,温开水送服;补心丹,每次1丸,1日2次。 2.心脾两虚型:主要表现为面色无华,头晕眼花,心悸心慌,体倦乏力,手足麻木,不思饮食,大便溏,舌淡,脉沉细无力。治宜补益心脾,可选用归脾丸,每次1丸,1日2次,温...
-
归脾汤治疗心脾两虚型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CFS) 是一种表现为身体持续疲劳或反复疲劳发作的慢性过 度疲劳为主的全身证候群 [1 ] 。本病主要的病情特点是 脑力疲劳和体力疲劳, 伴有记忆力下降、 注意力不集 中、 咽痛、 肌肉关节疼痛、 反复头痛、 睡眠质量不佳、 颈 部僵直或腋窝淋巴结肿大等, 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 活和工作。西医对本病的治疗缺乏有效药物, 而中医 通过辨证论治、 调整脏腑功能、 激发正气、 益气养血等 治疗可获得一定疗效 [2 ] 。中医认为, 劳伤心脾, 致心脾 两...
-
名医黄家瑞创方治慢性疲劳综合征
名医治慢性疲劳综合征(气血亏虚)方 处方:党参、黄芪、合欢皮各25克,白术、当归、 陈皮、柏子仁、酸枣仁、五味子各12克,远志8克,炙 甘草5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补养气血,健运脾胃。用于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中医辨证属气血亏虚型。主要表现为疲 乏无力,动则加剧,面色苍白,唇甲不华,心悸失眠, 神疲懒言,饮食减少,舌质淡,脉细弱。 创方者:黄家瑞 名医治慢性疲劳综合征(肝郁脾虚)方 处方:茯苓、白芍、白术各18克,柴胡、当归、薄 荷、干姜、郁金、厚朴各12克,川楝子、枳壳、甘...
-
慢性疲劳综合征中医辨证治疗
慢性疲劳综合征(CFS),是以持续性疲劳、失眠、思维不能集中以及身痛发热等全身衰弱疲劳表现为特征的疾病。该病于1998年由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正式命名,虽未见有近期的生命危险,但全身各脏腑机能的衰弱对健康影响较大,因此,值得临床医生警惕。 临床表现:较长时间(6个月以上)的疲乏无力和活动后疲劳加重。兼症:头晕头沉、记忆力减退、思维不集中;失眠、恶梦或嗜睡而醒生疲劳更甚;心慌、气短、胸闷憋气;易紧张、易激动、烦燥、抑郁、或恐惧不能自制、或悲伤欲哭;自觉发热、伴有头痛、关节疼痛、肌肉酸痛、淋巴结肿大;腹胀、胁肋胀痛...
-
茶饮治疗慢性疲劳症候群
现代人压力大,慢性疲劳症候群患者明显增多。主要有以下症状: 有些人平时讲话声音低微、有气无力,起床后要花10分钟以上才能清醒,但清醒后没多久又有睡意,这类慢性疲劳症候群患者可以适量饮用“党参白术茶”。组方:党参 10克,白术10 克,山药5克,甘草3克。可将所有药材放入保温杯中,加入 1000毫升热开水,焖5分钟后,待温即可饮用。上下午各冲泡1杯,有助提振精神。 还有部分慢性疲劳症候群患者在上班、上课时容易走神、失神,注意力无法集中,且脸色苍白,晚上睡眠质量不佳,平常容易怕冷、头晕、贫血...
-
慢性疲劳综合征选用穴位拔火罐
拔罐是以各种罐为工具,利用燃烧、抽气等方法,造成罐内负压,吸附于人体的特定部位,引起皮肤充血或瘀血,以治疗疾病的方法,具有温经通络、祛湿散寒、平衡阴阳、拔毒排脓、活血行气等功效。拔罐的适应证非常广泛,为临床常见病的辅助疗法,可适用于慢性疲劳综合征等多种病症。 慢性疲劳综合征,是由于长期疲劳紧张,导致机体神经、内分泌、免疫等各个系统的功能失调。以持续半年以上的慢性或反复发作的极度疲劳为主要表现,可伴有头晕、头痛、肌肉痛、低热、睡眠障碍、心慌等多种症状,通过检查却无器质性改变,是威胁人类的新杀手。...
-
慢性疲劳常伸展
慢性疲劳综合征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问题之一,它使人稍微活动就能引起持续疲劳、失眠、记忆力减退等现象,注意力也很难集中。不少人心想,既然感觉这么累,那就好好休息吧。可是,即使是休息、不活动,疲劳还是得不到缓解。对付慢性疲劳,大多数人认为,最好的方法是多休息,避免体力活动。其实,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运动、起居有常、劳逸适度,才是消灭慢性疲劳的有力武器。 有慢性疲劳的人,可以经常伸展身体(有空就做,不必严格限定次数),达到增加氧吸人、促进血循环、改善脏器供血的目的,对缓解慢性疲劳非常有益。坐在椅子上,双手抱头,两...
-
慢性疲劳综合征 贴穴预防法
慢性疲劳综合征是以长期持续疲劳,休息后不能缓解为主要表现,常伴有低热、头痛、咽喉痛、颈部或腋下淋巴结肿痛、全身肌肉关节疼痛或僵硬、失眠以及多种神经精神症状,而各项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却没有明显的异常。下面介绍两则预防的办法: 1.取穴:太阳穴、前额。 处方:磁石20克,茯神15 克,五味子10克,刺五加20克。 用法:先煎煮磁石30分钟,然后加入其余药物再煎 30分钟,去渣取汁,将一块洁净的纱布浸泡于药汁中,趁热敷于太阳穴及前额,每晚1 次,每次20分钟。 功效:宁心安神。 主治:慢性疲劳综合征失眠者。...
-
三招应对慢性疲劳综合征
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的体型多表现为身体消瘦,少数肥胖。面容则多表现为容颜早衰、面色无华,过早出现面部皱纹或色素斑;肢体皮肤粗糙、干涩、脱屑较多;指(趾)甲失去正常的平滑与光泽;毛发脱落、蓬垢、易断、失光。 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人在生活中多感到全身疲惫、活动迟缓。有时可能出现类似感冒的症状或肌痛、关节痛等。如果时间较长,累积数月或数年,则表现得尤为明显,有重病缠身之感。 在消化系统方面,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人主要表现为食欲减退,对各种食品均缺乏食欲,尤以油腻为著。无饥饿感,有时可能出现偏食,食后消化不良...
-
穴位贴敷防治慢性疲劳综合征
现代人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竞争日趋激烈,人们所面对的生存压力也越来越大。许多人长期处于紧张状态,既要忙工作,又要忙家事,还要挤出时间来学习新知识,为自己充电,长时间的超负荷运转从而导致身体透支。此外,由于过于繁忙,常常忽略了自己的健康状况,加之没时间参加体育锻炼,业余爱好日益减少,因而不能有效地调节自己,放松身心,从而导致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发生。 慢性疲劳综合征是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在 1988年正式命名的一种疾病。慢性疲劳综合征是以长期持续疲劳,休息后不能缓解为主要表现,常伴有低热、头痛、咽喉痛、颈部或腋下淋巴结肿痛...
-
慢性疲劳综合征的预防与调养
马淑然, 医学博士,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 主任医师, 中医基础理论专业博士生导师, 中医基础系副主任,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负责人, 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堂特需门诊专家。《中华中医药杂志》《中国医药》《中国医药科学》审稿专家,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编委,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职称考试命题组专家, 国家留学基金委遴选的赴美访问学者。中央电视台CCTV10《健康之路》特聘专家, 北京卫视《养生堂》特聘专家, 深圳电视台《食客准备养生堂》特聘专家, 湖南卫视《新闻大求真》栏目特聘健康顾问, 中美国际特邀的品质生活专家顾问。主...
-
中医分析慢性疲劳综合征
马淑然, 医学博士,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 主任医师, 中医基础理论专业博士生导师, 中医基础系副主任,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负责人, 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堂特需门诊专家。《中华中医药杂志》《中国医药》《中国医药科学》审稿专家,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编委,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职称考试命题组专家, 国家留学基金委遴选的赴美访问学者。中央电视台CCTV10《健康之路》特聘专家, 北京卫视《养生堂》特聘专家, 深圳电视台《食客准备养生堂》特聘专家, 湖南卫视《新闻大求真》栏目特聘健康顾问, 中美国际特邀的品质生活专家顾问。主...
-
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中医食疗方
慢性疲劳综合征,是近年来才出现的一个新词语,患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病人多因工作繁忙、生活紧张、学习与精神负担过重、长期从事脑力劳动等原因而表现为十分疲劳,经休息仍得不到缓解,并伴有肌肉疼痛、头痛、咽喉痛、多关节疼痛、低热、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情绪低落、夜间盗汗、体重下降、入睡难、夜寐多梦或睡眠后仍感到疲劳,似未睡一般,严重者可影响其正常的工作与学习。荷叶粥 取粳米100克、鲜荷叶1张,将荷叶洗净,剪去蒂及边缘,再将粳米淘洗干净,加水适量,把荷叶盖在粳米上。开火煮粥,待粳米熟透,揭去荷叶,放入白糖,分次服用。常眼能...
-
中药填脐法治疗慢性疲劳
慢性疲劳症属中老年朋友常见病,病人常有身体乏力、食欲差、睡眠质量不高、记忆力下降、情绪抑郁等表现,可运用中药填脐法治疗。药物通过脐部穴位(神阙穴)的刺激作用及经络的传导作用,激发经脉之气,促进脏腑气血运行,从而振奋人体正气,使机体气血流转,精气四溢,从而有效解除慢性疲劳。此疗法属中医外治范畴,具有药力集中,容易吸收,疗效好,简单易行,副作用小的特点,有慢性疲劳症状的老年朋友不妨一试。 填脐法治疗慢性疲劳四则处方。 一、填药混合方:取人参(可用党参代替)、丹参、苦参、黄芪各30克,当归、熟地、郁金、茯苓、白术、陈...
-
慢性疲劳穴位艾灸
慢性疲劳综合征的诊断标准为排除其它疾病的情况下疲劳持续6个月或者以上,并且至少具备以下症状中的四项:1.短期记忆力减退或者注意力不能集中;2.咽痛;3.淋巴结痛;4.肌肉酸痛;5.不伴有红肿的关节疼痛;6.新发头痛;7.睡眠后精力不能恢复;8.体力或脑力劳动后连续24小时身体不适。通过中医艾灸调治,能达到预防、治疗、控制的目的。 方法:取神阙、百会、命门、关元四个穴位。神阙穴用隔盐灸法,即以细盐敷满脐眼略高于皮肤。用艾条隔盐作温和灸,灸 10分钟至皮肤潮红。其余穴位每穴用艾条温和灸5分钟,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
-
慢性疲劳也是病:中医药粥来调治
拖着疲惫的身影回家后,蒙头大睡,一觉醒来,又是一天的冲刺!即使被一种称为“慢性疲劳征”的疾病缠上也懵然无知,仍为生活不断地打拼,但你的身子到底还能撑多久?因此,医学专家指出:慢性疲劳也是病 一般人经过一轮疲劳后,休息一宿就可恢复充沛精力。但有些人会持续数月仍感到疲惫不堪,并伴有肌肉疼痛、头痛、低热、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情绪低落、夜间盗汗、喉部刺痛及多个关节疼痛等症状。这说明已经被一种不太熟悉的疾病一一慢性疲劳综合征所侵袭。而大部分人都不把这些状况视为病症,掉以轻心,最后影响到个人的学业...
-
慢性疲劳综合征 中医古有“怪病多痰”理论依据和研究思
从“怪病多痰”探讨慢性疲劳综合征病因病机及治疗思路 慢性疲劳综合征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CFS) 是20世纪80年代由国外学者提出的一种慢性疾病[1]。CFS以持续或反复的疲劳为主要症状, 且休息后疲劳得不到明显缓解, 并伴有咽痛、睡眠障碍等一系列症状, 而体格检查和常规检查无明显异常[2,3]。CFS发病率较高, 病情复杂, 已成为21世纪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然而, 到目前为止有关CFS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 有研究认为其与神经、内分...
-
慢性疲劳综合征 三和混元汤
马伟明,男,1957年出生,汉族,浙江余姚人。浙江省名中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发表论文40余篇,发明专利1项。参编著作《慢性萎缩性胃炎临证心悟》(主编)、《中医脾胃肝胆病验案》(主编)、《企业家常见病中医药防治指南》(副主编)等。临证擅治脾胃病,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功能性胃肠病、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有独到的临床经验。 组成:柴胡10g,姜半夏9g,炒黄芩15g,党参12g,白芍15g,桂枝10g,生黄芪30g,炒白术15g,防风10g,茯苓15g,生姜6g,大枣30g,甘草6g,郁金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