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 第76页

医 第76页

  • 类风湿关节炎中医病机证素“致痹因子”初探

    类风湿关节炎中医病机证素“致痹因子”初探

    “机”本义是弓弩上的发射机关 。 《说文解 字》云 : “主发谓之机 ” ; 《资治通鉴》云 : “成败 之机,在于今日” ,均表明 “机”指事物发生变化 的关键所在。 何谓病机 ? 《景岳全书》曰 : “机者,要也, 变也,病变所由出也。 ”病机是疾病发生、发展与 变化的机理、机要、机转,从临证的角度说,病机 是辨证论治的关键,是中医认识疾病的关键,是用 审证求因的中医临床思维方法归纳出来的,其...

  • 风湿痹痛是风寒湿三气合而致病 医治验方

    风湿痹痛是风寒湿三气合而致病 医治验方

    活麻草又叫大蝎子草。风湿痹痛(又称着痹)是风寒湿三气合而致病,以湿邪为主,体现肢体痛苦酸困、把柄不移的一类痹证,此证类似于西医的类风湿关节炎。下面介绍一个用鲜活麻草外扫医治着痹的验方。 办法:采摘一把活麻草叶子,用厚布包住茎杆,以叶片重复擦扫把柄,两天1次,连用6~14次,可治风湿痹痛。 活麻草为荨麻科蝎子草属的植物,又叫红藿毛草、火麻草,四川及云贵等地称之为“活麻”。在民间,活麻草可作蔬菜食用,鲜品或晒干能当药看病。中医认为活麻草味苦、辛、凉,小毒,主要有祛痰、利湿、解...

  • SAPHO综合征中医证治探讨

    SAPHO综合征中医证治探讨

    S A P HO综合征是1 9 8 7年由C h a m o t等 [ 1 ] 首次 提出的一组特殊的症候群:滑膜炎、痤疮、脓疱 病、骨 肥 厚、 骨 髓 炎 ( s y n o v i t i s  a c n e  p u s t u l o s i s h y p e r o s t o s i s  o s t e i t i s , S A P HO ) ,表现为骨关节损 害,伴有或不伴有皮肤损害。因其血清类风湿因 子阴性、相对高发的中轴关节和骶髂关节受累, 多数学者 [ 2 ] 认为可以归纳在血清类风湿...

  • 行医传武 正骨正心

    行医传武 正骨正心

    “非遗不仅仅是政府授予的那一块牌子,更是政府和人民群众对我们祖传技艺的认可和信任,作为非遗传承人,我和我的家人都要更加努力发扬祖传技艺,弘扬传统文化,让更多人享受到非遗的服务。”近日,年逾七旬的天津市津南区非遗项目孔氏正骨第四代传承人孔令志向笔者表露了他的初心与愿望。 一门双非遗 传武更施医 孔令志将自己家传技艺的特点总结为“医与武的结合”,即所谓“武医伤科”。除孔氏正骨技艺外,孔令志还是另外一项津南区非遗项目—...

  • 痛风自我诊断 中医辨证食疗

    痛风自我诊断 中医辨证食疗

    (一)什么叫痛风 痛风又称“高尿酸血症”,是人体内有一种叫作嘌呤的物质的新陈代谢发生了紊乱,尿酸(嘌呤的氧化代谢产物)的合成增加或排出减少,造成高尿酸血症,当血尿酸浓度过高时,尿酸即以钠盐的形式沉积在关节、软组织、软骨和肾脏中,引起组织的异物炎性反应,就叫痛风。属于关节炎的一种,又称代谢性关节炎。据血中尿酸增高原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痛风的病因是由于先天性嘌呤代谢紊乱所致属遗传性。继发性痛风的病因,可由肾脏病、白血病、药物、食物等多种原因引起。好发于男性及绝经期女性,...

  • 畲族医药 畲族骨伤科疾病用药情况

    畲族医药 畲族骨伤科疾病用药情况

    畲族骨伤科方药应用规律和特点分析 畲族是我国的一个古老少数民族,目前在全国约有七十余万人,主要集中分布在我国的福建、江西、浙江和广东四省。受历史因素和地理环境的制约,畲族人民长期居住在山区地带,生活和医疗条件相对落后、恶劣。而畲族医药是畲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为治疗疾病所积累下来的宝贵民族医学经验和财富,其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和独特理论体系。骨伤科疾病是畲族人民常见的临床疾病之一。在畲族医药中,关于骨伤科治疗的理论、方药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通过对《中国畲族医药学》《畲族医药学》所记载的骨伤科方药...

  • 重庆的中医筋骨养护技术独具特色

    重庆的中医筋骨养护技术独具特色

    重庆,从隋唐起被称为“渝州”,由于当地气候阴湿、山环水绕,筋骨病多发,使得重庆的中医筋骨养护技术独具特色。 巴渝山水多雾潮 重庆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平均降水量丰富,唐代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中曾言:“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描述了客居异乡遇上连绵阴雨的孤寂场景,因春夏之交夜雨尤甚,素有“巴山夜雨”之说。重庆亦是我国年日照最少的地区之一,属高湿区,全年相对湿度多在70%~80%,弥...

  • 中医药治疗肋骨骨折

    中医药治疗肋骨骨折

    张某,男,45岁。2017年11月16日初诊。诉2017年11月12日晚上骑摩托车躲闪不及摔伤,额头、左肩、左胸多处受伤,在河北省保定市某医院对症治疗4天。诊断:左锁骨骨折。左肩胛后中线5、6、7肋骨骨折。医生建议手术治疗。检查可见左锁骨及肩部肿胀、畸形、局部压痛明显,活动肩关节疼痛加重;左胸略有下陷,不对称,左肩胛后中线5、6、7肋骨部肿胀、压痛明显,骨擦音产生,咳嗽时疼痛加重,有痰,转动身体及下蹲功能受限。X线检查左锁骨外1/3段骨折,骨折外侧段向内下移位,骨折两端对线尚可;左肩关节未见脱位。未见异常;胸廓不对...

  • 五积散治疗腰痛医案举隅

    五积散治疗腰痛医案举隅

    腰痛多因感受外邪、内伤或跌扑损伤导致腰部经络阻滞,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或因气血亏虚失于濡养,不荣则痛,引起腰部疼痛不适。腰痛为风湿科常见病,如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关节炎、腰椎病等疾病。王莘智系湖南中医药大学风湿科主任医师,湖南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导师。王莘智教授长期从事风湿免疫疾病的临床科研工作,运用中医药治疗风湿病经验丰富,现介绍其运用五积散治疗腰痛验案2则。 1 验案举隅 案例1:患者,女,54岁,初诊:2019年1月29日。主诉:反复腰部疼痛1年余。现病史:患者1年前因劳累后出现腰部疼痛,以酸痛...

  • 中医痹症 益气活血为大法

    中医痹症 益气活血为大法

    患者,女,15年前夏天,沐浴后吹空调,遂感恶寒发热,就诊后好转,其后,逐渐出现畏寒怕冷不适,四肢末端冰冷,夏天亦然,天冷加剧,得热则舒,腰背酸痛,活动后减轻,时发心慌不适,月经或早或迟,经行有紫色血块,且双乳胀痛。舌淡,苔薄白微腻,脉细数。 辨证:四诊合参,当为中医痹症,属脾肾阳虚、痰湿凝聚证。治疗上当以温补脾肾、益气活血为大法,佐以消痰散结。 处方:鹿角片10克(先煎),柴胡10克 ,玄胡10克,土贝母20克,夏枯草20克,橘叶6克,橘核10克,生牡蛎30克(先煎), 仙鹤草10克,鹿含草15...

  • 骨关节炎的中医病理特点

    骨关节炎的中医病理特点

    从肾通于脑初探下丘脑-垂体-靶腺轴与骨关节炎的关系 骨关节炎 (osteoarthritis, OA) 是一种中老年人常见的慢性、进展性骨关节疾病,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 发病率逐年上升,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1]。目前, OA尚无特效疗法, 以缓解临床症状为主, 以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 因此, 寻找一种疗效可靠、不良反应小的治疗方法, 已成为医学界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肾虚是OA的病理基础, 中药复方从肾论治OA历史悠久, 并配合随证加减, 临床疗效可靠。因此, 本文以肾通于...

  • 医治痉挛性斜颈验案一则

    医治痉挛性斜颈验案一则

    痉挛性斜颈是临床上常见的局灶型肌张力障碍性疾病,以颈部肌肉不自主缩短导致头颈部运动和姿态反常为特征。患了痉挛性斜颈,多数人白日体现重,特别在心情紧张、劳累、身体运动时加剧。运用中医药医治痉挛性斜颈有必定的优势。笔者有幸在重庆市中医院名医馆曾定伦教授处跟师侍诊。曾定伦,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历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从医40年余,对内科、妇科、儿科及皮肤科等各科疾病的医治有丰厚的临床经历,在病人中享有很高的名誉。今共享曾教授医治痉挛性斜颈验案一则,以飨同道。 验案 雷某某,男,64岁,2017年5月...

  • 四川名医孙同郊治骨质疏松症经验

    四川名医孙同郊治骨质疏松症经验

    孙同郊,教授,主任医师,全国 第三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 承工作指导老师,四川名中医,从 事中医、中西医结合教学、临床、科 研工作50余年,擅治肝胆疾病,对 内科杂病的辨治也有独到见解。 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的常见 病,起病隐匿,早期可无症状,继则 出现周身疼痛,以腰背部及四肢为 甚,弯腰、攀登等体位改变时疼痛 加重,伴乏力、不耐劳作、不能久 站、夜间下肢痉挛等。本病分为原 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多由绝经后 雌激素缺乏和年龄增长而致,继发 性则由内分泌疾病、肾病、肝病等 引起。孙同郊教授从医50余年,对 本病的辨治...

  • 腰突症的中医分型辨治用药经验 手法经验

    腰突症的中医分型辨治用药经验 手法经验

    刘海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经验 刘海起教授是辽宁中医药大学教授, 国家中医药 管理局首批中医学术流派之华山正骨学术流派传承工 作室带头人,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学术流派传承推 广基地特邀专家, 中华中医学术流派联盟骨伤分盟理 事长, 辽宁省孙华山骨伤研究院院长, 辽宁省手法诊疗 研究会会长。刘老从医 40 余载, 有着丰富的临床经 验, 擅长治疗骨伤科各类疾病, 尤其在腰椎间盘突出症 ( 腰突症) 有独到见解。现将刘海起教授诊疗腰突症 的临床经验整理如下。 1 腰突症的中医病名范畴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伤科...

  • 中医骨科“术有六慎”具体内容

    中医骨科“术有六慎”具体内容

    临床实践中,部分患者在施行手术后并未取得预期效果,甚至出现医疗纠纷。针对此种现象,湖南省名中医、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姚共和教授,从医35年,通过观察与总结,在扁鹊“六不治”理论指导下,提出了骨科“术有六慎”的观点:认为对耄耋之年、体弱多病、预后不良、情绪不稳、犹豫不决、半信半疑等6种情况的患者,其手术应该更加谨慎。姚教授解释说:“施行手术本应谨慎,对以上6种情况需特别谨慎。”在临床实践中,骨科“术有六慎”的观点...

  • 患股骨头坏死 中医如何防与

    患股骨头坏死 中医如何防与

    “我的股骨头坏死了,中医有啥好法子治?” 58岁的张师傅近日带着片子到中医院骨科咨询医生。医生告诉说,根据他的年龄及股骨头坏死程度,还是尽量采取保头(即保留股骨头)方法治疗,以推迟换人工关节的年龄,因为人工关节寿命也就能使用十几年左右。由于西医保守方法有限,专家建议他不妨采用中医治疗。 股骨头坏死属骨科常见的难治性疾病,此病是由于多种因素导致股骨头血管堵塞,血供中断,股骨头因缺血坏死而塌陷和变形,失去正常功能,且致残率较高,发病以中青年较多见。目前我国的患病人数已超过1000万,而...

  • 肌筋膜炎的中医调治

    肌筋膜炎的中医调治

    人体腰背部肌肉表面有一 层致密而质韧的肌筋膜,它和 肌肉一起附着在骨骼和韧带 上.具有一定的弹性,肌肉收缩 活动时.肌筋膜一起收缩。若肌 筋膜发生无菌性炎症.腰背活 动时肌肉和筋膜两者就不断发 生磨擦、牵扯。使局部水肿,就 会引起疼痛症状。 腰背肌筋膜炎的发生,是 因人体免疫机能下降,复加多 次受寒冷、风湿刺激,使纤维结 缔组织水肿。脂肪浸润。血管发 生炎症、痉挛及肌纤维收缩而 引起:也有因肥胖而致脂肪块 压迫筋膜和上皮组织并发粘连 引起。临床表现除了腰背酸痛 外.有的还感到腰背部僵硬或 发重、行动受限,疼痛也可...

  • 中西医治疗富贵包的研究进展

    中西医治疗富贵包的研究进展

    富贵包是基于颈椎病的一种特殊增生,指后背部正中线上以第7颈椎棘突和第1胸椎棘突之间凹陷处的大椎为中心,大小软硬程度不同的脂肪增生包块,临床表现为颈胸交界处突出的包块,为局部脂肪增生的结果,影响患者局部的外观形象和正常的颈椎活动,甚者可能出现头晕、头痛、上肢放射性疼痛、麻木、乏力等症状。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及各类电子产品的广泛应用,特别是当前人们生活节奏加快,长时间的伏案学习工作,缺乏适当的休息和锻炼,诱导颈椎病的发生。SCHAIRER等[1]研究表明,15~20岁青少年颈椎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基于颈椎病发生的富...

  • 五味消毒饮出自《医宗金鉴》治痛风

    五味消毒饮出自《医宗金鉴》治痛风

    五味消毒饮加减治疗痛风验案举隅 五味消毒饮出自《医宗金鉴》, 全方由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天葵子组成。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将痛风分为风湿热痹型、脾虚型、肾虚型, 应用本方随症加减治疗痛风, 效果显著。现将典型验案举例如下, 供同道参考。 1 典型病案 1.1 风湿热痹型痛风 患者, 男, 69岁。患痛风1年余, 发作时左趾肿痛, 活动不利。于2018年3月1日来诊, 诉3 d前食用海鲜后, 左趾红肿、疼痛, 尿酸907 μmol/L。望诊面红, 体胖, 神可, 舌红, 苔黄...

  • 从“营卫倾移”角度探讨痹证的中医理论机制

    从“营卫倾移”角度探讨痹证的中医理论机制

    痹证是指因风、寒、湿等邪气侵袭,阻滞脉络,气血运行不畅,出现以肢体关节等处疼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为主要症状的病证。该病与现代医学中的类风湿关节炎、风湿热、骨性关节炎相似。《素问·痹论》认为痹证与营气卫气运行不畅有关,并进行了专题论述。自张仲景始以调和营卫的方法治疗“风湿历节”等病,此后该法被广泛地用于痹证的治疗,并取得了较好疗效。本文试从营卫倾移角度进一步探析痹证的中医理论机制。 1 营卫的概念 1.1 营卫的来源 《灵枢·营卫生会》言:&l...

  • 颈椎病临床选用中药敷熨医治

    颈椎病临床选用中药敷熨医治

    颈椎病属中医“痹症”“头痛”“晕厥”“项筋急”“颈肩痛”等领域,多因外伤或感触风寒湿邪,致使筋骨劳伤、气血瘀滞或痰瘀阻络。医治以祛风散寒、活血通络为主。临床选用中药敷熨医治,收效良好。 取海桐皮30g,红花30g,川椒20g,艾叶15g,伸筋草30g,透骨草30g,葛根30g,桂枝15g。以纱布袋盛装,再用开水渗透(第2次时用锅蒸)后稍加拧挤备用。敷熨患处,直至显效或康复。 方...

  • 古今中医对肩周炎的认识

    古今中医对肩周炎的认识

    肩周炎是以肩关节周围疼痛、活动受限,久则肌肉萎缩为主要症状的病证。其病名较多,因睡眠时肩部受凉引起的称为“漏肩风”或“露肩风”;因肩部活动明显受限,形同冻结而称“冻结肩”“肩凝风”“肩凝症”;因50岁以上的老年人多见,又称为“五十肩”;因其疼痛症状显著,又归纳为痹证的范畴,故又有“肩痹”“肩胛周痹”等病名。本病一般女性多于男性...

  • 顾氏外科中医外科学术思想探微

    顾氏外科中医外科学术思想探微

    顾氏外科是我国著名的中医外科流派, 创建于 1862年。 肇始于顾云岩; 奠基于第2代传人顾筱岩 (1892年-1968年) , 被誉为 “疔疮大王” ; 腾飞于第 3代传人顾伯华(1916年-1993年) , 顾伯华是顾氏外 科最杰出的继承者和发展者, 又是现代中医外科学 的奠基人与开拓者; 发展于第4代传人陆德铭、 马绍 尧、 唐汉钧、 朱培庭、 陆金根、 顾乃强等; 进一步拓 展于第5代传人阙华发、 陈红风、 刘胜、 曹永清、 李咏 梅、 张静喆等, 以专科专病诊治研究为重点, 不断拓...

  • 中医痿证,重症肌无力,治当补中益气升阳处方

    中医痿证,重症肌无力,治当补中益气升阳处方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李庚和教授自20世纪60年代起,即开始运用中医药治疗重症肌无力,在诊治本病的长期医疗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中医学术观点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并形成了脾肾理论学术思想。笔者有幸跟师随诊,现将李师治疗本病的经验和一例典型病例作简要概述。 李师对重症肌无力最具特征性的八大主症进行了证名辨识、审证求因,将上睑下垂(睑废、睢目)、复视(视歧)、言语低嘶(声喑)、舌软弱(舌萎)、抬头困难(头苦倾)、咽嗌不利、呼吸困难(大气下陷)和四肢不用(痿证),高度地概括为病在肌肉。...

  • 中医正骨治疗儿童骨折举案

    中医正骨治疗儿童骨折举案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们在玩耍时,难免会遇到意外受伤或者骨折的情况。在我们治疗的案例中,有许多家长,面对住院、麻醉、开刀、疤痕、骨头长好了还要二次手术取钢针等问题,并不想采用手术治疗,绝大多数想通过中医正骨方式接骨,避免孩子受到手术的痛苦。那么中医正骨的治疗结果如何呢? 下边展示的是一位左前臂双骨折的患儿,自就诊至今已有9个月的时间,多次复查评估时外形和功能均完全正常。 案例分析 患者男,11岁,在活动中,从高约1.8米处摔下,左腕撑地,出现左前臂肿胀疼痛、畸形、活动障碍等症状,经过几家医...

  •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中医火疗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中医火疗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朱常浩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由于机械性外伤、劳损、炎症或先天性因素所造成的膝关节软骨破坏,使软骨变薄、粗糙易脱落或增生硬化而产生骨赘,软骨滑脱并渗出液体,形成大量积液,使关节内力学平衡失调,出现临床症状。   骨性膝关节炎的临床表现:   膝关节炎发病缓慢 多见于中老年肥胖女性,往往有劳累史。   膝关节炎的特点 活动时疼痛加重,其特点是初起疼痛为阵发性,后为持续性,劳累及夜间更甚,上下楼梯疼痛明显。   膝关节炎活动受限 甚则跛行,极少数...

  • 中医疗法改善风湿病举隅

    中医疗法改善风湿病举隅

    滋阴潜阳法治疗风湿病的具体应用 风湿免疫类疾病较多, 复杂难治。从中医角度, 多因阴精亏损不能承制, 肝阳过亢而为害, 最终致气血败乱, 生化大病。刘维教授以“亢害承制”理论为指导[1], 采取滋阴潜阳之法, 以制亢平害, 达到中医疗法改善风湿病的目的。下面举隅以具体说明。 干燥综合征 患者某, 女, 43岁, 初诊时间:2017年4月12日。患者以口干、眼干数月就诊。查ANA阳性1∶200, 抗SSA抗体 (+++) , 血沉:86mm/h, 血钾:3.4mmol/...

  • 骨性关节炎中医“痹症”少阳骨痹方

    骨性关节炎中医“痹症”少阳骨痹方

    马勇辨治少阳失和型骨关节炎经验撷英 马勇教授是江苏省中医院名中医, 博士研究生导 师,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骨伤科教研室主任, 从医 30 余载, 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独特的学术思想。骨性 关节炎(osteoarthritis, OA)属于中医“痹症” 中“骨痹” 的范畴 [1 ] , 现代医家大都认为骨痹病机无外乎内外两 方面, 内以肝肾亏虚, 气血失调为本, 外以风寒湿等外 邪痹阻为标 [2 ] 。马勇教授近年来发现骨痹病亦有少阳 失和型, 主张整体上从少阳论治,...

  • 风湿病中医临床诊疗丛书刊行有感

    风湿病中医临床诊疗丛书刊行有感

    由王承德教授主编,经3年的斟酌切磨,风湿病中医临床诊疗丛书作为国庆70周年的献礼,在学术界的期待中问世。本书的出版发行,是中医风湿病学界之大事,又是中医药传承创新的重大成果,不仅为风湿病的辨治提供了系统的理论和规范,也为中医临床各科提供了更多的诊疗思路。我与承德有同门之谊,共同授业于谢海洲先生。他对经典著作的刻苦钻研,对中医老前辈的仰慕敬重,对临床疾病的独特见解,成就了他卓越的学术造诣。《左传》有所谓“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之见。《临证指南医案·华...

  • 中医外科临床思维备要

    中医外科临床思维备要

    中医外科学是一门研究以人体体表或局部症状为 主的外科疾病证治规律的临床主干学科。其在长期的 发展过程中, 逐渐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临床思维 模式。临床思维对临床诊疗决策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是决定临床疗效的关键。目前, 在中医外科的临床诊 疗工作中, 存在以西医思维诊治疾病的现象, 导致中医 学术思维日见淡化、 异化, 进而影响了临床疗效 [1 ] 。 《千金翼方》 载 : “医者, 意也, 善于用意, 即为良 医。 ” 其强调诊治疾病, 贵在思维 [2 ] 。《临证指南医案》 将中医临床思...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