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 第73页

医 第73页

  • 中医热淋 治则清热除湿利尿通淋方

    中医热淋 治则清热除湿利尿通淋方

    病例:饶某,女,55岁。 主诉:尿频急、灼痛时作1年,加重10天。伴腰痛,小腹痛,尿黄,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腻,脉滑数。中医诊断:热淋。治则:清热除湿,利尿通淋。 处方:当归、扁蓄各20克,生地 15克,苦参12克,浙贝母、栀子、车前子(包煎)、瞿麦各10 克,通草、竹叶各6克,大黄5 克。5剂,每日1剂,水煎分3 次服。二诊,尿频、尿急好转,小腹时痛。上方去大黄,加乌药、木香各6克,5剂。1月后随访临床症状消失。 点评:湿热邪气蕴结膀胱,气化失司,水道不利,遂发为湿热淋。方中当归辛甘、性温,活血润燥;浙贝母...

  • 难治性黄疸的中医药治疗

    难治性黄疸的中医药治疗

    黄疸的发生是由于胆红素代谢障碍而引起血清内胆红素浓度升高所致。临床上表现为巩膜、黏膜、皮肤及其他组织被染成黄色。黄疸的发病,从病邪来说,主要是湿浊之邪,故《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有“黄家所得,从湿得之”的论断;从脏腑病位来看,不外脾胃肝胆,而且多是由脾胃累及肝胆。黄疸的发病是由于内外之湿阻滞于脾胃肝胆,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失常,肝失疏泄,或结石、积块瘀阻胆道,胆液不循常道,随血泛溢而成。病理属性与脾胃阳气盛衰有关,中阳偏盛,湿从热化,则致湿热为患,发为阳黄;中阳不足,湿从寒化,...

  • 肝脓肿,肝痈中医诊治组方功效

    肝脓肿,肝痈中医诊治组方功效

    李某,女,76岁。 2000年8月11日初诊。诊见:发热38°C,口干,食欲不振,右侧肝区、肾区疼痛。实验室检查:WBC9X109/L。B超示:肝、右肾多发性脓肿。后经穿刺诊断:多发性肝、肾脓肿。留置肝、肾引流管引流脓液。同时使用灭滴灵冲洗、来立信和地塞米松、先锋霉素V静滴。患者热势一直不退,要求中医诊治。诊见:身热,口干,口淡,右侧胁肋疼痛 纳呆,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少苔,脉弦细。中医诊为肝痈、肾痈(阴虚热毒血瘀型)。处方:赤芍、鳖甲、山药、生牡蛎、白花蛇舌草、冬瓜仁各30 g、白术、麦冬、石斛、...

  • 全国名老中医治脂肪肝方

    全国名老中医治脂肪肝方

    处方:柴胡、泽泻、川楝 子各8克,茵陈、虎杖、鸡骨 草、制鳖甲(先煎)、草决明、 白术各12克,三棱、莪术各 6克,生牡蛎(先煎)20克。 加减:若见湿热明显,大 便秘结者,可加生大黄(后 下)6克,以通腑泻热;若见 瘀血明显者,可加山楂12 克,五灵脂(包煎)8克,以破 血化瘀;若见右胁肋疼痛明 显者,可加元胡、郁金各10 克,以疏肝解郁、行气止痛; 若见腹胀明显者,加厚朴、 大腹皮各10克,以理气除 胀;若见形体肥胖,双下肢 水肿者,加车前草20克,荷 叶10克,以化湿利水。 用法:每日l剂,水煎分 3次服...

  • 国医大师李佃贵治疗肝炎后肝硬化经验

    国医大师李佃贵治疗肝炎后肝硬化经验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娄莹莹   肝炎后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系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引起肝细胞弥漫性实质性病变。属于中医“积聚”“臌胀”范畴,是中医风、痨、臌、膈四大顽症之一,病情缠绵难愈。李佃贵杏林悬壶50余年,博采众长,衷中参西,不仅擅长治疗脾胃病,对肝胆病的诊治亦有很高的造诣,对肝炎后肝硬化的诊治师古而不泥古,颇具特色。   详查病因,谨守病机   中医学有关积聚、鼓胀的成因,《内经》认为是“浊气&r...

  • 胆结石嵌顿怎么治疗 中医验方加味诸症消失

    胆结石嵌顿怎么治疗 中医验方加味诸症消失

    王建强 董天宇 甘肃中医药大学 吴玉泓,甘肃中医药大学教授,从事《伤寒论》《中医诊断学》教学工作,临床及科研主要从事脾胃病的研究。笔者跟师期间,观其运用大柴胡汤加味治疗胆结石嵌顿患者,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与读者共享。 曹某某,女,69岁,兰州人,于2015年3月1日,惊蛰前5天初诊。 患者半月前因右胁疼痛难忍送至当地某三甲医院急诊检查,诊断为“糜烂性胃炎伴胆汁反流,类风湿性关节炎”,经住院治疗(治疗予以泮托拉唑钠注射液抑酸;盐酸左氧氟沙星抗炎、转化糖及复方氨基...

  • 利湿益肾法治慢性肾炎蛋白尿 中医“虚损”

    利湿益肾法治慢性肾炎蛋白尿 中医“虚损”

    慢性肾小球肾炎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慢性肾病,临床表现主要以蛋白尿、血尿、水肿、高血压等为主,多数患者起病较为隐匿、进展较为缓慢。采用健脾利湿益肾法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患者81例,男52例,女29例;年龄19~46岁,平均38.25岁;病程12个月~10年,平均3.15年。 诊断标准:1.肾功能下降,早期症状隐匿,病情进展后逐渐出现水、电解质紊乱,血尿素氮(BuN)、血肌酐 (sCr)、贫血等异常情况;2.经尿常规检测,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小于3.5克,且伴有血...

  • 江苏名医治肝炎后综合征方

    江苏名医治肝炎后综合征方

    处方:生地、枸杞子、女贞子、山萸肉、川断、沙参、麦冬、当归、川楝子各10克,龟版15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滋补肝肾。用于治疗肝炎后综合征, 中医辨证属肝肾阴虚型。症见胁肋隐痛,头晕失眠, 健忘多梦,腰酸耳鸣,五心烦热,口渴盗汗,舌红少 津,脉细数。 创方者:杨剑明...

  • 下肢慢性溃疡中医点刺放血疗法

    下肢慢性溃疡中医点刺放血疗法

    下肢慢性溃疡是由于创伤与疾病导致的患者下 肢体表长期未愈合的疮面,病因复杂,且病程较长,治 疗难度大,容易复发,极少数有癌变可能。溃疡长期 不愈合给患者身心造成极大伤害,同时患者经济严重 损失,生活工作均十分不便,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引起 临床高度重视 [1] 。祖国医学博大精深,中医药治疗该 病具有较深的研究,治疗效果均较好,因而越来越多 学者探究该病的中医治疗 [2] 。我们选取 96 例患者进 行益气活血汤联合生肌长皮膏治疗效果研究,现报道 如下。 资料与方法 1 诊断标准 根据国...

  • 产后尿潴留中医内治外治法

    产后尿潴留中医内治外治法

    产后尿潴留 (Postpartum?urinary?retention, PUR) 是一种常见的产后并发症。PUR 定义为, 分娩后排尿 障碍或完全不能排尿, 根据定义可分为显性 PUR、 隐 性 PUR 及持续性 PUR。显性 PUR 指经阴道分娩后 6h 或剖宫产术后拔除导尿管 6h 后不能自主排尿, 需 要导尿者; 隐性 PUR 指无尿潴留的症状, 自主排尿后 经超声或导尿测量膀胱残余尿量大于等于 150ml; 持 续性 PUR 指产后第三天仍不能自主排尿或排尿不畅, 需要导尿者 [1][2] 。导尿可以暂时...

  • 国医大师治热痹经验

    国医大师治热痹经验

    段富津教授是我国著名中医药 学专家、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指 导教师、国家名师带高徒指导教师。 现将段老治热痹经验介绍如下。 热痹是痹证两大类型之一,是 临床常见病。热痹主要病因是风、 湿、热三气外袭,或素有湿热,外感 风邪;或素有内湿,外感风寒;或风 寒湿痹,郁而化热所致。热痹多发于 长夏之季,天气暑热,朋雨湿蒸,人 久处之,则易生湿热。热痹的特点, 初起多见恶风,发热,关节红肿热 痛,肢体酸楚、麻木、重着,痛处喜凉 恶热、其痛较著、甚者手不可近。伴 有口渴,尿黄,大便秘结,舌红,苔黄 腻,脉数等。 一、病案举...

  • 癃闭 小便点滴而下 中医处方

    癃闭 小便点滴而下 中医处方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康书慧   癃闭,主要表现是小便点滴而下,或点滴全无,小腹胀或疼痛,但尿道无痛感,可缓慢发作或突然发作。常见于老年急慢性前列腺炎或膀胱炎,为泌尿系急症。严重时并发心衰、肾衰。随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名老中医陈五一侍诊时,看到多名癃闭急症患者被治愈,经验值得总结,现分享如下:   李某,男,86岁,2017年3月21日就诊。半年前因小便点滴不利,尿等待等症状,到某西医院就诊,诊断为前列腺肥大、急性前列腺炎,经插尿管、抗炎治疗后好转出院。但不及2个月,上症又发作,又住院治疗,反复...

  • 名老中医贺支支治久病血尿经验

    名老中医贺支支治久病血尿经验

    贺支支,女,江西省中医院血液科 主任医师,江西中医学院教授,全国第 三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 现将贺老治疗血尿的经验介绍如下。 血尿一症,属中医学中“尿血”等 症范畴。 贺老根据患者的不同症状,将其分 为“气虚”、“气陷”、“血不循经”三 类,分别辨证施治,屡获良效。 一、气虚血尿 气虚者采用“气不摄血,固益其气” 法,以益气健脾,摄血止血为主。方以 《类证治载》妙香散加味。...

  • 胸椎骨结核中医方剂

    胸椎骨结核中医方剂

    胸椎骨结核中医方剂   【辨证】肾气不足,精血亏损,致使气血失和,痰浊凝聚,留于骨骼。   【治法】活血化瘀,解毒散结。   【方名】骨痨散。   【组成】 虫120克,蜈蚣50克,川山甲15克,全虫30克。   【用法】上药共为细面,每次3克,日服2次,以温白开水送下。   【出处】丁世名方...

  • 癃闭小便滴沥难出 中医药方

    癃闭小便滴沥难出 中医药方

    刘某,女,29岁,2015年9月初诊。自诉产后半月余,恶寒发热,小便滴沥难出。经医院导尿输液医治,症状未解。观其精神不振,饮食欠安,少腹痛苦不适。小便难出,伴厌恶吐逆,舌淡苔黄腻,脉沉滑无力。 肾与膀胱相表里,肾主水液,膀胱主尿液的蓄存与分泌。肾气足,则膀胱气化正常;肾气虚,则膀胱气化晦气、水道不通、湿热由生而致淋,甚则小便点滴不通而成癃闭。故此案肾虚为本,膀胱生热为标。正如《丹溪心法》所说:“诸淋所发,皆肾虚而膀胱生热也。”医治当补肾益气,清热利湿。 方药:太子参10g...

  • 六经论治劳淋中医经验进行探析

    六经论治劳淋中医经验进行探析

    国医大师张琪自上世纪60年代起,主攻肾病的研究,对急慢性肾脏病的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对于劳淋的研究承担了国家七五攻关课题。淋证根据病因和症状特点的不同,可分为热淋、血淋、石淋、气淋、膏淋、劳淋六种。若小便频数涩痛日久、遇劳即发、缠绵难愈,即为劳淋。此病病情虽然不重,但反复发作,病人出现小便频数,日十余次,尤其夜尿频数影响睡眠,或尿痛,或尿后小腹不适,或尿有余沥感等症状。笔者总结张琪治疗经验,对其从六经论治劳淋经验进行探析。 病因病机 张琪认为,劳淋的病因病机是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内外相感。淋证...

  • 中医对老年肾脏病的认识

    中医对老年肾脏病的认识

    人体如同一台机器,各个器官如同机器的组成部件,各个部件的正常运行才能保证机器的正常运转。机器的部件有老化的时候,同理人体的器官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出现功能的下降。各种老年疾病随着器官功能减退日益凸显,其中以肾脏最为突出。有研究表明增龄是慢性肾脏病(肾脏病)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很多人认为老年人的肾功能减退是随着年龄增长自然该有的变化。40岁以后,肾功能(肾小球滤过率GFR)会每年以1%~2%的速度减退。老年人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究竟是一种疾病状态,还是一种正常的衰老表现,目前仍存在争议。有不少证据证明这...

  • 论治创伤感染性骨皮缺损的中医中药治疗

    论治创伤感染性骨皮缺损的中医中药治疗

    名医介绍 程春生主任医师,系安徽中医学院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湖南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洛阳正骨医院手外显微外科研究治疗中心主任,河南省名中医。 程师行医30余载,其临床经验丰富,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创伤感染性骨皮缺损。笔者有幸随其侍诊,受益颇丰,现将其中西医结合治疗创伤感染性骨皮缺损的经验总结如下。 01 发病机理 人体受伤后脉络破损,离经之血淤积肌肉、腠理而成瘀血。加之有创口,则邪毒可从伤口侵入,引起邪毒感染。轻者伤口局部红肿热痛,重者瘀血阻滞经脉,造成局部充血,经脉...

  • 中医血尿一症 凉血宁络止血方

    中医血尿一症 凉血宁络止血方

    病案: 詹某,女,48岁,浙江临安人。2008年10月23日初诊。主诉:反复镜下血尿半年。患者于半年前体检时发现尿检异常,蛋白阴性,红细胞(+~+++),红细胞形态为多形性。当时无浮肿,无腰酸乏力等不适,曾到我院诊治,经多种中西药治疗后病情改善不明显,遂到周老门诊就诊。患者自诉口干口苦,烦躁口渴,胃脘灼热不适,小便短赤,大便略干,舌质红苔黄,脉滑偏数。患者平时嗜食辛辣之品。中医诊断为尿血,证属火热内蕴,迫血妄行。治宜清热泻火解毒,凉血宁络止血。 方如下:川黄柏9 g,川黄连6 g,黄芩15 g,丹参皮...

  • 慢性肾炎,血尿,蛋白尿,中医经验分享

    慢性肾炎,血尿,蛋白尿,中医经验分享

    初诊: 2013年08月19日 姓名:陈某某 性别:男 年龄:43岁 地址:增城市中新镇压大塘 主诉:尿检异常4年 现症:2009年发现血尿,蛋白尿,诊断为慢性肾炎综合征。口腔易溃疡,易腹痛便溏,小便可。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细。 辅助检查:2011.12.14尿常规、肝功、肿瘤标志物肾功、离子、血脂、血常规未见明显异常。2012.01.11 尿常规正常。2012.05.09 肾功、离子未见异常;血脂:低密度4.12,高密度1.88。2012.10.09尿常规正常。2013.01.23 尿常规:...

  • 畅谈针灸医学和整脊医学

    畅谈针灸医学和整脊医学

    欧阳晖 毕业于安徽中医学院针灸系本科,来美后于德州整脊学院攻读整脊博士学位。毕业后创建休斯敦针灸整脊诊所,在休斯敦地区行医。现任华美中医学院和美国中医学院博士生客座教授,温州医科大学中美针灸康复研究所高级特聘专家。 巩昌镇 现任美国中医学院院长,世界中医联合会翻译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世界中医联合会特色诊疗委员会副会长,温州医科大学中美针灸康复研究所专家委员会高级特聘专家,美国《国际针灸临床杂志》副主编,中国《针刺研究》杂志编委。 前言 2016年10月,欧阳晖博士应邀特来...

  • 治肾脏疾病 中医祛风法体系

    治肾脏疾病 中医祛风法体系

    张昱治疗肾脏病蛋白尿祛风十二法 张昱教授临床诊治肾脏疾病善用祛风法,形 成了广用和重用的用药特点。尤其是对于慢性肾 脏病蛋白尿的治疗更加重视祛风法的使用,取得 了较好的临床疗效。通过与其他治法配伍,组合 形成了多种祛风法,并构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中医 治法体系。 1 祛风法的理论基础 风邪在肾脏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 至关重要的作用。早在 《黄帝内经》时代即有 “肾风”的阐述,其临床表现与急性或慢性肾炎 相符。当代从事于中医药防治肾脏病研究的专家 将肾炎归于中医学 “肾风...

  • 强直性脊柱炎应用壮药内服配合壮医竹罐疗

    强直性脊柱炎应用壮药内服配合壮医竹罐疗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慢性、 进行性的炎性疾病,主要侵犯 骶髂关节、脊柱骨突、脊柱旁软 组织及髋关节等外周关节,以 腰背疼痛、两胯活动受限,严重 者脊柱弯曲变形,甚至强直僵 硬为临床特点。古人称之为“竹 节风”、“龟背风”、“背偻”等, 本病好发于青少年,致残率高, 目前西医除运用非甾体类抗炎 药、免疫抑制剂及部分新型生物 制剂外,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法, 且疗效欠佳,药物不良反应较 多,患者依从性差。笔者近年来 应用壮药内服配合壮医竹罐疗 法治疗本病...

  • 中医治急性尿路感染经验

    中医治急性尿路感染经验

    应用中药治疗急性尿路感染 辨证属热淋者有很好的疗效,现介 绍如下。 一、一般资料 52例中男12例,女40例;年 龄最小20岁,最大62岁;20~30 岁15例,31~40岁20例,50岁以 上17例;病程在3天以内18例, 4~7天20例,8—15天14例;治 疗前共有11例患者使用抗生素及 其他中药而未有效;首次感染34 例,反复感染18例;所有患者均有 明显的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 激症状或伴有肾区叩击痛等症,尿 常规检查高倍镜下视野中白细 胞≥10个,红细胞多少不一,有的 伴有蛋白尿...

  • 用中医思维对骨刺的思考及治疗

    用中医思维对骨刺的思考及治疗

    最近有位朋友说家里老人脚上长了骨刺多方治疗没有好转,因老人年纪较长行动不便,又不在北京,问我有没有好的方法推荐,这时我想起看过一个类似案例,就把方法推荐给了她。 首先我们先了解下现代医学骨刺的概念及临床表现: 跟骨骨刺是由于足底筋膜在跟骨的附着处过度牵拉骨膜所致,过度牵拉引起足底筋膜内缘的疼痛(足底筋膜炎),导致跖筋膜紧张的病变有平足及跟腱挛缩。 增生的跟骨骨刺压迫血管神经,可导致脚部剧痛、行走困难,一般晨起较重,行走片刻后减轻,但行走过久疼痛较重,常伴有严重平足畸形,跟骨结节前方压痛...

  •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即中医的痹证:着痹 治以祛湿通络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即中医的痹证:着痹 治以祛湿通络

    查和萍教授从肝脾肾亏虚为发病的根本,虚可致外邪、瘀等痹阻筋骨、肌肉、关节论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提出以祛湿通络,活血止痛为主,以调补肝脾肾三脏为辅的治法,临床上运用查氏膝痹方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收效明显。 查和萍教授系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名中医,从事中医临床、教学30余年,学验俱丰,尤其对骨与关节、腰腿痛等疾病的诊治颇有造诣。查和萍教授认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发病主要在于原发的虚和继发的邪、瘀。即肝脾肾亏虚,虚可致外邪容易入侵,虚也可致瘀血加重;邪、瘀又可致虚加重。二者关系密切,致使发为慢性缠...

  • 中医复法组方配药治尿毒症

    中医复法组方配药治尿毒症

    缓慢肾病、肾衰归于疑问杂病范畴,病始多因,治难一法,欲求显效,殊非易事。中医医治肾病,早载于《内经》,充分于历代。怎么从中寻觅突破点,是当代中医之职。如能发挥中医辨证论治特色,立足全体观念,注重个体化医治优势,或将有助于开拓立异,进步效果。 现代中西医结合研讨发现肾病患者服用雷公藤、大黄能降尿蛋白、血尿素氮、肌酐等。经开发成为新药,取得令人瞩目的效果。但对雷公藤的生殖毒性、肝肾毒性,大黄怎么辨证使用,需要探索研讨,进一步减毒增效,并从中医医理、复法组方配药中找出路,掌握毒药看病的安全性。 兹据个...

  • 中医对痛风的认识

    中医对痛风的认识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方式、饮食方式的改变,另一种与大家非常熟悉的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血脂“三高”密切相关的代谢异常疾病———高尿酸血症也越来越成为威胁国人健康的“杀手”。高尿酸血症也是引起痛风的最重要的基础,但并不是所有血尿酸高的人都会发生痛风。 一、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关系 高尿酸血症等于痛风吗?不等于。好多人在体检发现血尿酸升高之后,首先想到的是自己是不是得了痛风,在很多朋友的印象里高尿酸血症就等于...

  • 中医骨学对髋的认识 髋脱位复位方法

    中医骨学对髋的认识 髋脱位复位方法

    中医骨学是中医骨伤科学重要组成部分, 多分散 在历代名医学著作中, 并为骨伤科学、 针灸推拿学提 供形态学基础, 髋关节为人体大关节之一, 髋脱位为 其重要损伤之一, 历代各类伤科类著作也总结了许多 治疗方式, 我们以 《黄帝内经》 为基础对历代各类医学 著作关于髋关节内容进行总结分析。 中医对髋的认识 1 《内经》 对于关节的认识 关于骨与关节, 《内经》亦有描述, 提到骨具有支 撑、 屈伸、 藏髓作用。 《灵枢 ·经脉》云 “骨为干” 。 《灵 枢 ·...

  • 膜性肾病经典中医案方药

    膜性肾病经典中医案方药

    边某某,男,51岁,2012年12月4日,因“反复双侧下肢浮肿1年10月,加重20余天”初次来就诊。 四诊:神清,精神疲倦,口干,腰酸腰痛,胃胀腹胀,双下肢重度浮肿,纳眠一般,小便夹泡沫,大便偏烂。舌淡胖,苔微黄,脉沉细。肾活检:II膜性肾病。黄老接诊后,辩证为脾肾两虚,湿热壅盛,治则治法:标本兼治;补脾益肾,清热利湿化瘀。 方药: 太子参20g 茯苓(云苓)50g山药(淮山)20g芡实(茨实)30g薏苡仁(苡米)50g    藿香(广藿香)15g炒黄连15g法...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