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 第71页
-
肝火如何看 药茶偏方 医生验方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内科主任。主任中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血液病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华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美国国际医药大学客座教授、博士生导师。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内科疑难杂病,特别是贫血、高脂血症、紫癜、白血病、骨髓瘤等。 记者蔡卫杨通讯员边江红 春天,我们经常看到那些天生性情急躁、经常生闷气的人会更容易出现头晕、头痛,其实这是肝火过旺的表现,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内科主任于天启教授表示,那些待人接物稍不如意就容易烦躁不悦的人,日久容易导致肝气不疏...
-
国医大师治脂肪肝经验
李振华,出身中医世家,曾任 河南中医学院院长,中华医学会理 事,中华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终 身理事,第一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 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国医 大师,享受国务院批准的政府特殊 津贴,从事中医医疗教学研究六十 余年,擅长温病、内科杂病的治疗, 晚年专攻于脾胃病的研究。 脂肪肝是一种多病因引起的 获得性疾病,以弥漫性肝细胞大泡 性脂肪变为主要特征,包括酒精性 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目前, 非酒精性脂肪肝在我国的患病率 约为5%~15%。随着肥胖、糖尿病 及高脂血症人群的不断增加,预计 不远的将来此病将成...
-
尿频夜尿多 中医的护理手段
老年人因骨折或其他慢性疾病需长期卧床者,如有尿频、夜尿多,甚至有漏尿的毛病,会给老人身心增加很重的负担。即使是行动自如的老人,尿频也会让他们不敢轻易外出。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骨伤科熊洁副主任护师介绍说,骨折老人的恢复期相对较长,老年人由于肾阳不足,肺气虚衰,膀胱气化失司,水道不利,故经常出现尿频尿急,夜尿增多,淋漓不尽的现象,临床上,他们运用了二招中医的护理手段,简单容易操作,取得不错的治疗效果。 第一招:艾灸腹部穴位。中医认为,肾主水与二阴的开阖,膀胱为洲都之官,主气化利水湿。若老人尿意频频,夜尿增...
-
中医方药治乙肝伴肝硬化
乙肝伴肝硬化是由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发展而成。早期由于肝脏代偿功能较强可无明显症状,后期则以肝功能损害和门脉高压为主要表现,并有多系统受累,晚期常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继发感染、脾功能亢进、腹水、癌变等并发症。 丁某,男,43岁。2018年03月06日初诊。诉:患乙肝10余年,发现肝硬化一个月,效果不佳。后请江苏省扬州市名老中医张恩树主任医师诊治。刻诊:面色萎黄、眼睛稍黄。门静脉曲张明显,脾肿大,纳谷不香,苔薄腻,脉细弦。 诊断:臌胀(湿热久积、肝郁血瘀)。 治则:疏肝健脾,活血化...
-
乙肝乏力尿黄身目黄染 中医处方治法
梁彰茨男1985年7月生,2015年1月30日初诊。 主诉:乏力、身目黄染、尿黄1周。 现病史:发现乙肝携带十余年,期间未予以诊疗。1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后逐渐出现尿黄、皮肤黄,并双目黄染,纳差,厌油腻,无恶心呕吐的。后身目黄染逐渐加重,为进一步诊疗来我院就诊。见身目重度黄染,纳差,厌油腻,乏力,无发热,无恶心呕吐,无腹胀腹痛,小便黄如浓茶色,大便黏腻,1次/日。 体格检查:皮肤、巩膜重度黄染,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肝区叩击痛无,Murphy's征阴性,舌...
-
乙肝肝纤维化中医分为三型治方
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病共有的病理改变,是慢性肝炎、肝硬化等慢性肝病进一步发展恶化的重要环节,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与生命。李佃贵教授在总结前人理论及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当今人们生活方式、饮食结构的改变、环境污染、疾病模式及疾病谱的变化,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和基础研究,认为乙肝肝纤维化多因正气不足,湿浊邪毒或疫疠之毒乘虚而入,藏匿于肝;加之饮食失当,脾失健运,情志不舒,肝失疏泄,内生湿热,酿生浊毒,熏蒸肝胆,肝病既久乘脾犯胃及肾,致肝、脾、肾俱损,在浊毒壅盛病理基础上,导致肝气郁滞、肝络瘀阻等证,从而形成本病。从微观辨证角度,依...
-
产后尿潴留 中医谓之癃闭 治以通阳利尿
刘某,女,29岁,2008年10月3日初诊。患者产后3月,小便不通,淋漓难尽,甚则点滴不出。曾导尿两次,后小便又不通。经住院治疗,留置导尿4天,小便仍不能自行排出。中医以热敷、针灸,症未减。患者面色苍白,头眼微肿,声音低弱,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脉迟。 处方:桂枝16克,云苓块12克,桃仁10克,赤芍9克,丹皮10克,益母草15克。3剂水煎服每日1剂。 患者服药2剂后,可自行排尿100毫升左右。继服中药3剂后可排尿600毫升。即于方中加生黄芪30克,车前子12克,益气利小便,服2剂后,...
-
医治一例泌尿道畸形的复杂性尿路感染
中医治疗尿路感染有很好的疗效,对于慢性及复杂性尿路感染,常规应用抗生素消炎疗效欠佳时,中药治疗更显优势。 2013年底笔者医治一例泌尿道畸形的复杂性尿路感染,治疗效果很好,介绍如下。 患者,女,72岁,一月内反复肉眼血尿五次,尿常规见大量红细胞、白细胞,诊为“尿路感染”,反复抗炎疗效欠佳。2013年10月29日于第三人民医院查B超示:左肾中部混合回声包块,局部囊壁钙化,左肾上盏轻度积水。10月30日查增强CT提示:左肾中部低密度灶(直径25毫米),考虑感染可能;左侧双...
-
肝炎能治好吗 肝炎中医治疗大法
肝炎 【病因与症状】 肝为五脏之一,有藏血、疏泄、开窍明目等功能。其肝脏发生炎性病变,就是肝炎。肝炎的病因有病毒、细菌、阿米巴等感染,也可由于毒素、药物、化学品中毒等引起;有急性、慢性之分。症状上共同之处为恶心、食欲差、厌“恶油腻、脘腹胀闷、大便时溏时秘、易疲劳、发热,出虚汗、睡眠差、肝区不适或疼痛、隐痛、肝功能异常、肝肿大、乏力等等。传染性肝炎又叫病毒性肝炎,多由肝炎病毒引起。现在已知肝炎至少可有甲、乙、丙、丁、戊等多种。该病预后危险,且极易传播,故确诊后应对病人分床分食进行隔离为好。 肝炎有哪...
-
乙型黄疸型肝炎中医养肝汤
养肝汤联合甘利欣治疗慢性乙型黄疸型肝炎的临床观察 慢性乙型黄疸型肝炎在临床中较为常见, 是由于肝细胞在受到肝炎病毒破坏后, 造成胆管堵塞, 胆汁排泄障碍, 导致总胆红素增高, 引起黏膜、皮肤等部位发黄等一系列临床症状。目前对于本病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 而近年来中医在肝炎的治疗上有独特的优势。笔者通过对82例慢性乙型黄疸型肝炎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探讨对慢性乙型黄疸型肝炎患者采用养肝汤联合甘利欣治疗的临床疗效,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3月至2017...
-
养血柔肝 名医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方
名医治慢性丙肝(瘀血阻络)方 处方:柴胡、枳壳、白芍、当归、桃仁、红花、乌药、佛手、丹皮、丹参各10克,虎杖、香附各15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活血化瘀,散结通络。用于治疗慢性丙型肝炎,中医辨证属瘀血阻络型。症见面色灰暗,或见赤缕红丝,肝脾肿大、质地较硬,蜘蛛痣、肝掌,女子经行腹痛,经水色暗有块,舌暗或有瘀斑,脉沉细涩。 创方者:叶丽红 名医治慢性丙肝(脾肾阳虚)方 处方:党参、炙甘草各10克,黄芪、白术、猪苓、丹参各15克,干姜5克,制附子(先煎)、桂枝各6 克,茯苓20克...
-
邹燕勤擅治中医肾系疾病 治水肿
邹燕勤,女,1933年生,江苏人。主任中医师,教授,全国中医肾病医疗中心暨中医肾病学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临床优秀人才指导老师,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专家,中医师承博士后合作指导老师。 1957年及1968年分别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及南京中医学院医疗系。后师承其父著名中医学家邹云翔教授。曾任南京中医学院中医系副主任及江苏省中医院副院长、党委副书记,江苏省政协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全国中医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
-
名医岳美中妙治肝炎
1973年10月底,岳美中曾为越南 劳动党中央政治局委员阮良朋治病。 患者患肝炎腹胀久治不愈,食欲不振, 每餐不过一两,嗳气不止,大便稀溏, 对多种药物均有副反应,中药禁服之 品竞达一百余种,形体消瘦,脉象缓弱。 岳认为关键在于脾胃受损太甚,化源不 能资生,乃嘱先停服中西药物一周,继 用资生丸一剂,以剪刀将药物剪成粗 末,每日煎服三钱,煮取两盅,早晚两次 内服。一周后,嗳气减少,矢气增多,胀 满渐轻。守方月余,饮食大进而痊愈。 此案用药得宜在于选方准确,资 生丸既无白术散之滞,又无香砂枳术 丸之燥,能补能运,臻于...
-
中医治慢性胆囊炎有妙方
慢性胆囊炎是一种临床多发病和常 见病,西医缺乏有效治疗慢性胆囊炎的 药物,中医中药辨证诊治慢性胆囊炎有 很大的优势。在临床上应用半夏泻心汤 和逍遥散并用治疗慢性胆囊炎78例, 临床疗效良好,现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治疗78例,男41例,女37例; 年龄24~55岁,平均32.24岁;病程最 长者20年,最短1个月,平均12.54 年。 诊断标准:1.反复发作性右上腹钝 痛,伴有右』二腹饱胀不适感。2.有恶 心、嗳气、泛酸、口苦、食欲不振等消 化不良症状,厌油腻食物,进食油腻后 上述临床症状加重或诱发。3....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医证治探讨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 是包括一系列脂肪在肝脏堆积产 生的弥漫性肝细胞大泡性脂肪性变为主要病变的 临床病理综合征,是一种 “遗传- 环境- 代谢- 应激” 相关性疾病。西医学对 NAFLD 缺乏特异性治疗手 段,主要采取调整饮食、增加运动,配合降脂、 保肝、抗氧化等进行治疗。中医药在治疗 NAFLD 上具有一定优势。 1 NAFLD 与肝的虚实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对于 NAFLD 发病中的 正虚,中医界普遍责...
-
中医分型进行药膳调理慢性肾炎
慢性肾炎患者可根据中医分型进行药膳调理。 一、气阴两虚型 症见倦怠乏力,腰膝酸软,手足心热,口干少津,下肢肿胀,尿少便溏,舌质红,脉沉细。宜食益气健脾、滋阴补肾的药膳。 五味粥:取山药、薏苡仁、桑椹各 30克,大枣10枚(去核),小米60克,分别洗净,加水煮成粥,分2~3次食用,经常食用可起到益气养阴之功效。 二、脾肾阳虚型 症见大便溏泻或五更泻,形寒肢冷,面部或四肢浮肿,腹胀尿少,舌淡苔白,脉沉细。宜食健脾、温肾利水的药膳。 山药鲤鱼汤:鲜山药0.5公斤,鲤鱼O.25公斤,砂仁、补骨脂各9克,盐少许。...
-
中医辨治肝病类狼疮性肝炎多从虚实人手
类狼疮性肝炎 类狼疮性肝炎的病 名,是MaeKaY氏在1956 年首先提出,并认为具有 狼疮细胞现象的活动性肝 炎,同时,还能见到系统性 红斑狼疮的某些临床特征 的就确认。1962年Burner 氏进行深入探讨,提出了 四大诊断条件:1.血清中 有大量丙种球蛋白;2.肝 内有大量淋巴细胞和浆细 胞浸润;3.几种同时存在 的病症,可以肯定一种为 自身免疫病,或至少与免 疫功能有关;4.用激素及 抗代谢药治疗有效。 不过,国内外学者对 本病是否为独立 性疾病的看法, 存在着不同意 见,一种认为本病是系统 性红斑狼疮的...
-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思路整理探讨
慢性重型肝炎以肝功能衰竭为特征,多由慢性肝炎或肝硬化发展而来,具有病情进展迅速,变证多,兼夹证多,治疗难度大等特点,中外文献公认其病死率高达70%以上[1-3]。相当多的研究表明,中医药在慢性重型肝炎的治疗领域日渐显示出优势,然而其辨证分型论治的标准目前尚无定论。笔者通过查阅文献,就近年来中医辨证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思路作一整理、探讨,以期对本病的治疗有所裨益。 病因病机 本病因黄疸贯穿于始终,且多伴有神志昏蒙之候,而临床表现又显示其病重势急,故中医历来多将其归属于“急黄”...
-
中医按摩腋窝 尿频中医艾灸
很多人需要晚上频繁跑厕所,总以为是自己晚上喝水喝多了,其实是因为身体阳虚或年高久病致肾阳不足,封藏失职,膀胱失约,摄纳无权;或命门火衰不能温煦脾阳;或脾阳虚衰不能充养肾阳致脾肾两虚,下元温摄不固,均会导致夜尿增多。中医推荐艾灸穴位治疗夜间尿频症状。以脾肾双补、温阳固涩为治疗原则,穴取关元、气海、神阙。 取穴关元穴:位于脐下3寸处;气海穴:位于脐下1.5寸;神阙穴:位于脐窝正中,又名脐中。 经常艾灸这3个穴位,不但可有效地防治中老年夜尿频多,对腹痛肠鸣、水肿、泄痢脱肛、中风脱证等,亦有独特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