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 第69页

医 第69页

  • 中医方法除去胆囊结石

    中医方法除去胆囊结石

    胆囊结石是一常见病、多发病。多发于30~50岁的人,女性多于男性,多为胆固醇结石。一般在进食后、特别是在进油腻食物后出现上腹部或右上腹隐痛不适、饱胀,并伴嗳气、呃逆、消化不良等胃肠道症状。 1、绿茶晒干研末,沸开水冲,趁热连茶叶一起饮下,每日晨起空腹和睡前各饮1次。 2、玉米须30克,蒲公英、茵陈蒿各15克,水煎服,每日1次。 3、葫芦叶15克,柿叶15克,山楂15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4、金钱草10克,沸水冲泡加盖,5分钟后可饮,每日服数次。 5、蝼蛄3只,小茴香10克,地肤子15克。水煎服。每日1剂...

  • 中医如何治疗脂肪肝名医方

    中医如何治疗脂肪肝名医方

    治脂肪肝(肝郁气滞)方 处方:丹参、柴胡、白芍、陈皮、川芍、枳壳、香附、茯苓各10克,甘草、泽泻各6克,茵陈、草决明各12 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疏肝理气,健脾治血。用于治疗脂肪肝,中医辨证属肝郁气滞型。症见胁肋胀满不适,隐痛,嗳气,腹胀,或便秘,舌苔薄,脉弦。 专家点评:此型患者临床最多见,往往是脂肪肝的早期,症状多局限而轻微,转氨酶可正常或轻度异常,B超显示回声衰减不明显,血管网络尚清。病机主要是肝失疏泄,气机郁结,脂浊阻络。 创方者:缪锡民 治脂肪肝(脾气虚弱)方...

  • 婴儿肝炎综合征 名医杨剑明方

    婴儿肝炎综合征 名医杨剑明方

    治肝炎后综合征(肝气郁结)方 处方:柴胡、枳壳、白芍、厚朴、白术、茯苓、香附、郁金、川楝子各10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疏肝理气。用于治疗肝炎后综合征,中医辨证属肝气郁结型。症见胁肋疼痛,脘腹胀满,食欲不振,舌苔白,脉弦。 专家点评:肝炎后综合征是指肝炎痊愈后经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均属正常,但患者主观症状持久不退的一类综合征。主要表现有:肝区隐痛,脘腹痞满,食欲不振,厌食油腻,呕恶欲吐,头晕目眩,失眠多梦,健忘易怒,乏力盗汗,目涩耳鸣等。西药治疗往往...

  • 名老中医关幼波治疗黄疸的经验

    名老中医关幼波治疗黄疸的经验

      名老中医关幼波悬壶济世半个世纪,临床经验颇丰,现介绍治疗黄疸的经验。   气血辨证   黄疸一证,以阳黄居多为主证;阴黄居少为变证。虽然湿热、寒湿可致黄疸,然而并非都可出现黄疸,究其原因,关幼波认为关键在于邪入血分。若仅在气分,甚至弥漫三焦,一般也多不会出现黄疸;若入于血分,阻滞百脉,遏迫胆汁不循常道而外溢,浸渍于肌肤才能出现黄疸。有的肝病患者开始没有黄疸,后来出现了黄疸,也是病邪由气分转入了血分。   三焦辨证   古人虽有“治黄不利小便非其治也”之说,这仅是退黄重...

  • 肝硬化的中医辨证治疗

    肝硬化的中医辨证治疗

    中医对肝硬化的诊治,应依据其症状和体征而定。功能代偿期患者可从“胁痛”“症积”论治,失代偿期有腹水征则按“臌胀”辨析。 肝郁脾虚型:多属早期肝硬化患者,并见胃纳减少,胸腹闷胀,两胁胀痛,嗳气不舒,四肢倦怠,乏力,便溏,面色萎黄,入暮可有足部微肿,舌色或暗红或淡,舌体较胖或边有齿痕,脉象虚弦,重按无力。治则:疏肝健脾,兼以活血。方药:柴胡疏肝散、四君子汤化裁。柴胡、枳壳、香附、川芎、白术、白芍各10克,茯苓、太子参各15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每...

  • 治乙型肝炎中医中药秘方

    治乙型肝炎中医中药秘方

    疏肝健脾汤:柴胡、枳壳、川芎、香附各12克,郁金、太子参、茯苓各15克,陈皮、半夏各12克,白术、黄芩各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服2次。 功效:疏肝理气,健脾和胃。 舒肝解毒汤:白芍15克,当归12克,柴胡、茯苓、板蓝根、败酱草各15克,茵陈30克,川楝子12克,金银花、蒲公英各15克,甘草6克,生姜10克,红枣5枚。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 功效:疏肝健脾,清热解毒。 活血解毒清热方:虎杖500克,露蜂房、紫草、龙胆草、槟榔各100克。 用法:蜂房蒸后微火烤干,与其他药共研极细...

  • 肝硬化腹水伴黄疸中医验案

    肝硬化腹水伴黄疸中医验案

    林某,男,56岁。2007年11月5日初诊。   患者素有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病史,8月中旬因肝硬化腹水伴黄疸加深入住江阴市某医院专科,经治2月,于10月15日出院。出院时肝功能报告:谷草转氨酶56.3单位/升,谷氨酸转肽酶307单位/升,总胆红素60.4单位/升,直接胆红素28.6单位/升,间接胆红素21.8单位/升,血清白蛋白32.9克,球蛋白41.2克,HbsAg(+),HBV-DNA :2.56×104。B超提示:肝弥漫性病变,脾脏肿大肋下2厘米。   刻诊:患者面色萎黄黯滞...

  • 北京名医治慢性肝炎(痰瘀互结)方

    北京名医治慢性肝炎(痰瘀互结)方

    处方:代赭石、赤芍、白芍各20克,丹参、瓜蒌各15 克,香附、旋覆花、杏仁、橘红、小蓟、藕节、泽兰各10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活血化瘀。用于治疗慢性肝炎,中医辨证属痰瘀互结型。症见身体肥胖,面色暗滞,肝脾肿大刺痛,脘胀纳少,恶心厌油,咳吐痰涎,头晕目眩,心悸,肢体沉重,难寐或嗜睡,便溏不爽,舌质胖嫩边有齿痕,舌质暗或有瘀斑,苔腻脉滑。 创方者:张俊桥...

  • 放射性结肠炎 典型病例中医处方

    放射性结肠炎 典型病例中医处方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刘素贤   治痢当以虚实、寒热、气血为纲领,从消导、去滞、调气、和血、行血入手,将清湿热、解热毒、行气滞、和营血、化血瘀、祛寒湿、补虚损、固脾胃、益阴液、收敛固涩等治法按需结合。①清湿热当以黄连为主,例如芍药汤中黄连、黄芩组合,可清热燥湿解毒;②解热毒当以双花为主,双花是治疗痢疾的常用药,其解毒的功效优于黄连;③行气滞当以木香为主,例如芍药汤中木香、槟榔的组合,可行气导滞;④和血当以当归为主,例如芍药汤中芍药、当归、甘草同用,以和营理血;以上清湿热、解热毒、行气滞及和血的药,是中医...

  • 陈民藩:德艺双馨 创立陈氏中医肛肠学术流派

    陈民藩:德艺双馨 创立陈氏中医肛肠学术流派

    陈民藩,教授,主任医师,首届全国名中医,第二、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福建省中医肛肠学科重要创始人,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第一至四届委员,福建省中医药学会理事,福建省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第一至三届主任委员,第四、五届名誉主任委员。从事中医肛肠学科医教研工作数十载,长期担任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肛肠科主任,成果颇丰。 “也许在某些人眼中,搞肛肠是个脏兮兮的工作,我一干就是数十年,乐此不疲,我深爱我的工作。”年逾八旬的陈民藩平静地说。...

  • 中西医对功能性便秘认识现状

    中西医对功能性便秘认识现状

    功能性便秘是指非全身疾病或肠道疾病所引起 的原发性持续性便秘, 又称为习惯性便秘或单纯性便 秘。大便不通或粪便坚硬、 有便意而排出困难; 或排 便间隔时间延长, 在二、 三天以上排便一次。将其归 属 “便秘” 范畴。 分  型 1 西医分型 西医根据结肠动力学特点和肛门直肠功能改变 来分型, 分为 3 型, 慢性传输型便秘 (STC) : 表现多为 排便次数少, 粪便质地坚硬, 少有便意排便; 出口梗阻型便秘 (OOC) : 表现多为排便困难、 排便不尽感, 排便 时程延长、 肛门直肠...

  • 北京名医治慢性肝炎(脾肾两虚)方

    北京名医治慢性肝炎(脾肾两虚)方

    处方:党参、山药、续断各20克,桑寄生30克, 白术10克,茯苓、女贞子、枸杞子各15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健脾补肾。用于治疗慢性肝炎,中医辨证属脾肾两虚型。症见身倦乏力,腰酸腿沉,肢胀浮肿,大便溏泄,小便清长,或尿意频急,纳少腹胀,顽谷不化,舌质淡,苔薄白,脉沉微。若阳虚明显,可见喜暖恶寒,少腹腰膝冷痛,五更泄泻,舌苔腻,脉沉迟。 创方者:张俊桥...

  • 国医大师李佃贵从浊毒论治便秘验案

    国医大师李佃贵从浊毒论治便秘验案

    便秘是指由于大肠传导功能失常导致的,以大便排出困难、排便时间或排便间隔时间延长为临床特征的一种大肠病证。《素问·举痛论篇》曰:“热气留于小肠,肠中痛,瘅热焦渴,则坚干不得出,故痛而闭不通矣。”张仲景提出了寒、热、虚、实不同的发病机制,设立了承气汤的苦寒泻下,麻子仁丸的养阴润下,厚朴三物汤的理气通下,以及蜜煎导诸法,为后世医家认识和治疗本病确立了基本原则。 便秘的病因主要有外感寒热之邪、内伤饮食情志、病后体虚、阴阳气血不足等。本病病位在大肠,并与脾胃肺肝肾密切相关。脾虚...

  • 中医治丙肝 治慢性丙肝方

    中医治丙肝 治慢性丙肝方

    治慢性丙肝(湿毒内蕴)方 处方:藿香、佩兰、厚朴各15克,陈皮、法半夏各 10克,砂仁(后下)、木香、白豆蔻各6克,茯苓、薏苡仁、白花蛇舌草、金银花各25克,蒲公英、紫花地丁各16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健脾利湿解毒。用于治疗慢性丙型肝炎,中医辨证属湿毒内蕴型。症见脘闷不饥,肢体困重,倦怠嗜卧,或见浮肿,口中黏腻,大便溏,舌苔白腻,脉濡缓。 专家点评:脾虚运化失司,故见脘闷不饥,口中黏腻,大便溏,舌苔白腻;湿困肌肤则肢体困重、倦怠嗜卧等。治以健脾利湿解毒。方中以藿香、佩兰芳香宜化;...

  • 病毒性肝炎 中医理念上求出路

    病毒性肝炎 中医理念上求出路

      临床必须把握的辨证要点:一是清热化湿应辨湿与热的主次消长,动态演变,兼夹它邪。二是久病入络应辨从气入血与瘀阻气滞的先后不同,湿瘀、热瘀两类性质。三是伏毒深蕴,应予宣透达邪。四是湿热首犯中焦,由脾及肝,故治肝当先调脾,但不在补而在健运。五是脏病传腑,当予兼顾并治。六是邪恋正虚,久病及肾,则当扶正抗邪,调养肝脾,培补肝肾。   病毒性肝炎特别是乙型肝炎,不仅发病率高,有广泛的流行性,而且有大量的病毒携带者;因其起病大都缓慢、隐袭,易复发迁延形成慢性疾患,甚至发展为肝硬化、肝癌,故大多属于难治病范畴。  ...

  • 肛瘘中医外治法 中医特色疗法

    肛瘘中医外治法 中医特色疗法

    肛瘘是指直肠或肛管与周围皮肤相通所形成 的瘘管。一般由原发性内口、瘘管和继发性外口 3 部分组成,主要表现以局部反复流脓、疼痛、瘙 痒为特征,有些可触及或探及瘘管通向直肠。肛 瘘多发于青壮年,发病高峰年龄为 20 ~ 40 岁,男 性高于女性,男女比约为 5∶1 [1 ] 。影响肛瘘术后创 面愈合的因素很多,特别是合并一些炎症性肠病、 白血病化疗期、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基础病 时,单纯的抗生素治疗难以达到创面快速愈合的要 求,作为开放性的创伤伤口,如何加速创面的愈合 是作为肛肠科医生首要解决的问题。中医学在促进...

  • 帕金森病 便秘的中医认识

    帕金森病 便秘的中医认识

    基于“肠-脑轴”理论辨治帕金森病便秘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以动作迟缓、肌强直、肢体震颤、姿势步态异常为主要表现,伴见流涎、便秘等系列自主神经症状的慢性、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疾病[1]。PD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全世界范围内PD发病率为0.1%~0.2%,仅次于脑血管意外[2,3],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此数据预计于2030年翻倍[3]。中国65岁以上的人群中,该病患病率为1.7%[1];PD便秘发生率高达60%~70%,且常早于帕金森...

  • 结直肠癌中医治法治则应用探讨

    结直肠癌中医治法治则应用探讨

    扶阳思想在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应用探讨 结直肠癌在世界范围内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 一,发病率在男性和女性中分别位居第 3 位和第 2 位,死亡率分别居于第 5 位、第 4 位 [1 ] 。近年来, 我国发病率有逐渐上升的趋势 [2 ] 。目前结直肠癌 治疗通常采用根治术配合放化疗的综合治疗手段 提高患者的根治率,但影响结直肠癌根治术后生 存率的重要原因是的转移和复发,降低术后的转 移复发成为热门研究的方向。 扶阳学派源远流长,是中医各学派的一分支, 拥有一套成熟的理论和实践体系,其核心就是重 视阳气,推崇阳气,力主阳...

  • 名老中医张东岳治溃疡性直肠炎方

    名老中医张东岳治溃疡性直肠炎方

    处方:党参20克j炒白 术、茯苓、马齿苋、莲子肉各 15克,薏苡仁、自扁豆、山 药各30克,陈皮、桔梗、五 味子各12克,乌药、砂仁各 10克,甘草6克。 加减:湿热、瘀血蕴 结大肠,症见腹痛腹胀, 暖气食少,舌质紫暗,边 有瘀点,脉弦涩,宜活血 化瘀、行滞除胀,加当归、 桃仁、赤芍、通草、淡竹 叶、杏仁各lO克,丹参、滑 石(包煎)各15克,厚卡卜、肉 豆蔻各12、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 每日1剂,2个月为一个疗 程。 功效主治:健脾补气, 和胃渗湿。主治溃疡性直肠 炎发病初期,属脾虚夹湿 型。症见...

  • 治疗肝硬化腹水 名医关幼波基本方

    治疗肝硬化腹水 名医关幼波基本方

      《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曰:“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又云:“实脾则肝自愈,此治肝补脾之要妙也”。方隅在《医林绳墨》中提出:“人以脾胃为主,而治疗以健脾为先。”故在肝病治疗中,古今医家均非常重视固护脾胃之气。肝病“实脾”是治疗肝病的一个重要治则,该法首见于《难经》、《金匮要略》。然而,肝病传脾及其未病先防的思想则源于《内经》“风起火来,木之胜也,土湿受邪,脾病也焉&rdquo...

  • 治老年性肝炎中医独到经验方

    治老年性肝炎中医独到经验方

    赵文霞教授系河南中医学院内科学 术带头人,一附院大内科主任,“十一五” 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编委。从医38年 来,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擅长于消化科疾病的治疗,其对老年性肝炎治疗具有独到经验,特色鲜明,现介绍如下。 一、发病特点 赵师认为:老人气血渐衰,真阳气少, 精血耗竭,神气浮弱,故老年性肝炎的发 病易在五脏气血阴阳偏虚的基础上发生 的。既可新感疫毒而发,亦可因虚体引发 痼疾复发。正是由于老年免疫及内分泌功 能减退,机体反应性降低,故其证候表现 与年轻患者不同。主要表现为: 1...

  • 中医便秘的根本病变 姜汤治方

    中医便秘的根本病变 姜汤治方

    崔某,女,49岁。2010年4月12日初诊。诉便秘25年余,曾用大黄、肠清茶等,效果欠安。大便3~4日1行,便质不干,时需灌肠可便,胃腹胀满。7天前受凉后感两胁微胀,咯白痰,口苦不渴,时头痛、头晕,汗出,心烦不欲食,右手有肿胀感,双下肢痛,纳可,眠多梦,四肢逆冷,前次月经继续17~18天(此刻非经期);小便晦气,腹胀便不爽,舌昏暗,苔白根腻,脉沉细。辨六经为少阳、太阴合病兼血瘀。辨方证属柴胡桂枝干姜汤。治法疏利肝胆,温脾通便。 一诊:处方:柴胡10g,黄芩10g,姜半夏10g,炙甘草10g,桂枝6g,干姜...

  • 便血不止需手术 中医中药显奇功

    便血不止需手术 中医中药显奇功

    2006年暑假,笔者应邀在老家的第三人民医院中医科为父老乡亲诊病。7月下旬某日,天气炎热异常,午饭毕,一亲戚突然打来电话,称其好友的亲人病危,我立马允诺前往。大约一刻钟后,车至,患者女儿介绍:患者男性,72岁,约6天前出现大便带血,血量不大,因素有痔疮,故未以为然。但到第3天时,突然便血如崩,家属急忙拨打“120”求助。入院后的3天中,虽输血八九次,但仍不及便出的量。患者病情愈来愈危重,医院每天都告知病危。第3天晚上,经内科、外科、肛肠科、心血管等多科紧急会诊,一致决定马上手术。一切准备妥当...

  • 脂肪肝的中医药粥治疗

    脂肪肝的中医药粥治疗

    肝脏对人体内物质的分解、合成、解毒以及脂肪的代谢等一系列精细而又复杂的操作始终保持着动态平衡状态。正常人肝组织中含有少量的脂肪,其重量约为肝重量的 4~5%。如果肝内脂肪堆积过多,超过肝重量的10%甚至于 15%就被称为脂肪肝。轻度脂肪肝患者大多无临床症状,部分患者偶有疲乏感觉,或仅觉近期腹部胀满感。根据文献记载,约25%以七脂肪肝患者临床多无症状。绝大多数脂肪肝是由集体、个人常规体检而确诊。中、重度脂肪肝患者绝大多数有一定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疲乏、消化不良、恶心、厌食、腹胀、肝区胀闷,甚或疼痛。典型脂肪肝的症状...

  • 十人九痔 中医说痔疮

    十人九痔 中医说痔疮

    痔疮是生活中常见的肛肠 疾病,给我们的健康、生活带来 了极大的威胁。俗话说,十人九痔,可见痔疮的发病率非常高, 那么是哪些因素导致痔疮的高 发呢? 原因一:饮食不洁 主要指饥饱失常和饮食偏 嗜。饮食过多、过饱或食用油腻 之品,或大量饮酒及食用辣椒、 姜、葱等刺激性食物,容易生湿 积热,湿热下注肛门,使肛门充 血灼痛,引发痔疮。故《太平圣惠 方》中目;“夫酒痔者,由人饮酒 过度,伤于肠胃之所成也”。 原因二:便秘 久忍大便,大肠积热,是痔 疮发病的一个原因。 原因三:劳累过度 久坐...

  • 溃疡性结肠炎验案举隅 中医辨治经验

    溃疡性结肠炎验案举隅 中医辨治经验

    溃疡性结肠炎(简称UC)是一种主要累及直肠、结肠黏膜和黏膜下层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以及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等,为临床常见病、难治病。国医大师李佃贵认为脾胃虚弱为本病发病之本,浊毒内蕴为发病之标,痈疡内生为局部病理变化,治疗上分期、分阶段论治,发作期重在化浊解毒,缓解期重在健脾益肾,以期标本兼顾;强调辨病为先,以明确诊断,与证相合,宏微相参;将中药硬膏、隔物灸等方法用于UC的治疗,内外治法双管齐下,把握UC发病与气候的相关性,从饮食、情志、起居等方面调摄,治养于一体,缩短治疗周期,防...

  • 论述“后重” 证的中医药治疗

    论述“后重” 证的中医药治疗

    “后重” 是指便时窘迫、 排出不畅, 便后肛门部 坠胀不适、 排便不尽感的临床表现。时常首发于痢 疾、 溃疡性结肠炎、 放射性直肠炎、 直肠癌术后、 肛隐 窝炎、 内痔、 混合痔、 直肠黏膜脱垂、 直肠前突、 盆底 肌失迟缓综合征、 盆底肌迟缓综合征等疾病的急慢 性期。如今人们过度劳累、 精神紧张、 饮食不节、 营 养失衡、 蓄意改变排便习惯等原因导致肠道慢性炎 症频发, 其中又以 “后重” 证为主诉者居多。此证以 西药抗感染治疗多疗效甚微, 抗炎治疗多停药即发, 而...

  • 急性胆囊炎中医疗法大全

    急性胆囊炎中医疗法大全

      急性胆囊炎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胆囊急性化脓性感染,80%~95%的急性胆囊炎由于胆囊结石引起;另有10%左右的患者并无胆囊结石,而是因细菌感染、创伤、化学刺激所致,称为非结石性急性胆囊炎。本病是急腹症的常见病因之一,其发病率仅次于急性阑尾炎。男女发病比例为1:3左右。本病属中医“胆胀”、“胁痛”、“腹痛”、“黄疸”等范畴。   辨证分型   肝郁气滞:右上腹或剑突下间歇性隐痛,可牵扯至肩背部疼痛,可有低热,咽干,性急易...

  • 便秘十天 中医病案与处方

    便秘十天 中医病案与处方

    【病案】   沈某,女,67岁,2016年5月17日初诊。   主诉:便秘十天。大便2~4天一行,大便干燥,排出艰涩困难,臭味重,尿频色白,腹满胀痛,无反跳痛,舌淡暗苔根黄,脉滑。既往有轻度抑郁、焦虑病史。无药物以及食物过敏史。广东省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刘志龙教授认为,此患者便秘乃因肾精不足、肠胃燥热所致,治当润肠通便、补气温阳为主,方用济川煎合麻子仁丸化裁。   处方:全当归10克,怀牛膝20克,肉苁蓉30克,建泽泻10克,广升麻5克,生枳壳10克,火麻仁20克,杭白芍15克,川...

  • 肝腹水 国医大师朱良春治方

    肝腹水 国医大师朱良春治方

      朱良春老师治疗肝硬化腹水,自成特色,擅长用庵闾子、楮实子为主,随证加味,前者微辛微开,微苦微降,行水散血,温平和调,后者甘寒养阴,补虚养肾,益气利水,二药合而补中去水。配合早年研制之“复肝丸”(今之复肝胶囊)保肝治本,温养疏导,有逐水力避攻劫、化瘀务求平和,甘淡补脾、补中去水之特色,每每缓中取胜,为治疗肝腹水另辟一途,值得探索,现简介如下。   肝肾阴虚伍甘淡   四君黄芪蟾怀山   慢性肝病多见肝肾阴虚为主要病机,随着病程迁延,清阳不能敷布,阴精不能归藏,最后导致肝腹水,乃责之阴损及阳...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