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头坏死
-
治疗股骨头坏死偏方?
股骨头坏死早期症状:1、疼痛最典型:疼痛是股骨头坏死的典型症状,而且是早期股骨头坏死的最先征兆,股骨头坏死的疼痛并不是一个阶段的症状表现,疼痛会贯穿股骨头坏死病情的始终,这就需要患者有一个良好的心理准备,同时做好积极治疗的准备。建议用中药贴片骨蚀再造膏来治疗。2、主要症状:股骨头坏死的早期主要症状为侧-臀-部或腹-股-沟或腰部疼痛、膝关节部位牵拉性疼痛、屈伸不利、下蹲困难、下肢畏寒、无力、酸、麻感。这些症状不一定同时出现,可能仅表现一两个症状,这些症状可能持续存在,也可能短期内消失。3、症状部位:股骨头坏死由于早期...
-
治股骨头坏死 手足游走性疼痛方
调治股骨头坏死方 猪大骨、香菇、胡萝卜各适量。丹参100克.枸杞45 克。熬汤喝,每日1 剂.连服3~6个月。 (郭旭光) 治手足游走性疼痛经验 方法:取露蜂房(烧炭)1个,大蒜 30克,百草霜6克,共同捣烂,敷患处。忌生冷荤腥。 主治:手足游走性疼痛。薛萍 治腱鞘炎方 处方:大黄10克(视面积大小加减剂量)。用法:研成细粉,用白醋调和成泥糊状,敷于患处。注意白醋要随于随加,以保持大黄粉湿润。每天1次,3天为1个疗程。功效:凉血、泻热、行瘀、消肿作用,配合白醋软坚散结而止痛。主治腱...
-
股骨头坏死 科学合理治疗
临床观察发现,股骨头坏死患者在天气变冷时,易出现髋部疼痛加重。究其主要原因是潮湿和寒冷两方面的因素。 ●潮湿潮湿可引起臀部、腿部等处局部组织血流缓慢,而导致微血管充血、瘀血、渗出增加,使疼痛症状加重。因此,患者应保持工作和生活环境的干燥,多晒太阳,衣被要经常晾晒,居室环境最好要向阳。 ●寒冷主要是通过对臀部和腿部的血管收缩,而致髋部的瘀血、缺血、水肿等血循环障碍,使患者病情加重。患者要根据天气的变化,及时添加衣物保暖,防止受凉受潮,不可在寒冷的地方久坐或睡眠。 临床上,有不少股骨头坏死患者为了治...
-
股骨头坏死的治疗方法:中药外敷疗法
骨痹(股骨头坏死)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多发于中老年人。本病由于年老体衰、骨失滋养、气血运行失常以致局部或全身骨关节退化改变。临床表现以疼痛、活动受限为主。笔者采用威灵仙、穿山甲配伍外敷治疗骨痹,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将烘干后的威灵仙和醋制穿山甲以2:1的比例混合研成细粉,无粗末,用陈醋、面粉适量调成糊状敷于患处,敷药范围比疼痛部位稍大,厚薄适宜,一般12小时更换1次。注意事项:对于极少数过敏体质者,适当缩短外敷时间,并且适当延长敷药时间间隔,一旦患处皮肤出现发红、瘙痒等症状,停止用药则上述症状会逐渐消失。...
-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 中医针药结合内外同治
石氏伤科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经验初探 随着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疾病逐渐增多,其不规范使用的状况愈发严重[1],亦导致其使用后继发疾病——激素性股骨头坏死(steroid-induced avascular 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SANFH)逐渐超越饮酒性股骨头坏死成为非创伤股骨头坏死的首要分型[2]。相关学者的研究也表明激素的使用与股骨头坏死呈现的相关性(53%)明显高于饮酒与股骨头坏死的相关性(31%)[3]。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发病在0~Ⅱ期临...
-
患股骨头坏死 中医如何防与
“我的股骨头坏死了,中医有啥好法子治?” 58岁的张师傅近日带着片子到中医院骨科咨询医生。医生告诉说,根据他的年龄及股骨头坏死程度,还是尽量采取保头(即保留股骨头)方法治疗,以推迟换人工关节的年龄,因为人工关节寿命也就能使用十几年左右。由于西医保守方法有限,专家建议他不妨采用中医治疗。 股骨头坏死属骨科常见的难治性疾病,此病是由于多种因素导致股骨头血管堵塞,血供中断,股骨头因缺血坏死而塌陷和变形,失去正常功能,且致残率较高,发病以中青年较多见。目前我国的患病人数已超过1000万,而...
-
先膝痛后髋痛防股骨头坏死
股骨头坏死可出现髋、膝疼痛,活动受限,走路跛行。晚期可出现股骨头塌陷、患肢短缩、腰椎侧弯、骨盆倾斜,腰椎前凸增大等致残畸形及髋关节功能丧失的严重后果,是严重影响人们健康和劳动能力的疑难重症。由于早期症状并不明显,甚至仅表现为膝关节疼痛,令人匪夷所思,极易造成误诊。 股骨头坏死容易误诊。股骨头坏死早期髋部疼痛并不明显甚至毫无疼痛,仅表现为膝关节疼痛。这是因为闭孔申经紧贴髋关节向下走行至膝关节内侧。在髋关节病变早期,尽管髋部尚无明显症状,却可累及闭孔申经,即可反射性地引起膝关节疼痛。如果刚巧膝关节有退变或病变,就会把注...
-
股骨头坏死怎样进行功能锻炼
股骨头坏死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可防止废用性的肌肉萎缩,是促使早日恢复功能的一种有效手段。 功能锻炼应以主动锻炼为主,被动锻炼为辅,由小到大,由少到多,逐步增加,循序渐进,并根据股骨头缺血坏死的病程(具体分为早、中、晚三期)、髋关节周围软组织的功能受限程度以及体质,选择适宜的坐、立、卧位锻炼方法。 1.坐位分合法:坐在椅子上,双手扶膝,双脚与肩等宽,左腿向左,右腿向右同时充分外展,内收。每日300下,分3—4组进行。 2.立位抬腿法:手扶固定物,身体保持竖直,抬患腿,使身体与大腿成直角,大腿与小腿成直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