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病 第173页

病 第173页

  • 肺系病的时间节律与择时治疗

    肺系病的时间节律与择时治疗

    中医时间医学起源于 《黄帝内经》 ,即指在中 医理论的指导下,以 “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和动 态观为基础,研究人的生命活动与自然界之间周期 性变化规律的学科 。 《黄帝内经》中已有季节节 律、日节律等时间医学相关内容的描述,且中医时 间医学的很多理论的科学性已被现代时间生物学所 证明。近年来随着肺系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学术 界更关注将中医肺的生理和病理时间节律特点应用 于临床,制定出因时制宜的治疗原则,择时施治, 从而提高肺系病的临床疗效。 1 肺的生理节律 中医学认为,人与自然是统一的整...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治则治法治瘀必治痰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治则治法治瘀必治痰

    刘小虹辨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之经验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h r on ic ob st r uct ive pulmonary diseases, COPD) 是一种常见的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1], COPD的诊出率逐年攀升, 我国COPD患者已经超约1亿, 成为仅次于高血压病、糖尿病的中国第三大常见慢性病[2]。目前, 现代医学对COPD尚无有效的根治办法, 只能改善症状和减少并发症, 长期的西药使用不良反应多, 如心律失常、增加心血管事件及肺炎的发生率[3]。中医药治疗COPD具有悠久的临床实...

  • 中医初识“哮病”

    中医初识“哮病”

    中医所言之哮病,是一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以喉中哮鸣有声,呼吸急促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为主要临床表现。 初识“哮病”,先从病名着手,哮实指声音,这种声音是当气流通过狭小的管腔时发出来的。我们在生活中可以看到这样一些现象,比如吹口哨、哨子、吹笛子、吹箫等等,因为气流要通过狭小的官腔,所以都可以发声,哮是“哮病”最具特征的表现,早在2000多年前,张仲景在《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并治》中就描述说“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肺阳虚证相关性论述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肺阳虚证相关性论述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特征是持续存在的气流受限。气流受限呈进行性加重,伴有气道和肺对有害颗粒和气体产生的慢性炎症反应增强。根据“全球疾病负担研究项目”发布的数据,2013年COPD列全球死亡原因的第三位,据WHO报道目前全球每年约有300万人死于COPD,占所有死亡人数的5%,COPD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并带来巨大经济及社会负担。根据COPD临床表现和病程演变,可将其归属于中医学咳嗽、哮证、喘证、肺胀等范畴。其稳定期多从肺气虚、脾气虚、肾气虚辨治。随着研究的深入,...

  • 新型冠状病毒患者 康复期调养方法

    新型冠状病毒患者 康复期调养方法

    截至3月10日,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治愈出院病例6万余人。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明确规定“出院后注意事项”,强调要进一步加强对出院患者的管理,比如进行14天医学观察,同时在实施14天医学观察中加强跟踪随访、健康监测和健康指导。新冠肺炎患者痊愈出院的康复调养问题逐渐成为关注热点。 康复期机体状态 2月28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提到针对部分省市报告治愈出院患者,在复诊过程中发现有核酸检...

  • 主治久病咳喘咯白痰 加味苓桂术甘汤

    主治久病咳喘咯白痰 加味苓桂术甘汤

    王明福,主任医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15年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临床特聘专家,第四批北京市级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北京市中医药传承“双百工程”指导老师。历任北京市密云区中医医院副院长、院长、党委书记。从事中医内科临床近40年,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北京市中医管理局科研项目1项,获各级科技进步奖4项。擅长诊治老年病、咳喘病及内科杂病等。 组成:茯苓15克,桂枝10克,白术15克,炙甘草6克,清半夏10克,陈皮10克,党参15克,...

  • 肺系病之肺寒饮论及其临床意义

    肺系病之肺寒饮论及其临床意义

    肺系病一本三因论 “在肺之证, 纷繁多端, 医家自古多有纵横之 论, 而难能穷其细目。 韩非子有云: “善张网者引其 纲, 不一一摄万目而后得” 。 中医学在传统上更是主 张智者察同、 以简驭繁、 以一统万之思维, 如《金匮 要略》论道: “千般疢难, 不越三条。 一者……为内所 因也。 二者……为外皮肤所中也。 三者, 房室金刃虫 兽所伤。 以此详之, 病由都尽” 。 本文认为, 对于肺系 病也当...

  • 瓜蒌入肺可治肺系疾病 治疗肺结节的用药

    瓜蒌入肺可治肺系疾病 治疗肺结节的用药

    金秋十月,正是瓜蒌丰收的时节。 瓜蒌这名字,看字面就不难猜出,其形圆如瓜。不过倒是没有西瓜那么大,更接近于密瓜一类,或正圆或椭圆,在民间又被称为野葫芦。瓜蒌是葫芦科栝楼的成熟果实,成熟于秋季,而秋季正对应了人体五脏之中的肺,因而瓜蒌能入肺经。《本草纲目》记载,瓜蒌润肺燥,降火,治咳嗽,涤痰结,止消渴,利大便,消痈肿疮毒。 清肺润肺 肺证良药 近两年来,来找我看肺结节的病人非常多,大多是源于一位患者陈先生的介绍。 陈先生是浙江省诸暨人,来找我看病的时候是58岁,当时已经咳嗽一年...

  • 浅谈角药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中的应用

    浅谈角药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中的应用

    姜良铎教授是首都国医名师, 国家级名老中医。在长期临床实践过程中归纳总结了很多中医理念, 主要包括内伤基础上的外感, 从毒论理、从通论治、以调求平, 辨状态论治, 角药思想等。其中, 角药是姜教授临证辨状态论治的药物体现形式。临床过程中, 姜教授多以辨状态论治为指导, 以角药取效, 取得了显著疗效, 特别是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 的治疗中。兹就姜良铎教授应用角药治疗COPD稳定期用药规律进行探讨, 以飨读者。 角药思想...

  • 从典型病案分析贾六金治小儿肺炎的经验

    从典型病案分析贾六金治小儿肺炎的经验

    中医无“肺炎”这一名词,按其临床表现,当属“肺炎喘嗽”,其病名首载于《麻科活人全书》,原意是指在麻疹过程中,由于热邪不清、热邪闭肺而表现出胸高、气促、喘嗽的一种证候类型(实指麻疹合并肺炎)。这里的“炎”是对热邪炽盛病机的描述,《医宗金鉴》称本病为马脾风(类似呼吸道合病毒性肺炎),有云:“暴喘俗名马脾风,胸高胀满胁作坑,鼻窍煽动神闷烦,五虎一捻服最灵。”指出了本病的主要表现及治疗方药。   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贾...

  • 咳嗽中医病案“阴虚火旺”“寒包火”治方

    咳嗽中医病案“阴虚火旺”“寒包火”治方

    咳嗽病变部位在肺,但五脏六腑均能令人咳。不同的医家对咳嗽的治疗思路迥异,赵氏临床善用轻清宣透法治疗疑难咳嗽,其用药轻灵,效若桴鼓。 北京同仁堂上海药店赵爱华名中医系国家级名中医赵绍琴之女,曾在北京医科大学和北京中医药大学系统学习中西医理论,后又得其父临床亲授,对内外妇儿,无不精通,尤善于运用轻清宣透法治疗各种疑难杂症,颇有心得。作者曾有幸侍诊赵老师多年,现将其治疗咳嗽的经验介绍如下。 历代中医名家对咳嗽的认识 《内经》对咳嗽的成因、症状及证候分类等作了较系统的论述,如《素问·...

  • 中医药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特色和优势

    中医药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特色和优势

    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2019,COVID-19)主要由于新型冠状病毒侵袭机体导致,轻者以发热、乏力、干咳或恶心、呕吐、腹泻等为主要临床表现,重则导致人体脏器衰竭甚至死亡,是危害人类健康、影响社会发展的严重传染病。目前现代医学治疗COVID-19仍无疗效确切的抗病毒治疗方法,主要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 在COVID-19疫情暴发后,国家相关部门明确提出要高度重视中医药在防治COVID-19中的应用,不仅委派张伯礼院士、仝小林院士等高级别专家组多次深入武汉临床一线,...

  • 6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营养治疗分析

    6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营养治疗分析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肌痛和腹泻等症状,重症患者多在发病1周后出现呼吸困难或低氧血症,严重者可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凝血功能障碍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等。新冠肺炎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潜伏期一般1~14d,多为3~7d,传染性较强[1]。由于新冠肺炎为新发传染病,目前尚无系统、规范的营养支...

  • 运用经方医治呼吸体系病经历介绍

    运用经方医治呼吸体系病经历介绍

    张仲景所著《伤寒论》、《金匮要略》是中医学的经典著作,被誉为“方书之祖”,所载方药,被誉为“经方”。就古方医治医治呼吸体系疾病而言,最为有用、最能经得起临床检测的丹方莫过于经方,所谓“用之妥当效如桴鼓”。可是怎么运用才叫妥当而受到桴鼓之效呢?这是咱们需求深入研讨和讨论的问题。数年来,我在临床上,对经方医治呼吸体系疾病进行了一些探究,取得了一点经历,现介绍如下,供同路参考。 周兆山:运用经方医治呼吸体系病经历介绍 一、以方统证...

  • 少阴病辨六经继辨方证 经方临证

    少阴病辨六经继辨方证 经方临证

    胡希恕经方医学的特点是先辨六经,继辨方证。临床当先辨病位,再辨病性;对于表证,首辨阴阳,临床中表阴证并不少见。笔者跟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呼吸科马家驹老师后,对临床辨阴阳重要性的体会更加深刻。   典型病例   李某,男性,78岁,于 2017年2月27日首诊:有间质性肺病病史,在外院服用中药治疗后因汗多而就诊。近一周来活动后、饮热饮后出汗明显,汗出后恶风恶寒。上腭干,喜饮热水。一侧鼻孔有清涕,便溏,纳可。舌淡苔根厚,左脉沉,右脉沉濡。处方如下:桂枝10克,白芍10克,炙甘草10克,...

  • 防治肺心病药膳五款

    防治肺心病药膳五款

    肺原性心脏病,是由于肺部慢 性疾病所引起的肺动脉高压导致右 心室肥厚、扩大,继发右心代偿不全, 最后发生心力衰竭,为老年人多发 病。 此病在饮食方面,适宜以高蛋 白、高热量、富于维生素而容易消化 的食物配膳,以期提高营养水平, 改善人的体质。对排尿量少和浮肿 者,则尚需限制盐的摄人量。现介绍 几款防治肺原性心脏病的药膳食疗 方,以供参考。 一、党参苡仁排骨汤。党参、薏 苡仁各20克,淮山药15克,猪排骨 0.2公斤。将排骨洗净,切块,与党 参、薏苡仁、淮山药共煮汤,调味食 用。本药膳的功效是益肺补肾,健脾 祛湿...

  • 心肺衰竭神昏 辨证病机方药处方

    心肺衰竭神昏 辨证病机方药处方

    慢性支气管炎是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早期症状轻微,晚期因炎症加重,其病情呈缓慢进行性进展,部分患者可发展成慢性阻塞性肺病,严重者常发生肺动脉高压,甚至肺源性心脏病。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期常常并发呼吸衰竭,需行机械通气治疗。该类患者常存在年老体弱、营养差或合并其他脏器疾病等特点,尤其合并心衰,两者互相影响更易造成呼衰、心衰加重并危及生命。兹介绍案例一则如下。 患者住院时的一般状况 患者王某,男性,92岁,住院号:16056。患者慢性咳痰喘40余年,近十年来反复加重。1日前...

  • 哮病(支气管哮喘)中医穴位疗法

    哮病(支气管哮喘)中医穴位疗法

    穴位疗法治疗哮病的临床疗效 哮病是一种常见的反复发作的肺系疾患, 它是由 宿痰伏肺, 复因外邪、 饮食、 情志、 劳倦等因素, 致气滞 痰阻, 气道挛急、 狭窄而发病, 以发作性喉中哮鸣有声, 呼吸困难, 甚则喘息不能平卧为主要表现, 相当于西医 学的支气管哮喘 [1 ] 。穴位疗法是采取穴位敷贴与穴位 注射相结合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2 ] 。穴位敷贴及穴位 注射治疗哮病, 取得了良好疗效 [2 -4 ] 。本研究采用穴 位疗法治疗哮病(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的患者, 以观察 其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

  • 雾霾致病的病机特点 治疗大法宜辨清邪正关系祛邪扶正

    雾霾致病的病机特点 治疗大法宜辨清邪正关系祛邪扶正

    在气象学上,雾和霾是两种天气现象,雾是近地面大气层空气中水汽凝结( 或凝华) 的产物,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气溶胶系统,而霾是由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造成的。霾成因复杂,如传统土壤尘、燃煤、生物质燃烧、汽车尾气与垃圾焚烧、工业污染等皆可导致雾霾的产生,对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造成伤害,引发哮喘、肺癌、心绞痛等疾病。 “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中医认为,人不是孤立地生于天地之间,必...

  • 咳嗽病 咽干口干无痰或少痰 柴桂杏味汤

    咳嗽病 咽干口干无痰或少痰 柴桂杏味汤

    章浩军,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岩中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第二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十二五”国家重点中医专科——脾胃病专科学科带头人、福建省名中医。从事中医教学、科研、临床30余载,善用经方治疗久痢(溃疡性结肠炎)、胃痞(慢性胃炎、功能性胃肠疾病)、胃脘痛(胃溃疡)、顽痹(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疑难杂症。主持并参与省、市科研课题8项,主编《伤寒心悟》《六经辨治脾胃病》等专著,并在国家级、省级公开发表60余篇...

  • 咳嗽是一种证候 不是一种病

    咳嗽是一种证候 不是一种病

    咳只是一种证候,不是一种病。《素问·咳论》云:“五藏六府皆令人咳,非独肺也”。意思是五脏六腑之病,只要一旦影响到肺,皆能致咳。 因此,凡见咳之证候,即应根据四诊,诊断它是由何脏何腑所来,追本溯源以治,不能见咳治咳,仅治其肺。 壹 李东垣对《咳论》所述各证,分别选方以治: 肝咳,小柴胡汤;胆咳,黄芩加半夏生姜汤;心咳,桔梗汤;小肠矢气,芍药甘草汤;脾咳,升麻汤;胃中吐虫,乌梅丸;肺咳,麻黄汤;大肠遗矢,赤石脂禹余粮丸、桃花汤,不止,猪苓汤分...

  • 肺血虚导致哮喘病机变化 临床肺血虚所致哮喘的认识

    肺血虚导致哮喘病机变化 临床肺血虚所致哮喘的认识

    浅析血虚致哮 支气管哮喘是呼吸内科临床常见的病证之一,其病因病机历代医家多责之于痰,如朱丹溪言:“哮喘专主于痰”;而虚多责之于肺、脾气虚,肾阴虚、肾阳虚。笔者在前期的研究中提出了肺生血、肺亦为血脏[1,2]及肺血虚的存在性[3]等观点,根据临床实践及历代中医文献记载,发现肺血虚亦可导致哮喘的发生,从而丰富了支气管哮喘的中医病机理论。 历代医家对肺血虚致哮的论述 对于血虚致哮,历代医家亦多有论述。宋代王协中云:“哮喘一证,古无良方,盖因其病有痰有火,有血虚,...

  • 金殿春运用威灵仙治咳嗽,胃食管反流病

    金殿春运用威灵仙治咳嗽,胃食管反流病

    金殿春运用威灵仙经验概要 威灵仙为毛茛 科植 物 威灵仙 C l e m a t i s   c h i n e n s i s O s b e c k 、 棉团铁线莲 C . h e x a p e t a l a  P a l l . 或东北铁线 莲 C . m a n s h u r i c a  R u p r. 的根及根茎。前一种主要产 于安徽、 江苏、 浙江, 后两种主要产于东北和山东。秋季 采挖, 除去泥沙, 晒干, 生用。性温, 味辛、 咸, 归膀胱经。 功能祛风湿、 通经络。其善通十二经脉, 凡...

  • 小儿咳嗽谨守病机 傅延龄擅用经方 异病同治

    小儿咳嗽谨守病机 傅延龄擅用经方 异病同治

    傅延龄应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治疗小儿咳嗽经验 咳嗽是小儿临床常见肺系疾病,各年龄均可发病,多由过敏性疾病、呼吸道感染等原因诱发,现代医学尚无特效疗法,目前临床主要采用抗过敏、抗感染、镇咳对症治疗,但大部分患儿用药后疗效不明显,且小儿体质娇嫩,对药物耐受性低,为临床处方增加困难,因此及时准确诊治,开出简单味美、行而有效、无不良反应、适合小儿服用的方药是医生面临的重要问题。 傅延龄教授师从临床大医李培生和刘渡舟,是刘渡舟入室弟子及学术继承人,擅长用经方治疗多种疾病,取得显著疗效。在中医治小儿咳嗽方面,傅教...

  •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无症状患儿诊治报告1例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无症状患儿诊治报告1例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儿童感染率较低[1],其中无症状感染的诊疗研究较为少见。研究显示,在无症状感染者中检测到的病毒载量与有症状感染者相似[2],无症状感染患儿同样具有潜在传染性及致病性,若不及时治疗,有可能向轻症甚至重症发展。本文对1例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无症状患儿的诊疗过程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患儿,男,7岁。因“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于2020年2月7日入院。入院时神清...

  • 中医适宜技术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中的应用与思考

    中医适宜技术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中的应用与思考

    自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2019,COVID-19)发生以来,流行性疾病的威胁再次给社会敲响了警钟。目前,世界各地疫情不断暴发,预防疫情的发生和扩散仍然是医学研究的重点。COVID-19古称“瘟疫”,又称“疫”“天行时疫”或“疫疠”。“疫”最早见于安阳殷墟小屯西地出土的甲骨卜辞《屯南》:“乍(疫),父乙,妣壬豚,兄乙豚,化口。御众,于祖丁牛...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健脾温肾法验案举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健脾温肾法验案举隅

    浅析健脾温肾法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中的运用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是呼吸系统常见病, 常以 慢性咳嗽、 咳痰、 气短、 呼吸困难等为主要特征, 属 于中医的 “咳嗽” “喘证” “肺胀” 范畴。 在COPD发 病过程中, 气虚贯穿COPD整个病程, 阳虚则常与气 虚相兼为病, 补气和温阳是治疗COPD的重要手段。 补气以健脾为核心, 温阳以温肾为要旨, 采用...

  • 肺气络伤 初病已虚久病更虚 治则扶正通络

    肺气络伤 初病已虚久病更虚 治则扶正通络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一种病因不明、慢性、进行性、纤维化性肺疾病,好发于中老年人群。特发性肺纤维化造成肺间质细胞被破坏,肺有效呼吸容量减少,造成长期反复的慢性低氧血症,最终可能发展为呼吸衰竭。笔者总结临床经验,以络病理论为切入点,提出“肺气络伤”是特发性肺纤维化的基本病机,采用扶正通络法来治疗,在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方面初见成效,为临床治疗此病提供新的诊治思路。 病机:肺气络伤 肺络,有广义、狭义之别。广义之肺络,见于《黄帝内经集注》中云:“盖络乃经脉之支别...

  • 五脏为中心的系统功能观 治肺心病方

    五脏为中心的系统功能观 治肺心病方

    心系病证辨治勾要 通补兼施畅心脉 心主血,血行脉中,如环无端,周而复始,供养脏腑肢体。气血运行通畅,脏腑功能正常,则动静有度,强弱适中,节律正常,是谓平人。动是主导的,静是对应的,动则血行诸经,静则血涩为瘀,脉道不畅。动而太过,则血不循经,动而不及,则血失所主。其间证有寒热虚实之异,治有温清补泻各种通法,实者祛外邪,清热毒、泻痰火、化水饮、消痰瘀、祛阴寒;虚者辨气血阴阳之异而补之使通。血肉之心当以通为主,神明之心当以养为要,鉴于心病虚中有实,因虚致实者多,故应以通补兼施为原则。以通为补,以通为用...

  • 治疗咳嗽 兹举跟师顾植山教授所见病例二则

    治疗咳嗽 兹举跟师顾植山教授所见病例二则

    龙砂医学流派代表性传承人顾植山教授认为,中医治病应分天、人、病三个层次。《黄帝内经》论病因有天、人、邪“三虚”之说,诊断上就相应有辨病证(包括辨致病之邪)、辨人(体质)和辨天(五运六气)的不同角度,治疗上有司天、司人、司病证的不同层次。所谓的“司天方”是司天人关系之方,从调整天人关系的角度出发,调理气机,从而达到天人相应的境界,调动人体自身的力量消除疾病。 2016年丙申年,水运太过,少阳相火司天,寒甚火郁,相火被岁水所克,形成郁火病机,易使肺金受邪,产生咳...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