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病 第176页

病 第176页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中医药管理局: 为进一步做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诊断和医疗救治工作,我们组织专家在对前期医疗救治工作进行分析、研判、总结的基础上,对诊疗方案进行修订,形成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现印发给你们,请参照执行。各有关医疗机构要在医疗救治工作中积极发挥中医药作用,加强中西医结合,建立中西医联合会诊制度,促进医疗救治取得良好效果。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

  • 治小儿顽固性痰咳典型病例

    治小儿顽固性痰咳典型病例

    日常大家都会遇到这样的小患者,一旦感受风寒就出现咳嗽、气喘,听诊肺部痰鸣音明显,发热或不发热,缠绵难愈,有的连续输液数天方能减轻,这类患儿发病特别频繁,可谓顽固。治疗起来颇为棘手,真是让医者头痛,患儿家长闹心。西医治疗无非是抗炎抗病毒、化痰平喘,有条件的给予雾化,但是效果都不是很明显。建议可以给患儿同时服用小青龙颗粒和天黄猴枣散,疗效颇佳。 小青龙颗粒由《伤寒》名方小青龙汤制成的中成药。此方对于外感风寒咳嗽、内有停饮的患者效果良好,但是如果痰热内蕴的咳嗽患者单独用小青龙汤就不合适,因为小青龙汤过于温燥,这...

  • “认证先辨阴阳”学术思想 肺部感染病例之阴证

    “认证先辨阴阳”学术思想 肺部感染病例之阴证

    孔伯华先生家学深厚,他广博的临床实践、深刻的医理探究,凝结出宝贵的学术思想。我辈若能善加领会,如高擎灯火,临证逢疑难危重,亦可暗夜洞明。本文谨以病例两则,浅述孔伯华学术思想在肺部感染中的运用。 “认证先辨阴阳”学术思想 谈及治病理论,孔伯华先生有言曰:“医之治病,首先在于认证,将证认清,治之则如同启锁,一推即可。认证之法,先辨阴阳,以求其本。病本既明,虚实寒热则迎刃而解。” 先生认为,人之疾病,千变万化,但总不外乎阴阳。医者临症,必须先审...

  • 强身固本,以不变应病毒之万变

    强身固本,以不变应病毒之万变

    在新冠病毒肺炎肆虐之际,“强身固本,扶正御邪”是防疫的首要之法。《黄帝内经》有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在疫毒流行之时,人们处在同一环境之中,有人不得病,有人得病,有人病轻,有人病重,取决于人体免疫功能与病毒博弈的胜负。人体免疫功能全赖于正气的支撑,所以扶正御邪至关重要。 扶正气,不能简单理解为益气吃补药。何谓正气?正气是人体元真之气,以气血津液物质为基础,精气神形合一为要素,具有维持生命和抗御外邪能力谓之正气...

  • 吕华运用开泄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经验

    吕华运用开泄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经验

    吕华认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以痰阻气壅、肺气不宣,久则脾肾气虚、虚气上逆为基本病机,善于运用开泄法,以升降散为基础方,配合健脾益肾,活血化瘀法,具有宣展肺气、通络祛瘀、畅达痰邪、通利三焦气机之功效,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疾病,其体征是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并呈进行性发展,与肺部对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急性加重期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一种严重病症,病情持续快速进展,可危及患者生命,也可诱发多器官的功能性衰竭,如慢性肺心病等,...

  • 肺结核病 咳嗽气短咳痰 典型医案

    肺结核病 咳嗽气短咳痰 典型医案

    张锡纯原解   参麦汤出自张锡纯所著《医学衷中参西录》治阴虚劳热方中,主治阴分亏损已久,浸至肺虚有痰,咳嗽劳喘,或兼肺有结核者。方药由人参三钱、干麦冬四钱、生山药六钱、清半夏二钱、炒牛蒡子三钱、炒苏子二钱、生杭芍三钱、甘草钱半组成。张锡纯解析说:“人参为补肺之主药,而有肺热还伤肺之虞,有麦冬以佐之,则转能退热。麦冬为润肺之要品,而有咳嗽忌用之说,有半夏以佐之,则转能止嗽。山药其收涩也能助人参以补气,其黏润也能助麦冬以滋液。虽多服久服,或有壅滞,而牛蒡子之滑利,实又可以相济。且牛蒡子能降肺气之逆...

  • 炎性因子水平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中的诊断价值

    炎性因子水平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中的诊断价值

    2019新型冠状病毒是引起2019冠状病毒病(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的病原体,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广,主要传播途径为呼吸道飞沫传播、接触传播、气溶胶等人群普遍感染流行特点,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乏力,呼吸道症状以干咳为主,并逐渐形成呼吸困难、严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等。目前主要通过对痰液、咽拭子、下呼吸道分泌物、血液等标本进行荧光实时定量RT-PCR(rRT-PCR)检测确诊,但核酸检测存在耗时、假阴性等问题,不能观察病情进展。本文回顾分析42例确诊的COV...

  • 咳嗽的病因 瘀血咳嗽的病机 瘀血咳嗽的证治

    咳嗽的病因 瘀血咳嗽的病机 瘀血咳嗽的证治

    柴瑞霁治疗瘀血咳嗽经验 柴瑞霁主任为第5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家学渊源,临证40余年,思维开阔,临证辨证准确,效如桴鼓。笔者有幸随诊,本文探讨柴瑞霁主任临证治疗瘀血咳嗽的思维方法,以期拓宽临床诊治瘀血咳嗽的思路。 1咳嗽的病因 咳嗽是临床最常见的病证,主要由肺失宣肃,肺气不利导致。《医学三字经·咳嗽》曰:“肺为脏腑之华盖,呼之则虚,吸之则满。只受得本脏之正气,受不得外来之客气。客气干之,则呛而咳矣。亦只受得脏腑之清气,受不得脏腑之病气。病气干...

  • 痰乃病理产物 先言望诊 再言问诊

    痰乃病理产物 先言望诊 再言问诊

    痰乃病理产物,然其性质有别,痰色有黄、白、红、黑之异,痰质有稀稠清浊之殊,痰味亦有甜有咸,故从望、闻、问三诊以辨痰之形色气味,实具有重要之临床诊断意义。 先言望诊 辨痰之色泽、稀稠以察病之机转。 白色痰:初病吐痰,清稀色白,为病在表,属风寒。若外证已解,痰由清稀转浊,是病将愈矣。 痰白滑易出者属湿痰;白痰稠浊而冷为里寒甚。若无力作咳而咳白沫者,则属肺气虚。 黄色痰:主里热。新病不久,痰见黄白相间,清稀者,属温病之邪由卫转气。若转深黄而稠黏,唾出有热气,则为膈上...

  • 米子良治疗肺系疾病经验当代名医

    米子良治疗肺系疾病经验当代名医

    米子良 ( 1939—) ,男,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享受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内蒙古地区名老中医,内蒙古 自治区首批和第二批老蒙医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工作 指导教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伤寒学学术带头人。 从事临床工作 50 余载,擅用经方治疗内科、妇科等疾病, 尤其对肺系病证的治疗有独特认识。 内蒙古医科大学米子良教授认为,肺系病证多 以气机升降失常为主,主要病理变化为肺气宣降失 常。实者多由于痰邪阻肺,肺失宣肃,升降不利; 虚者多由于肺脏气阴不足,肺不主气而升降无权。 现将米老师治疗肺...

  • 慢性支气管炎 日常调养病后养护穴位按摩

    慢性支气管炎 日常调养病后养护穴位按摩

    慢性支气管炎一般都是由急性支气管炎反复发作、持续时间长而形成的。临床上凡咳嗽、咯痰或喘息每年发作持续3个月,连续2年或2年以上可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其本质是支气管的损伤、破坏甚至重构,是一个需要长期保养和治疗的疾病。 影响慢性支气管炎发病的原因一是感染,与感冒的关系极为密切,其中流感病毒、鼻病毒是引起流感和慢支反复发作的主要病毒。二是气象因素,秋末冬初(10~11月)或冬末春初(3~4月)气温变化大,尤其是气温骤降使呼吸道局部小血管痉挛、缺血,呼吸道上皮的纤毛变短、粘连、倒伏,故防御能力下降,...

  •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语出《金匮要略·痰饮咳嗽脉证治 第十二》,是张仲景对于痰饮病提 出的一个重要治疗原则,对后世 的影响也很深远。 痰饮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 义的痰饮包括痰饮、悬饮、溢饮、 支饮四类,是诸痰饮的总称。痰饮 的形成,内因肺、脾、肾三脏阳气 虚弱,三焦失于气化,致使水液停 聚;外因感受风寒湿邪等。在内外 因相互作用下,致脾运失司,饮邪 停聚,上不能输津以养肺,下不能 助肾以化水,三焦水道通调失职, 从而造成饮邪停聚而流溢人体四 处或波及五脏而成为痰饮病。其...

  • 慢性复杂性肺疾病的共性病机及治疗策略

    慢性复杂性肺疾病的共性病机及治疗策略

    由多个基因位点及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进而导致的 微小损伤, 经过长期积累所形成的一大类慢性非传染 性疾病, 即为慢性复杂性疾病, 如肿瘤、 冠心病、 慢性阻 塞性肺疾病等 [1-2 ] 。慢性复杂性肺疾病是指具有病因 病机复杂、 病程较长、 疗效不佳及预后较差等特点的临 床难治性肺系疾病 [3 ] , 慢性支气管炎、 慢性阻塞性肺疾 病、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 支气管肺癌、 支气管扩张等 均属于该类疾病范畴 [4 ] 。 络脉病变是多种疑难病发生发展共同的病理特征 与转归, 也是异病同治的重要基础 [5 ] 。吕晓东教...

  • 温肺化饮、肃肺止咳法治疗盐哮典型病例1例

    温肺化饮、肃肺止咳法治疗盐哮典型病例1例

    “盐哮”又名 “咸哮咳” ,明代张介宾首先提 出其病名 [1 ] ,清代何梦瑶、吴澄、林珮琴等后世 医家也对其有所论述 [2 ] 。何梦瑶 《医碥》曰 : “食 味酸咸太过,幼时多食盐醋,往往成此疾,俗谓之 盐哮。渗透气管,痰入结聚,一遇风寒,气郁痰壅 即发” [3 ] 。吴澄 《不居集》曰 : “咸哮咳,因食咸 物所伤,以致哮嗽不止” [4 ] 。林佩琴 《类证治裁》 曰 : “盐哮、酒哮、糖哮,皆虚哮也&...

  • 肺系疾病的治疗提供了宝贵的辨治思路和方药

    肺系疾病的治疗提供了宝贵的辨治思路和方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主任中医师、南京中医药大学师承博士生导师、安徽省国医名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张杰,长期从事《金匮要略》教学工作,临床实践50余载,学验并茂,擅用仲景方治疗各种内科杂症,师古不泥,颇有成效。现将其运用仲景方治疗肺系疾病经验整理如下,以飨同道。 肺系疾病根据其临床表现不同,可归属于中医学“咳嗽”“哮证”“喘证”“肺胀”“痰饮”等范畴。《伤寒杂病论》中记载的...

  • 过敏性哮喘方药 中医典型病案

    过敏性哮喘方药 中医典型病案

    过敏性哮喘是由变应原引发的过敏性哮喘疾病,易感人群容易出现喘息、气促、胸闷和咳嗽等由炎症引起的症状。过敏性哮喘是一种比较顽固的疾病, 如果忽视治疗, 可以伴随终身。本病在中医学中属于“哮证”范畴。“哮证”是指一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 发作时喉中哮鸣有声、呼吸气促困难, 甚则喘息不能平卧。病机以痰为主, 痰因肺脾肾功能失常, 津液凝聚而成。痰伏藏于肺, 复加外邪侵袭、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劳累过度等多种诱因而引起发作。但临床也发现许多因接触刺激性气体熏呛等引起。...

  • 以运气病机“伏燥兼湿”论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经验浅析

    以运气病机“伏燥兼湿”论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经验浅析

    2019年12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暴发。随着防控力度的不断加大,我国疫情得已控制,但境外确诊病例仍在增加,防控工作仍是重中之重,不可放松。在疫情期间,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中医科姚娓教授多次对雷神山医院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管理的A6病区新冠肺炎患者进行线上会诊,为患者远程开方。姚教授从五运六气的角度分析,认为新冠肺炎患者多兼具燥、湿两种病理因素和症状表现,可运用运气学说中“燥湿互济”理论指导新冠肺炎的辨治。笔者对姚教授以运气病机“...

  • 小儿肺脏娇嫩 贾六金针对肺系疾病总结出儿科治肺十二法

    小儿肺脏娇嫩 贾六金针对肺系疾病总结出儿科治肺十二法

    小儿肺脏娇嫩,不耐寒热,卫外不固,极易感邪。因此,肺系疾病占据儿科疾病十之六七,及时准确的治疗尤为重要,一旦失治,娇肺遭伤不易愈。首届全国名中医、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贾六金针对肺系疾病,总结出儿科治肺十二法。 宣肺法 该法主治风邪犯肺、肺失宣肃证,以咳嗽为主症,咳痰不畅,可伴有发热、流涕。因肺为娇脏,不耐寒热,易为邪侵,且不论风寒风热之邪均易致病。邪在肺卫,如“温邪上受,首先犯肺”,此时以肺为主,宜轻宣肺卫,疏风散邪为主,贾六金擅用三拗汤、止嗽散、华盖散、银翘散...

  • 一般风寒表证及风寒杂滞诸多病证 名医罗俊儒的经验方

    一般风寒表证及风寒杂滞诸多病证 名医罗俊儒的经验方

    组成及用法:防风10克,荆芥10克,紫苏10克,葛根15克,羌活10克,柴胡15克,生姜10克。水煎,每日1剂分3服。 主治:一般风寒表证及风寒杂滞诸多病证。 解析:本方为贵州名医罗俊儒的经验方。罗氏认为,寒邪于人体影响较之其他邪气普遍,诸多病证,常夹寒邪为害,包括外伤,有伤必有寒,故谓“百病皆有寒作怪,寒束肌表,卫阳不宣则发热恶寒无汗;寒邪内舍于肺则肺失宣降,鼻塞不通,咳嗽气喘;寒邪客于经络则经脉拘急收引,气血运行不畅,凝滞不通;寒邪伤中则运化呆滞,气机升降无力,脘腹疼痛,肠鸣呕吐...

  • 治未病思想指导鲁西南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治实践

    治未病思想指导鲁西南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治实践

    2020年鲁西南地区发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疫情时,济宁市中医院与济宁市传染病医院在中医治未病理论指导下,运用扶正祛邪、祛湿通络法对确诊的轻型和普通型新冠肺炎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诊治,发现此法在改善患者发热、咳嗽、乏力等方面取得良好的效果。随着新冠疫苗的接种、药物研发的持续跟进,临床应对疫情的医疗手段越来越多,但面对不断变异的新型冠状病毒,还是应以预防感染、增强自身抗病能力为主。结合临床诊治经验,笔者认为在复杂的疫情形势下,以中医治未病思想为指导,积极应用中医药诊疗手段扶正调体...

  • 发热病机复杂 热散病解案例

    发热病机复杂 热散病解案例

      发热病因众多,病机复杂。在辨证求因、审因论治的原则下,设法令其汗出,常取事半功倍之效。适度的保温促汗以降体温与一味冰冷降温有不同的结果。因为机体发热多为病理产热(不同于中暑的物理致热必用冰冷的物理降温法),用物理的“凉”对体温的“热”,只是寒热对流作用,又因其凉可收缩血管毛孔,抑制机体的自身散热功能,也影响体温中枢对体温的调节作用。   “体若燔炭,汗出而散”语出《素问·生气通天论》,意为发热很重,只要汗出,发热即可退...

  • 清肺排毒汤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中医思考

    清肺排毒汤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中医思考

    2020年1月27日,正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肆虐蔓延的关键时期,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率先在山西、河北、黑龙江、陕西四省紧急启动“清肺排毒汤救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的临床观察”。2020年2月6日,在先期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214例患者治疗取得总有效率90%以上的基础上,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联合发文,向全国推荐使用清肺排毒汤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和确诊患者。2020年2月19日,清肺排毒汤作为临床治疗期通用方,写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6版)》...

  • 射干麻黄汤异病同治哮喘 肺炎喘嗽 鼻鼽

    射干麻黄汤异病同治哮喘 肺炎喘嗽 鼻鼽

    射干麻黄汤出自《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并治第七》:“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麻黄汤主之。”该方具有温肺化饮、降逆平喘的功效,故凡肺中有寒、气机不利之证均可采用射干麻黄汤治疗,该方在儿科临床中可用于多种疾病。现介绍臣字门儿科第五代传人孙浩运用该方治验三则。 哮喘 孙某,女,6岁。既往有支气管哮喘病史。本次因受凉而发咳嗽气喘,喉间痰鸣,鼻塞,流清涕,面色淡白。舌质淡胖、苔薄白,脉浮滑。两肺满布哮鸣音。治宜解表散寒,温肺化饮。方选射干麻黄汤加减:射干6...

  • 治疗发热 名医王立忠典型病案

    治疗发热 名医王立忠典型病案

      河南省中医院王立忠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40余年,擅长治疗各种发热。笔者有幸从师,亲睹其治疗发热效如桴鼓。现将王立忠治疗发热的典型病案采撷一二,与同道分享。   湿温发热   何某 ,男,72岁,退休干部,2013年9月12日初诊。   主诉:发热半月余。   患者半月余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最高体温38.8℃,于某省级医院住院治疗,行全面检查。结果示:血沉80mm/h,C反应蛋白36.88个/L,降钙素原0.25~...

  • “神仙粥”治感冒粥到病除

    “神仙粥”治感冒粥到病除

    歌曰:“一把糯米煮成汤,七个葱头七片姜,熬熟兑入半杯醋,伤风感冒保安康。”这歌说的是一首药膳粥方。这首药膳有一个极其吸引人的名字,叫神仙粥。 “神仙粥”的具体烹制方法是:将糯米50克洗净,加适量水煮成稀粥,再加入葱白7根(约30克)、生姜7片(约15克)共煮5分钟,然后加入米醋50毫升搅匀起锅。 此粥专治由风寒引起的头痛、浑身酸懒、乏力、发热等症,特别是患病3天内服用,即可收到“粥到病除”的奇效。但是只能微微汗出,大汗淋漓易伤正气。 神仙...

  • 咳喘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典型医案经验

    咳喘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典型医案经验

    全国名中医曹利平是陕西省中医院主任医师,临床经验丰富,擅长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和内科疑难杂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下简称慢阻肺),属于中医“肺胀”范畴,是呼吸科常见疾病,常反复发作、逐年加重,治疗具有一定难度。曹利平在临床经验中,逐渐形成了对该病独特的诊治特点。笔者跟随曹利平临证抄方一年余,现将学习心得整理成文,供临床参考。 抓住两个阶段 曹利平强调慢阻肺辨治首先要按照病情是否发生变化分为稳定期和急性加重期两个阶段进行辨治。在慢阻肺的稳定期,病情常常呈现出虚实夹杂、病势缠绵...

  • 一般风寒表证及风寒杂滞诸多病证秘方

    一般风寒表证及风寒杂滞诸多病证秘方

    【组成及用法】 防风10克,荆芥10克,紫苏10克,葛根15克,羌活10克,柴胡15克,生姜10克。水煎,每日1剂分3服。 【主治】 一般风寒表证及风寒杂滞诸多病证。 【解析】 本方为贵州名医罗俊儒的验方。罗俊儒(1898~1990),贵州安顺人。幼好文学,酷嗜典籍,有较高的文学素养。少年时有志于医,问业四川名医袁清澄,临证数年,尽得其传,1920年始自行开业。立方遣药,圆通活法,不拘成方,不泥古法。内外妇儿科均擅长,又著《儒林医籍》《胎产心得》《幼儿福音》等书,1929年曾为贵州省代表参加全国...

  • 立冬宝宝少感冒生病

    立冬宝宝少感冒生病

    立冬后气温日渐下降。有小孩的家长,又要操心起怎么给孩子保暖了,“我们大人能知冷热,小孩子哪里知道,穿不对,抵抗力稍微差点就感冒生病,心疼死了。” 其实只要护好三个部位,就能让宝宝少感冒生病,家长们要注意了。浙江省杭州市中医院儿科主任医师黄金城指出,小儿的头颈部、腹部、足部要特别注意保暖。 头颈部 从中医经络角度看,头部为手足三阳经汇聚之处,是人体“诸阳之会”,所以头部的保护非常重要。“其实,不仅是宝宝,成年人也要保护头部,尤其是老人,风一吹容易头疼...

  • 多发病感冒 防治手段

    多发病感冒 防治手段

      感冒可以说是最常见的疾病了。一项网络调查结果显示,在3962位接受调查的人中,90.46%的人每年至少感冒一次,其中61.74%感冒1~3次,18.73%感冒3~5次,仅9.54%的人未曾感冒;在治疗方面接近7成的人选择自己“买药吃”,而高达46.31%的人会因感冒而输液。   减少诱因 预防为先   即使是普通感冒,也会给患者的学习、工作、生活造成很大困扰。中医理论中“治未病”的观念在预防感冒中可以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对于预防感冒而言,通风就是最好的...

  • 张伯礼论治湿浊痰饮类病

    张伯礼论治湿浊痰饮类病

    张伯礼将湿、浊、痰、饮四者合论,创立“湿浊痰饮类病”学说,归纳了津液异化类疾病的病证思维主线,建立了湿浊痰饮类病证治体系。该体系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和临床意义,可在更高层次上阐明复杂性疾病的病证关系,把握其演变规律与辨治策略,从而更好地指导中医临床。 湿、浊、痰、饮是临床常见中医病证,虽名称不同、症状多样,但均为津液运化失常而产生的一类关联性病证,且同属阴邪病证,重浊黏腻,或弥漫无形、易于流溢,充斥三焦百骸而引发疾病。湿、浊、痰、饮病临床呈现起病隐缓温和、症状复杂多变、病程绵延难愈的...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