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第17页
-
临床中医学专著 孙思邈中医药文化节
近日,由广东省中医院和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RMIT)联合建立的中澳国际中医药研究中心传来喜讯,双方的中医药合作循证研究取得标志性成果,首批英文版循证临床中医学专著已由世界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同日,双方还就进一步加强中医药科研工作签署第五期合作协议,广东省中医院吕玉波教授、陈达灿教授、卢传坚教授被RMIT大学聘为客座教授。 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中澳国际中医药研究中心副主任卢传坚教授介绍,首批出版的《慢性阻塞性肺病》和《银屑病》两部循证临床中医药学专著成功地将传统中医诊疗经验、现代临床研究证据和实验室...
-
充分发挥传统医学健康服务作用
8月18日,由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主办、世界卫生组织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同协办的国际传统医学论坛在澳门召开。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药合作中心同期成立。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澳门特别行政区代理行政长官黄少泽,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出席并讲话。来自27个国家和地区的卫生部部长、传统医学官员以及专家学者近300人出席论坛。 王国强代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澳门特区政府社会文化司共同签署了关于中医药领域合作的补充协议,并受聘为澳门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合作中心荣誉顾问。中心将与世界卫生组织共同...
-
华佗学术经验和医学精神研讨会暨中医医院名医馆建设经验交流会在
8月29日,在安徽省亳州市魏武广场和位于原中国(亳州)中药材交易中心大门西侧同仁堂旗舰店,由北京同仁堂(亳州)饮片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仁医堂特邀的国医大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级名老中医学科带头人等百名中医专家大型义诊活动在这里举行,现场人来人往、络绎不绝,专家们被市区及周边县区和乡镇赶来问诊的患者围得水泄不通。“这是同仁堂邀请来的北京专家,在北京挂他们的号都不容易,这次是义诊,以后每月都会在亳州举办一次,家里人想来看看。”现场有人这样告诉笔者。 这次义诊是中国中医药科技开发交流中心...
-
北京大学中医药临床医学院落户西苑医院
“北京大学中医药临床医学院的建立开创了西医院校与中医医院合作的新模式,在北京市中医药界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 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局长屠志涛日前在北京大学中医药临床医学院(西苑)签约仪式上表示。北京大学中医药临床医学院(西苑)由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与北京大学医学部协作共建而成,院址设在西苑医院。 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张伯礼院士表示,西苑医院要以北京大学中医药临床医学院的建立为契机,不断加强与北京大学医学部的合作。以需求为导向,发挥两者之长,加强人才培养,尤其是加强中医药科研领域的合作,...
-
中医针灸北京专家 朱丹溪医学文化传承
9月18日,由甘肃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办,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承办的2015年全省中药特色技术大赛省级决赛结束。经角逐,甘肃省中医院代表队荣获团体一等奖,该院有2名个人荣获一等奖,1名个人荣获二等奖。 此次大赛共有来自全省32支代表队参加,决赛内容包括中药理论和实践技能两部分,理论知识比赛包括中药传统鉴别、中药学及中药炮制基础知识,采用笔答形式,实践技能比赛分小组进行。 9月18日,以“针灸传扬、与我同行”为主题的中医针灸随手拍国际摄影比赛落下帷幕。此次比赛主要内容...
-
民族医医院建设 民间中医身份 医学师承班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近日下发通知,将于近期组织对中西医结合医院和民族医医院建设项目进行评估验收。 此次主要验收对象为第三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和第二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民族医医院共30家建设单位。评估验收以《第三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建设项目评估验收细则》和《第二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民族医医院建设项目评估验收细则》为主要内容,重点对中西医结合医院和民族医医院内涵建设和综合服务能力进行检查评估。 通知提出,各单位自评工作应在2015年9月7日前完成,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
-
探讨中医学认知模式 中医药应急工作
8月17日,天津市卫生计生委中医二处领导带领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二附属医院和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专家组一行26人,前往塘沽泰达医院、市第五中心医院和市总医院、市第三中心医院、武警医院开展中医巡诊工作。 医疗队由各院外科、重症医学科、脑病科、心身科等专家组成。专家针对骨科术后康复及围手术期中医药参与预防并发症等事宜,对住院患者的伤后中医康复,以及心理疏导等对各救治医院医务人员进行指导。 会诊过程中,专家小组成员与总医院医师充分交流,为多名从爆炸现场转诊的患者提供中医治疗方案,针对伤员情况进行...
-
交流名医学术 中医药儿童健康 高端讲坛
8月25日,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和马应龙药业集团共同公布最新中国肛肠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本次流调对象为我国18周岁(含)以上的城镇社区居民中的常住人口,结果显示上述人群肛肠疾病患病率高达50.1%。 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曹正逵表示,本次肛肠流行病学是我国第一次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最为广泛的社会调查研究。中医药是我国慢性疾病治疗与调养的重要手段,肛肠疾病为常见病,中医药可以深入分析、积极作为。 据悉,本次流调历时两年,深入广大农村、城市家庭获取6.89万例有效样本,覆盖全国31个省、自...
-
自然医学研究会 中医药旅游人才 中医骨干培训
日前,广东省自然医学研究会成立,选举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教授杨宏志为会长。该研究会致力于健康行业的创新与应用,主要研究量子医学以及中草药、针灸拔罐、声光电磁疗法、营养食疗、气功、音乐、心理疗法等自然疗法。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将每年的10月22日定为“传统医学日”,并制定了传统医学及自然疗法的长远发展规划。 本次成立大会由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中医肝病科主办,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自然疗法专业委员会等单位协办。 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ldq...
-
划时代进步——医学战胜巫术
李经纬,中国中医科学院荣誉首席研究员,中医史学泰斗。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史文献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等。在50年的医史研究与教学中,素以发掘古代中国医学史上的创造与发明等研究以及主持和主编中医大、中、小型工具书而著称。 中医发展相对于西方医学发展,在历史上有个很显明的特点,就是远在公元前四五世纪已公然与巫医决裂,而西方医学在公元十一二世纪,仍严重处于宗教桎梏下的黑暗时期。这或许由于神权的制约造成了医学家反叛而明显生成的创新精神,促成了西方医学发展史更多的革新。中医学远在公元前四五世纪已与巫分道,在其发展...
-
杨骏 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在管理上,杨骏坚持改革创新,通过管理手段引导医务人员服从服务于医院中心工作;他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一切以制度和规范为准则,坚持把医疗质量和安全作为医院管理的主线,狠抓中医特色优势建设,取得了医院两个效益的双丰收。 杨骏现任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院长。国家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指导老师,国务院津贴获得者,安徽省学科学术带头人、安徽省名医、安徽省名中医。社会兼职中国针灸学会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针灸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安徽省针灸学会理事长、安徽中医药...
-
运用中医药和现代医学理论:中医全科医师
中医全科医师:运用中医药和现代医学理论,从事社区人群常见病与慢性病诊断、治疗、康复、预防和健康管理等中医药服务的专业人员。主要工作任务包括:运用望、闻、问、切等中医诊断方法,诊断社区人群常见病与慢性病,并提供中医药及刮痧、拔罐、针灸、推拿、按摩等适宜技术治疗;进行急危重症急救或转诊;进行疾病预防性筛查、咨询,提供中医药防病服务;对社区老人、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重点人群提供体质辨识、小儿捏脊等中医药特色服务;进行居家医疗照顾;建立社区人群健康管理档案;进行中医养生保健和健康教育。 清晨6点,家住北京水碓子东...
-
吴塘字鞠通 清代医学家
吴塘(1758~ 1836年),字鞠通,江 苏淮阴县人,清代医 学家。他19岁时, 因父亲和侄子相继 病故,心中悲愤,于 是立志学医,发奋 读书。他曾在京师 检核《四库全书》, 得见吴又可的《温 疫论》,深感其论 述宏阔有力,极有 创见,又合于实情, 受到了很大的启 发。他对叶天士更 是推崇,在继承了 叶天土理论的基础 上参古博今,结合 临证经验,撰写了 《温病条辨》,对温 热病学说做了进 一步的发挥。吴 鞠通精究医术, 终成温病大家, 是温病学派的最高 成就。 乾隆五十八年 (1。793年)京师暴发 温疫,当时...
-
龙江医派:植根于黑土地上的医学流派
姜德友:龙江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全国第五批老中医专家经验继承人导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金匮要略学科带头人,黑龙江省领军人才梯队中医临床基础梯队带头人,国家级精品课《金匮要略》负责人,全国十三五规划教材《中医临床思维方法》主编,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龙江医学流派传承工作室负责人,黑龙江省龙江医派研究会首任会长,中华中医学会仲景学说分会副主任委员、心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学术流派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经方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医药文化分会副主任委...
-
在医学之路上不停求索 国医大师阮士怡教授百岁华诞
【人物简介】 阮士怡教授,1917年2月生,河北省丰南县人,硕士研究生学历,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研究生导师。 1946年6月北京大学医学院毕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一批中医药传承博士后合作导师,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天津市名中医,荣获天津市卫生系统“伯乐奖”。 阮士怡教授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事业70余年,是我国中西医结合领域的开拓者,推动了天津中医、中西医结合学科的分化与发展,创建了天津中...
-
医学专家提醒雪天健康保健养生
1月19日夜至20日,中国多地区普降大雪,有的地区降雪仍在持续。俗话说,瑞雪兆丰年。然而,瑞雪在给人们带来愉悦心情的同时,也给健康带来潜在影响和伤害。气温降低、路面结冰、路面湿滑等,对人们的衣食住行影响很大。有关医学保健专家提醒,雪天健康安全和保健养生更为重要。 【疾病篇】 谨防冠心病发作 雨雪天气温陡降,冠状动脉在寒冷的刺激下,易痉挛收缩,并发心肌梗塞的可能性就很大,因此,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一定要注意加强防护,及时服药;切忌劳累,注意保暖。 防止呼吸道疾病感染 冬季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抵抗力相对较低的儿童、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