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学 第17页

医学 第17页

  • 临床中医学专著 孙思邈中医药文化节

    临床中医学专著 孙思邈中医药文化节

    近日,由广东省中医院和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RMIT)联合建立的中澳国际中医药研究中心传来喜讯,双方的中医药合作循证研究取得标志性成果,首批英文版循证临床中医学专著已由世界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同日,双方还就进一步加强中医药科研工作签署第五期合作协议,广东省中医院吕玉波教授、陈达灿教授、卢传坚教授被RMIT大学聘为客座教授。 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中澳国际中医药研究中心副主任卢传坚教授介绍,首批出版的《慢性阻塞性肺病》和《银屑病》两部循证临床中医药学专著成功地将传统中医诊疗经验、现代临床研究证据和实验室...

  • 充分发挥传统医学健康服务作用

    充分发挥传统医学健康服务作用

    8月18日,由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主办、世界卫生组织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同协办的国际传统医学论坛在澳门召开。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药合作中心同期成立。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澳门特别行政区代理行政长官黄少泽,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出席并讲话。来自27个国家和地区的卫生部部长、传统医学官员以及专家学者近300人出席论坛。 王国强代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澳门特区政府社会文化司共同签署了关于中医药领域合作的补充协议,并受聘为澳门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合作中心荣誉顾问。中心将与世界卫生组织共同...

  • 一支中医学子组建的抗战救护队

    一支中医学子组建的抗战救护队

    抗战时期国难当头,矢志济世活人的青年中医学子们,立刻凭借无畏的勇气成为社会救护的生力军。在广东著名的客家之乡梅县,梅县国医专科学校师生组成的救护队,就是其中一例。 医校新生勇救护 民国时期,尽管国民政府教育部一直拒绝将中医纳入教育系统,但中医药仍然深得民众信赖,许多青年踊跃加入各地的私立中医学校,接受新式学校教育,成为新时代的中医学子。 梅县国医专科学校前身为梅县中医学校,创立于1928年,后因故停办。1937年,梅县中医界重新组织起来办学,定名为国医专科学校,并在中央国医馆备案。学校...

  • 华佗学术经验和医学精神研讨会暨中医医院名医馆建设经验交流会在

    华佗学术经验和医学精神研讨会暨中医医院名医馆建设经验交流会在

    8月29日,在安徽省亳州市魏武广场和位于原中国(亳州)中药材交易中心大门西侧同仁堂旗舰店,由北京同仁堂(亳州)饮片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仁医堂特邀的国医大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级名老中医学科带头人等百名中医专家大型义诊活动在这里举行,现场人来人往、络绎不绝,专家们被市区及周边县区和乡镇赶来问诊的患者围得水泄不通。“这是同仁堂邀请来的北京专家,在北京挂他们的号都不容易,这次是义诊,以后每月都会在亳州举办一次,家里人想来看看。”现场有人这样告诉笔者。 这次义诊是中国中医药科技开发交流中心...

  • 鼓励“万医创新”国际中医循证医学论坛

    鼓励“万医创新”国际中医循证医学论坛

    10月17日,由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会长、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林江涛倡导,国内百位顶尖哮喘专家共同发起的全国哮喘研究协作组在京成立。 协作组名誉主任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王陇德院士指出,我国在哮喘方面的医学转化及临床科研能力大部分源于国外理念,在哮喘临床诊疗指南中,鲜有源自中国的临床数据,国际哮喘管理权威案例的中国“好声音”依然微弱。 协作组主任委员林江涛表示,通过这个平台,拓展当代中国医生在哮喘领域的创新和科研思路,寻求解决临床问题的最佳途径和技术,...

  • 北京大学中医药临床医学院落户西苑医院

    北京大学中医药临床医学院落户西苑医院

    “北京大学中医药临床医学院的建立开创了西医院校与中医医院合作的新模式,在北京市中医药界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 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局长屠志涛日前在北京大学中医药临床医学院(西苑)签约仪式上表示。北京大学中医药临床医学院(西苑)由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与北京大学医学部协作共建而成,院址设在西苑医院。 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张伯礼院士表示,西苑医院要以北京大学中医药临床医学院的建立为契机,不断加强与北京大学医学部的合作。以需求为导向,发挥两者之长,加强人才培养,尤其是加强中医药科研领域的合作,...

  • 中医针灸北京专家 朱丹溪医学文化传承

    中医针灸北京专家 朱丹溪医学文化传承

    9月18日,由甘肃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办,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承办的2015年全省中药特色技术大赛省级决赛结束。经角逐,甘肃省中医院代表队荣获团体一等奖,该院有2名个人荣获一等奖,1名个人荣获二等奖。 此次大赛共有来自全省32支代表队参加,决赛内容包括中药理论和实践技能两部分,理论知识比赛包括中药传统鉴别、中药学及中药炮制基础知识,采用笔答形式,实践技能比赛分小组进行。 9月18日,以“针灸传扬、与我同行”为主题的中医针灸随手拍国际摄影比赛落下帷幕。此次比赛主要内容...

  • 民族医医院建设 民间中医身份 医学师承班

    民族医医院建设 民间中医身份 医学师承班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近日下发通知,将于近期组织对中西医结合医院和民族医医院建设项目进行评估验收。 此次主要验收对象为第三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和第二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民族医医院共30家建设单位。评估验收以《第三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建设项目评估验收细则》和《第二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民族医医院建设项目评估验收细则》为主要内容,重点对中西医结合医院和民族医医院内涵建设和综合服务能力进行检查评估。 通知提出,各单位自评工作应在2015年9月7日前完成,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

  • 探讨中医学认知模式 中医药应急工作

    探讨中医学认知模式 中医药应急工作

    8月17日,天津市卫生计生委中医二处领导带领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二附属医院和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专家组一行26人,前往塘沽泰达医院、市第五中心医院和市总医院、市第三中心医院、武警医院开展中医巡诊工作。 医疗队由各院外科、重症医学科、脑病科、心身科等专家组成。专家针对骨科术后康复及围手术期中医药参与预防并发症等事宜,对住院患者的伤后中医康复,以及心理疏导等对各救治医院医务人员进行指导。 会诊过程中,专家小组成员与总医院医师充分交流,为多名从爆炸现场转诊的患者提供中医治疗方案,针对伤员情况进行...

  • 交流名医学术 中医药儿童健康 高端讲坛

    交流名医学术 中医药儿童健康 高端讲坛

    8月25日,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和马应龙药业集团共同公布最新中国肛肠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本次流调对象为我国18周岁(含)以上的城镇社区居民中的常住人口,结果显示上述人群肛肠疾病患病率高达50.1%。 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曹正逵表示,本次肛肠流行病学是我国第一次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最为广泛的社会调查研究。中医药是我国慢性疾病治疗与调养的重要手段,肛肠疾病为常见病,中医药可以深入分析、积极作为。 据悉,本次流调历时两年,深入广大农村、城市家庭获取6.89万例有效样本,覆盖全国31个省、自...

  • 台湾中医学子 中国民族医药学 中医药局安全生产会议

    台湾中医学子 中国民族医药学 中医药局安全生产会议

    会议传达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关于“8·12”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重要指示精神,听取了医政司关于开展医疗救援相关工作的情况报告。 会议指出,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教训极其深刻,警钟震耳,必须牢牢记取,并以此为鉴。会议强调,安全是单位生产运营的重中之重,局机关各部门、各直属单位要强化安全教育和管理,防患于未然。 会议要求,局机关各部门、各直属单位要深入学习,强化安...

  • 自然医学研究会 中医药旅游人才 中医骨干培训

    自然医学研究会 中医药旅游人才 中医骨干培训

    日前,广东省自然医学研究会成立,选举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教授杨宏志为会长。该研究会致力于健康行业的创新与应用,主要研究量子医学以及中草药、针灸拔罐、声光电磁疗法、营养食疗、气功、音乐、心理疗法等自然疗法。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将每年的10月22日定为“传统医学日”,并制定了传统医学及自然疗法的长远发展规划。 本次成立大会由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中医肝病科主办,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自然疗法专业委员会等单位协办。 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ldq...

  • 中医药应助力沿线国家提升传统医学地位

    中医药应助力沿线国家提升传统医学地位

    日前,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研究论证会在京召开。会上,课题组代表汇报研究的进展情况、存在问题和下一阶段工作计划。与会领导和专家指出,应秉持互惠互利原则,利用中医药的进入,帮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升传统医学在整个国家中的地位,进一步扩大中医药的国际影响力。 会议提出“国内做强,国际做大”的战略思路,即以科技为先导,带动医疗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播。如国内主导进行课题研究,组织国际专家,共同进行科学研究,是增强影响力的有效方法。此外,考虑...

  • 划时代进步——医学战胜巫术

    划时代进步——医学战胜巫术

    李经纬,中国中医科学院荣誉首席研究员,中医史学泰斗。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史文献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等。在50年的医史研究与教学中,素以发掘古代中国医学史上的创造与发明等研究以及主持和主编中医大、中、小型工具书而著称。 中医发展相对于西方医学发展,在历史上有个很显明的特点,就是远在公元前四五世纪已公然与巫医决裂,而西方医学在公元十一二世纪,仍严重处于宗教桎梏下的黑暗时期。这或许由于神权的制约造成了医学家反叛而明显生成的创新精神,促成了西方医学发展史更多的革新。中医学远在公元前四五世纪已与巫分道,在其发展...

  • 杨骏 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杨骏 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在管理上,杨骏坚持改革创新,通过管理手段引导医务人员服从服务于医院中心工作;他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一切以制度和规范为准则,坚持把医疗质量和安全作为医院管理的主线,狠抓中医特色优势建设,取得了医院两个效益的双丰收。 杨骏现任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院长。国家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指导老师,国务院津贴获得者,安徽省学科学术带头人、安徽省名医、安徽省名中医。社会兼职中国针灸学会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针灸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安徽省针灸学会理事长、安徽中医药...

  • 运用中医药和现代医学理论:中医全科医师

    运用中医药和现代医学理论:中医全科医师

    中医全科医师:运用中医药和现代医学理论,从事社区人群常见病与慢性病诊断、治疗、康复、预防和健康管理等中医药服务的专业人员。主要工作任务包括:运用望、闻、问、切等中医诊断方法,诊断社区人群常见病与慢性病,并提供中医药及刮痧、拔罐、针灸、推拿、按摩等适宜技术治疗;进行急危重症急救或转诊;进行疾病预防性筛查、咨询,提供中医药防病服务;对社区老人、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重点人群提供体质辨识、小儿捏脊等中医药特色服务;进行居家医疗照顾;建立社区人群健康管理档案;进行中医养生保健和健康教育。 清晨6点,家住北京水碓子东...

  • 著名中医学家焦树德先生不幸辞世

    著名中医学家焦树德先生不幸辞世

    公元二零零八年六月十四日(农历五月十一),我国著名中医学家焦树德先生不幸辞世,山海含悲,亲朋垂泪,杏林痛失柱梁。追念前贤,迄今八周年,浩浩伟功业,浓缩于眼前。2016年6月15日,焦树德教授的外孙女、树德堂国医馆馆长陈咏梅女士,亲率后学于铜像前,缅怀前辈,谨以此文敬上。 泱泱华夏,赫赫文明。 星汉灿烂,绝学薪传。 医道肇始,黄帝歧伯。 伊尹卢扁,皆为圣贤。 不为良相,便为良医。 忧系家国,寿世济难。 厚德重生,抱楚为痛。 广布医泽,远播...

  • 葛洪字稚川 自号抱朴子 晋代著名的医学家

    葛洪字稚川 自号抱朴子 晋代著名的医学家

    葛洪,字稚川,自号抱朴子,晋代著名的医学家。有《肘后备急方》和《抱朴子内外篇》等著作传世。在《抱朴子内篇·道意》里,无情地揭露马氏诈称“神医”行骗的劣迹。此类事例很能发人深省,至今仍能给人们提供深刻的教训和启示。 兴古郡(今贵州普安西)有个姓马的太守,他不但是一个到处搜刮民财的贪官,而且是一个招摇撞骗的大骗子。马氏有个亲友前来求他救济和帮助,马氏故意不让亲友留宿太守府,却将他安排在府外一个处所,并且不让他与任何人接触。几天以后,马氏诈称他那位亲友是“神医道...

  • 黄元御“一代宗师”清代著名的医学家

    黄元御“一代宗师”清代著名的医学家

    黄元御(1705~1758年),清代著名的医学家,名玉路,字元御,昌邑市黄家新郭村人。黄元御医术精湛,医德高尚,为尊经派的代表人物。他继承和发展了博大精深的中医学理论,为后世影响深远,被誉为“一代宗师”。他淋雨透疹为医界一趣闻。 黄元御由京返乡,名噪一时。其女远嫁,生一子,出痘,势甚危,抱归求治,黄一见即怒责道:“此症险恶,不过日晡,速行。”其女长跪乞怜,黄不顾,呼人急驾骡车送之返。这时烈日炎炎,驾车的人又因故而迟迟未能上路,在中途又遇到倾盆大雨,周身淋得透...

  • 吴塘字鞠通 清代医学家

    吴塘字鞠通 清代医学家

    吴塘(1758~ 1836年),字鞠通,江 苏淮阴县人,清代医 学家。他19岁时, 因父亲和侄子相继 病故,心中悲愤,于 是立志学医,发奋 读书。他曾在京师 检核《四库全书》, 得见吴又可的《温 疫论》,深感其论 述宏阔有力,极有 创见,又合于实情, 受到了很大的启 发。他对叶天士更 是推崇,在继承了 叶天土理论的基础 上参古博今,结合 临证经验,撰写了 《温病条辨》,对温 热病学说做了进 一步的发挥。吴 鞠通精究医术, 终成温病大家, 是温病学派的最高 成就。 乾隆五十八年 (1。793年)京师暴发 温疫,当时...

  • 岐伯是上古时期杰出的医学家

    岐伯是上古时期杰出的医学家

    •庆阳有许多关于岐伯的人文传说和祭祀岐伯的古建筑;庆阳的地方志及历史资料皆记载岐伯是北地人,据考证,古代的北地就是现在的庆阳。 •据记载,“黄帝针灸”是我国最古老的医学流派,亦即医学始祖,而这一学派的创始人和传播者就是当时的名医岐伯。《黄帝内经》多以黄帝、岐伯的问答形式出现,可见岐伯为黄帝之师,岐伯为此派的核心人物。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医学文献中最早的经典论著,千百年来,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作出了巨大贡献,因而历代医家尊《黄帝内经》为“...

  • 打造传承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的“浙江模式”

    打造传承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的“浙江模式”

    浙江拥有国家、省级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共99个,其数量居全国前列。近日,中华中医药学会举办的“国医名师大讲堂暨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经验交流会议”上,浙江省介绍“名老中医工作室建设经验”的主旨发言得到了与会代表的热烈反响。那么在名老中医学术经验传承中,浙江究竟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方面? 名老中医学术经验取得卓越成果 浙江现有85位名老中医是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有25位名老中医和4个中医学术流派列入国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目前,浙...

  • 龙江医派:植根于黑土地上的医学流派

    龙江医派:植根于黑土地上的医学流派

    姜德友:龙江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全国第五批老中医专家经验继承人导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金匮要略学科带头人,黑龙江省领军人才梯队中医临床基础梯队带头人,国家级精品课《金匮要略》负责人,全国十三五规划教材《中医临床思维方法》主编,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龙江医学流派传承工作室负责人,黑龙江省龙江医派研究会首任会长,中华中医学会仲景学说分会副主任委员、心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学术流派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经方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医药文化分会副主任委...

  • 在医学之路上不停求索 国医大师阮士怡教授百岁华诞

    在医学之路上不停求索 国医大师阮士怡教授百岁华诞

    【人物简介】 阮士怡教授,1917年2月生,河北省丰南县人,硕士研究生学历,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研究生导师。 1946年6月北京大学医学院毕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一批中医药传承博士后合作导师,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天津市名中医,荣获天津市卫生系统“伯乐奖”。 阮士怡教授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事业70余年,是我国中西医结合领域的开拓者,推动了天津中医、中西医结合学科的分化与发展,创建了天津中...

  • 李茂如 中医学家中医文献目录学家

    李茂如 中医学家中医文献目录学家

    我的案头一直摆放着著名中医学家、中医文献目录学家李茂如先生的两部著作,令我时时回忆起跟他实习的那些难忘的岁月,享受着追求学术进取和深研学术过程中的乐趣。 李茂如是我最敬重的老师,他严谨的治学精神一直鼓舞着我不断探索前进。其《历代史志书目著录医籍汇考》《医籍叙录集》二书,堪称践行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经典著作。2015年北京中医药大学成立李茂如资料暨学术成果研究室。 李茂如是我所接触的老一辈知识分子中,既读书广博而深入,又思考睿智而独立的...

  • 我国九大民族医学

    我国九大民族医学

    藏族医学。藏医学有1200多年文字记载的历史。其理论体系是“隆、赤马、培根”,即“风、胆、痰”三元素学说,在诊断方法上尤其重视脉诊和尿诊,治疗方法有内服、外用、放血等。 蒙古族医学。公元13世纪至16世纪是蒙医学的形成时期,蒙医骨伤科有独到之处。1330年忽思慧用汉文编写的《饮膳正要》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较完整的营养学专著。蒙医理论方面形成以“三邪”学说为主要内容的理论体系,治疗方面可分为饮食、起居、药物、外治四种疗法,称“四对治&rd...

  • 医学专家提醒雪天健康保健养生

    医学专家提醒雪天健康保健养生

    1月19日夜至20日,中国多地区普降大雪,有的地区降雪仍在持续。俗话说,瑞雪兆丰年。然而,瑞雪在给人们带来愉悦心情的同时,也给健康带来潜在影响和伤害。气温降低、路面结冰、路面湿滑等,对人们的衣食住行影响很大。有关医学保健专家提醒,雪天健康安全和保健养生更为重要。 【疾病篇】 谨防冠心病发作 雨雪天气温陡降,冠状动脉在寒冷的刺激下,易痉挛收缩,并发心肌梗塞的可能性就很大,因此,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一定要注意加强防护,及时服药;切忌劳累,注意保暖。 防止呼吸道疾病感染 冬季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抵抗力相对较低的儿童、老...

  • 朝医学特色诊疗法

    朝医学特色诊疗法

    朝医学是在朝鲜族固有文化及传统医药的基础上,吸收中医药学的理论,并结合本民族的防病治病经验,以“天、人、性、命”整体观为理论指导,以“四维之四象”结构为主要形式,以“辨象论治”为主要内容的一门独特的医学科学体系。 1 病证分类 朝医学在临床上将病证分为外感诸病和内伤杂病两大类,分属于内、外、妇人、小儿、五官等科,外感诸病包括伤寒、中风、暑证、湿证、燥证、火证等42种;内伤杂病包括饮食伤、虚劳、霍乱、咳嗽、郁证、浮肿、胀满、消渴、黄疸、疟疾、积...

  • 养心即是养神 中医学的寡欲养心观

    养心即是养神 中医学的寡欲养心观

    基于知识考古学的中医养心理论历史考察 知识考古学是法国思想史学家米歇尔·福柯创立的一种后现代的思想史研究方法, 该方法具有创新性且对传统的现代历史观提出挑战。传统观念史研究一般是从“源头”开始研究, 并将概念浓缩为1个具有连续性的整体, 其有先入为主和主观两方面特征, 在文献收集分析中存在大量片面非客观的解读, 其不足是忽视了“源头”与后世发展中存在的差异, 否定了特定历史时期学术发展的独立特征, 不能准确反映学术发展的本质规律, 米歇尔&mi...

  • 中医学理根植于“经”

    中医学理根植于“经”

    再谈“读经”——试论中医传承创新的基点 记得鲁迅先生的著名杂文——《华盖集·十四年的“读经”》讲:“可曾用《论语》感化过德国兵, 用《易经》咒翻了潜水艇呢”?讽“读经”并无实效, 从古至今有关读不读经的争论从未停止。本文从中医学角度谈一下笔者对“读经”的一点微末见识。 什么是“经” 首要的...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