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第23页
-
中医学一证多方的困局 六经辨证体系与方证
中医学最鲜明的特色在于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其中辨证论治不但是中医学理论的特点,更是中医临床治疗学的核心,是中医临床诊断与治疗一体化的实际体现。总体而言,辨证论治是整个中医诊疗过程的核心,是中医开具处方的思想依据,是中医疗效的根本来源。辨证论治应该是一套完整的思想方法体系,当对不同疾病具有普遍有效性和实践的可复制性。随着中医学的发展,中医学现行的辨证方法可谓丰富多彩,六经辨证、八纲辨证、脏腑辨证、卫气营血辨证等,不一而足。这些辨证方式之间有什么区别吗?并且在要求与现代科学接轨的今天,有没有一种具有客观规律性、可复制性和...
-
中医学子全力投入救治工作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湖北中医药大学的在读研究生们奋战在抗疫最前线,他们用实际行动书写家国情怀,践行踏入医学圣殿时许下的铮铮誓言。 针灸骨伤学院2019级博士研究生熊雨墨在一线,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此时,他和在医院当护士的爱人赵玲芳一起,已经在学校附属医院湖北省中医院光谷院区急诊科奋战了两个月。 药学院2016级博士研究生熊远果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药学部工作。疫情发生后,他始终坚守工作岗位,当得知医院药学部要承担武昌方舱医院的药房建设工作时,熊远果作为主管药师主动请战,成为党员突击队队员。...
-
黄瑾明:丰富壮医学理论体系
黄瑾明丰富了壮医学理论体系,推崇阴阳互生、三气同步、三道两路、毒虚致病等壮医理论,创新提出气血均衡学说;强调调气、解毒、补虚、祛瘀四大治则;梳理验证壮医针灸特定穴,形成壮医药线点灸、壮医针刺疗法、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疗法三大核心技术,并规范壮医针灸操作。其临证针药结合,尤其注重壮医药特色疗法与方药的运用。 国医大师、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教授黄瑾明丰富了壮医学理论体系,推崇阴阳互生、三气同步、三道两路、毒虚致病等壮医理论,创新提出气血均衡学说;强调调气、解毒、补虚、祛瘀四大治则;梳理验证壮医针灸特定穴,...
-
元代医学家危亦林创造了悬吊复位法治疗脊柱骨折
公元13世纪,元代医学家危亦林创造了悬吊复位法治疗脊柱骨折,这是中国伤科发展史上的一个创举,它解决了脊背骨折治疗的大难题,也为其他部位骨折的治疗开创出一种新方法,比英国医生戴维斯在1927年开始使用治疗脊柱骨折的方法早了600多年。 大公无私 虚怀若谷 南北朝之际,战乱频繁,骨伤科随之发展起来。随着元朝的建立,阿拉伯医生进入中原,中国的外伤科由此吸取了阿拉伯医学的经验,使本来已经具有相当成就的外伤科更加充实丰富。值得一提的是,危亦林的《世医得效方》集中反映了元代以前骨伤科的主要成就,是我国古代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