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养生 第2页
-
中医重视节气养生 对照老祖宗的经验来养生健体
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批准中国申报的24节气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充分肯定。24节气作为农耕社会生产生活的时间指南,几千年来指导着中国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重视天人相应的中医也很重视节气养生,如何对照老祖宗的养生经验和时间节点来养生健体?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 春季篇 春为四时之首,万象更新之始。其中有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六个节气。 立春 微风渐暖意渐困, 劝君常把懒腰伸。...
-
春分节气养生防病上要重视哪些方面
今天是春分节气。春分后,春阳之气上升快,人体的代谢增强,情绪波动也大,加之气温经常骤变,容易导致人体阴阳平衡失调,诱发高血压、心脏病、精神病以及眩晕、失眠等症。春分时节,大家在养生防病上要重视哪些方面呢?大致说来,可从如下几点入手: ●调摄情志 疏肝为要 中医认为,肝属木,喜条达,与春令升发之阳气相应。如果不注意情志调摄,肝气抑郁,则会使身体不适。因此,春天应顺应阳气升发的自然规律,方可使肝气顺畅条达。这就要求做到,学会自我调控情绪,学会戒愤戒怒。培养乐观开朗的性格,多些兴趣爱好。可抽片刻时间闭...
-
大寒节气养生保健 饮食宜保阴潜阳 起居御寒防疾病
1月20日是大寒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大寒和小寒一样,都是反映天气寒冷程度的节气,大寒是指天气已经寒冷到极致的意思。今年腊八节又刚好和大寒节气是同一天,大寒节气和腊八节一过,距离春节的脚步也就越来越近了,所以民谚就有“大寒过了就是年”的说法。此时节,寒凝大地,阳气潜藏,因此要做好日常养生保健,为来年立春做好准备。 饮食宜保阴潜阳 大寒节气期间,饮食养生方面应遵守保阴潜阳的原则。我国古代就有“大寒大寒,防风御寒,早喝人参黄芪酒,晚服杞菊地黄丸&rd...
-
《长白山二十四节气养生》推介
朱桂祯、张文风、苏鑫等专家共同主编的《长白山二十四节气养生》(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以下简称《节气养生》)是长白山健康论坛的标识性成果之一, 也是传承和诠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厚重话题。 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先民们通过观察天体运行, 认知一岁中时候、气候、物候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是对大自然天文气象变化规律的科学揭示。它与民俗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衍生出大量与之相关的岁时节令文化,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素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