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历法中的二十四节气可以有效地反映出自然界气象、物候的变化,而根据中医学的理论,季节、气象、物候与人体生命活动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二十四节气在中医学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防治过程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有句俗话说:“ 冬养三九补品旺,夏治三伏行针忙。”可见,在三伏天这个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候应用针灸防病、治病在民间是被广泛接受和认可的。自然界以及人体的阳气在夏季时是一年中最旺盛的,所以这时尤其适宜治疗虚损、寒凝类的疾病。
除了广为人知的“三伏贴”贴敷治疗以外,我们还可以在夏至或三伏实施针灸治疗,节气针灸包括扎针、拔罐、艾灸等,这些方法都能通过穴位治疗,激发人体经气,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医生会根据病人的病症、体质的不同,在以上方法中选择1 ~ 2 种使用。夏至、三伏时节适合以节气针灸治疗的疾病有以下几类。
慢性反复发作的肺系疾病
在夏季节气针灸的适应症中,最常见的就是慢性反复发作的肺系疾病了,如反复感冒、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阻塞性肺气肿、慢性咳嗽、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鼻窦炎、慢性咽炎、咽部感觉异常等。
中医认为肺为娇脏,肺系疾病往往都是因为肺脏正气受损导致的。如很多支气管哮喘的病人就是因为在夏日贪凉,感受了寒邪,导致病邪伏于体内成为伏邪,等到冬季遇寒,外邪一旦引动体内的伏邪,就会发病。
治疗时常针刺定喘穴、风门穴、膻中穴、足三里穴等腧穴,艾灸肺俞穴、气海穴补益正气。
寒湿导致的肢体疾病
一些寒湿导致的肢体疾病也可以在此时进行节气针灸,如风湿或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性关节炎、慢性颈肩腰背疼痛、四肢麻木等。风湿类疾病往往缠绵难愈,遇寒遇湿发作。
中医认为肾主骨、主水,治疗时可艾灸肾俞穴,或在病痛局部艾灸驱寒,针刺阴陵泉穴、三阴交穴、委中穴及其他局部腧穴疏经通络。
消化系统疾病
消化系统疾病,如慢性胃肠功能紊乱、胃痛、腹痛、腹泻、消化不良等也可进行节气针灸。
中医认为这类疾病多与脾胃有关,如慢性腹泻患者,如果食冷加重,就是脾阳虚弱的表现。
所以治疗取穴时多以脾、胃经的腧穴为主,针刺足三里穴、中脘穴、天枢穴等腧穴,辅以艾灸气海穴、关元穴等腧穴,达到补气健体的目的。
小儿疾病
小儿为稚阳之体,夏日容易感受暑湿之邪,出现脾胃气机失调,继而出现各种小儿疾病,如小儿体虚、经常感冒咳嗽、小儿哮喘、慢性腹泻、消化不良(疳积)、遗尿、慢性泄泻等。
三伏节气针灸疗法顺应节气时令,对小儿疾病效果尤为明显。
其他疾病
其他疾病如素体阳虚、四肢冰冷、畏寒怕风、夜尿频频等病症,秋冬发作或秋冬加重的皮肤病如冻疮、寒冷性多形红斑、慢性荨麻疹,免疫功能低下等疾病也可以尝试节气针灸。
阳虚、寒凝类疾病,可以艾灸肾俞穴、腰阳关穴等腧穴,在最热的节气时治疗,顺应天时可以达到更好的温煦作用,也可以配合针刺温阳散寒,振奋自身阳气,达到预防、治疗的目的。
节气针灸的禁忌症
妇女妊娠期、结核病、多种感染性疾病急性发热期、支气管扩张咳血期不宜进行夏至节气针灸。糖尿病人、皮肤破损或瘢痕、对敷贴药物极度敏感的特殊体质患者,不适宜敷贴治疗,但可以选择针法或灸法治疗。
夏季节气针灸治疗之后,在其他节气,特别是四季变化明显的春分、秋分、冬至节气也都可以进行相应疾病的针灸、拔罐、艾灸、穴位贴敷治疗,达到养生保健、治病防病的作用。
相关文章
- 2024-03-07小寒节气时令勤御寒
- 2024-03-07中医退热 无发热汗已止
- 2024-03-07老中医田淑霄治杂病
- 2024-03-07中医养生 适合国人
- 2024-03-07向古人学呼吸
- 2024-03-07养生之道 正如煮一锅腊八粥
- 2024-03-07“雾笼全国”上焦如雾
- 2024-03-07严重口苦 泡脚拍打大腿
- 2024-03-07平衡养生
- 2024-03-07阳虚者食核桃红枣露 补肾阳养气血
最近发表
- 治疗咳嗽,哮喘,肺炎的精品中药秘方
- 成为VIP用户,免费查看本站99.99%秘方!
- 亲测过敏性鼻炎的中药方
- 尖锐湿疣和尿道口尖锐湿疣和各类尖锐湿疣的治疗小偏方配方,防复发性极高!亲测防复发!!
- 痛风的中医中药降尿酸配方,亲测,绝对有用!治疗痛风的中药配方来自于中医国药大师!!
- 内补黄芪汤治疗溃疡脓水出多,或过服败毒之剂,致气虚血弱,发热无寐,或兼盗汗内热,或不生肌。内补黄芪汤秘方制作方法。
- 防己黄芪汤治疗益气祛风,健脾利水。主治表虚不固之风水或风湿证。汗出恶风,身重微肿,或肢节疼痛,小便不利,舌淡苔白,脉浮。防己黄芪汤秘方制作方法。
- 痛泻要方治疗补脾泻肝。主治肝旺脾虚,肠鸣腹痛,大便泄泻,泻必腹痛,舌苔薄白,脉两关不调,弦而缓。痛泻要方秘方制作方法。
- 参术补脾汤治疗疟疾。参术补脾汤秘方制作方法。
- 人参胡桃汤治疗补虚定喘。主治喘促日久,肺肾两虚。人参胡桃汤秘方制作方法。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