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 第15页
-
管遵惠益脑十六穴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临床经验探析
管遵惠教授师源针灸世家, 博古通今, 学验颇丰。50余年间潜心理论钻研, 勤于临床实践和经验总结, 遵古而不泥古, 在继承家学及前人经验的基础上, 致力于针法灸法研究, 开拓创新, 独树一帜, 发展了热针疗法、蜂针经穴疗法、管氏过梁针法、管氏舌针等特殊针法, 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管氏针灸流派。管教授擅长针灸或针药并用治疗各种心脑病、脊柱病及各科疑难杂病, 在治疗脑病方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治疗学术思想。 慢性脑供血不足属于中医“眩晕”“头痛”的范畴, 《灵枢&mid...
-
治失眠 王净净40余年临床实践的经验方
王净净,湖南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第五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科技部、教育部科技评审专家,教育部学位中心论文评审专家,从事神经内科临床、科研、教学工作41年。谨遵“主病主方,专方专病”临证思维方式,精于中医脑病科疾病的诊治。先后主持完成14项省(部)级课题,发表医学论文120余篇,主编专著、教材7本,获省部级成果奖3项。 组成:酸枣仁20克,刺五加20克,桑葚20克,灵芝10克,远志10克,柴胡10克,郁金10克,百合10克,龙骨20克,牡...
-
和解通利法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膜炎的临床观察
结核性胸腔积液是我国目前最常见的胸腔积液类型,国内报道其占所有胸腔积液中的54. 15%[1]如果胸腔积液处理不彻底,结核性胸膜炎发生胸膜肥厚、粘连者达30%[2]。但是传统的西医治疗方法往往效果较差,本研究在采用抗结核治疗的同时,加用在和解通利法指导下所拟中药方剂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对象与方法 一.病例选择:我们对自2008年1月---2009年12月62例诊断为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其中男例19,女11例。年龄30.17±13.7...
-
熄风定眩方治疗血管性眩晕60例临床观察
血管性眩晕是以头晕、目眩为主要表现的一类 综合征,其共同特点是有颅脑的供血不足和缺氧存 在。目前西医对血管性眩晕的治疗多限于对症治 疗,如镇静止吐、改善循环等药物治疗,疗效尚不 显著。课题组根据临床经验,结合血管性眩晕的病 因及发病特点,自拟熄风定眩方,其具有平肝熄 风、镇肝通络、疏风清热、活血化痰的功效。本研 究以公认有效的氟桂利嗪 [1 ] 为阳性对照药,通过 对血管性眩晕患者用熄风定眩方治疗后临床疗效及 眩晕障碍评分量表 ( DHI) 得分的评定,探究该方 的疗效及临床优势。本课题经过伦理委员会审查 ( 20...
-
治疗失眠 临床采用中药熏洗加穴位按压
随着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工 作压力不断增加,失眠也成为最常 见的一种临床疾病。入睡困难、睡眠 中途易醒、睡眠时间减少都可以被 称为失眠,长期失眠的患者会出现 记忆力衰退、疲乏无力、头痛等症 状,严重者还会引发一些心血管以 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功能性疾 病,并且有产生抑郁症以及精神分 裂的危险,因此失眠是不容忽视的 一种疾病。临床采用中药熏洗加穴位按压方式治疗失眠,效果显著,现 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共67例患者,男性患者37例, 女性患者30例;患者年龄为16~69 岁;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 类单纯...
-
心血管疾病的中医辨治思路和临床诊疗经验
笔者从事中医内科医疗教学科研工作二十余年,在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疾病方面具有一定临床经验,现将心血管疾病的中医辨治思路和临床诊疗经验阐述如下。 辨治思路 整体调节,重视脾胃 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构成人体各个脏腑五官互机关联,互相制约;同时,人与自然、社会环境息息相关。五脏六腑病变均可影响到心,其中脾胃与心关系最为密切。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虚弱则气血亏虚,心失所养。同时,脾胃又是水液代谢的重要脏腑。脾胃失调则是则易产生瘀浊,瘀血病理产物,导致心脉痹阻。因此,治疗心病重在调理脾胃。心病的发...
-
高脂血症临床特点及诊断标准 高脂血症的动物模型
基于高脂血症临床病症特点的动物模型分析 高脂血症 (Hyperlipidemia, HLP) 是由于脂质代谢异常, 使血清中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的一种或几种脂类高于正常值, 和 (或) 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过低的一种病症, 表现为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或两者兼有的混合型高脂血症[1]。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 高脂血症的发病率已高达20%~40%, 其发病率高、分布广, 且呈年轻化趋势[2,3]。高血脂是诱发动脉粥样硬化、脂肪肝、高血压及其他心脑血管等疾病主要因素之一, 对HLP的相关研究已成...
-
顽固性失眠为中医的优势病种 临床验案
顽固性失眠常见舌象特征分析及临床辨治举隅 顽固性失眠 (慢性失眠)是临床常见的一种重症 睡眠障碍, 作为常见的生理心理疾病, 主要表现为睡 眠时间和 (或)睡眠质量严重不足, 并引起身体机能 低下的一种综合征 [1] 。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 节奏的加快, 顽固性失眠的发病率日益升高, 因其病 程缠绵, 病机复杂, 至今西医尚无特别有效的治疗 方法, 但中医对于顽固性失眠的疗效确切, 毒副作用 小, 依从性好, 为中医的优势病种。 正确的辨证是良 好疗效的前提, 《临症验舌法》云: “核诸经络,...
-
肖相如应用地黄汤治疗偏头痛临床经验
肖相如教授主要从事肾病和中医基础的临床、科研和教学, 善于应用地黄汤加减治疗各种常见病、疑难病, 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现将肖教授应用地黄汤治疗偏头痛的经验总结如下。 病案举例 案1患者某, 男, 46岁, 2016年5月11日初诊。患者20年前从单杠上坠落, 自诉背部着地, 具体过程不清, 无法描述出是否摔到头部, 意识丧失数分钟后自行清醒, 当时无头痛头晕等不适症状。其后开始间断发作头痛头晕, 具体头痛位置不固定, 发作频率为2~3日发作一次, 每伴恶心呕吐, 呕吐后可自行缓解, 半年后发作频率程度...
-
癫痫通治方 中医临床中可暂不分缓急标本以调理肝脾为主
难治性癫痫又称为顽固性癫痫,通常指无中枢神经系统进行性疾病或占位性病变,但临床病情迁延,经2年以上正规抗癫痫治疗,试用主要抗癫痫药单独或合用,达到患者能耐受最大剂量,血药浓度达到有效范围,仍不能控制发作,且影响日常生活者。 国医大师余瀛鳌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主任医师、研究员。长期从事中医科研及临床工作多年,临床精于中医内科,尤长于治疗肝病、肾病、心脑血管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糖尿病、癫痫等多种疑难病证。余瀛鳌重视临床文献的整理与研究,善于汲取古籍中蕴含的学验精华,在治疗难治性癫痫疾患中积累了...
-
癫痫临床应用清热羚角先 化痰僵蚕验 活血水蛭佳
癫痫是大脑神经元群过度放电所致的神经系统慢性功能性疾病。笔者运用中药配合西医治疗癫痫,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在应用中药时,除了辨证用药外,笔者还善用动物类药物治疗癫痫。动物类药多为血肉有情之品,其清热平肝、活血化瘀、开窍化痰、搜风剔经之功较草木之品作用峻猛效佳,具有独特的治疗效果,非草木类药物所能及。叶天士说:“病久则邪风混处其间,草木不能见其效,当以虫蚁疏络逐邪。”现将临床应用进行总结如下。 清热羚角先 在癫痫的急性发作或发热比较频繁时时,往往以“热、实&rdq...
-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血管性痴呆的临床观察
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该病在中老年人群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随着现代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临床对脑卒中的治疗成功率也越来越高,但是脑卒中患者在治疗成功后仍会出现一系列并发症,其中血管性痴呆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1]。血管性痴呆对患者的正常生活及健康均有严重影响,因此,须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西药治疗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但是整体效果不理想。为了更好地提高脑卒中后血管性痴呆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效果,本研究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进行干预治疗,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
-
中医情志护理改善神经衰弱症的临床观察
神经衰弱症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官能症类型, 以精神 易兴奋且易疲劳为主要特征。神经衰弱症患者多存在 易激惹、 烦恼、 紧张等情感症状, 且伴随不同程度的睡眠 障碍、 肌肉紧张性疼痛表现, 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 目前临床主要采用西医治疗, 以缓解其症状为主要目 标, 但效果有限。随着中医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 有报 道指出, 在神经衰弱症治疗中加入中医情志护理可有效 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笔者探讨中医情志护理在神经 衰弱患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 . 1 一般资料 选取2 0 1 5...
-
针刺联合西药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的临床观察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是指由脑出血或脑梗死后导致大脑无法得到有效供血而引起的认知功能衰退综合征[1]。该病严重危害老年人的心身健康,且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快,老年VD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VD病因明确,属于可防治的老年性疾病,疾病发展到后期,VD患者生活不能自理,会给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的负担。该病早期若能得到有效干预,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探索防治VD的方法及其作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观察针刺联合西药治疗VD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
-
中医临床心身医学治疗模式构建的思路与方法
中医临床心身治疗模式的构建 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 生物医学模式的进步, 许多疾病已被现代医学所攻克, 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倍感尴尬的是, 生物医学在进步, 疾病谱却在日渐扩大, 许多慢性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都在逐年增高, 特别是与心理因素有关的疾病, 例如恶性肿瘤、原发性高血压等, 故而在意识到单独的躯体治疗存在很大的缺陷后, 现代医学形成了一门新的分支学科——心身医学。心身医学是研究心理因素与躯体疾病之间关系的一门科学, 是目前“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
-
转移性结直肠癌临床治疗芪附龙葵汤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肿瘤侵袭、 转移则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人们一直在探索最 佳的治疗方式,综合治疗成为结直肠癌的主要治疗 模式 [1 ] 。尽管目前转移性结直肠癌的化疗方案很 多,但目前世上公认的对结直肠癌有效的药物如奥 沙利铂、希罗达、氟尿嘧啶、伊立替康、靶向药物 爱必妥等仍不能令人满意 [2 ] 。近几年来我们使用 芪附龙葵汤加 Xelox 方案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取 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 1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国家卫生计生委制定的 《结直肠癌诊疗规范 (...
-
张晓云从肝脾不和论治郁证的临床经验
郁证是以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胸胁胀痛,或易怒易哭,或咽中如有异物梗阻等为临床表现的一类病证[1]。郁证是中医病名,其临床表现与西医中的抑郁症、焦虑症、神经衰弱、围绝经期综合征等病证相似。随着生活节奏加快,社会压力增大,郁证的发病率明显提高。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张晓云教授是第5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四川省卫生系统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从事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40余年,对内科疾病的诊治具有独到的见解和丰富的经验。针对郁证的临床辨治,张晓云教授尤其重视肝脾两脏的协同作用,认识到肝脾不和在郁证...
-
帕金森病 中医学根据临床常用治疗方法
帕金森病是老年人中最常见的神经变性疾病之一,以肢体震颤、肌肉强直、运动减少及姿势妨碍等为首要临床特征,晚期会导致患者日子不能自理。中医学根据临床体现将本病归归于“颤证”领域。杨思进教授从医三十余载,临床经验丰富,辨治疑问杂病常独辟蹊径,取得良效。 病因病机 脾胃亏虚为本,络脉阻滞为标:受“诸风掉眩,皆归于肝”的影响,大多数医家认为本病的发生多为肝肾短少、虚风内动,主病在肝、肾,治疗多以滋补肝肾、息风定颤为主,作用不一无是处。杨思进教授在多年的临床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