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 第11页

专 第11页

  • 辅修专业教育助力瑶医药发展

    辅修专业教育助力瑶医药发展

    本报讯 记者衣晓峰日前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第三届瑶医辅修专业结业暨第四届瑶医辅修专业开学典礼上了解到,自2012年到现在,黑龙江中医药学界已累计培养了400余位瑶医学辅修专业学员,为高等中医药教育向民族医药教育拓展、振兴民族医药事业做出有益探索。 瑶族是我国一个南方山地民族,俗称“岭南无山不有瑶”,并且主要聚居于亚热带地区。瑶医药作为民族医药的重要代表,在上千年的发展历史中,逐渐形成了鲜明特色和丰富内涵,有着丰富的诊治经验和独特的民族风格。 但目前瑶医药学人才、特别是高水平...

  • 中医整脊医师 中医哲学专委会

    中医整脊医师 中医哲学专委会

    11月29日,中华中医药学会免疫学分会在广东广州成立。中国工程院院士曹雪涛担任名誉主委,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卢传坚当选为主任委员。 会上,中华中医药学会副秘书长洪净指出,中医理论的整体观、辨证论治的治疗思路、形神合一的生命观以及天人合一的宇宙自然观,蕴含了个体化的诊疗方案与作用多靶点的优势结合,对免疫性疾病治疗具有独特优势,能够在很多疾病治疗中取得意想不到的疗效,免疫学分会要构建国家级中医药免疫学术交流平台,不断提升中医药免疫学术水平和中医药防治免疫性疾病的临床实践能力,要要致力于引进和推广国际前沿免疫研究...

  • 高考压力山大 心理专家支招

    高考压力山大 心理专家支招

      还有不到一个月,读了12年书的莘莘学子将要面临高考,记者从桂林市妇女儿童援助站了解到,面对高考,很多考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如何化解这些心理危机?桂林市妇女儿童援助站副站长、心理咨询师郑珍辉表示,正确的化解压力是关键。   ■新闻背景   考生扎堆看心理医生   5月8日,记者从桂林市妇女儿童心理援助站了解到,从4月初开始,因为高考前去咨询心理问题的学生、家长逐渐增多。进入5月后,基本上每天都有考生或家长咨询心理医生,且多数是桂林市重点中学的学生。   据该援助站副站长、心理咨询师郑珍...

  • 深圳市中医院国家级重点专科巡礼

    深圳市中医院国家级重点专科巡礼

    深圳市中医院,位于南国之滨,是一家传统与现代兼备的中医医院。该院始建于1975年,经40载的发展,现已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中医院,被誉为“特区国医之窗”。 “名医带动名科,名科成就名院”,专科发展是医院发展的基础,作为深圳市中医药事业的龙头单位,深圳市中医院在重点专科建设方面采取“见苗浇水,逐级培育,重点突破,树立典型”的办法,对患者需求量大、发展前景较好、中医特色突出的科室作为优先培养对象,...

  • 中医药学会五运六气专委会

    中医药学会五运六气专委会

    近日,山东省淄博市中医药学会五运六气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龙砂医学流派传承工作室张店区中医院推广工作站揭牌仪式在淄博举行。 此举旨在加强“五运六气”学说的传承与研究,推动龙砂医学的学术传承、临床运用、推广转化,丰富和发展龙砂医学理论与实践经验。龙砂医学流派传承工作室张店区中医院推广工作站揭牌仪式同时举行。此次活动由张店区中医院承办,来自淄博市各地140余名中医专业技术人员参加。 12月8日,北京中医药大学与思路迪医药科技公司签订新药合作项目协议,双方就该校雷海民教授团队在抗...

  • 加大传统医学推介力度“中医针灸”专家传承工作室

    加大传统医学推介力度“中医针灸”专家传承工作室

    国家卫生计生委于6月19~20日在江苏苏州举办第二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卫生部长论坛,主题为“深化卫生务实合作,促进健康可持续发展”。 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捷克共和国总理博胡斯拉夫·索博特卡、匈牙利人力资源部部长本奇·里特瓦瑞、江苏省省长石泰峰和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施贺德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 刘延东指出,“16+1合作”开辟了中国同传统友好国家关系发展的新途径,目前已步入成熟期和早期收获期。今年是中国&mdas...

  • 《中医药法》明确民间中医确有专长者可获医师资格

    《中医药法》明确民间中医确有专长者可获医师资格

    12月2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医药法》。作为第一部全面、系统体现中医药特点的综合性法律,《中医药法》对于中医药行业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本次《中医药法》亮点在于,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法律制度,保持和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有人认为,立法降低了中医药准入门槛,为公众带来安全隐患。对此,记者采访了有关部门和专家。 问:中医药立法意义何在? 答:力求破解医师管理拧巴、制剂品种萎缩、药材质量下降等问题。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

  • 中医药故事 中医药成热点 中医治未病专委会

    中医药故事 中医药成热点 中医治未病专委会

    3月30日,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16年第一次新闻宣传工作协调会议召开。会议回顾总结了去年中医药新闻宣传工作情况,并就做好今年的工作交流讨论,提出建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马建中强调,要提升中医药新闻宣传工作能力水平,创新方法手段,把握好时、度、效,讲好中医药故事,树立中医药良好形象。 马建中表示,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新闻舆论工作的要求上来。自觉担负起新闻宣传工作的职责和使命,把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摆在首位,不断提高新闻宣传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要深刻认识做好新闻宣传对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 中药材市场呼唤质量鉴定专业人才

    中药材市场呼唤质量鉴定专业人才

    全国中药材中药饮片鉴别培训大会于12月11~14日召开。会上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会长黄正明表示:“中药市场乱象,假冒伪劣充斥市场,国内严重缺少中药质量鉴定专业人才,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致力于培养鉴别人才就是要提升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保证人民用药安全。”国资委行业协会办公室主任张涛指出:中药材鉴定师在中药市场中占有重要地位,培养此类人才刻不容缓。《中国药物经济学》杂志社社长罗景虹表示,中药材鉴定师是药厂、医院的“守门员”,一定要把好质量关。 大会同期启动“...

  • 耳针改善抑郁 中医治艾滋培训 中医整脊专业委员会

    耳针改善抑郁 中医治艾滋培训 中医整脊专业委员会

    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朱兵团队利用自主研发的耳迷走神经刺激仪治疗抑郁症取得了良好临床疗效。相关论文近日发表在国际情感障碍学会主办的《情感障碍》杂志上。 迷走神经刺激术是近10年来国际上兴起的用于治疗某些顽固性疾病的有效物理治疗方法,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定其为有效治疗癫痫以及抑郁症的技术。但该方法受到手术及潜在副作用等因素限制难以推广应用。朱兵团队发现,哺乳动物外耳中央及外耳道分布有迷走神经耳支,这个区域的刺激对癫痫和抑郁症等疾病有较好效果,并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耳迷走神经刺激仪。 该研...

  • 国医馆 助力中医药强市建设“中医养生”专栏

    国医馆 助力中医药强市建设“中医养生”专栏

    日前,湖北省襄阳市中医医院在与本地媒体合办的《中医中药》专版上,开辟“中医养生”专栏,请该院国家级、省市级获评名医撰稿,一经推出,受到群众的一致欢迎。 为区别于“鱼目混杂”的养生乱象,“中医养生”系列拒绝网上下载,通过现场采写的方式,从介绍名医、名医谈养生、现代人养生、心态养生等多个方面真实传递,给群众以正确的养生指导。专栏还设计具有中医文化底蕴的题花,铺垫中医韵味的底色呼应,使版面更具美感。 2014年9月,四川省绵阳市中...

  • 中医师资格认证 中医学、针灸推拿专业为研究对象

    中医师资格认证 中医学、针灸推拿专业为研究对象

    “分阶段考试让我在学校里基础知识还很巩固的时候就能参加考试,比之过去毕业后临床实习1年以上再考,备考会轻松不少。”北京中医药大学五年制中医学专业在读的小王正在备考5月27日和28日即将开始的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分阶段考试中第一阶段的考试。 据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将以五年制(及以上)中医学、针灸推拿专业为研究对象,根据地域分布、办学层次、参与意向等,在8所中医药院校开展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分阶段考试实证研究(第一阶段)的考试工作。 本次实证研究的考试主要分为两个阶...

  • 中医院要姓“中”中医院要有“专”中医院要有“新”

    中医院要姓“中”中医院要有“专”中医院要有“新”

    10月25日,全国中医药大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医药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作为中医人,我备受鼓舞,并深深感受到:中医药事业已被定位于国家战略,当下的政策必将给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带来日益强大的推动力,中医药事业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 今年年初,山西省省长楼阳生提出“中医药强省”战略构想,这与国家的发展方向完全契合,山西省中医院作为山西省中医界的龙头单位之一,重任在肩。中医院集中医医疗、保健、教育、科研、产业、文化为一体,是中医药服务及中医药发展的排头兵,所以,中医药发展好不好,先看...

  • 抗衰老专家的长寿方案

    抗衰老专家的长寿方案

    罗伯特·高德曼博士是世界抗衰老协会主席,国际医学委员会主席,他的个人长寿方案是: 锻炼:每天进行有氧锻炼1小时并配合轻度耐力训练,每周至少运动3次,每次在半小时左右。 每日补充:多种维生素。 饮食结构:高蛋白质,低脂肪,尽量素食,极少吃油炸食物、红肉和贝类。每天尽量吃7种以上的蔬菜,7种以上的大米、谷麦和豆制品等,2—4种水果。每周吃3次鱼,常吃的是大豆和山药。 酒精:少量红葡萄酒。 睡眠:睡眠时间约6个小时。 饮水方案:每天至少喝1500毫升水。 个人生活秘密:良好的遗传基因,积极的生活...

  • 体验中医药文化 重点专科 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

    体验中医药文化 重点专科 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

    5月11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通知指出,2012年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周期已满,将于2016年5~6月组织开展验收工作,以全面掌握2012年传承工作室建设情况和成效,总结经验,查找问题,以验促建,进一步推动传承工作室建设。 本次验收主要包括五项,分别为条件建设,包括示教诊室、示教观摩室、资料室建设情况,声像采集、实时记录等设备的采购及使用情况;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开展情况,主要包括名老中医药专家擅长的优势病种诊疗方案的整理、论文论著的出版、名老中医药专家资料的收集等;人才培养情况。主要包括传承队...

  • 中医药传承 百个县中医院重点专科

    中医药传承 百个县中医院重点专科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于3月17日发布。“十三五”规划纲要要求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并提出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全民医疗保障体系,加强重大疾病防治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加强妇幼卫生保健及生育服务,完善医疗服务体系,促进中医药传承与发展,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保障食品药品安全等8个方面的具体要求。 “十三五”规划纲要在第六十章“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中,将“促进中医药传承与发展”单...

  • 脊柱疾病专科 新增8个中医馆

    脊柱疾病专科 新增8个中医馆

    为发展专病专治、方便广大患者就诊、提高脊柱疾病的诊疗效果,北京市房山区中医医院于2月14日成立脊柱疾病专科,主治颈、胸、腰椎退变性疾病及创伤、肿瘤等。 该专科由脊柱外科专家许营民主任医师及其团队出诊。专科成立后,无论门诊患者还是住院患者都将由这一团队精心设计诊疗方案。他们对脊柱疾病有着丰富的临床诊疗经验,尤其是对于必须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该团队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设计合理的个性化手术方案,更有助于患者的康复。 贵州省12届人大第4次会议日前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13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指出,...

  • 八十高龄中医专家话养生

    八十高龄中医专家话养生

    北京中医药大学著名专家孔光—教授已80高龄,从事中医教育与临床工作60余年,仍腰不弯,背不驼,健步稳行,思维敏捷,临诊动辄六七小时仍精力充沛。这都得益于他深悉医理,讲究养生之道。 顺应自然随遇而安 孔光一认为,人生活于自然中应顺应自然。他注重“顺四时而适寒暑”,根据气候变化增减衣服。天凉时,他出门会围上围巾;天热时,会穿上单衣,但很少用空调。他说,夏天就是要出汗,这样可以将人体内伏藏的沉寒痼冷借出汗而解。 孔光一的生活在节制中又有随性。他从不刻板地遵循某些教条,只要不违背保养...

  • 保健专家谈老年保健误区

    保健专家谈老年保健误区

    郑秋甫是解放军总医院专家组成员、教授,从事老年心血管病临床医疗和保健工作40余年,享誉杏林,医术造诣颇深,被聘为中央保健会诊专家,全军保健委员会专家组副组长。 “老年人应转变观念,树立‘健康自己掌握,保健也需量体裁衣、因人而异的理念。”郑秋甫教授针对老年人提出以下养生误区及如何正确养生。 误区一:身体倍儿棒吃嘛嘛香,没病无痛就是健康。 纠错: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二健康新定义。 郑教授说,“我们说。一个人健康,不单指躯体没有疾病,而是人的生理、心理状态和...

  • 98岁水利专家张光斗养生经

    98岁水利专家张光斗养生经

    著名水利水电工程专家张光斗今年已有98岁了,但他在耄耋之年,依旧给学生们讲课。为了掌握第一手材料,89岁时,他还到三峡工地检查施工质量。如此健康的身体,与张老养生有着密切的关系。 淡泊名利是张老长寿的主要原因。几个年来,张老全身心地投人自己的工作,且功勋卓著。2000年院士楼建成后,张老说什么也不肯搬进去。问他为什么不搬,他说:我的住房条件很好,新房还是让给年轻的院士吧。 张老是出了名的“工作狂”。70多年来,除了在清华园的三尺讲台上传道授业外,大部分时间他都在崇山峻岭、急流险滩中度过。从黄...

  • 神情专注的人最多长寿

    神情专注的人最多长寿

      医学家经研究,得出一个可靠的结论:“神情专注的人最多长寿。”比如书法家,他们就属于“神情专注”的一个群体,但凡卓有成效的书法家,一般都比平常人寿命更长。   唐朝著名书法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洵,分别活了77岁、88岁、85岁,都属于高寿之人。近代书法家吴昌硕活了83岁,齐白石老人活了94岁,被人们称为书法家、诗人、考古学家和文学家的郭沫若先生虽然经历了艰苦的战争年代,却依然活了86岁高龄。近代,被人们尊为“百岁书法老人”的更是大有...

  • 北京89岁营养专家索颖的长寿之道

    北京89岁营养专家索颖的长寿之道

    北京团结湖头条是一个长寿社区,在这个社区里有位著名营养专家——索颖。索老神采奕奕,是社区老人社团形象大使。社区在3年前专门为空巢老人设立了 “老年营养餐桌”,首席营养颐问就是索老。 我慕名来到索老的居所采访。索老非常热情地把我迎到家:中,整个谈话中,索老都带着慈祥的微笑。索老1922年出生在北京,是满族人。上个世纪40年代就读于辅仁大学家政系,后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进修营养学。她1950年回国,先后创办了北大医院结核病院、平安医院、宣武医院等多所医院的营养室,曾任北...

  • 专家讲解 人体健康手册

    专家讲解 人体健康手册

      2011年,38场讲座,近50名广西乃至全国知名的名医、专家……在广西日报传媒集团的二楼会议室与读者相约在每个周日。   心脑血管科、肿瘤科、中医科、营养科、消化科……南国健报请来的专家、医生都各有所长,他们精彩的讲座内容,热辣的健康观点也让不少周末不休息,早早就在现场等候的读者们感觉只有一个字:值!   2011年已然过去,可仍有不少读者纷纷致电本报热线,建议搞个“年终总结”。于是,本报把专家们的讲座内容整理成了本次回顾,以飨读者...

  • 专家支招为您解除难言之隐:老人怎样防漏尿

    专家支招为您解除难言之隐:老人怎样防漏尿

    (记者闫世峰)不少老人害怕大声笑、不敢用力咳嗽和蹦跳……其原因很简单——怕出现漏尿(尿液不自主地从尿道中流出)。老人的这种难言之隐不仅会造成阴部瘙痒刺痛、浑身尿臊味儿等.而且引发膀胱癌、膀胱结石、。肾积水合并感染造成尿毒症等的风险是正常人的3倍。专家认为,老年朋友发现尿失禁(漏尿)只要及早采取措施.是完全可以治愈或缓解的。 广州中医药大学李健博士告诉记者.尿失禁时流出的尿液有的可能只有几滴.有的可能是几十或上百毫升.但在清醒状态下每月发生1次以上.即可诊断为尿失...

  • 中医历史上 一辈子专业搞中医的人

    中医历史上 一辈子专业搞中医的人

    公元1771年腊月初一。 京城大雪。 城中百姓都沉浸在新春的喜庆气氛中。 谁也没有注意到,有一老一少两个人,带着两个仆人,踏着厚厚的积雪,悄然来到了北京。 老人显得很虚弱,但却不掩其神采。 他们找了处旅店住下,然后休息。 两天后,老人把儿子和几个朋友请到自己的房间,对他们说:“此次奉诏进京前,我已经知道自己命数已尽,但忠义二字不可违,故不惜残命,冒死进京,非常不幸的是,现在我估计可能无法等到面见皇上了,就把各位找来,与各位告别吧。”...

  • 肿瘤专家吴玉华 专注中晚期胃肠癌治疗

    肿瘤专家吴玉华 专注中晚期胃肠癌治疗

    1987年,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首开先河,在湖南省内设立第一家中医肿瘤专科。作为一名住院医师,当时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吴玉华参与了科室的筹备组建。26年过去,吴玉华在见证中医肿瘤防治发展历程的同时,也已成为业内颇具知名度的中医肿瘤专家,在临床和科研上都颇有建树。 吴玉华教授目前担任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大量行政管理事务在身却一直坚持临床工作,她每周一天半的门诊挤满了不少慕名而来的患者。11月上旬的一天,吴玉华在接受采访时反复强调,“中医治肿瘤既有特色也很科学,但有其...

  • 袁炳胜 师承全国五百名老中医药专家李孔定

    袁炳胜 师承全国五百名老中医药专家李孔定

    中国针灸医学是经4000余年临床实践,在中国数千年中,中国大地上南北东西,数万计中医针灸医师代代相继,经过与临床疾病作斗争中反复实践、临床验证而形成,并不断完善和发展的临床学科,她是中医学生命体系中的有机部分。早在1500余年前,中国针灸就传播到朝鲜、日本、东南亚,成为这些地方的主流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十年来,由于一些旅居海外的高水平的中国中医针灸师在治疗一些现代疑难疾病方面的卓越疗效、合理运用针灸安全无副作用、临床运用范围广泛等优势,而受到世界各国民众的喜爱,不仅大批中国中医针灸师成功走向世界,而且由于海外中...

  • 王孟英 中医史上最伟大的霍乱专家

    王孟英 中医史上最伟大的霍乱专家

    清朝政府虽然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但是民间却完全是另外一回事儿,沿海城市与外界的交流频繁,上海、宁波等港口里每天都停留着许多的外国商船,上海已经成为了中国第一大港。 外商带来的有新鲜的玩意儿,还有要命的鸦片,除此之外,这些洋人还从南亚次大陆给我们带来了一个特殊的礼物,当这个礼物的包装盒被打开以后,所有的人都会闻风丧胆的,这个礼物有个恐怖的名字,叫做“霍乱”。 在若干年以后,这个被叫做“霍乱”的怪物将会与我们的主人公王孟英相遇,他们将展开一场殊死搏斗,...

  • 记中医儿科专家王烈

    记中医儿科专家王烈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许守年   王烈教授1930年出生于辽宁省盖州市,1947年参军,被派到辽宁省医科学校学习,1949年在辽东省立医院从事儿科医疗工作,1953年进入哈尔滨医科大学学习小儿科,1958年参加全国“西学中”班。1961年,他被调到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现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从事中医儿科医疗、教学、科研工作,直至今天,长达55年之久。   王烈创立了中医防治小儿哮喘病“三期分治”“哮喘苗期”&ldqu...

  • 中医大家的专病绝招

    中医大家的专病绝招

    ★1萧龙友:伤食腹胀用糊米 萧氏家中经常备有炒黄黑的糊米,小儿伤食饮用。成人腹胀,常用砂仁一粒,以针穿其孔中,在火上烧焦,取下,纸包捻碎,去纸嚼服,甚效。又疰夏不思食,用荷叶粥宽中解暑,妙用非常。 ★2蒲辅周:童便治诸血证 童便对阴虚痨怯,吐、衄、咳、唾诸血病,皆有效,且不妨碍其虚。蒲氏云:“凡骨蒸劳热,内热入血诸证用之皆效。惜乎世人以秽浊视之,殊不知乃浊中之清,真良药也。产后服之,诸恙皆息,百病不生。又治跌打损伤,单服此一味即愈。” 其回...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