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王孟英

王孟英

  • 王孟英治阴虚痰多咽痛

    王孟英治阴虚痰多咽痛

      本案见于民国陆士谔《分类王孟英医案》卷二阴虚门。患者肖某先患痰多,继患咽痛,愈后复患滞下,清代著名温病学家王孟英始终坚持用滋阴壮水之剂而治愈。   开始,王孟英对本病的诊断依据主要是脉细数而兼弦滑,其结论是“病由阴亏火盛,津液受灼而成痰。须服壮水之剂,则可杜患将来。”   然而王氏虽是赫赫名医,犹不能完全取信于病家。“肖因向吸鸦片烟,自疑虚寒,滋阴不敢频服。”这就是患者的认识与医生的诊治之间,有时难免出现的矛盾。   由于孟英认证之确,故虽病人后来的病情有了变化,继患咽痛,但他对其病因、病机的认...

  • 王孟英慧眼识药毒苦泻治假寒

    王孟英慧眼识药毒苦泻治假寒

    王孟英又名王士雄,是清代 著名医学家,也是清代温病学派 四大家之一。 王孟英有一至交的朋友张 养之夏日患病,历时7年遍请杭 州一百多位医生诊治,家中财钱 耗尽,奇病仍难有起色。于是就 自己买医药书阅读,照书治疗, 病虽有好转,却留下了难堪的后 遗症,五官不齐,不敢出门。 张养之因鼻子已经坏了,只 有在家练习书法,无缘参加科 举。自从王孟英认识张养之后, 十分同情他,听说张养之长期乱 吃温补药是为了治疗面色青黄, 怕冷,夏曰穿棉衣,口常吐白沫, 就劝张养之不可随意乱服药,其 他也没多问。张养之没有听劝, 结果不久...

  • 温病学派用药以“轻清灵动”王孟英“调愆”理论

    温病学派用药以“轻清灵动”王孟英“调愆”理论

    王孟英“调愆”思想探讨 温病学派用药以“轻清灵动”著称, 其理论基础由王孟英 (以下称王氏) 进行了系统总结, 即“调愆”理论。纵观王氏著作, “调愆”思想贯穿始终。此为王氏集前贤之大成, 对温病学派医家论治疾病的发病观及方法论所做的一大贡献, 当为人所熟知。笔者对其进行研读, 探讨王氏“调愆”思想, 以飨同道。 发病观:百病皆由愆滞 王氏《归砚录·卷二》提出...

  • 王孟英 中医史上最伟大的霍乱专家

    王孟英 中医史上最伟大的霍乱专家

    清朝政府虽然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但是民间却完全是另外一回事儿,沿海城市与外界的交流频繁,上海、宁波等港口里每天都停留着许多的外国商船,上海已经成为了中国第一大港。 外商带来的有新鲜的玩意儿,还有要命的鸦片,除此之外,这些洋人还从南亚次大陆给我们带来了一个特殊的礼物,当这个礼物的包装盒被打开以后,所有的人都会闻风丧胆的,这个礼物有个恐怖的名字,叫做“霍乱”。 在若干年以后,这个被叫做“霍乱”的怪物将会与我们的主人公王孟英相遇,他们将展开一场殊死搏斗,...

  • 《大国医王孟英》读后

    《大国医王孟英》读后

    王士雄(1808—1863),字孟英,浙江海宁盐官人。王孟英在温病学领域建树颇丰,著《温热经纬》一书,与叶桂、薛雪、吴瑭并称为清代温病四大家。 对于王孟英的生平,因史料的缺乏,长期以来没有详细梳理介绍的著作。浙江省海宁市中医院原院长钱菁先生花费了许多心血,深入查阅古籍、披览文史资料,遍访王孟英之足迹,与海宁市文教卫体与文化文史学习委员会共同编写《大国医王孟英》一书,由浙江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笔者静心拜读后,感佩良多。 王孟英自幼家贫困顿,益自淬励,矢志学医。他勤奋好学,治学刻苦,...

  • 王孟英 温病理论与临证八方面观点和经验

    王孟英 温病理论与临证八方面观点和经验

    王孟英是晚清的著名医家,也是温病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其代表作为《温热经纬》。他在大量临床实践的基础上,采取“以轩岐仲景之文为经,叶薛诸家之辨为纬”的编纂原则,辑集各家医论,阐发自己见解,著成此书,是一本使温病学说遂成系统,蔚为大观,堪称撷采诸家之长的名著。他与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齐名,被后世誉称为“温病学派四大家”。兹就其在温病理论与临证八方面观点和经验,择要探讨如下。 1 论温病传变,观点别开生面 有关温病的传变规律,吴鞠通认为,凡温病,始于上...

1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