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心 第247页

心 第247页

  • 张学文教授 新观点新方药 治疗疑难病中药心得

    张学文教授 新观点新方药 治疗疑难病中药心得

    张学文,男,陕西汉中人,陕西中医学院主任医师、终身教授,首届国医大师,博士、硕士生导师,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张老从事中医工作60余年,精通内科,尤擅长杂病、中医心脑疾病的治疗。 国医大师张学文教授治疗疑难病中药应用心得 牛膝分川怀,补消两擅长 牛膝,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其性平,其味甘苦酸,临床用途甚广。《神农本草经》载其“主寒湿痹痿,四肢拘挛,膝痛不可曲,逐血气,伤热火烂,堕胎。”现代药理研究已知其对子宫和肠胃有收缩作用,并能扩张心脑血...

  • 强心体健 冬季保健 养生秘笈

    强心体健 冬季保健 养生秘笈

    冬季虽然寒冷干燥,但也应注意保暖适度,有以下三忌: 忌穿衣过多如果衣服穿得过多、过厚,会使皮肤血管扩张,流向皮肤的血液增多,从而增加散热作用,这样反而降低了机体对外界环境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容易生病。 忌舔唇有的人为了滋润嘴唇常常喜欢用舌头舔干裂的嘴唇,结果越舔越干,越舔越裂。这是因为唾液是用来滋润口腔和消化食物的,里面含有淀粉酶等物质,舔在唇上就好像唇上抹了一层糨糊一样,风一吹,水蒸发了,淀粉酶粘在唇上,使之更加干燥,甚至会造成干裂流血,引起感染化脓。 忌穿小鞋如果鞋子太小,会把脚勒得紧紧的,...

  • 泡脚后按摩 快走利心肺

    泡脚后按摩 快走利心肺

    有一次,和友人一起去锻炼,发现对方的姿势有些奇怪。当时在快走,只见友人双臂伸直,高举过头顶,而且两手的手掌重合。见我一脸讶异,友人笑着说,这是举臂快走呢。 经友人详细解释,我这才明白举臂快走的作用。快走的时候,双手高举过头顶,且两手掌重合,是为了增加快走的难度。这么一来,快走时就需要调动身体各个部位的肌肉群,包括手臂、腰部和背部。和一般的快走比起来,举臂快走还能对腰背以及手臂和肩膀的肌肉,起到锻炼的作用。而且,这种独特的姿势,改变了血液到达指间的循环方式,对于心肺功能也能起到不错的锻炼效果。...

  • 麦仁养阴粥 养心安神

    麦仁养阴粥 养心安神

      主料大麦仁150克。   配料莲子20克,五味子10克,麦门冬12克,酸枣仁15克,桂圆肉5克。   调料冰糖   制作先将五味子、酸枣仁捣为粗末,与麦门冬同煎,煎2次,共煎取药汁约2000毫升;莲子去心,煮烂备用;洗净桂圆肉;淘洗干净大麦仁,入锅,加适量水(不能太多),旺火煮沸后,改为小火,加入药汁、熟莲子、桂圆肉、冰糖一起熬粥。   养生功效滋阴降火,养心安神。   小贴士明代姚可成的《食物本草》中认为大麦主消渴除热,益气调中。补虚劳,壮血脉,益颜色,实五藏,化谷食,止泄,不动风气。...

  • 心平气和以养性 清心醒脑以养神

    心平气和以养性 清心醒脑以养神

    秋季属于冷热交替的季节,这个时候需要多呵护自己的身体,储蓄足够的能量,才能更好的应对即将到来的冬天。 静神养心 由于秋天的气候变化较大,晚秋又以凉、寒为主,此时机体活动随气候变化而处于“收”的状态,阳气也处于收敛内养阶段,易使人情绪产生波动,特别是一些中老年人目睹秋风冷雨,花木凋零,万物萧条的景况后,常常在心中引起秋悲、凄凉、垂暮之感,因而产生抑郁情绪。所以,此时注重养“心”精神调节是秋季保健的重点。 中医认为,安抚经络,可纠正脏腑功能的...

  • 虚证秋后进补 冠心病运动处方

    虚证秋后进补 冠心病运动处方

    秋后进补不能急,尤其是有虚证的人,否则容易出现上火或其他不良反应。专家提醒,阴虚、体虚、肝郁、有痰湿和有瘀血的五类人尤其不宜补。 阴虚的人由于体内阴精缺少,相对来说阳气亢盛,因此容易上火,进补不当更易火上浇油。这类人群大多体型偏瘦、脉细、口干、眼干、睡眠差,治疗应以养阴兼疏通为主,多用黑矾、当归、砂仁、厚朴等中药。日常禁烟酒、辛辣,勿过饥过饱。 日常人们所用的补品大多偏热性,体弱之人往往脾胃两虚,进补易出现胸闷、胃满、头晕、心悸等现象。因此,脾胃虚弱之人,无论食补药补都要和缓进行。饮食宜均衡清淡,多...

  • 百科全说 红枣莲心桂圆羹

    百科全说 红枣莲心桂圆羹

    红枣莲心桂圆羹的做法 材料:大红枣1斤、莲子(带红皮绿心)1斤、桂圆(带核)1斤。 做法:将所有食材用水泡40分钟,再用小火慢慢煮1小时即可。煮食材时不要开油烟机,也不要关上厨房门,要闻气味,气味是第一味药。 从冬至开始吃,每天每样吃两粒。 胃不好的人,吃红枣为主。有感觉心脏不大好,以吃莲心为主。气虚的人,以吃桂圆为主。从冬至开始吃。 二十四节气当天不宜出行,人在这天身体较弱,最好休息。...

  • 清氽牡蛎 滋阴养血清肺补心

    清氽牡蛎 滋阴养血清肺补心

      原料   主料:鲜牡蛎肉500克。   配料:冬笋20克,水发木耳20克,香菜梗。   调料:葱、姜、丝,清汤,盐,料酒,芝麻油。   制作鲜牡蛎刷净泥沙,冲洗干净,用利器撬开牡蛎盖,取出蛎肉,摘掉硬牙,将牡蛎原汁盛入碗中,沉淀干净,备用。将蛎肉去掉杂质洗净,用沸水氽过捞出控净水分,锅内加清汤、牡蛎原汁、冬笋、木耳、葱、姜丝、盐,倒入蛎肉至八成熟,连同配料捞出放汤盘内,原汤烧开撇去浮沫,加料酒、香菜梗,淋上芝麻油,倒盘内即成。   养生功效滋阴养血,清肺补心。   小贴士牡蛎又称海蛎子、蚝,山东沿海冬春盛产,是...

  • 夏季调理 养心补气祛湿

    夏季调理 养心补气祛湿

    中医主张“天人相应”,即要根据季节的变化而调整饮食,身体才能健康。炎炎夏日闷热、潮湿,容易让人感到无精打采,身体也疲乏无力,本期起介绍一些具有保健价值的夏季养生食疗。 夏季饮食多清淡。夏季暑热,人的脾胃消化功能相对较弱,应适当吃些清热解毒的食物,蔬菜类如茼蒿、芹菜、小白菜、香菜、苦瓜、竹笋、黄瓜、冬瓜等;鱼类如青鱼、鲫鱼、鲢鱼等,这些食物能起到清热解暑、消除疲劳的作用,对中暑和肠道疾病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夏季饮食宜养心补气。可适当选择一些滋阴补气的食物,如胡萝卜、菠菜、桂圆、荔枝...

  • 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仁、和、精、诚”

    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仁、和、精、诚”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体现中医药本质与特色、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总和,其中,“仁、和、精、诚”是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观。笔者认为,中医药文化不但要秉承“仁和精诚”的价值观,而且要具备“礼慎传惠”的理念。   “仁”爱之心护佑健康。我国春秋时期的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药王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所著:“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

  • 扶阳思想核心是扶正

    扶阳思想核心是扶正

      扶阳思想有争议   近几年来,中医界兴起了一个重视人体真阳,擅长重剂应用附子、姜(生姜、干姜、炮姜)、桂(肉桂、桂枝)等辛热回阳、温阳、通阳药物辨治阴寒之证的学术流派,叫做“扶阳派”,又称为“火神派”。   这个学术流派的创始人为清末的伤寒大家郑钦安,自其《医理真传》、《医法圆通》和《伤寒恒论》问世以来,这个学派渐成体系。   但在“扶阳学派”临床疗效受人瞩目的同时,也颇受争议。质疑“扶阳派”者,主要...

  • 夏季心烦失眠 喝山菊汤

    夏季心烦失眠 喝山菊汤

    夏季.很多人出现头痛、目眩、心烦易怒、失眠等症状, 可喝山菊汤来治疗。 夏季阳气 升发,肝气、肝火易随春气上 升.而肝阳旺盛。特别是忧郁、 恼怒会使肝气郁结,肝失疏 泄.肝阳失敛而上亢:清阳受 扰则出现头痛。山楂有活血止 痛、行气化瘀、消食化积的功 效.其含有三萜类及黄酮类等 成分.具有显著的扩张血管及 降压作用:白菊花可疏散风 热、清肝明目,还可降血压。 山楂10克、白菊花6克,放入 锅中加水适量.文火煮沸后, 取汤饮用.每日1次.连服4~5 天。尤其适合头痛、心烦、失眠的高血压患者饮用。 (中医博士杨晓娜)...

  • 心脾不足食桂圆粥

    心脾不足食桂圆粥

    取鲜桂圆肉50克或干品20克,与粳米50克一同煮粥食用。 有益气健脾、养血安神的功效,经常食用能起到安神定志的作用,对心脾气虚、气血不足型阳痿_及早泄伴有失眠多梦、头晕心悸、大便稀溏者有很好的效果。 邓 蕾...

  • 黄瓜改善心情

    黄瓜改善心情

    心情不好?你知道吗,这时如果吃好了,不但不会吃胖,更可以改善心情,黄瓜就是物美价廉的好选择之一。 解放军309医院营养科张晔指出,心情不好时,吃对了食物有助于改善心情。这些食物包括偏凉水果,如梨、火龙果、山竹、山楂、柠檬等;黄瓜、萝卜、生拌蔬菜也有相同功效。心情不好时不宜吃桂圆、榴莲。 此外,均衡的饮食对于养生、保持健康的心态也很重要。建议遵循四个方法,一是饭中有豆+薯,就是在米饭中加入红薯或山药、土豆、南瓜等; 二是菜中有叶+果,即不但要多吃带叶菜,还可在菜中加入坚果,擀碎的坚果不但可以调味,还能...

  • 中医临证用药心得

    中医临证用药心得

      治疗疾病必须根据不同的病因病机,轻重缓急,症状有别,采用不同的药物,在多次临床用药有效之后,方有用药心得可言。如果单纯根据药理研究,认为使用某几味特定药便可治疗某病,那么在临床中是很难站住脚的。   在治疗中必须综合分析、四诊合参,得出虚、实、寒、热的主次变化,及选择某药用于本证之虚或实,某药用于本证之寒或热。同时还要注意药物用量之多少,服用时间的长短,如何中病即止;这全靠医者灵活的思想,清晰的分析,需要总结。   很多人试图从临床中总结用药经验,却发现其成果没有实际价值。这是因为,中医临床必须运用...

  • 三款食疗汤宁心安神消痰降火

    三款食疗汤宁心安神消痰降火

    雪梨银耳汤 雪梨1只,水发银耳30克,贝母5克,白糖适量。将水发银耳洗净,撕成小片;将雪梨去皮、去子,切成块。将银耳片、雪梨块、贝母、白糖同放在炖盅内上笼蒸30~40分钟,取出,即可装盘食用。此汤可滋阴清肺、消痰降火。 芝麻木耳汤 把黑芝麻10克炒熟,与用温水泡好的木耳一起放在锅里,加水煎煮,可加少许白糖,分几次食用。芝麻具有良好的润燥作用,尤适用于大便干燥者。 牛奶鲫鱼汤 鲫鱼一条,牛奶适量,姜10克,葱10克,盐适量、鸡精适量。将鲫鱼剖腹后,清洗干净待用。把鲫鱼放入3成热的油中过油,以去除鲫鱼腥味。加...

  • 夏天解热消暑四养心食物

    夏天解热消暑四养心食物

      夏天是阳气最旺盛季节,五行中属火,对应的五脏是心,因此心火易旺盛,耗气伤阴,导致脸部红热、心浮气躁、口干舌燥、食欲不振等情形,也是最容易感到疲倦、乏力的季节。   常吃以下四种养心食物,可清热泻火,但常吃易伤体内阳气,建议一周吃2~3次,另体质寒凉、脾胃虚弱如手脚冰冷、易腹泻者,不适合吃。   润肺滋阴莲藕   功效:性味甘寒、可清热止渴、润肺滋阴。   这样吃:先取0.5钱莲子心,加600毫升水先大火煮滚,再加30克莲藕并切小块,以小火续煮10分钟,最后加入半颗去皮并切小块的水梨,酌量加冰...

  • 槐花凉血止血益心肺

    槐花凉血止血益心肺

      每年五月,槐花飘香,不但皎皎如濯,清新可人,还是当季美味,更是一味良药。   槐树是豆科落叶乔木,花、叶、实都可食用,也都能入药。从古至今,槐花都是常用的止血良药。宋代方勺在《迫宅篇》中记载了一则槐花止血的医话:有一位书生,舌头突然出血不止,许多医生不知何病,束手无策。医家耿隅诊病后说,此病叫“舌衄”,让病人用槐花炒熟,研为细末,敷在舌上,果然不久即愈。这只是一个记述,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记载,槐花可入药,也可食用。槐花富含蛋白质、多糖、多种氨基酸和多种微量元素,具有降低胆固醇、...

  • 民间用以治疗暑天口渴心烦

    民间用以治疗暑天口渴心烦

    材料:鲜荷叶1张,冬瓜500克。 做法:将荷叶与冬瓜加水煲汤,食盐调味,饮汤食冬瓜。 营养功效:荷叶,味苦涩,性平,入心、肝、脾经,功能清暑利湿。冬瓜,味甘淡,性凉,入肺、大小肠、膀胱经,功能利水消痰、清热解毒。 荷叶冬瓜汤可清热解暑、利尿除湿、生津止渴,民间用以治疗暑天口渴心烦、肺热咳嗽、痰黄稠、小便赤短、口舌生疮。...

  • 过节喝杯护心茶

    过节喝杯护心茶

    春节将至,亲人团聚易使老人情绪激动和过度疲劳,诱发心脑血管疾病,饮护心茶可保护心脏助睡眠。 取西洋参1克、麦冬3克、大枣1个,用沸水泡5分钟后饮用,每天1剂。 西洋参具有补气养阴、清热生津功效,可增强心肌收缩力、抗心律失常、抗心肌缺血,其所含的皂甙能增强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增强记忆力,促进睡眠。麦冬可养阴生津、润肺清心,能预防心肌缺血、缺氧性损害,改善心脏供血。大枣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能够镇静、催眠、降压、改善微循环、预防动脉硬化。 (中医博士 杨晓娜)...

  • 陈文中温阳学术思想的核心价值

    陈文中温阳学术思想的核心价值

      宋代陈文中所撰的《陈氏小儿病源·痘疹方论》为儿科温阳学派的开山之作。儿科温阳之由,主要在于先天元阳不足,后天摄养失和,药物伤脾败阳。陈文中与钱乙小儿用药之说一温一凉,看似冰炭不同炉,实质并不相悖。后学倘能分之以究其极,合之以汇其归,让温凉两派学术思想互为羽翼,相得益彰,方不失前贤本意。当今儿科临床,滥施苦寒,戕伐生生之气,更显陈文中温阳学术思想的核心价值。   南宋医家陈文中所著《陈氏小儿病源·痘疹方论》以温补见长,认为小儿“五脏未实,肌肉尚虚”,&l...

  • 锦旗背后的医者仁心

    锦旗背后的医者仁心

    走进浙江省海盐县中医院,悬挂在墙上的锦旗、陈列在柜子里的感谢信是一道独特的风景。送来这些锦旗和感谢信的人,有青年,有老人,有本地居民,也有省外的打工者;这里没有手术红包,有的是凝聚患者感恩的锦旗和信,有的是患者及家属满意的微笑。让我们听一听这些锦旗和信背后的故事。 被退回来的红包 忙了一整天的医院党办沈主任刚刚想坐下来喘口气, 就听到“咚咚咚”的敲门声,原来是外科的赵军超中医师。 “沈主任,这是我的一位潘姓病人送给的一张500元购物卡,我再三婉言谢绝...

  • 发掘中医药宝库需要责任心

    发掘中医药宝库需要责任心

    几天来,听闻屠呦呦教授荣获2015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消息,举国欢欣,中医药界倍受鼓舞。青蒿素的发现来自于中医药,正如屠呦呦所说,青蒿素是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的一份礼物。 屠呦呦是一位非常执着和有责任心的团队负责人,在研究屡次失败、出路渺茫的情况下,她毫不气馁、坚忍不拔,能以融汇中西医药的慧眼,从古代医书中识别出峰回路转的信息。 青蒿素的成果,出自40多年前一个被命名为“523”的疟疾防治科研项目。523 团队艰苦奋斗的画面,我至今历历在目。屠呦呦和她的同伴们日以继夜...

  • 方联海:卖良心药 做善心人

    方联海:卖良心药 做善心人

    一份家族事业,传承两三代已属不易。12代人连续开药铺,更是传奇。在重庆市江津区中山古镇,就有这么一个以经营中草药为业的世家“九龄堂”。 作为九龄堂药铺的当代传承人方联海,更是以诚信经营,造福乡邻为己任,常常为周边贫苦群众免费看病拿药,即使有人赊账,他也从不记账。多年来,方联海一直恪守“卖良心药,做善心人”的家族祖训,坚持所售中草药品质好、价格低、斤两足,深受当地群众的信任和好评。今年10月中旬,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名单揭晓,方联海名列其中,被授予“...

  • 冬春养生 小心四种火

    冬春养生 小心四种火

    冬春交替之际,“你也上火了?”这句话,几乎成了不少人见面时的问候语。专家提醒,冬春季节是“上火”高发期,想“灭火”就一定要做到管好嘴、慢生活。 春火最易烧“头面部” 冬春季节,很多人都出现口腔溃疡、喉咙干痒、耳鸣头昏、便秘等“上火”症状。别看上火不是什么大病,可就是折腾的人寝食难安。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老年医学研究所研究员张国玺教授表示,虽然“上火”只是老百姓...

  • 中医药文化在幼儿心里不断萌芽

    中医药文化在幼儿心里不断萌芽

      多年来,亳州市充分发挥中药产业的特色优势和中医药文化的引领作用,始终将人文教育作为办学和育人的主线,并贯穿于学校发展与文化传承的全过程,致力于创办有灵魂的学校,培养有思想的校长,成就有品位的教师,培育有生命活力的学生,努力铸造教育的灵魂,有效地营造了良好的文化生态,提升了教育的层次品位,引领了正确的价值追求。特别是在学前教育阶段,在“说、唱、弹、跳、画”的各个环节,在幼儿教学的语言、艺术、健康、社会、科学五大领域,无不体现中医药的哲学思想、文化情景,把中医药引进课堂,把幼儿带进药圃、...

  • 调身 调息 调心

    调身 调息 调心

      气功,是我国独具特色的养生治病之术,流传几千年,确实是源远流长。早在两千多年前,老子的《道德经》就已记载气功养生,主张调心入静。他指出,眼不看物,耳不听声,把注意力集中在身体的某个部位,排除一切杂念,就能达到调心入静的境地。   气功能祛病强身   庄子在《刻意篇》中又强调气功调息以养生的重要,他认为,经常调整呼吸,吐出浊气,吸入清气,就能延年益寿。   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经典《黄帝内经》进而指出“呼吸精气,独立守神”,“治宜导引”,主张把调整呼吸...

    养生秘方 2024-03-06 9 0
  • 大学的重心要落实在“学”字上

    大学的重心要落实在“学”字上

      当一门学问或者技术上升到学科的高度时,就必然有它传播与继承的场所和载体,笔者认为大学是学科弘扬专业知识的最佳载体,而学者则是维系学科命脉的主要载体。   大学的重心要落实在“学”字上   大学在古代一般有两种含义:一是指《四书》中《大学》一书,它原为《礼记》第四十二篇,宋朝程颢、程颐兄弟把它从《礼记》中抽出,编次章句而成书,是讲修德与治国之间关系的篇章。二就是指聚集在特定地点整理、研究和传播高深领域知识的机构。根据文献记载,大学作为一种具有高等教育职能的机构,可以追溯到五帝时...

  • 温补养阳 莲心粥养阴

    温补养阳 莲心粥养阴

    温补养阳 春季是大自然气温上升、阳气逐渐旺盛之时,此时养生宜侧重于养阳才能顺应季节变化。根据春天里人体阳气生发的特点,可选择平补和清补饮食,如选用温性食物进补。平补的饮食适合于正常人和体弱的人,如荞麦、薏苡仁、豆浆、绿豆及苹果、芝麻、核桃等。清补的饮食是指用食性偏凉的食物熬煮的饮食,如梨、藕、荠菜、百合等。 莲心粥养阴 阴虚者及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宜在春天发作,饮食上可采用蜂蜜疗法,将蜂蜜隔水蒸熟于饭前空腹服用,每日100毫升,分3次服用;或用牛奶250毫升,煮开后调入蜂蜜50克,白芨6克,调匀后饮用。...

  • 养心胜于治病

    养心胜于治病

      只要宁静处世,不为世俗名利所动,身心处于淡泊宁静的良好状态之中,必然有利健康。对症下“药”,自然能“药”到病除。   唐代著名禅师无际大师,91岁无疾而终,生前曾为世人开列十味奇药:“慈悲心一片,好肚肠一条,温柔半两,道理三分,信行要紧,中直一块,孝顺十分,老实一个,阴骘全用,方便不拘多少。此药用宽心锅炒,不要焦,不要燥,去火性三分,于平等盆内研碎;三思为末,六波罗蜜为丸,如菩提子大;每日进三服,不拘时候,用和气汤送下。果能依此服之,无病不瘥。...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