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 第247页
-
张学文教授 新观点新方药 治疗疑难病中药心得
张学文,男,陕西汉中人,陕西中医学院主任医师、终身教授,首届国医大师,博士、硕士生导师,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张老从事中医工作60余年,精通内科,尤擅长杂病、中医心脑疾病的治疗。 国医大师张学文教授治疗疑难病中药应用心得 牛膝分川怀,补消两擅长 牛膝,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其性平,其味甘苦酸,临床用途甚广。《神农本草经》载其“主寒湿痹痿,四肢拘挛,膝痛不可曲,逐血气,伤热火烂,堕胎。”现代药理研究已知其对子宫和肠胃有收缩作用,并能扩张心脑血...
-
强心体健 冬季保健 养生秘笈
冬季虽然寒冷干燥,但也应注意保暖适度,有以下三忌: 忌穿衣过多如果衣服穿得过多、过厚,会使皮肤血管扩张,流向皮肤的血液增多,从而增加散热作用,这样反而降低了机体对外界环境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容易生病。 忌舔唇有的人为了滋润嘴唇常常喜欢用舌头舔干裂的嘴唇,结果越舔越干,越舔越裂。这是因为唾液是用来滋润口腔和消化食物的,里面含有淀粉酶等物质,舔在唇上就好像唇上抹了一层糨糊一样,风一吹,水蒸发了,淀粉酶粘在唇上,使之更加干燥,甚至会造成干裂流血,引起感染化脓。 忌穿小鞋如果鞋子太小,会把脚勒得紧紧的,...
-
虚证秋后进补 冠心病运动处方
秋后进补不能急,尤其是有虚证的人,否则容易出现上火或其他不良反应。专家提醒,阴虚、体虚、肝郁、有痰湿和有瘀血的五类人尤其不宜补。 阴虚的人由于体内阴精缺少,相对来说阳气亢盛,因此容易上火,进补不当更易火上浇油。这类人群大多体型偏瘦、脉细、口干、眼干、睡眠差,治疗应以养阴兼疏通为主,多用黑矾、当归、砂仁、厚朴等中药。日常禁烟酒、辛辣,勿过饥过饱。 日常人们所用的补品大多偏热性,体弱之人往往脾胃两虚,进补易出现胸闷、胃满、头晕、心悸等现象。因此,脾胃虚弱之人,无论食补药补都要和缓进行。饮食宜均衡清淡,多...
-
清氽牡蛎 滋阴养血清肺补心
原料 主料:鲜牡蛎肉500克。 配料:冬笋20克,水发木耳20克,香菜梗。 调料:葱、姜、丝,清汤,盐,料酒,芝麻油。 制作鲜牡蛎刷净泥沙,冲洗干净,用利器撬开牡蛎盖,取出蛎肉,摘掉硬牙,将牡蛎原汁盛入碗中,沉淀干净,备用。将蛎肉去掉杂质洗净,用沸水氽过捞出控净水分,锅内加清汤、牡蛎原汁、冬笋、木耳、葱、姜丝、盐,倒入蛎肉至八成熟,连同配料捞出放汤盘内,原汤烧开撇去浮沫,加料酒、香菜梗,淋上芝麻油,倒盘内即成。 养生功效滋阴养血,清肺补心。 小贴士牡蛎又称海蛎子、蚝,山东沿海冬春盛产,是...
-
夏季心烦失眠 喝山菊汤
夏季.很多人出现头痛、目眩、心烦易怒、失眠等症状, 可喝山菊汤来治疗。 夏季阳气 升发,肝气、肝火易随春气上 升.而肝阳旺盛。特别是忧郁、 恼怒会使肝气郁结,肝失疏 泄.肝阳失敛而上亢:清阳受 扰则出现头痛。山楂有活血止 痛、行气化瘀、消食化积的功 效.其含有三萜类及黄酮类等 成分.具有显著的扩张血管及 降压作用:白菊花可疏散风 热、清肝明目,还可降血压。 山楂10克、白菊花6克,放入 锅中加水适量.文火煮沸后, 取汤饮用.每日1次.连服4~5 天。尤其适合头痛、心烦、失眠的高血压患者饮用。 (中医博士杨晓娜)...
-
三款食疗汤宁心安神消痰降火
雪梨银耳汤 雪梨1只,水发银耳30克,贝母5克,白糖适量。将水发银耳洗净,撕成小片;将雪梨去皮、去子,切成块。将银耳片、雪梨块、贝母、白糖同放在炖盅内上笼蒸30~40分钟,取出,即可装盘食用。此汤可滋阴清肺、消痰降火。 芝麻木耳汤 把黑芝麻10克炒熟,与用温水泡好的木耳一起放在锅里,加水煎煮,可加少许白糖,分几次食用。芝麻具有良好的润燥作用,尤适用于大便干燥者。 牛奶鲫鱼汤 鲫鱼一条,牛奶适量,姜10克,葱10克,盐适量、鸡精适量。将鲫鱼剖腹后,清洗干净待用。把鲫鱼放入3成热的油中过油,以去除鲫鱼腥味。加...
-
中医药文化在幼儿心里不断萌芽
多年来,亳州市充分发挥中药产业的特色优势和中医药文化的引领作用,始终将人文教育作为办学和育人的主线,并贯穿于学校发展与文化传承的全过程,致力于创办有灵魂的学校,培养有思想的校长,成就有品位的教师,培育有生命活力的学生,努力铸造教育的灵魂,有效地营造了良好的文化生态,提升了教育的层次品位,引领了正确的价值追求。特别是在学前教育阶段,在“说、唱、弹、跳、画”的各个环节,在幼儿教学的语言、艺术、健康、社会、科学五大领域,无不体现中医药的哲学思想、文化情景,把中医药引进课堂,把幼儿带进药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