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
-
固本健阳丹(《回春》卷六。)治疗无子。多是精血清冷,或禀赋薄弱;间有壮盛者,亦是房劳过甚,以致肾水欠旺,不能直射子宫所致。固本健阳丹(《回春》卷六。)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固本健阳丹(《回春》卷六。)的秘方制作方法,固本健阳丹(《回春》卷六。)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无子。多是精血清冷,或禀赋薄弱;间有壮盛者,亦是房劳过甚,以致肾水欠旺,不能直射子宫所致。欢迎大家收藏。 秘方配方:固本健阳丹(《回春》卷六。)秘方的配方仅会员可见,欢迎注册查看。 主治功效:无子。多是精血清冷,或禀赋薄弱;间有壮盛者,亦是房劳过甚,以致肾水欠旺,不能直射子宫所致。...
-
凉血清热解毒 林华强治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
名医治激素依赖性皮炎(血热内盛)方 处方:生地、赤芍、生石膏各20克,玄参、大青叶各10克,山栀子、丹皮各6克,甘草4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凉血清热解毒。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是长期外用糖皮质激素制剂所出现的副反应。本方用于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中医辨证属血热内盛型。症见患处红斑、丘疹、肿胀,少有脓疱,自觉瘙痒,疼痛轻微,局部灼热明显,常伴心烦口渴,舌红,脉数。 创方者:林华强 名医治激素依赖性皮炎(湿热蕴结)方 处方:土伏苓、白花蛇舌草、金银花、薏苡仁各 20克,稀芬草、黄...
-
人工荨麻疹皮肤划痕症 自拟凉血清热疏风止痒汤治疗
人工荨麻疹,又称皮肤划痕症,是最常见、多发的皮肤病。临床表现为无定时皮肤自觉灼热和刺痒,搔抓后迅速起大小不一红色条状丘疹团块,高出皮肤,且愈抓愈多,时起时消,不留痕迹。本病反复发作,有些迀延不愈。中医称其为瘾疹,认为是血热兼受风邪侵袭所致。 针对其发病机理,笔者多年来在临床中用自拟凉血清热疏风止痒汤治疗,获效显著。 药物组成:生地20~30g,丹皮10g,紫草9g,地骨皮10g,赤芍10g,蝉蜕6g,槐花9g,浮萍9g,牛蒡子9g,白鲜皮10g,白蒺藜6g。口渴、舌红苔黄加知母10g、石膏10g,小...
-
主治血清转氨酶升高 中药方
五味降酶丸组成茵陈、茯苓、白术、猪苓、泽泻、柴胡、枳壳、陈皮、鸡内金、炒麦芽、神曲、蒲公英、紫花地丁、板蓝根、藿香、佩兰、丹皮、龙胆草、甘草50克,五味子100克。 功效清热利湿。 主治血清转氨酶升高。 用法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10克,早、中、晚各服1丸。 方解本病乃由湿阻中焦,肝气瘀滞而成。方用茵陈五苓散(茵陈、茯苓、白术、猪苓、泽泻)清热利湿,化气行水;用四逆散(柴胡、枳壳、陈皮、甘草)疏肝理气,调和肝脾;用鸡内金、炒麦芽、神曲健脾消食,增强运化之力;用蒲公英、紫花地丁、板蓝根、龙胆草...
-
尿血症验案 自拟活瘀凉血清热飮
张某,男,30岁,1985年9月9日诊。诉尿血3天。近来胃口不香,咳嗽,在某医院X光透胸肺诊为陈旧性肺结核,口服药医治10余天,继发精力郁怒而突然尿血。尿常规:尿色深红,蛋白(+)。镜检:红血球(+++),白血球(++)。用青霉素等药医治不验。刻诊:尿血,无下坠淋疼,但腰酸疼。大便干而难解。左肾区有叩击性痛苦,脉细数无力,舌质红,苔薄黄,测体温37℃。实验室复查:肉眼血尿,呈深红色,蛋白(++)。镜检:红细胞(++++),白细胞(++)。 确诊:(内有积热、蓄于膀胱、损伤头绪型)尿血。 治则:活...
-
血淋症验案,活瘀凉血清热饮加减
张某,女,26岁,1985年6月4日诊。近6天来不明原因腰痛苦,少腹下坠而疼,小便频数而淋涩痛苦。尿呈深红色,全身疲乏无力,发热恶寒,胃口减退。曾用青链霉素等医治无明显作用。而来我院要求中医药医治。实验室检查:尿深红色,微混,蛋白(++),镜检:红细胞(+++),白细胞(+),体温39℃,脉数有力,舌质红,苔薄腻微黄。 确诊:(心热移于小肠,热蓄膀胱,灼伤头绪)血淋。 治则:活瘀凉血清热利涩通淋,活瘀凉血清热饮加减。 处方:当归10克,白芍12克,丹皮12克,蒲公英30克,琥珀6克(研...
-
头痛十余年 治以清肝凉血清热除烦
刘某,女,35岁,头痛十余年,每于情绪变化时发作,发作常迁延10余日不能减轻,服止痛西药仅作用于一时,伴头眩心烦眠差急躁,有时闷乱不堪, 舌质淡红,苔薄黄,脉弦。辨为肝阳上亢,邪郁化火,扰络而痛,治以清肝凉血,清热除烦。 处方:柴胡9克、葛根12克、胆草10克、荆子10克、山栀12克、淡豆豉10克、当归12克、白芍12克、丹参10克、丹皮9克、葛根10克、枸杞10克、杭菊10克、石决明12克、甘草克9、枣仁10克,5剂,水煎服,每日一剂。 按:本例辨为肝阳上亢,邪郁化火,扰络而痛。治以清肝凉血,清热除烦。方...
-
气温骤降注意脑供血不足 头晕用养血清脑颗粒
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头晕都是由慢性脑缺血引起的。一种是血压低导致脑供血不足,一种是血管病理性变化(如脑动脉硬化)导致的脑缺血状态。据统计,中老年人群中有2/3的人患慢性脑缺血(或称慢性脑供血不足),属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 为什么中老年人容易患慢性脑缺血呢?众所周知,大脑是人体的重要器官,重量大约只占身体重量的2%,但耗氧量却占全身耗氧量的20%。大脑所需的氧全部由血液供给,所以必须有足够的血液供应,大脑才能正常活动。 中老年人的脑组织对缺血的耐受性相对较低,脑血管的自动调节机能也逐渐下降,...
-
泻肺利水法治疗心衰病 凉血清热法治疗心悸 益气逐瘀法治疗胸痹心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以下简称“北京中医医院”)心血管科成立于建院初期,历经60载,已发展为卫计委国家中医心血管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重点专科,北京市中医心血管重点学科及重点专科。在许心如教授等的带领和不懈努力下,心血管科在北京乃至全国享有较高的学术地位,在不断地学术传承与发展中,逐步形成了泻肺利水法治疗心力衰竭、凉血清热法治疗心律失常和益气逐瘀法治疗胸痹心痛的独具特色的“治心三法”。 泻肺利水法治疗心衰病(慢性心力衰竭) 许...
-
养血清脑颗粒治疗血管性痴呆
血管性痴呆(VD) 是由于缺血性卒中与出血性卒中引起的认知功能障碍, 以语言、记忆、视空间技能、情感、人格和计算力、抽象判断力等认知功能的受损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VD已成为中老年人群的常见病、多发病。有研究表明,65岁以上人群中痴呆的患病率约为5%,其中血管性痴呆占20%左右,阿尔茨海默病(AD)合并VD占10%~20%。调查显示,VD总的发病率为2.543 /(千人·年),其中男性为3.253 /(千人·年),女性为1.971 /(千人&mi...
-
暑病治法 益气养血清暑 八珍汤
女,30岁。2021年8月11日初诊。诉胸闷十天余,伴心烦、心前区燥热、乏力。平素易劳累,血压低,月经量少但行经时间偏长,二便与睡眠可。刻诊见:身体消瘦,面色萎黄,五轮中肉轮松软不饱满。舌体瘦,舌中凹,舌边淡,舌尖红,少苔。左寸脉滑而有力,右寸脉濡,其余四脉弱。 诊断:(邪入脏腑型)暑病。 治法:益气养血清暑。 方药:八珍汤(四君四物即是八珍汤)合生脉饮(麦味与人参)加减。党参15g,麦冬8g,五味子6g,炒白术12g,茯苓10g,甘草3g,当归15g,炒白芍12g,熟地12g,炒麦芽...
-
血虚发热经验方益气养血清热汤原方
徐某,女,38岁,2013年12月7日初诊。 患者主诉因发热三个月来诊,主诉呈阶段性发热,尤其是月经前后发作明显,体温多在37.2℃~37.5℃左右,一般傍晚感觉肢体酸乏,四末发凉,午夜体温则升高,患者素有子宫肌瘤和贫血病史,月经量多,持续时间长,末次月经12月6日结束。刻诊见患者面色无华,唇淡口干,四肢不温,自述头晕头昏、动辄心慌气短、食欲不振、渴不欲饮、盗汗、睡眠不宁、耳鸣健忘,查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依据舌脉症候辨证,当属于崩漏失血,导致阴血亏虚,阳无所依,而浮散于外而发热。治宜益...
-
清氽牡蛎 滋阴养血清肺补心
原料 主料:鲜牡蛎肉500克。 配料:冬笋20克,水发木耳20克,香菜梗。 调料:葱、姜、丝,清汤,盐,料酒,芝麻油。 制作鲜牡蛎刷净泥沙,冲洗干净,用利器撬开牡蛎盖,取出蛎肉,摘掉硬牙,将牡蛎原汁盛入碗中,沉淀干净,备用。将蛎肉去掉杂质洗净,用沸水氽过捞出控净水分,锅内加清汤、牡蛎原汁、冬笋、木耳、葱、姜丝、盐,倒入蛎肉至八成熟,连同配料捞出放汤盘内,原汤烧开撇去浮沫,加料酒、香菜梗,淋上芝麻油,倒盘内即成。 养生功效滋阴养血,清肺补心。 小贴士牡蛎又称海蛎子、蚝,山东沿海冬春盛产,是...
-
血清转氨酶升高就是患肝炎吗?
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冬氨酸转氨酶(AST)除了在肝脏里含量最高以外,心、肾、脑、肌肉以及血液里也含有一定浓度的转氨酶。当这些器官和组织因疾病受到损伤的时候,转氨酶即从这些组织细胞中释放出来,进入血液,这时我们只要化验血液即可测得转氨酶是否升高。 我们正常人的血液里也含有一定量的转氨酶,一般不超过40单位。由于转氨酶在肝脏里的浓度最高,而病毒性肝炎又是肝脏的弥漫性病变,因此病毒性肝炎患者转氨酶常呈大幅度升高,通常超过200单位。临床上也为此常将转氨酶升高的幅度作为判断肝脏变损害轻重的指标。心、肾、脑、肌肉等器官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