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30岁。2021年8月11日初诊。诉胸闷十天余,伴心烦、心前区燥热、乏力。平素易劳累,血压低,月经量少但行经时间偏长,二便与睡眠可。刻诊见:身体消瘦,面色萎黄,五轮中肉轮松软不饱满。舌体瘦,舌中凹,舌边淡,舌尖红,少苔。左寸脉滑而有力,右寸脉濡,其余四脉弱。
诊断:(邪入脏腑型)暑病。
治法:益气养血清暑。
方药:八珍汤(四君四物即是八珍汤)合生脉饮(麦味与人参)加减。党参15g,麦冬8g,五味子6g,炒白术12g,茯苓10g,甘草3g,当归15g,炒白芍12g,熟地12g,炒麦芽12g,续断15g,山萸肉15g,陈皮10g,竹叶8g。4剂,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
8月18日二诊:患者服4天药后心烦、心前区燥热基本消失,胸闷、乏力减轻。本次月经量可,周期缩短。嘱患者再服党参生脉饮一个月,以后每逢夏季先服党参生脉饮治未病。
按 本病案治疗用生脉饮合八珍汤去川芎,气血双补,敛肺生津,从而达到了滋阴降心火与补益气虚质的作用。去川芎避免活血化瘀影响行经时间。续断与山萸肉互为药对,补素体与肝肾精微,又可收敛行经时间。陈皮与炒麦芽互为药对,补而不滞。竹叶归心、肺、胃经,有清热除烦,生津,利尿的作用,是治阳暑之邪导致心热烦躁的专药。
患者自幼身体消瘦,平素易劳累,血压低,为气虚体质;其发病时间为中伏时的大暑后,气虚体质的人群在夏季受暑邪侵扰会变得更虚。夏季与心在五行中均属火,《黄帝内经》云“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心气通夏气,故而患者的病症表现、舌脉之象都有暑邪入心的表现;患者素体虚弱,逢夏遇暑邪入心而引发本病;治法以益气养血滋阴为主,以清暑生津除烦为辅;患者按往期推算,还有4天来月经,开中药4剂,经期服用党参生脉饮。
总之,患者素体虚弱,为气虚质,应注意“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的防治方针。患者因本次夏季没有进行“未病先防”,所以导致了暑邪趁虚入心,嘱明年夏季提前治未病。本次用方以益气养血滋阴为主、清暑生津除烦为辅的思路,不仅是治疗本病,也达到了“既病防变”,防治秋燥伤肺。结合患者体质与立秋后的温燥,故嘱患者再服党参生脉饮是防止“瘥后防复”。(潘林)
相关文章
- 2024-03-09治疗脚气民间老偏方大全
- 2024-03-09三个民间老偏方治疗女性贫血效果好
- 2024-03-09甲鱼白鸽汤治疗女性偏头痛效果好
- 2024-03-09斑蝥槟榔治疗脚气偏方
- 2024-03-09治疗宝宝消化不良十二个有效偏方
- 2024-03-09两个民间偏方防治胰腺炎效果好
- 2024-03-09食疗偏方中常用的水产类食品
- 2024-03-09四天就能治愈小儿疝气的偏方
- 2024-03-09老中医推荐两个治疗牙周炎偏方有奇效
- 2024-03-09民间巧用莴笋治疗老年便秘偏方
最近发表
- 治疗咳嗽,哮喘,肺炎的精品中药秘方
- 成为VIP用户,免费查看本站99.99%秘方!
- 亲测过敏性鼻炎的中药方
- 尖锐湿疣和尿道口尖锐湿疣和各类尖锐湿疣的治疗小偏方配方,防复发性极高!亲测防复发!!
- 痛风的中医中药降尿酸配方,亲测,绝对有用!治疗痛风的中药配方来自于中医国药大师!!
- 内补黄芪汤治疗溃疡脓水出多,或过服败毒之剂,致气虚血弱,发热无寐,或兼盗汗内热,或不生肌。内补黄芪汤秘方制作方法。
- 防己黄芪汤治疗益气祛风,健脾利水。主治表虚不固之风水或风湿证。汗出恶风,身重微肿,或肢节疼痛,小便不利,舌淡苔白,脉浮。防己黄芪汤秘方制作方法。
- 痛泻要方治疗补脾泻肝。主治肝旺脾虚,肠鸣腹痛,大便泄泻,泻必腹痛,舌苔薄白,脉两关不调,弦而缓。痛泻要方秘方制作方法。
- 参术补脾汤治疗疟疾。参术补脾汤秘方制作方法。
- 人参胡桃汤治疗补虚定喘。主治喘促日久,肺肾两虚。人参胡桃汤秘方制作方法。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