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养生 第80页

养生 第80页

  • 温病学家刘景源 中医经典诵读 中医养生大讲堂

    温病学家刘景源 中医经典诵读 中医养生大讲堂

    由中国医药报社、中国医药物资协会举办的“安全用药中国行”启动仪式暨北京站首场科普活动4月17日在京拉开帷幕。 自今年开始,“安全用药中国行”科普公益活动将从每年3月份开始,在全国各地巡回集中开展各种主题宣传活动。活动将走进全国各地,在各地热门商圈举办大型科普宣传活动,以严重威胁群众健康的公众卫生问题为主题,开展健康促进和科普宣传。 日前,河北省沧州中医药管印发《关于开展培训中医预防保健调理师的实施方案》,计划为每个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培养一...

  • 画家颜文梁快乐养生享长寿

    画家颜文梁快乐养生享长寿

    著名油画家和美术教育家颜文梁,生于1893年,逝于1988年,享年95岁。生前是苏州美专的老校长;原任浙江美院教授、副院长。他的快乐养生法包含着许多长寿哲理,值得人们借鉴。 他对人生要乐观提出过许多哲理。他常说:“我主张快乐养生。快乐生健康,健康生快乐;乐观会使人进步,会使事业成功;忧虑生疾病,疾病生忧虑。老树婆娑有生意,人也要生气勃勃,不要感到自己年老就灰心丧气。”他说过,人的精神力量是十分可贵的。有的人,未老先衰,就是衰在意志消沉,情绪低落,形同槁木。颜文梁一生也经过许多忧患和不顺心的事...

  • 中医药创新联盟 老人制订养生方案

    中医药创新联盟 老人制订养生方案

    近日,国家卫生计生委、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6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印发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通知要求,到2025年,初步形成以“5+3”全科医生为主体,以“3+2”助理全科医生为补充的全科医生队伍,全面提升农村基层全科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通知指出,“3+2”是助理全科医生培训的主要模式,即完成3年医学类专业高职(专科)教育的毕业生,在培训基地接受2年助理全科医生培训。严格按照《助理全科医生培训标准(试行)》和《中医类别...

  • 中医药文化交流 中医养生受群众欢迎

    中医药文化交流 中医养生受群众欢迎

    日前,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医医院与俄罗斯别拉科斯国际合作有限责任公司在齐齐哈尔市中医医院举行中俄中医药文化交流合作中心揭牌仪式。该中心的成立,标志着一个辐射俄罗斯远东地区乃至独联体诸国的、集中医药文化交流、中医医疗康复服务为一体的重要综合平台正式投入运行,也标志着黑龙江对俄医疗服务工作进入了崭新的阶段。 此次合作是积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让世界人民分享中华智慧文明成果”讲话精神,更好地贯彻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加强对俄经济技术合作、建设龙江对俄经济丝路带战略部署的重要举措。齐齐哈尔...

  • 力量办中医 中医药素养培训 阿胶养生文化

    力量办中医 中医药素养培训 阿胶养生文化

    近日,浙江省卫生计生委、省发改委等6部门制定《关于“做强做优公益性医院、放开放活营利性医院”改革试点的实施意见》,在大力发展社会办医疗机构的同时,更加重视中医医疗机构发展。 意见明确政府举办医院的数量规模,对公立医院资源丰富地区,允许部分公立医院引入社会力量改革试点,鼓励社会力量举办中医类专科医院和只提供传统中医药服务的中医门诊部、中医诊所,发展医养、医健、医旅、医体结合型机构,加快社会办中医类机构发展。 该省将通过3年时间,使试点地区医疗机构药占比总体降到30%左右,个...

  • 国医馆 助力中医药强市建设“中医养生”专栏

    国医馆 助力中医药强市建设“中医养生”专栏

    日前,湖北省襄阳市中医医院在与本地媒体合办的《中医中药》专版上,开辟“中医养生”专栏,请该院国家级、省市级获评名医撰稿,一经推出,受到群众的一致欢迎。 为区别于“鱼目混杂”的养生乱象,“中医养生”系列拒绝网上下载,通过现场采写的方式,从介绍名医、名医谈养生、现代人养生、心态养生等多个方面真实传递,给群众以正确的养生指导。专栏还设计具有中医文化底蕴的题花,铺垫中医韵味的底色呼应,使版面更具美感。 2014年9月,四川省绵阳市中...

  • 中医养生保健素养 中医院特色医疗

    中医养生保健素养 中医院特色医疗

    3月31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国家卫生计生委共同发布全国中医养生保健素养调查结果:全国中医药科普普及率为84.02%,中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水平为8.55%,“十三五”期间,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水平核心指标到12%。 作为首次全国性中医药文化科普工作专项调查,调查组在全国31个省区市选择了121个城市点和127个农村点,调查对象是19~59岁的常住人口,一共20213人,有效率为94%。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主任、新闻发言人查德忠表示,根据调查,全国中医药科普普及率...

  • 老年人修性养生诀窍

    老年人修性养生诀窍

    童心: 儿童活泼,无忧无虑,天真快乐。人到老年,心理上发生了变化,疑心重,思虑多,易为烦恼困扰,这时需尽量使自己回到童年的心理状态,丢开烦恼,过得自由自在,做个“顽童”。这样,精神无负担、无压力.心地坦然.大脑细胞负荷减轻了,免疫系统功能加强了,自然就不易染病。 猴行: 猴是好动的,不停地蹦来蹦去。人到老年,少动、躯体缺乏锻炼,肌肉会慢慢萎缩,内脏功能也会逐渐衰退。若学猴子那样多活动,如散步、种花、做家务,或进行其他适当的活动,这样,气血畅通,不易发生脑血栓或心肌梗塞,同时躯体与内脏的功能得...

  • 中医药行业“三严三实”规范中医养生保健服务

    中医药行业“三严三实”规范中医养生保健服务

    近年来,中医药行业的信心越来越足,决心越来越大。信心来自于党和国家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积极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信心来自于中央领导同志对中医药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的重要论断,中医药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信心来自于“中医药事业发展步入了快车道”这个阶段性特征,必将厚积薄发,实现中医药振兴发展;信心来自于国家更加注重从制度层面来促进中医药发展,“国粹”将有“国法”来保障;信心来自于我们积累了弥足珍贵的有益经验、探索了行之有效的“三观互动&r...

  • 乒乓娱乐好养生

    乒乓娱乐好养生

    我是一名70岁老太太,但走起路来轻快如风,许多年轻人都赶不上我,这与我爱打乒乓球大有关系。我原本是个会计,56岁那年就觉得头晕眼花、脖子僵硬、肩部酸痛,很不舒服,吃了许多药也不见好。正好这时居委会购买了两个乒乓球台,放在小区的地下自行车棚里,经常有老少去玩。中学时我曾是学校乒乓球队的队员,球技颇佳,见到这么多人玩球我也被吸引过去了。打上几次后,我觉得头不晕了,身体轻松了,精神清爽了,浑身上下也都舒服了。 这十几年的乒乓球运动使我感到非常受益,具体说来有四大好处: 一是提高头脑灵敏度。在打球时,大脑需要经常转动,不停...

    养生秘方 2024-03-06 10 0 养生娱乐
  • 促中西医并重 推中医健康养生 中医药发展短板

    促中西医并重 推中医健康养生 中医药发展短板

    社会资本助推中医健康养生发展 5月8日,由固生堂中医连锁管理集团主办的“中医健康养生发展论坛暨固生堂中山国医馆启动会、固生堂中山国医馆专家委员会成立会议”在广东中山市举行。中医专家、产业发展推动者深入研讨中医健康养生发展及社会资本的作用。 论坛上,中山市提出医疗事业发展的目标是建设健康城市。该市西区把健康产业作为未来发展的重点产业,依据制定的中医养生基地的发展规划,并与固生堂连锁集团合作,推动基层中医医疗机构连锁化、品牌化,依靠品牌机构吸引名老中医进驻中山,将优秀医师资源...

  • 重视中医药医疗质量 深圳养生大讲堂 上海中医药博物馆

    重视中医药医疗质量 深圳养生大讲堂 上海中医药博物馆

    近日,山西省卫生计生委召开全省健康扶贫大会,要求提升中医药服务水平,发挥中医药在健康扶贫攻坚战中的重要作用。 会议要求,加大中医临床技术骨干培训力度,推动中医药优质资源向贫困地区流动,充分释放中医药健康预防保健的服务潜力和活力,让贫困人口享受到中医药服务。到2020年,全省58个贫困县的50%乡镇卫生院配备中医诊疗设备,建设中医药特色诊疗区,构建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网络平台,开展不少于10项的中医药适宜技术。 会议还提出,要将58个贫困县包括县中医院在内的所有县级医院纳入医疗联合体建设范围,由三甲医院进行&ldqu...

  • 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中医技能展示与养生文化体验活动纪实

    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中医技能展示与养生文化体验活动纪实

    2016年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在敦煌举行。本届丝绸之路文博会共有85个国家、5个国际组织的95个代表团、约1500余名代表参加。其中政要(前政要)6人,部长级官员51人,驻华使节23人,参展国32个,参演国25个,共展出国内外8500余件珍奇展品。 作为我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瑰宝之一的中医药,是我国医疗卫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千百年来,中医药为中华民族繁衍昌盛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至今仍为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为岐黄故里、千年药乡,甘肃既有底蕴深厚的中医文化,又有丰富...

  • 生吃茄子养生不科学

    生吃茄子养生不科学

    时下很多中老年朋友将生吃茄子视为养生诀窍,其实这样做不科学,而且对身体有害。美国密歇根大学科学家研究证实,生茄子中含有尼古丁,每克生茄子高达100毫微克尼古丁。食用100克生茄子,等于在充满烟雾的屋子里呼吸3个小时,会明显增加患心血管疾病、肿瘤的风险。此外, 生茄子中适含有茄碱毒素,进食后会引起恶心、呕吐、腹泻等。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茄性寒利,多食必腹痛下利(痢)”。因此,茄子不宜生吃,最好用沸水焯一下,使尼古丁溶解在水中并消除茄碱毒素后再食用。...

  • 养生重饮食快乐享天年

    养生重饮食快乐享天年

    年过九旬的曾淑惠老太太,目前身体健康,精神矍铄,记忆良好,步履轻盈,声音洪亮,思维敏捷。她每天坚持散步、聊天、打麻将活动。邻居们啧啧称赞:“曾老太长寿有福啊!”大伙儿请她介绍长寿养生经验时,曾老太总是笑着说:“顺其自然,世上没有长生不老药!” 曾淑惠出生于1918年,现年92岁,住在福州市怡园社区上海西新村。我慕名来到她的府上,她热情地介绍自己的情况。曾老太的父母很重视文化学习,所以她曾上过私塾学堂。她一直在福州仓山食杂店当营业员,会算术、记账,最拿手的就是打算盘。曾...

  • 百岁老人鲜花养生

    百岁老人鲜花养生

    1.菊花:清热解毒,泻火明目,利咽疏肝; 2.桂花:可治疗咳嗽、痰结、牙痛、口臭等; 3.茉莉:缓和胃痛,还可安定精神,舒缓紧张; 4.桃花:促进皮肤营养和氧的供给,滋润皮肤; 5.玫瑰:补血养气,缓解乳腺增生,月经不调; 6.月季:有活血调经的作用。 名著、香烟和压水井,这三种在常人看来毫不搭边的东西,却是山东平阴县玫瑰镇丁口村103岁的老寿星田志英的“长寿三宝”。田志英的老伴、独子及儿媳皆已病逝,现跟着大孙子及孙媳妇一起生活。老人膝下有四个孙子,五世同堂,晚辈对她都非常孝顺。...

  • 周明达:百岁老教师 养生有一套

    周明达:百岁老教师 养生有一套

      周明达   1911年出生,现年101岁。13岁时因父母双亡成了孤儿,靠政府的资助读书,17岁开始在广西师范大学任化学老师,现已退休。现住在广西师范大学王城校区教工宿舍内,身体无大病,生活能自理。仍能读书看报,与人谈论天下事。   一件白T恤扎在高腰的灰色西裤里,翘着二郎腿,清爽随意地靠在沙发上,这就是退休老教师周明达的形象。   在人杰地灵的桂林王城内,周明达走到了101岁。在子女们看来,周明达能活到如此高寿,是因为他注重养生,且把生活过得十分规律,十分认真。      规律作息身体硬...

  • 我的养生八字经

    我的养生八字经

    想不到一绕下子,八十一岁了。年纪虽大,但身体硬棒,无病无痛,很少吃药,因而生活质量很好,小日子过得舒心,精神愉快。要问为什么?多亏我多年来奉行的养生八字经。这八字经是: 童心:我有一个雅号,叫“老顽童”。人老了,但心不能老,要有颗儿童的心态,无忧无虑,好动好奇,追求上进,思维活跃。我做了多年的新闻工作,养成了对新事物的敏感,只要来了灵感,就动笔写文章,直到如今我还笔耕不已。所以我能够做到排除杂念,保持乐观、开朗的性格。“老顽童”不是虚名,就要像儿童那样贪顽。我喜欢与...

    养生秘方 2024-03-06 10 0 养生
  • 老人踩沙是绝妙的养生之道

    老人踩沙是绝妙的养生之道

      有一次回农村老家,碰到一位百岁老人,是本家一位亲戚,只见他精神矍铄,鹤发童颜。我便问及他有什么养生妙方。老人笑了笑,说没有什么妙方。于是,我就换了一种问法,问他有什么生活习惯,比如平时经常做什么事情。老人想了想,说他每年大部分时间都在自己门口那个小溪里踩沙子,原因是他踩沙子时脚底觉得舒服,浑身也舒服。   这给了我很好的启发,老人踩沙是绝妙的养生之道!   常言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鹤发童颜,步履轻健”。这些话无不说明了足部健康的重要,千百年前,我们的祖先就...

  • 老人养生少怒为本

    老人养生少怒为本

    情绪与健康息息相关。好的心情有助于延年益寿,而人在盛怒之下对身体和心理都会造成很大伤害。“养生以少恼怒为本”,这是曾国藩的养生术之一,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从中医的角度来讲,怒易伤肝,影响肝脏功能的正常发挥,使身体出现面红目赤、胸肋胀痛等一系列不适症状。养生要养心,要学会宽容大度。有意识地通过听音乐、看书等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转移注意力,以达到心境平衡的目的。 肖元升...

  • 重阳节养生保健攻略

    重阳节养生保健攻略

    九月九日重阳节到了,时令也逐渐进入了深秋。中医认为,秋天阳气由升浮逐渐趋于沉降,生理功能趋于平静,阳气逐渐衰退,气候逐渐转凉,是老年人易发病的时令。 当心秋燥引发旧疾 由于“秋燥”的影响,秋季特别容易出现呼吸道疾病,比如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鼻炎等,对于免疫力低下的老人更是如此。应对秋燥,可用一些适合自己的方法润燥,比如用石斛煲汤。 老年人大多有旧疾,有些病虽然本身与季节关系不大,比如胃病、血压或血糖比较高等,平时病情控制得还不错,但却很可能在夏秋转换的时候因为秋燥、感冒等小问题而引起旧病发...

  • 八十高龄中医专家话养生

    八十高龄中医专家话养生

    北京中医药大学著名专家孔光—教授已80高龄,从事中医教育与临床工作60余年,仍腰不弯,背不驼,健步稳行,思维敏捷,临诊动辄六七小时仍精力充沛。这都得益于他深悉医理,讲究养生之道。 顺应自然随遇而安 孔光一认为,人生活于自然中应顺应自然。他注重“顺四时而适寒暑”,根据气候变化增减衣服。天凉时,他出门会围上围巾;天热时,会穿上单衣,但很少用空调。他说,夏天就是要出汗,这样可以将人体内伏藏的沉寒痼冷借出汗而解。 孔光一的生活在节制中又有随性。他从不刻板地遵循某些教条,只要不违背保养...

  • 老年人养生需预防消化道疾病

    老年人养生需预防消化道疾病

    慢性胃炎的发病原因:慢性胃炎的发病原因目前还未明确。过去多认为是一种多因素损伤造成的病变,如饮食不规律,过饥过饱,进食过冷、过热、过粗糙的食物,嗜烟酒及刺激性食品,或是服用了损害胃黏膜的药物,以及自身免疫因素攻击引起的胃黏膜损伤,破坏胃黏膜屏障而发生慢性胃炎。现多数学者认为其病因主要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及自身免疫功能紊乱有关。老年人体弱或久病体虚,消化吸收功能低下,营养不良,缺乏蛋白质、维生素等,使黏膜防御及修复能力减弱,也可导致慢性胃炎的发生。 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原因:十二指肠溃疡的形成,主要与胃酸、胃蛋白酶分泌过多...

  • 老人的养生旅途

    老人的养生旅途

    冬天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时间生物医学的研究显示,心脑血管疾病多在深夜和凌晨发作,而心肌梗塞、心源性猝死和中风的发病率以清晨为高。 凌晨4点左右,人的心跳与呼吸速度减慢,生命活动处于最低点,此时心脑动脉的血流极缓,易致血栓形成,心脑缺血;而当清晨人从“半休眠”状态苏醒时,呼吸心跳加快,血流加速,血压升高,又易使已老化的心脑血管破裂。为防不测,脑动脉硬化、高血压、心脏病病人以及年老体弱者,冬天早晨起床前,宜躺在床上闭目养神数分钟,等头脑完全清醒、身体适应了“生物钟&rdquo...

  • 心灵宁静寿自高“四慢”助养生

    心灵宁静寿自高“四慢”助养生

    宁静是一种思想境界,不为权力所累,不为名利所诱,不为灯红酒绿所吸引,守住心灵上的一片净土,悠闲地品味人生。享受宁静,就要保持心境平和、心理平衡,在宁静中,使内心获得温暖,解除心中的烦恼,从而获得长寿。 现在,人们已充分认识到心理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医学模式已由过去的生物医学模式进展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养生观也因此而发生很大变化。现代养生学认为,白然界博大无边,人的欲望没有止境,势必会劳神伤身,损害健康。而要健康长寿,就要“清虚静泰,少私寡欲”,也正如诸葛亮所说&...

  • 老人养生保健之忌

    老人养生保健之忌

    一忌用硬毛牙刷。老人牙龈脆弱,使用硬毛牙刷会因硬质毛束的碰撞,造成创伤性牙龈破损,从而引起牙周病。 二忌吃得过饱。老年人胃肠消化功能减退,吃得过饱可致上腹饱胀,影响心肺正常活动。加之消化食物时大量血液集中到胃肠中,导致心脑供血相对减少,容易诱发心肌梗塞和中风。 三忌贪杯狂饮。饮酒过量可使血管扩张、血压下降诱发心’绞痛,或由于血压突然升高,引起脑溢血。 四忌饮食过咸。吃盐过多,会增加循环血量、老人肾脏排钠功能减弱,可导致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和心脏负荷加重,甚至诱发心力衰竭。 五忌睡弹簧床。睡弹簧床使老人身体...

  • 96岁老婆婆的养生经

    96岁老婆婆的养生经

    96岁的谭普芳是广东恩平市莲塘村最长寿的老人,别看她只剩半颗门牙,牙龈全部萎缩,已无法戴假牙,但这并不影响她日常生活。老人说话依然口齿伶俐,思路清晰。晚上9点睡觉,每天早上6点左右起床。老伴去世30多年来,老人坚持自己煮饭、煮菜。改善伙食谭老有自己的绝招。“没牙齿,我就煲薏米红枣鸭肉汤、焖炖猪脚肉、蒸猪肉饼,用木耳、饭豆熬排骨汤,只要熬烂了我就能吞食。” 谭老的丈夫在世时是开药材铺的,因此她还学会了不少用药物调理养生的秘方。“我喜欢用电热杯焗红枣、党参水喝,这样可以滋补养...

  • 老人养生要心静身动

    老人养生要心静身动

      静养确实能减少能量消耗,使血压下降,心动趋缓。然而,所谓的静养应理解为“静心”,并不意味着终日不活动,更不是吃完饭就上床睡觉,或是窝在沙发里不动,而是要适当出去走走。尤其是心脑血管病患者,如果病人只能卧床,可以在家属的帮助下进行一些“被动”运动,比如抬手、抬腿、肌肉按摩等。   要做到动静结合、以静养心、以动养身,关键在于把握运动量,运动量应以运动后感到无明显疲乏感,没有因运动而导致或加重身体不适为准。   北京朝阳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   赵铁良...

  • 邵逸夫的养生之道

    邵逸夫的养生之道

    说起香港的影视巨头,就不得不说TVB,TVB迄今仍是屹立香江不倒的影视巨无霸。其创始人是已经104岁的香港影视人邵逸夫,他不光事业上取得成功,而且在养生上也有独到之处。 邵逸夫曾向香港特首曾荫权传授长寿秘诀,那就是:每晚睡前躺在床上,脚掌前后、左右摆动64次,还要在地上转64圈。这是他从“老自脚上起”这一养生格言中领略出的。邵逸夫这一独特的养生法从中年开始,一直坚持到耄耋之年因腿脚不便,才逐渐减少。 邵逸夫从中年起就比较注重养生。开始,他以炖人参进补,后来改为每天口含一片人参。近年来,他...

  • 百岁延寿方养生秘诀

    百岁延寿方养生秘诀

    著名慈善家、华语影视界人瑞邵逸夫先生已104岁高龄。这位在2010年元旦才退休的香港富豪,比一般人的退休年龄晚了40多年。有人问邵老先生的养生秘诀。邵老笑答:“我的养生秘诀是:会呼吸,养天年。”原来,邵老先生每天早晨5点就起床,然后分三式调理呼吸。 一、提式:双脚微微弯曲与肩同宽,提肛顶颚。双手如抱一花盆,放在丹田位置,然后用口吸气,吸气时舌顶上颚,双手亦随之升高到胸前,之后用鼻呼气,每次15分钟。 二、剑指桩:双脚站立与肩同宽,收紧肛门。双手握成剑指(空握拳,食指中指下指地面)放在腰间...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