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药膳 第29页

药膳 第29页

  • 芝麻为药食两用物品 芝麻常用药膳 芝麻功效应用

    芝麻为药食两用物品 芝麻常用药膳 芝麻功效应用

    芝麻,有黑、白二色,习惯上黑色芝麻入药,为胡麻的干燥成熟黑色种子,其既是食物,亦是药物,为药食两用物品。 中医对黑芝麻早有认识,并给予高度评价。如《神农本草经》指出:“补五内(脏),益气力,长肌肉,填脑髓。久服轻身不老。”《玉楸药解》记载:“补益精液,润肝脏,养血舒筋。疗语蹇、步迟、皮燥发枯、髓涸肉减、乳少、经阻诸证。医一切疮疡,败毒消肿,生肌长肉。杀虫,生秃发。”《本草求真》中说:“补血,暖脾,耐饥。凡因血枯而见二便艰涩,须发不乌,宜以甘缓滑利...

  • 冬季润燥四款药膳

    冬季润燥四款药膳

    冬季寒冷干燥,为“凉燥”。感受“凉燥”者,大多会出现鼻咽口舌干燥、咳嗽痰少、皮肤干燥、头痛无汗等不适症状,此时应多吃甘凉濡润、润肺生津的食物。在此推荐四款具有温润滋养功效的方子。 芝麻杏仁糊 取南杏仁60克、黑芝麻100~150克、白糖50克、热米饭半碗、牛奶500毫升、蜂蜜适量。在铁锅中用慢火将黑芝麻炒至微香后盛起,南杏仁同样以慢火焙熟。炒熟后的杏仁、黑芝麻、热米饭和白糖、牛奶全部放进搅拌机(不用加热),约3分钟后,即成芝麻杏仁糊。食用时依口味加一点蜂蜜即...

  • 养颜药膳之桃花泪 排骨汤

    养颜药膳之桃花泪 排骨汤

    一日一膳首要考虑三个方面。 其一是作用显着。经过药膳来调补气血,增进体质,摄生防病,这是咱们的首要意图。 其二是滋味可口。药膳首先是食物而不是药,所以必定要美味可口,才能使人坚持食用;假如药膳很苦很难吃,那还不如直接吃药。 其三是简便易行。所选的材料,包含食物、药物、调料等,都是日常所见,顺手可得,价格低廉,因此十分合适普通老百姓。 药膳之养颜桃花泪 养颜桃花泪 原料:燕窝1盏;桃胶10g;皂角米10g;红枣若干;冰糖适量。 制法:...

  • 抗击新型冠状病毒 推荐一则药膳 黄芪党参乌鸡煲

    抗击新型冠状病毒 推荐一则药膳 黄芪党参乌鸡煲

    目前,全国上下以不同的形式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蔓延,如何充分利用中医药膳,加强身体抵抗力,做到“未病先防”“愈后防复”,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新冠肺炎湖南省级中医救治专家组组长陈新宇推荐一则药膳。 组方(2人份):黄芪10克,党参5克,茯苓5克,白术5克,紫苏叶2克,陈皮1.5克,甘草3克,乌鸡250克。 配料:姜10克,盐10克。 做法:1.乌鸡宰杀干净去内脏洗净剁成小块备用。2.药材用温水泡8分钟后备用。3.取煲汤用的砂煲一...

  • 药膳药粥 补汤药茶药酒

    药膳药粥 补汤药茶药酒

    近日,由中医专家陈永灿及其团队编写的《经典文化与本草食养全民读本》系列丛书出版。丛书包括《鉴古诗品药膳》《鉴古诗品药点》《鉴古诗品药粥》《鉴古诗品补汤》《鉴古诗品药茶》《鉴古诗品药酒》,是一套难得的中医药文化科普精品。 药 膳 《鉴古诗品药膳》一册,从50首古诗词中引发出100首药膳处方:韦应物的“九蒸换凡骨”与黄精肘子、黄精蒸鸡,辛弃疾的“故人今又寄当归”与当归炖乳鸽、当归虫草鸭,苏东坡的“红点冰盘藿叶鱼”与藿香炒鸡蛋、藿...

  • 养生药膳伴您安然度夏

    养生药膳伴您安然度夏

    立夏养生药膳 立夏后气温渐热,饮食应以养心为主,宜多吃些具有补血养心、调气活血、生津止渴作用的食物。北方长夏暑湿之气容易侵扰人体,使人出现疲倦乏力、食欲不振、口淡无味、身体嗜睡的“苦夏症”,所以饮食应以补心祛暑食物为主。南方立夏季节,机体因天热消化液分泌减少、饮食应以清补食物为主,辅以清暑解热、护胃益脾作用的食物。 栀子桔梗薄荷茶(北方) 材料:栀子0.3克,桔梗0.6克,薄荷0.3克,百合0.3克,桑叶0.5克,酸枣仁1.0克,菊花0.3克,甘草(生)0.3克...

  • 常用的栗子保健食疗药膳

    常用的栗子保健食疗药膳

    “八月的梨子,九月的楂,十月的栗子笑哈哈。”金秋时节,正是时令干果栗子上市的季节。栗子又称板栗,是我国特产,素有“干果之王”的美誉,在国外还有“人参果”之称。板栗与枣、桃、杏、李被称为中国古代五大名果之一,历来深受广大百姓的喜爱。 栗子香甜味美,营养丰富。研究表明,栗子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尼克酸、胡萝卜素、视黄醇、膳食纤维以及磷、钙、钾、铁、铜、锰、镁等矿物质。其中蛋白质含有包括8种人体必需...

  • 莲子入药功效广 莲子常用药膳 莲子茯苓健脾糕 竹叶莲子养心羹

    莲子入药功效广 莲子常用药膳 莲子茯苓健脾糕 竹叶莲子养心羹

    专家简介 杨柏灿,上海中医药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中医药大学教学名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专家。 在中药世界里,莲家族是一类十分特别的品种。莲属毛茛目睡莲科,为多年生水生宿根草本植物。莲子、莲心、莲须、莲房、荷叶、荷梗、藕节等同属莲药,有较高的药用价值。不同的莲药具有不同的性能、功用、特点,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莲药文化。其中的莲子作为常用药食两用之品,备受大众青睐,用途众多。 莲的历史非常悠久,早在《诗经》中就有记载,名之曰“荷”。古往今来描写...

  • 茂名药膳美食

    茂名药膳美食

    茂名市位于广东省西南部,地处亚热带,气候适宜,土壤肥沃,适合广东道地药材的生长,如电白的沉香有行气止痛、调理心肾的功效;化州的橘红对于寒咳或干咳均有效。药膳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利用食材本身或在食材中加入特定的中药材,使其具有调整人体脏腑、阴阳、气血的功能,以及具备色、香、味、型特点的食品。药膳适用于特定人群,包括菜肴、汤品、面食、米食、粥、茶、酒、饮品、果脯等[1]。广东药膳市场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广东药膳的功效侧重于补气补血、补肾壮阳、美容减肥、健脑强耳等,常见品种有煲汤、煮粥、糕点、饮料等。近年来药膳在茂名发展迅...

  • 进补药膳 当归生姜羊肉汤 自我保健小妙方

    进补药膳 当归生姜羊肉汤 自我保健小妙方

    12月7日是大雪节气。大雪时节的到来预示着正式进入了冬季最冷的时候,人们开始为了过冬储备粮食,身体也需在做好防寒保暖的基础上,加强营养,增强机体抗寒能力。 冬季在五行属水,肾主水,人体的肾精需顺应时节封藏在体内,肾为先天之本,固肾乃强身健体之大法。故冬季进补,首先要做到的是补肾。冬季宜多食黑色补肾的食材,如黑豆、黑芝麻、黑米、黑木耳等,不宜吃过咸的食物以防止耗伤肾精。 同时补肾应根据自身的体质状况来调整,做到平补阴阳。阳虚怕冷者可多食用牛肉、羊肉、大枣、山药、龙眼肉、南瓜、韭菜、芹菜、栗子等,忌...

  • 枇杷药用 枇杷常用药膳

    枇杷药用 枇杷常用药膳

    田舍清江曲,柴门古道旁。 草深迷市井,地僻懒衣裳。 榉柳枝枝弱,枇杷树树香。 鸬鹚西日照,晒翅满鱼梁。 ——唐·杜甫《田舍》 诗文赏析 杜甫,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则被称为“诗史”。《田舍》是杜甫初夏时节所作。诗的前两句叙写村居的荒僻,描绘了诗人居住在田间农舍旁,江河弯弯,清澈见底,推开柴门走出农舍,门前的小路上...

  • 浅谈药膳的历史与发展

    浅谈药膳的历史与发展

    药膳是在中医学、烹饪学和营养学理论指导下,严格按药膳配方,将中药与某些具有药用价值的食物相配,采用饮食烹调技术制作成具有一定色、香、味、形且有滋补强身、保健益寿等功效的食品的饮食文化。本文从历史源流、地域特色、现状及展望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1 历史源流 从药膳的发展历史来看,药膳和中医的形成发展是息息相关、相辅相成的。 1.1 春秋战国至两汉时期 此时期,“诸子蜂起,百家争鸣”,与中医理论密切相关的元气论、自然观、阴阳五行学说等思想已初具雏形,在此基础上药膳的相关...

  • 茯苓功效 茯苓药膳 茯苓馄饨 茯苓养胃汤

    茯苓功效 茯苓药膳 茯苓馄饨 茯苓养胃汤

    茯苓,既是药材又是食材。茯苓的历史悠久。《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记载其功效为“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淮南子》中有“千年之松,下有茯苓,上有菟丝”的记载。到了魏晋时期,服饵茯苓以求长寿已蔚然成风,《梁书·陶弘景传》记载,南朝齐梁时期陶弘景辞官隐退时,梁武帝即令“每月赐茯苓五斤,白蜜二斤,以供服饵”。慈禧亦常命御膳房做茯苓饼吃,并赏赐大臣。 茯苓功效 宋代黄庭坚写诗赞美茯苓道:“汤泛冰瓷一座...

  • 美颜药膳 养颜瘦肉粥 骨髓养颜汤 枇杷叶菊花粥 佛手桃花茶

    美颜药膳 养颜瘦肉粥 骨髓养颜汤 枇杷叶菊花粥 佛手桃花茶

    不少人为了护肤,投入了大把金钱和精力,希望自己能肤白红润、无斑无痘。想实现这样的愿望,除了用护肤产品,还可以寄希望于食物,下面为大家推荐四款美颜药膳。 养颜瘦肉粥 材料:黑豆20克,粳米100克,猪里脊肉70克,熟黑芝麻5克(也可用黑芝麻粉),食盐适量。 做法:将黑豆用水先泡3~4小时。猪里脊肉洗净,切成丝,入油锅炒熟备用。锅中倒入黑豆和适量水,用中火煮30分钟,放入淘洗好的粳米,继续煮至粥稠,加入熟黑芝麻和猪肉,最后加食盐调味。 功效:此方兼有养颜与养生的双重功效。里脊肉含...

  • 扁鹊四季饼 食疗养生药膳

    扁鹊四季饼 食疗养生药膳

    人们到扁鹊庙瞻仰朝拜神医,都要买烧饼到透灵碑(元朝为扁鹊立的功德碑)上擦一擦,然后把烧饼包起来,拿回家让孩子们吃。天长日久,透灵碑被擦磨得净光透亮,能照见人影儿。这是为什么呢? 相传,扁鹊带着弟子们从家乡任丘来到中丘蓬山。蓬山到处是野生的中草药,使扁鹊乐而忘返。他从家乡大平原来到蓬山的深山老林,正是为了采挖中草药,拯救天下黎民。可偏偏那时的蓬山人,身居深山不识宝,只相信神婆巫医,不相信山上的药材能治病。尽管扁鹊磨破了嘴皮子劝说,他们还是不相信扁鹊说的那些道理,不相信山上的草能治病,这下子可把扁鹊给难住了。...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