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在 第16页

在 第16页

  • 写在国医大师裘沛然诞辰百年之际

    写在国医大师裘沛然诞辰百年之际

    裘沛然(1916年1月30日~2010年5月3日),出生于浙江省慈溪市裘市村。11岁师事姚江学者施叔范先生,1931年求学于一代医擘丁甘仁先生创办的上海中医学院,师事丁济万先生。1958年应聘进入上海中医学院担任教学工作,1984年后任上海中医学院专家委员会主任、上海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上海文史馆馆员、《辞海》副总编兼中医学科主编,是全国500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的导师之一。1979年后担任上海市市政协常务委员兼“医卫体委员会”副主任,1991年被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5...

  • 在收藏中修身养性

    在收藏中修身养性

      收藏,民间称为“玩古董”、“收古玩”,也有称作收“玩骨董”、“淘古董”的。现代意义上的收藏,无论其范围还是内容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古玩、字画、书刊、邮票、钱币、家具等无不能成为收藏的对象。不仅大小拍卖公司槌声频频,全国各地的古玩城、商铺纵横交错,而且出现了难以数计的地摊、早市,到处呈现出一派盛世收藏的景象。收藏逐渐成为人们的一种随意型爱好和乐趣,当然也包含经济投资的价值。   收藏,是融社会性、历史性、观赏性...

  • 痛在关节 病在软骨

    痛在关节 病在软骨

    人体的关节也有寿命。50 岁左右的人感到关节疼痛,说明关节已经在慢慢地老化!关节的生理寿命足有八九十年,也就是说我们在八九十岁的时候,关节活动还是健康灵活的。就关节疾病的相关话题,记者采访了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副主任委员、西安交大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骨科主任王坤正教授。 人类为什么会得关节炎 王教授指出,要想解释人为什么会得关节炎,就要明白骨骼是怎样生长和进行新陈代谢的。覆盖在长骨两端的软骨称为关节软骨,软骨下方的一段区域为骺板,骺板处的软骨细胞增殖形成软骨细胞柱,并将成熟的细胞推向骨干的中部,由于软骨细胞增大、死亡,...

  • 请教吼叫的妙处所在

    请教吼叫的妙处所在

      在我的一批“练友”中,老谷他们几个颇为引人注目,特别之处就在于他们的“鸣”声在外。每天清晨,他们或站在树荫下或爬上山坡,当空一阵吼,吼得地动山摇空谷回音,煞是热闹有趣。   这拨“鸣”声在外的朋友,凭借其浑厚的噪子和快乐的心情,确实吼出了声势和韵味,喊出了气魄和壮雄。不管春夏秋冬风霜雨雪,都能听到那“喔喔喔”、“啊啊啊”、“嗨嗨嗨”的吼叫声,从晨雾缭绕的树林里,...

    养生秘方 2024-03-06 9 0
  • 针灸在国外

    针灸在国外

    美国学者最近研究发现,针灸可以促使细胞释放一种名为腺苷的愈炎物质,从而起到止痛效果。检测显示,针灸后相应部位腺苷的含量是针灸前的24倍以上。如今,针灸这一古老的中医诊法在海外变得越来越红火。 美国 一般的针灸诊所都有两三位医生,三四个诊室。中国字画、文竹是诊所必不可少的点缀,中国古典音乐则让病人心情很放松。很多美国病人乐意接受针灸治疗。病人们认为针灸在很多方面的疗效甚至超过了西医,而且没有副作用,也不需要吃药。 英国 针灸还被用来帮助戒毒,不少不孕症、艾滋病或者丙肝的病人也来针灸诊所求助。近十余年来英国的中医诊所迅...

  • 后腰冰凉在皮肤相关部位刮拭

    后腰冰凉在皮肤相关部位刮拭

      这几日明显地感觉到春季的凉爽,尤其是腰部和颈肩部,因为人们早早的换上了春装。尤其是中老年人,出现腰后发凉的时候一定要及时地进行保暖和预防。   后腰冰凉,可能是由于寒气入侵身体而长期淤积,所以才会有穿多厚都冰凉的感觉。或者是本身就是虚寒体质,这样容易后背、后腰甚至臀部都发凉、怕风,可以请中医在后背刮刮痧,将寒气刮出来,同时坚持每天晚上用热水泡脚,水里可加入一些花椒,然后再喝一碗发汗的生姜红枣汤,或者是胡椒白萝卜汤,这样就可将寒气排出,增加身体的热气。   在皮肤相关部位刮拭,以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

  • 推广针灸术在巴西

    推广针灸术在巴西

    在巴西,中医针灸已经不再是一个陌生的疗法;相反,它因为疗效显著正在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识和接受。宋南华,一名在首都巴西利亚行医20年的针灸医师,是巴西首位获得职业医生执照的华人中医针灸师。 宋南华来自中国西南省份云南。1985年,他通过一项大学间交流项目来到巴西戈亚斯州医学院,与当地医学界交流中医基础理论。当时,巴西人对中医的了解还很有限,宋南华觉得自己大有施展的空间,决定留在当地行医。 在巴西,要想拿到职业医生行医执照,必须先取得当地医学院学位,再参加全国职业医生资格考试。1987年,宋南华向戈亚斯医学院...

  • 养生之道在平常中

    养生之道在平常中

    老年朋友们凑到一起,总是相互祝愿:好好活着。好好活’着确实是我的愿望。怎样好好活着呢?我已85岁,许多朋友都不相信,问我有何保健养生之道。我说我没有什么特别的养生之道,我只是平平常常地活着,有以下几点可以说说: 一、良好的生活爱好。从辛勤工作了大半辈子的岗位上退下来后,有个良好的生活爱好十分必要。我的生活爱好就是一向好动,离休了也不改变。进人新世纪,我已届耄耋之年,仍然好动。农活干不动了,家务也不用做了,我们7名志趣相投的离退休教师、医生、干部,在市内三家报社编辑的指导下成立“金秋读报、写作...

  • 经络气化是生命的存在形式

    经络气化是生命的存在形式

      在北京中医药薪火传承“3+3”工程专家王居易教授的诊室里挂着一幅中堂,上书《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的一段文字:“一拨见病之应,因五脏之输,乃割皮解肌,诀脉结筋,搦髓脑,揲荒爪幕,湔浣肠胃,漱涤五藏,练精易形”。他解释说,这是描述上古名医“俞跗”诊病疗疾时所用的具体方法,至于如何操作,今人尚未完全明了。   最初,笔者对上述文字所述内容仅停留于“知道”的层次,对如何应用于临床未及思考。但随着跟师时...

  • 针灸在中医药世界传播:刘保延

    针灸在中医药世界传播:刘保延

      刘保延,中国中医科学院常务副院长,首席研究员、主任医师;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长期以来致力于“中医和针灸临床疗效评价方法”研究,借鉴临床流行病学、循证医学的理念方法,遵循中医自身发展规律,充分利用数字信息技术等,牵头开展了20多项国家重大科研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近年来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200多篇,出版著作10余部。   针灸在中医药世界传播过程中,魅力独具,普及度和共识度极高,全球有183个国家都在应用针灸。不久前澳大利亚悉尼召开第八届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以下简称&l...

  • 让藏药在青藏高原上发光发热

    让藏药在青藏高原上发光发热

    人物小传 万玛,男,藏族。1965年3月出生,1984年12月在青海省藏医院参加工作。1993年9月,参加藏医专业全国成人自学考试,通过4年学习获得大专文凭。2010~2012年,在青海大学藏医学院藏医专业学习,取得本科学历。现为青海省藏医院门诊部副主任医师,擅长用藏医药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中风后遗症等。 他的舞台一直都在青藏高原,只是这一次,他站在了近2000公里外的人民大会堂的舞台上,拿着沉甸甸的“中国好医师”奖杯,仅给自己一张照片的留念。 49年前,父亲望着襁褓中...

  • 在瑞士针灸几乎无病不治

    在瑞士针灸几乎无病不治

    针灸渐被瑞士主流社会接受 不少朋友以为,中医在国外的活动中心一定是华人圈子。有的国家,如美国、加拿大,华人数量多,接受针灸治疗的比率自然较高。在一些影视剧中,传统中药铺也常是唐人街的一景。 实际上,中医在欧美的主要服务对象还是当地人,瑞士的情况更是如此。据统计,瑞士华人仅2万人左右,不超过总人口的3%。从笔者所治患者来看,可以说99%都是“老外”。这么多年,虽然也给一些华人同胞看过病,但加在一起也就十几人。 那么,又是哪些瑞士人在接受针灸治疗呢?这是个很有意思的...

  • 针灸在美国为什么发展那么快?

    针灸在美国为什么发展那么快?

    中医在国外被重视的程度越来越高,目前已有不少外国人购买中药膏方配方,生产中药保健品,澳大利亚70%的西医给医生看完病之后建议患者去针灸调理。有数据显示,美国2009年针灸师已达4.5万人,其中加州地区针灸师数量达1.5万人。有业内人士预计,照此发展速度,美国注册针灸医师的数量有可能会超过中国。人们不禁要问,针灸在美国为什么发展那么快? 西医不经过考试就可以针灸 虽然中医在美国被称为替代补充医学,但美国西医界对针灸是非常重视的。针灸不仅仅应用在调理亚健康、预防方面,在治疗领域也广泛应用。在美国医学界工作20多...

  • 夏季养阳贵在平衡

    夏季养阳贵在平衡

    中医认为,夏季保健,重在养阳而贵在平衡。尤其是以下五个平衡要把握好。 一、精神平衡——松而不懈。松,这里指松静,是一种安泰宁静的心绪。俗话说:“心静自然凉”。所以,放松而安静的心境是夏季保健的前提条件。但是,松静不是懈怠。因为任何时候,精神上的不振作都有害于健康,人们仍应当努力工作,认真学习,积极参加各项有益的活动。 二、饮食平衡——清而不淡。在饮食安排上,要力求清淡、可口,多食新鲜蔬菜、瘦肉、时令水果等,坚持以“清”为...

  • 夏季防面瘫重在避风邪

    夏季防面瘫重在避风邪

    夏季随着天气越来越热,到医院就诊的面瘫患者也逐渐多了起来。面瘫导致的口眼歪斜虽不是什么大病(大多数患者在一个月左右就开始恢复),但少数患者表情功能的丧失,严重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 中医认为,该病属中医“中络”、“口唱”范畴,老百姓俗称“吊线风”、“口僻”、“口眼歪斜”。面瘫多由人体七情内伤,劳倦过度,正气不足,经脉空虚,不慎外受风邪,风邪挟痰趁虚侵入面部脉络,致使气血痹阻,筋脉失养,经筋纵缓不收而...

  • 生命在于平衡

    生命在于平衡

    中医学早在2000年前就认识到气血平衡、脏腑平衡、阴阳平衡是维持健康的必要条件,中医治病常用调理的方法,就是为了维持人体平衡,恢复健康。可见“生命在于平衡”对于中国人并非是个新的命题。1940年出生的安徽省中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韩明向就倾向于这种养生观点,他认为,影响生命健康和长寿的诸多因素中,生活方式占60%。把握住动静平衡、饮食平衡、心态平衡,就是掌握了健康的金钥匙。 一、动静平衡 掌握其度 法国思想家伏尔泰“生命在于运动”的...

  • 中医的“神”养神关键在“静”

    中医的“神”养神关键在“静”

    “神”在《说文解字》里的解释是:“天神,引出万物者也。从示申。食鄰切”。其中,“申”是天空中闪电形,“申”是“电”和“神”的本字。“申”字在甲骨文里是一个象形字“见图1”,像神秘而令人惊恐的霹雳,朝各个方向开裂的闪电。古人觉得闪电变化莫测,威力无穷,称之为神,在古人朴素的思想观念里,变化莫测、威力无穷的就被视作神灵,是生出、主...

  • 化脓灸将艾炷直接放在穴位上施灸

    化脓灸将艾炷直接放在穴位上施灸

    化脓灸述要及灸后治疗 化脓灸是中医学的传统灸法之一, 是将艾炷直接放在穴位上施灸, 让局部组织产生无菌性化脓现象的一种灸法, 因其灸后会在施灸处留下永久性的疤痕, 故又称直接灸、瘢痕灸。尽管化脓灸施灸时被灸者会感到灼烧的痛苦, 而且皮肤上会留下永灸性的疤痕, 但其卓越而神奇的功效, 特别是适用于一些慢性顽症、疑难病症, 让化脓灸这一传统灸法流传至今, 而且在浙江一些地方非常盛行。笔者跟师习此术多年, 自身也多次尝试化脓灸, 通过多年来为患者施灸及亲身体会, 现将化脓灸操作及灸后的治疗经验整理如下。...

  • 中药汁的分类 叶天士在临证药汁的作用

    中药汁的分类 叶天士在临证药汁的作用

    浅论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对药汁的应用 中药汁具有药鲜汁纯, 保持天然药物原有性味, 气味俱存, 润燥之性较强的特点, 是一种最能保持中药天然性能的传统用药形式。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在回顾青蒿素发现的艰难历程中, 提到其灵感来自于葛洪《肘后备急方》中关于使用青蒿减轻疟疾症状的记载。文中提到:“青蒿一握, 以水二升渍, 绞取汁, 尽服之”[1]。取其鲜汁应用, 气味俱存, 就能发挥疗效。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中药物多用鲜品, 使用鲜汁类药物, 汁类药具有饱满多汁, 疗效快, 性较...

  • 强身健体在你“手”中

    强身健体在你“手”中

    生活中,人的双手各有六条经络通过,上面分布有数十个穴位,均与脏腑相连。加强手部的运动锻炼,经常刺激与内脏息息相通的手部穴位,对于强身健体大有裨益。 1.摩拳擦掌:手掌对手掌互擦36次至发热,使双手掌中与内脏机能有关的经络和穴位被刺激,以强化内脏功能;接着,将一手掌放至另一手背上按摩36次,完毕后,对换也做36次,以反射性地刺激头、颈、肩、眼、鼻、背等部位,对治疗肩痛、眼疲劳有益。 2.摩掌擦背:手掌对手掌互相快速摩擦30-50次,掌热后,以右手掌心向左手前臂内侧从手指末端向肘部反复推擦50-100次;然后以同样方法...

  • 寒气犹在食春韭:韭菜食疗

    寒气犹在食春韭:韭菜食疗

    初春,天气还有点冷,这个时候吃韭菜来养生,是最合适不过了。 吃韭之所以首推春天的韭菜,是因为它经历了一个严冬的 “养精蓄锐”,根和鳞茎贮存了大量养分,春季天气逐渐暖和便长得青翠欲滴,加之春雨节气过后,春雨使得韭菜含有充足的水分,柔嫩多汁,味道最香。 韭菜除了色香味美,更重要的是它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良好的食疗作用。韭菜中含有多种营养素,如蛋白质、粗纤维、胡萝十素、维生素E、核黄素、硫胺素、尼克酸、抗坏血酸和钙、铁、磷等。其中所含的粗纤维,对促进肠蠕动,防止大便干燥,预防肠癌有好处,同时对畏寒...

  • 国学养生 生命在动静之间

    国学养生 生命在动静之间

    “生命在于运动”,是一句耳熟能详的名言,是由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提出的。中国人的老话也讲:“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运动是延缓衰老、防病抗病、延年益寿的重要手段,经常运动可以保持体力不减,适当用脑可以保持脑力不衰。而在我小的时候当时也有一个基本观点,叫生命在于静止,后来发现这个观点也不对,我现在认为:生命在于动静之间。这其实在国学里早就这样论述了,《周易》讲“穷理尽性以至于命”,讲性命修炼,所谓的性功就是偏身的养炼,所谓命功就是偏心的养炼,总之是...

  • 隐藏在脸上的“健康信号”

    隐藏在脸上的“健康信号”

    脸色:脸色过于苍白,显示饮食中缺乏叶酸、铁质及维生素B12。 贫血对于女性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长期的慢性贫血会使身休代谢和功能降低,饮食中应注意多摄取富含维生素B12和叶酸的食物,如动物内脏、肉类、蛋、牛奶等。 前额:前额出现痘斑,是肝脏里含有过多的毒素所致,必须减少食用含糖分过高的食物,更要避免用太多的酒精。 太阳穴:太阳穴附近出现小粉刺,显示你的饮食中包含了过多的加工食品,造成胆囊阻塞,需要赶紧行体内大扫除。 眼睛周围:眼睛四周围于:涩,或是出现像干燥地表的裂纹,显示你有必要加强维生素B2及B6的摄取。 维生素...

  • 冬天进补重在养阴 敛阳养阴之道

    冬天进补重在养阴 敛阳养阴之道

    “冬风潜入悄无声,未品浓秋已立冬。”立冬意味着冬天的开端,山东省济宁市中医院肾病、脾胃病科主任医生王祥生介绍,冬天万物蛰伏,摄生宜收敛阳气,进补重在养阴。要想健康过冬,应从饮食起居下手,遵从敛阳养阴之道。 饮食:恰当温补 王祥生通知我们,冬天养阴重在补肾阴,饮食要清淡,可多食山药、红薯、马铃薯、栗子、核桃等益肾食物。 冬三月,为添加御寒才能可多摄入热量较高食物,少食生冷、炎热之品,少吃葱、辣椒、韭菜等辛辣、发散阳气之物,防止引发胃和大肠炎热火气上攻,导致便秘、鼻...

  • 养生,在脚低上下功夫

    养生,在脚低上下功夫

    脚底部存在着各脏器的反射区,某些脏器发生病变后,可以在其反射区上反应出来。按摩和刺激相应的反射区,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从而达到治病强身目的。脚底养生法有两个特点:一是任何人都可以随时随地实行,按压、揉搓和敲击的方法很容易掌握,费时不多,场地不限。二是以中医的理论和诊治经验为基础,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方法如下: 1.敲击脚底:每天晚上睡觉前用拳头敲击脚底,可以消除一天的疲劳。促进全身血液循环,使内脏功能加强,恢复精力。方法:以脚掌为中心,有节奏地进行以稍有疼痛感为度。每只脚100次左右,不可用力过度。 2.双脚晃...

  • 冰心在饮食中健康 在恩爱中龟龄

    冰心在饮食中健康 在恩爱中龟龄

    冰心原名谢婉莹,冰心是其笔名,源自王昌龄名句“洛阳亲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是现代著名作家、翻译家和社会活动家,生于1900年,卒于1999年,享年99岁,被人们亲热地称作“世纪白叟”。她的终身不只为我国社会文化及妇女儿童工作作出了巨大的奉献,并且也在摄生之道方面,为咱们供给了有利的借鉴和名贵的启迪。 •在饮食中健康 在饮食方面,冰心有一套归于自己的准则,概括起来就是:有节有度素为主,不挑不剔把戏多。早餐通常一杯牛奶或一杯咖啡,外加一...

  • 煲汤 推荐几款适合现在季节喝的养生汤

    煲汤 推荐几款适合现在季节喝的养生汤

    虽然很忙,但我还是会选择在家做饭 也很享受在家做饭这件事儿 厨房里简单的食材 组合在一起就是一道十分养生的菜肴 煲汤,能带出食材最原始的口感,还能最大限度的保留营养。今天,天宝麻麻就推荐给大家几款适合现在季节喝,在家里容易制作的养生汤,调理一下自己,还有你身边的那个男人哦! ★ 酸辣牛肚汤 ★ 食材 牛肚、葱白(切丝)、姜(切丝)、醋、胡椒粉。 做法 ◆ 牛肚洗净切丝,焯后捞出; ◆ 锅内倒油,用葱白丝、姜丝炝锅,倒醋; ◆ 待出香味时...

  • 安度暑日民间便在此时食用苋菜祛毒辟秽

    安度暑日民间便在此时食用苋菜祛毒辟秽

    农历五月在俗信中为恶月,民间 又称“毒月”,此时气温迅速升高,杂菌 繁殖,毒瘴滋生,人极易生病。为了应 付恶月,安度暑日,民间便在此时食用 苋菜,以此防病健身,祛毒辟秽,即所 谓“扶正祛邪”。 作为扶正强身,苋菜堪称一流。苋 菜的营养价值很高,所含蛋白质比牛 奶更能充分被人体吸收,所含胡萝卜 素比茄果类高2倍以上。钙、磷、铁含 量也很高,其铁的含量是菠菜的1倍, 钙的含量则为3倍,属鲜蔬菜中之最。 尤其是维生素C更为突出,含量之多 在绿叶菜中独占鳌头。民间有&ldq...

  • 中医看养心贵在静心 吃养心安神的食物

    中医看养心贵在静心 吃养心安神的食物

    在中医看来,养心才是养生的最高境界,而养心贵在静心。养心不仅仅是保护好心脏这个器官,还包括身心的调养。养心重在养神,而养神,说到底就是净化我们的灵魂。不过想要净化心灵,首先要从饮食着手。 一方面,要多吃养心安神的食物,比如茯苓、莲子、百合、小枣、藕粉、银耳、鸭肉等。另一方面,要多吃“真正的食物”,也就是最自然的食物。在食品安全问题显著的今天,这个要求似乎显得有点奢侈,尽管如此,我们依然要尽可能地吃更加天然的食物。这样可以让我们的肠胃更健康,身体中的毒素更少,心脏也就更健康。具体该怎...

  • 《南村辍耕录》是一部写在树叶上的书

    《南村辍耕录》是一部写在树叶上的书

    元代陶宗仪所撰《南村辍耕录》是一部写在树叶上的书。孙作在书序中写道:“余友露台陶君九成,避兵三吴间,有田廛,家于山南,作劳之暇,每以翰墨自随,不时辍耕,休于树荫,抱膝而叹,鼓腹而歌,遇事肯綮,摘叶书之,贮一破盎,去则埋于树根,人莫测焉,为是者十载,遂累盎至十数。一日,尽发其藏,俾门人小子萃而录之,得凡若干条,合三十卷,题曰《南村辍耕录》。上兼六经百家之旨,下及稗官小史之谈。昔之所未考,今之所未闻。” 陶宗仪(1321~1407年),字九成,号南村,浙江黄岩人。相传为东晋陶渊明之后嗣...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