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 第13页
-
中医夏季治病用导法
导法是将药物塞于肛门内以治疗疾病的一种常见的中医外治法。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根据肛门直肠的解剖生理特点,肛门给药与口服给药相比,具有以下四个优点:①胃黏膜可免受刺激性药物的刺激;②对伴有呕吐患者的治疗增加了一有效途径;③ 经直肠吸收,药物不因胃肠pH 值或酶的破坏而失去活性,且有一半以上药物免受肝脏首过作用的破坏,因而较口服用药干扰因素小;④对不能或不愿意吞服药片、药丸及胶囊的患者,提供了其他的给药途径。夏天天热本就让人胃口不佳,而药物最常出现的不良反应又是胃肠道症状,因此在夏季不刺激胃肠引起恶心、呕吐的导法很容易被...
-
藿朴夏苓汤对痊夏病的应用
藿朴夏苓汤由藿香、法半夏、赤茯苓、杏仁、生苡仁、白蔻仁、猪苓、淡豆豉、泽泻、厚朴、通草等十一味中药组成。功能:通宣气机,燥湿利水。主治:湿温初起,症见身热不渴,肢体倦怠(疲乏)、胸闷口腻、舌苔薄白,脉濡缓者。 “痊夏”民间又称为苦夏,是夏季的常见病、多发病。易发于体质较弱的老人以及婴幼儿及女性。主要表现为疲乏,四肢无力,饮食减退,逐渐消瘦。除暑热伤津型、脾胃虚弱型、气阴两虚型外,以暑湿困脾型最为多见,症见于神疲乏力,四肢困重,嗜睡懒言,身热不扬,恶心呕吐,脘腹痞胀,口腻纳呆,便溏不爽,舌淡...
-
毛德西教授对半夏泻心汤体验颇深
半夏泻心汤(由半夏、黄芩、干姜、人参、灸甘草、黄连、大枣组成)是《伤寒论》中最为常用的经方之一,河南省中医院毛德西教授对半夏泻心汤体验颇深,运用娴熟,经对近年来门诊病历统计,在治疗消化系疾病中,半夏泻心汤应用率有三分之一多。 他根据《伤寒论》有关条文,并结合诊治实践,总结出半夏泻心汤应用指征十六字:胸脘痞满,纳呆气逆,苔腻舌红,脉象弦滑。具体症状为:上腹部不适,或痞满,隐痛;或呃逆,嗳气,或泛酸,烧心;舌苔腻,或白腻,或黄腻,舌质暗红;脉象弦滑,或有数象。常用于慢性胃炎、食道炎、胆汁反流性胃炎、慢性...
-
半夏泻心汤合平胃散运用
半夏泻心汤出自《伤寒论》,书中云:“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是辛开苦降的代表方,功效为寒热平调、消痞散结,主治寒热错杂之痞证。平胃散出自《简要济众方》,功效燥湿运脾、行气和胃,方中药物的药性多为辛、燥、苦,故能消、能散,可调整脾胃运化、调节胃肠功能。 现代人生活水平提高,又缺乏饮食健康方面的指导,平素嗜食肥甘厚味、辛辣刺激的食物,易致湿热相合,壅滞中焦,脾胃升降运化失常。临证时,将两方合用,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属湿热证型者有卓效。 方中半夏和胃止呕...
-
解答传世经方半夏泻心汤的疑难问题
源自《伤寒杂病论》的半夏泻心汤,可谓是医圣张仲景的得意之方,此方可调和肝脾、散结消痞,后世众医家临床均有借鉴,也为后世治疗疑难杂症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实践经验。现如今,很多人虽然也常用此方,但未必真正领略其中精髓,比如此方在寒热错杂证中的运用,方中人参、大枣、甘草的补益之意,都是很多人心中未明的疑难问题。今天的这篇文章,带您解答半夏泻心汤的疑难问题! 临床治疗脾胃病,最常用半夏泻心汤、柴胡疏肝散、香砂六君子汤,我将其称之为“脾胃三方”。三方分别针对脾胃病最常见的三种病机:脾胃湿热、肝胃...
-
中医治疗小儿夏季热
夏季热为婴幼儿时期特有的疾病,尤以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多见。临床以长期发热不退、口渴、多饮、多尿、汗闭或少汗为主证。因其多发生于夏季,故名夏季热。 本病的发生,与季节有密切关系。一般多集中在每年的6、7、8三个月,而南方各省,因夏季炎热时间较长,故发病时间亦相应较长。秋凉之后,症状自然消退。部分患儿可连续发病几年,但再发病时症状较轻,病程亦较短。小儿脏腑娇嫩,阴阳稚弱,机体调节功能未发育完善,炎夏暑气侵袭,故而发病。入夏之后,注意小儿饮食和营养,增强体质,保持住房空气流通与凉爽,适当服食一些健脾益气、养阴清热药物等...
-
夏季老人养生四原则
近日气温逐渐升高,对于老人的身体是个考验。夏季老人养生最好掌握以下四个原则。 多进稀食。早、晚喝粥,午餐喝汤,既能生津止渴、清凉解暑,又能补养身体。在煮粥时加些荷叶,味道清香,有消解暑热、养胃清肠、生津止渴的作用。在煮粥时加些绿豆或单用绿豆煮汤,有消暑止渴、清热解毒、生津利尿等作用。 晚睡早起。中医认为,一年四季中,夏天属火,火气通于心,故夏季与心气相通,因此夏天要晚睡早起、重视静养。老年朋友晚上睡前可以听点舒缓的音乐,比平时推迟半小时左右再睡;早晨早起半小时,去公园散步、锻炼。白天可以午睡补充体力,以...
-
夏至雨绵绵 需祛暑湿
芒种的由来 今年6月5日为芒种。芒种,是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的意思。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每年的6月5日左右,太阳到达黄经75°时为芒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 6月5日为芒种。俗话说“芒种火烧天,夏至雨绵绵”,芒种过后一是天气炎热,容易上火;二是雨水渐多,需祛暑湿。 晚睡早起适当“药浴” “夏日炎炎正好眠”,芒种后昼长夜...
-
小儿夏季热足浴疗效好
夏季热为婴幼儿时期特有的疾病,尤 以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多见。临床以长 期发热不退、口渴、多饮、多尿、汗闭或少 汗为主症。本病的发生,与气候有密切关 系。一般发病时间集中在夏季,秋凉之后, 症状自然消退。部分患儿可连续发病几 年,但再发病时症状较轻,病程亦较短。小 儿脏腑娇嫩,阴阳稚弱,机体调节功能未 发育完善,炎夏暑气侵袭,故而发病。入夏 之后,应注意小儿饮食和营养,增强体质, 保持住房空气流通与凉爽。适当选用一些 中药足浴,可有效地防治本病。 方一:芦根、生地各50克,西瓜皮100 克。将芦根洗净,切段;生地...
-
夏季气温高 常见的保健茶
夏季,天气炎热,饮食与健康的关系极为密切。饮食得当,就能顺利地度过夏天,如稍不注意,就有可能感染疾病,有损于健康。对于老年人来说,夏季的饮食保健就更为重要了。 首先,要注意饮食卫生。夏季气温高,剩饭剩菜容易被细菌污染,最好不吃,如吃,也必须经过高温处理。生吃瓜果要洗净削皮。做凉拌菜时,菜一定要洗净,最好在开水中焯一下;用来切熟食的刀、板,要和切生肉、生菜的分开;凉拌时,应放点蒜泥和醋,这不仅能增加食欲,有助于消化,并有杀菌解毒作用,预防肠道传染病的发生。做冷饮时,要用凉开水,不用生水。夏季,老年人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