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 第9页
-
夏季妙用风油精
风油精是家庭常备药物,对头痛、风湿骨痛、牙痛、晕车晕船等有一定疗效。近年发现风油精还有不少新用途,现介绍如下: 治脚癣。每晚睡前用温水洗脚,用毛巾擦干后,用风油精擦于患处,连续用五天,痛痒即可消失。 防中暑。高温天气上班出门前,往人中(鼻唇沟正中)、太阳(眉梢与目外呲延长线之交点)、印堂(两眉间)等穴位上和鼻孔内擦些风油精,对于预防中暑有良好作用,还可防治感冒等流行病的侵害。 治烫伤。对小范围的烫伤,可用风油精直接滴涂患处,每隔2-3小时1次。对烫伤较重水泡已破者,可先涂风油精,再涂消炎膏,效果更好。为防止感染,必...
-
夏季头晕头胀视物昏花 中药方
夏季阳气旺盛,人们此时出汗较多,很多人时在户外、时在室内,室内凉气沁人、户外热浪滚滚,这种忽凉忽热的工作及生活环境,让我们身体的周围血管收缩与扩张交替的剧烈变化,使中老年人出现大脑短暂性的供血不足而发生头晕头胀、视物昏花之症状。有高血压、冠心病的人尤为显著,那么怎样来应对它呢? 笔者从事中医工作三十多年,根据临床经验提出如下几点倡议: 一要尽量做到清心宁神,多做适当的户外运动,多饮水及吃一些绿色环保的水果,以提高自身机体对周围环境的适应性。 二要积极预防,可采用麦冬10克、西洋参5克、黄芪15克...
-
夏季腹泻 泌尿感染偏方
夏季腹泻提捏脐周 夏季是腹泻的高发季节,对于老人来说,腹泻还会诱发低血糖、心绞痛等急症。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用手提捏脐周,有助于通经活络,调和气血,改善肠腑功能,消除或减轻肠道症状。 方法:取仰卧位,双腿微屈,用手指沿脐周2寸,环绕捏脐周的皮肤,初感轻微疼痛,而后感到提捏处向内透热为宜。提捏 1~2分钟即可,每天提捏3—5次。提捏后两手相互摩擦至热,以手掌在小腹部做环形推摩法(逆时针)40~50次。然后用手掌大鱼际或近掌根处按揉胃脘部50次(方向顺逆皆可),以有热感透人腹内为佳。邓波 泌尿感染...
-
夏季下痢 粥疗可治
一、大蒜粥紫皮大蒜2个,糯米O.1 公斤,白糖适量。将大蒜去皮,洗净,同糯米一同煮粥,加白糖调味。每日1次,连服 3天。有化湿解毒,温里涩肠止痢的功效。适用于寒湿痢。 二、酸梅粥酸梅粉40克,西米50 克,白糖适量。将西米洗净,酸梅粉用水调匀,一起人锅熬成粥。每日1次,连服3 天。有收敛止痢的功效。适用于肠滑下痢。 三、马齿苋薏苡仁粥马齿苋、薏苡仁各30克。将上料加水煮成粥。每日1 次,连用3日。有清热利湿止痢的功效。适用于大肠湿热引起的泄泻、痢疾。 四、长命粥粳米0.1公斤,马齿苋、猪肉末各50克,精盐、麻...
-
夏季腹泻“拉肚子”不吃不洁食物
导致夏季腹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些还与生活习惯有关,比如着凉拉肚子。一般人认为夏天要注意防暑降温,却忽视了在防暑降温中可能出现的着凉,如在空调房间久坐,贪凉睡地板,暴饮冷冻啤酒或饮料等,都很容易导致胃肠功能紊乱,肠蠕动加快,引起腹泻。其中最常见到的是着凉引起的拉肚子。 对于夏季因受凉腹泻或者是吃了不洁食物引发急性肠炎导致的腹泻,患者要注意以下三点: 首先要减少油脂的摄入,油脂来源于两方面,一种来自食物本身,肥肉、荤汤,还有一种来源于烹调油。油脂有滑肠作用,会加重腹泻。 其次要减少膳食纤维的摄入...
-
夏季不少脾胃不适 三个典型案
每到夏季,门诊就会遇 到不少脾胃不适的患者。究 其原因,大部分是因为不良 生活方式引起的。在此,挑选 三个典型案例,希望大家引 以为戒。 【案例一】文小姐是一位 每天坐在空调房上班的白 领.日常工作压力大.经常熬 夜.精神紧张.饮食与作息都 不规律。尤其在夏天.面对电 脑总觉得口干舌燥。为了降 火.她常喝凉茶.餐后吃雪糕 降暑。不久,文小姐上吐下 泻,茶饭不思、手脚冰凉、浑 身无力。 夏天人体体力消耗较 大,需要加强脾的“工作”才 能不断地从食物中吸收营 养。但也往往由于过度运转, 造成...
-
夏季感冒 桑叶茶治
夏季感冒,容易出 现头痛、口鼻发干、咽 喉燥痛、咳嗽无痰或痰 少而黏等症状。因此, 治疗的关键在于清、润 并用,清能散火、润能 治燥,其中常用的药物 之一就是桑叶。 桑叶味苦甘性寒,有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功效。可以选用干桑叶30克泡水,每日1次,也可以与梨皮、杏仁共煮,熬成汤当作茶喝,既可防治感冒,又能养生。 针对因燥热伤肺所致的咽喉疼痛、咳嗽、咳痰等肺系病症,以及各类急慢性咽喉炎及支气管炎患者均可用桑叶配麦冬(2:1),泡水代茶饮用,疗效显著。 除茶保健外,桑叶味道可口,还可以煮粥。如清淡滋润的桑叶荷叶粥、桑...
-
夏季感冒初期 不要食西瓜
夏季天气炎热,许多地方均有冷气开放,在冷气房待久了或者由于室内外温差较大,均容易引起 感冒。一旦感冒发生, 千万不要吃西瓜。 中医认为,无论是风寒感冒 还是风热感冒,其初期都属于表证,应采用使 病邪从表而解的发散 办法来治疗。表邪未解时,切不可攻里,否则会使得表邪人里,病情加重。西瓜性寒,有清热的功效。感冒初期,病邪在表之际,吃西瓜就相当于服用清里热的药物,因而会引邪入里,势必会加重病情或延长病期。所以在感冒初期千万别吃西瓜。 不过,当感冒人里化热,出现了高热、口渴、咽痛、尿黄赤等热象后,在正常用药的同时,若吃些西...
-
辨体质治夏季伤风感冒
夏天的特点就是烈日炎炎,离寒冷远了离感冒似乎也远了。但其实,夏天室内空调环境凉,与室外高温造成的室内外温差大,或者是晚上整夜吹风扇,很容易出现风热感冒。 症状: 口渴、尿多、食欲不振、面色苍白而且烦躁不安,病程可持续1~2个月。 中医小贴士: 辨体质治感冒 夏季感冒中医又称为暑湿感冒,暑湿感冒的特点就是因为夏季闷热,湿度比较大,在这个时候大家都比较贪凉,比如吹空调等,感受了风寒之邪。黄海涛建议市民感冒时,应该辨明感冒类型,然后根据体质进行中药调理,如体质虚弱者,可用黄芪15克,防风5克,白术10克,大枣5克;体质偏...
-
盛夏暑湿感冒中医治方
盛夏季节,气温较高,加之雨水很多,空气潮湿闷热,人们容易出现中暑症状。而很多病症又都与湿邪有关,所以盛夏应防湿邪侵袭。 湿既是一种致病因素,又是一种病理产物,它与脾胃密切相关。湿邪的存在,不同程度会影响脾胃之气的升降、胃的受纳及肠的传导,从而导致口苦、口黏、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大便溏薄不爽等现象。 中医认为,湿为阴邪,好伤人体阳气。因其性重浊黏滞,故易阻遏气机,病多缠绵难愈。不仅如此,湿邪亦好伤脾阳,因脾性喜燥而恶湿,一旦脾阳为湿邪所遏,则可能导致脾气不能正常运化而气机不畅,脾气不升,水液随之滞留,...
-
冬病夏治话咳喘
王守永,男,1957年生于河南清丰县。吉林省名中医。曾创办吉林省四平市骨质增生病医院、四平市肾病医院。从医30余年,在研究治疗风湿骨病、咳喘病、胃肠病、神经精神疾病等疑难杂症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先后有多项科研成果在国家、省、市获奖,发表论文20余篇。 咳喘病是一种反复发作的以咳嗽、咯痰、气喘为主症的呼吸道疾病,包括现代医学的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阻塞性肺气肿、肺心病。在我国尤以北方地区多发,农村较城市发病率稍高。其病程缠绵难愈或反复发作,待病情进展并发阻塞性肺气肿时,肺功能遭受损害,严重影响患者工作、生活...
-
夏季感冒分型食疗
夏季感冒是很不爽的一件事情。许多人认为,感冒只要吃颗感冒药就可以了。其实,中医将感冒分为四种类型:风热感冒、风寒感冒、暑湿感冒及体虚感冒。这四型感冒在夏季均可发生,以前三者最为多见。引起这三种感冒的病因是不同的,所表现出来的症状也不同,我们可以在家用不同的食疗方来治疗。 风热感冒 常表现为发热重,恶寒轻,伴有咽干、咽涩,甚至咽喉红肿疼痛,鼻塞或鼻流黄涕,口渴,痰黏色黄等,是由于感受外界风热而发病。 食疗方: 银花豆豉粥:银花、淡豆豉各9克,水煎去渣取汁,用药汁与粳米60克、白糖适量煮成粥,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
-
夏日巧用生姜疗疾
消夏解暑:夏季中暑不省人事时,用姜汁一杯灌下,能使病人很快苏醒过来。对一般暑热,适当吃点生姜也大有裨益。防暑中药人丹里就含有生姜成分。 治腹痛吐泻:盛夏时节气温高,各种病菌繁殖活跃,稍有不慎就容易引起腹痛、吐泻等急性肠胃炎症状,适当吃些生姜或喝姜汤,可起到防治作用。 治腰肩疼痛:盛夏酷暑难熬,有些人喜欢冲凉水澡或露宿户外,特别是老人容易引起肩周炎。遇到这种情况,可准备一些热姜汤,先在热姜汤里加少许盐和醋,然后将毛巾浸入拧干,敷于患处,反复数次。此法能舒筋活血,可大大缓解疼痛。 除脚汗脚臭:将脚浸于热姜汤中,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