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 第31页

理 第31页

  • 论《内经》标本理论

    论《内经》标本理论

      《内经》中有关标本的内容散见于众多篇章中,如《素问·标本病传论》、《素问·至真要大论》、《素问·汤液醪醴论》、《素问·天元纪大论》、《灵枢·卫气》、《灵枢·病本》等篇均有涉及,内容包含经脉标本、六气阴阳标本、先病后病标本等。标和本是两个相对的概念,《淮南子·天文训》有“本标相应”之说,指出“标本互相对应”。就其本意而言,草木之枝叶末梢谓之“标&rdqu...

    养生秘方 2024-03-06 10 0 内经理论
  • 排除“反常” 迎接中医理论变革

    排除“反常” 迎接中医理论变革

      “无形却隐藏着重大疾病”的科学事实,造成了中医理论“无形无患”背景知识范围内不可解决的科学问题,揭示出与中医不相容的反常事实。   “辨病论治”在中医理论体系中的确立,将引进西医学对疾病的微观认识和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诊断疾病的方法,弥补中医微观认识的缺失。   任何科学理论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随着科学实践的发展,“反常”问题会逐渐暴露出来。所谓“反常”,法国化学家库恩说:&ldquo...

  • 辨证论治离不开调理升降

    辨证论治离不开调理升降

      升降是自然界万物发展变化最基本的运动形式,二者既相反,又相辅相成,无升则无降,无降则无升。人体正常生理状态的维持无不依赖气机升降有序,并保持脏腑阴阳气血相对的动态平衡,从而保持健康状态,倘若人体气机升降逆乱则杂病丛生矣。辨证论治离不开调理升降,故重视升降相因有重要的意义。   升降是万物发展变化的基本形式   阳主升发,阴主沉降。“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燥,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因于木气的展放,火气的炎上,金气的...

  • 气功与中医 理论一致

    气功与中医 理论一致

      气功的理论与中医基础理论是一致的,如它们都崇尚传统哲学中天人合一的整体观、辩证统一的动静观、相互依存的形神观等。气功中用得比较多的理论有阴阳五行学说、精气神学说、藏象学说和经络学说;在病因病邪学说中比较重视七情致病和内生五邪致病,而对外感六淫与戾气致病说则较少涉及;在治则治法中,重视未病先防,并较多采用和法、补法、通法等治法,也偶用“八法”中的温、清法,但对汗、吐、下、消法基本不用。试以具体的功法或练法择要说明之。   阴阳学说其在气功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以阴阳划分气功的...

  • “中医+”思维与中医理论特色的“相加”

    “中医+”思维与中医理论特色的“相加”

    •“中医+”思维包括两个部分:一是“中医药学科内部+”,意即整合中医药领域的内部学科;二是“中医药学+X”,意即实现中医药学与其他学科的多学科交叉,打破学科的传统壁垒。 •中医健康管理服务规范在突出中医主体性的前提下,兼容并蓄,充分吸纳其他相关学科的最新技术与手段,集众学科之所长,使中医健康管理服务规范的内容更丰富,整体效果更佳。 在国务院出台一系列大力扶持健康服务业发展的政策背景下,中医健康管理成为健康...

  • 中医医院应该探索“中医药+”倡导“治未病”理论

    中医医院应该探索“中医药+”倡导“治未病”理论

    •治未病、健康体检成为当今及未来一个时期的朝阳产业。在大力提倡“健康中国”的今天,医疗行业应该深入了解民众对健康的需求,改变传统医疗服务模式,从供给方入手,主动向民众提供他们所需求的医疗服务产品,尤其是中医药行业,更具广阔的前景。 •中医医院应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探索“中医药+”,倡导“治未病”理论,生发出健康体检中心、冬令膏方进补、冬病夏治、慢性病管理与健康养生指导等服务产品。 当前,中医药事业正处于天...

  • 伤食病理机制的探讨

    伤食病理机制的探讨

      “饮食自倍,肠胃乃伤”,一般认为伤食是因饮食不节导致的脾胃损伤,病位在脾、胃、肠;病机是饮食不节,伤于胃肠,胃失和降,肠失化物,食滞不化;主要病症有脘腹痞满胀痛、嗳腐吞酸、厌食纳呆、肠鸣矢气、泻下不爽、臭如败卵等,这是显性伤食,即狭义之伤食,采用消食化滞之法治疗,效果明显。而当今伤食之病,已远远超越了狭义伤食的范畴,病位涉及到五脏六腑、形体官窍、气血经脉,病机有虚有实,生痰生瘀,夹寒夹热,化风化燥,错综复杂,可导致诸多疾病的发生。   饮食所伤,可致实致虚,实证多以痰浊为患,虚证...

  • 《内经》蕴含丰富的病机理论

    《内经》蕴含丰富的病机理论

      《内经》的各个篇章中都蕴含了丰富的病机理论,《内经》以邪正盛衰、阴阳失调、升降失调阐释病变的基本机理,提出了著名的“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以及“百病皆生于气”的学术论断。《素问·至真要大论》是《内经》中唯一明确提出“病机”的篇章,该篇中对临床常见症状的病机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其中“审察病机,无失气宜……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则明确指...

  • 中医科学范围的理念与立场 为大医学观

    中医科学范围的理念与立场 为大医学观

    •人类的大科学,包括形上性科学与形下性科学两大类。以大科学观与大科学框架结构为基础,把中医(包括其它传统医学)与西医两种成熟的医学科学体系,并列纳入我国医学科学范围的理念与立场,称之为大医学观。 •把中医形而上与西医形而下用生命与非生命加以说明,可以这样解释:中医是用对待生命领域的思想与方法,研究人的整体生命现象的医学;西医是用非生命领域的思想与方法,研究人体局部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的医学。二者相互不存在可比性。 •不同特质的文化科学,各自有各自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上的...

  • 中医病理中的取象比类

    中医病理中的取象比类

      取象比类用于现代中医研究   中医病理中的取象比类   中医学许多疾病的病名及病理解释,往往来自对外界自然现象的直接或间接取象,比如狐惑病、奔豚气等。在病理上的应用亦不少,举例如下。   南宋许叔微《普济本事方》卷第三风痰停饮痰癖咳嗽曰:予生平有二疾,一则脏腑下血,二则膈中停饮,下血有时而止,停饮则无时。始因年少时夜坐为文,左向伏几案,是以饮食多坠向左边,中夜以后稍困乏,必饮两三杯,既卧就枕,又向左边侧睡,气壮盛时,殊不觉。三五年后,觉酒止从左边下,辘辘有声,胁痛,饮食殊减,十数日必呕数升酸苦水...

  • “证”是某一阶段病理反映的概括

    “证”是某一阶段病理反映的概括

    辨证论治,作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特征之一,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它具有整体化辨证、个体化治疗的优势,一直有效指导着临床诊疗过程。但客观地说,和其他任何一种科学理论或技术方法都有其局限性一样,辨证论治也存在着自身的弱点甚或缺陷。认识到这一点,是每一个中医工作者应有的态度,也是在临床工作中应认真思考、努力改进的方向。 概括起来,辨证论治在临证中主要存在着以下不足: 难以应对无症可辨者 许多疾病的发生都要经历一个漫长、复杂的过程,在其初始阶段,机体往往没有相应的反映或表现。...

  • 中医护理传承工作室应推广

    中医护理传承工作室应推广

    近日报道,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召开“情系中医梦,天使护健康”会议。 会上,北京市中医管理局成立了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王敏中医护理传承工作室”、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桂梅芬中医护理传承工作室”、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冯运华中医护理传承工作室”,以师承的方式培养护理人才,选拔优秀的护理人员组织护理传承团队。 随着扶持中医药发展的力度不断加强,中医护理越来越受到社会青睐。推拿、按摩、中药雾化、中...

  • 刘执玉“经络-淋巴系统”的理论

    刘执玉“经络-淋巴系统”的理论

      多年来医学界忽略了传统中医与西医的边缘交叉学科的研究,由于经络至今没有找到解剖学依据,西方医学对经络学说不公认。   笔者从事中医药学、西医学、解剖学、淋巴学等交叉学科的科学研究及教学等工作40余年,研究和总结出“经络-淋巴学新概念学说”——经络是淋巴管前组织通道系统,其功能是调节气、血、津液运行,保持人体内环境的稳衡系统。淋巴系统是脉管系统的辅助结构,也是人体的“自救系统”,具有“免疫防御,清洁,修复”三大...

  • “河图”“洛书”与中医脾胃理论

    “河图”“洛书”与中医脾胃理论

    ——八卦源于阴阳概念一分为二,文王八卦源于天文历法,但它的“根”是《河图》 伏羲对日月星辰,季节气候,草木兴衰等等,有一番深入的观察。不过,这些观察并未为他理出所以然来。一天,洛阳东北孟津县境内黄河中忽然跑出了“龙马”,也就是这一刻,他突然发现自己正处于一种强烈的精神震撼之中,深切地感到了自身与所膜拜的自然之间,出现了一种莫名其妙的和谐一致。他发现龙马身上的图案,与自己一直观察万物自然的“意象”心得暗合,就这样...

  • 传统中医强调中医护理的重要性

    传统中医强调中医护理的重要性

    今年4月,“杭州市首期西医护理人员学习中医培训班”在杭州市中医院开班。杭州地区各县(市、区)中医类医院和综合医院中医病房等50家单位的81名护理管理与临床护理骨干参训。截至6月上旬,已完成了64个学时的中医护理理论学习。(中国中医药报7月1日) 据了解,当前不少地方中医医院和综合医院中医病房专业中医护理人员缺失,毕业于中医院校的比例比较低,护理人员对中医基础理论,临床辨证施护及中药知识等掌握不够,以中医护理为核心内容的辨证施护开展得很少,中医护理应用较不规范,没有严格按中医护理技术...

  • 村医参与村级事务管理

    村医参与村级事务管理

    为进一步优化村级班子结构,更好地联系和服务群众,切实保障村医合理收入,湖北省利川市决定以2014年村级班子换届为契机,开展选拔优秀乡村医生进村级班子的工作。该市提出,力争实现40%以上的村有1名村医进村级班子,每村至少有1名村医参与村级事务管理。(健康报7月5日) 农村卫生工作是村级事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村委会重视不重视、支持不支持事关新农合、爱国卫生、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有效、扎实开展,事关农村卫生面貌,事关广大农民健康。据调查了解,目前仍有相当一部分村委会对村卫生室、对乡村医生关爱不够、配合不...

    养生秘方 2024-03-06 10 0
  • 涂志亮从健康管理转入中医健康服务业

    涂志亮从健康管理转入中医健康服务业

    近年来,我国医疗机构总体门诊量快速增长,中医门诊所占比重持续增加,尤其是中医“治未病”服务获得更加广泛的认可和接受,涂志亮根据相关数据和观察体会指出,中医健康服务业的广阔前景为社会资本参与办中医提供了足够空间,“关键在于寻找切入点,与公立中医医疗机构建立多样合作模式,在医疗服务和健康管理中发挥独到作用”。 涂志亮是从健康管理领域转入中医健康服务业的。从最初的创业实践中,他发现,中医药“天然地适用于健康管理”——在...

  • 心理压力大易得高血压

    心理压力大易得高血压

    国庆节长假,刚满30岁陈浩顽(化名)居然自己在家加班工作了4天,没日没夜忙完了一个计划,自己很得意。不料假后一上班,就觉得胸闷气短头发昏,到医务室一量血压,高压竟达180毫米汞柱。 专家指出,高血压目前已不再是老年人、肥胖者的“专利”。调查显示,有27%的高血压患者是由严重的心理压力导致,有50%的男性会因工作的不安全感和感觉工作表现不理想而发生高血压。工作疲劳,压力过大,会造成交感神经兴奋过度。如果精神紧张因素长期存在,血压的升高便会成为一种持续状态。同时,抽烟是高血压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 中医要有“三个自信”加深对中医基本理论的理解

    中医要有“三个自信”加深对中医基本理论的理解

    •中医把生物-气象-心理-社会诸因素联系在一起,这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的观点特别吻合, 并且在内容上更加丰富和全面, 是一种“生命-心神-环境医学模式”。 •整体观念作为一种方法论, 不仅是中医的精神支柱,还代表探索复杂性思维方式的先行思想。 •在熟练掌握常见病的辨治规律基础上,养成中医辨治疾病的方法,不断学习,才能对临床疑难疾病有所突破。 “西学中”教育如果从1956年算起,到今年恰好是60年了。60年间...

  • 中医归经理论

    中医归经理论

    归经理论作为中医理论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前人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治疗法则等中医理论为基础,以所治病证为依据,经过长期地医疗实践探索总结而成,对阐明中药作用机理和指导中医临床诊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尝试对归经理论的源流、传统认识与现代研究进行分析,为归经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延伸和现代研究思路提供一些指导与思考。 1 归经的概念 “归”在《辞海》中释为“折返”、“属于”和“聚拢”,在这里&ld...

  • 无症“胆石”如何处理

    无症“胆石”如何处理

    对无症状静止型胆结石的处理,月前有两种观点: 观点一:B超监测,定期复查。一旦出现症状或有新的病变出现,如胆囊息肉样病变,则应采取手术治疗。一部分长期甚至终身不出现症状的患者,可不进行治疗。 观点二:预防性手术切除。原因是,大约有50%-70%的无症状型胆结石患者迟早会出现症状或并发症,如胆囊积水、胆囊积脓、胆囊穿孔、继发性胆总管结石、诱发胆囊肿瘤等。再则,随着病人年龄的增长,其它并存病如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糖尿病等也相继袭来,使正规的手术治疗往往难以施行,使得本来不难处理的胆结石病变得十分棘手。因此,越来越...

  • 风药的概念及理论指导

    风药的概念及理论指导

    王东军,俞屹婷,顾超,柴可夫 (浙江中医药大学) 摘要:李东垣是金元时期著名的医家,在其代表作《脾胃论》中多次详细地论述了“风药”,他运用“风 药”立足于脾胃内伤学说,并将“风药”广泛地应用到临床各科,形成了别具一格的用药思想。“风药”性味多 是辛温,其气轻、其味薄,具有升发清阳、芳化湿浊、发越郁火、调达郁愗、扶正祛表的作用。补中益气汤和升 阳散火汤是《脾胃论》中的代表方剂,也是李东垣应用风药配伍的典型范例,笔...

  • 经典的温病学理论回归临床

    经典的温病学理论回归临床

    作为经典的温病学于1956年广州中医学院(现广州中医药大学)建校之初即确定为骨干课程。广州中医药大学温病学科于1978年获首批医学硕士学位授予权、1986年获医学博士学位和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授予权,是全国同行中最早被定为硕士、博士授予点之一。 1988年8月,温病学科正式在附属医院建立43张病床的病区,实现了中医经典向临床的回归;同年设立温病学实验室,奠定了数十年秉承的“经典回归临床、医教研协调发展”学科建设理念的基础。1995年温病学科被评为广东省重点学科;2008年温病学课程被评...

  • 中医学“方药”与“理法”

    中医学“方药”与“理法”

    理法方药,是中医学的核心内容,“方药”与“理法”占有同等重要的地位。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刘完素说:“流变在乎病,主治在乎物,制用在乎人。”(《保命集·本草论》)。“物”者何也?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认为,物即“方”也。因此,他在《本草纲目·序例》中把刘完素的这句话就直接写成“流变在乎病,主病在乎方,制方在乎人”了。这里所说的,都是方在防治疾病中的重要作用...

  • 喝中药调理身体也讲究时间

    喝中药调理身体也讲究时间

    指导专家: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中药房药学部主管中药师廖小红 喝中药调理身体成为许多有慢病的中老年人的日常选择。有喝中药习惯的老年朋友都会觉得自己久病成良医,药差不多都会自己抓了,更别说喝中药这么小的事情了。事实上,很多人在服用中药的时间点都不大讲究,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中药房药学部主管中药师廖小红表示,服药方法是否恰当,对疗效有一定的影响。而服药时间同样很重要,汤剂是否有效,除了讲求是否对症外,还得讲究服药时间,有的药物因其本身特性的要求,必须在一定的时间服用才能发挥效果。...

  • 理解中医 了解“医”在古代的真正内涵

    理解中医 了解“医”在古代的真正内涵

    当今,很少有人会主动去了解每个汉字的来源,如果我们不知道汉字的来历,不了解每个汉字所包含的真实意义,就很难真正了解中国文化。同样,如果想更深层次地理解中医,我们就必须了解“医”在古代的真正内涵。在古代,医应该是“毉(醫)”,古代的医是和道相合的,学医是在修道也是在用道。 首先,左上角这个医字,古代要求学医的人,要有框架,方方正正,规规矩矩,无规矩不成方圆。学医成的是大方圆,大器材,更要注重这个规矩,但为何这个框不封口呢?古代治疗疾病会用到一些利器,医里面的&...

  • 认真“读经典”中医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认真“读经典”中医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我们要更加坚定中医信念,树立中医自信,做好中医临床,努力成为“铁杆中医”。 •要认真“读经典”,因为“经典”是中医的根基,没有深厚根基的树木,必然不能够枝繁叶茂。 •时间告诉我们想要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必须对方药配伍与炮制熟稔于胸,明方之理,知药之偏。研究古方决不能一成不变,按图索骥。能否一方多病,异病同治,全在变通。 中医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诊疗体系完整,...

  • 欲明白“脉双弦”先理解“脉偏弦”的含意

    欲明白“脉双弦”先理解“脉偏弦”的含意

    “脉双弦”“脉偏弦”见《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篇,文曰:“脉双弦者,寒也”“脉偏弦者,饮也”。又见《脉经·卷四》:“双弦则胁下拘急而痛。”“脉双弦”与“脉偏弦”,在寸口脉上各显示什么样的“象”?后世医家不乏想象,归纳起来,大体不外以下两种看法: 一种认为“脉双弦&rdq...

  • 悟出胡宝书之医理 药理及“绍派伤寒”之遗风

    悟出胡宝书之医理 药理及“绍派伤寒”之遗风

    胡宝书(1869~1933年),“绍派伤寒”之杰出代表,处方用药心悟颇深,自撰《药性探源》。我们在整理胡宝书学术经验中,认为《药性探源》源于药性,来于实践,有学术价值,实用性强,从中可悟出胡氏之医理、药理及“绍派伤寒”之遗风。现介绍如下,以供同道学习参考。 苍术:性温燥,味苦辛,擅长燥湿健脾,兼祛经络之湿痹,专治湿邪为患,入阳明、太阴二经。平胃散用苍术燥湿而理太阴;苍术白虎汤用苍术燥湿而清阳明。胡宝书用苍术,非实证、舌苔白腻或厚腻不化者不可。盖苍术乃辛散之峻...

  • 中医人才的职业化管理

    中医人才的职业化管理

    2010年~2013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分三批制定了304个中医优势病种临床路径和诊疗方案,并在重点专科各成员单位进行试点应用。下面我就中医临床路径和诊疗方案应用中需要注意的主要问题做简要解释。 临床路径包括标准流程和表单两个部分。标准流程有十项内容。第一项是适用对象,包含中医诊断和西医诊断,其中中医诊断在前(标明TCD编码),西医诊断在后(标明ICD编码)。第二项是诊断依据,中西医最新的诊断标准和中医常见证候分类。第三项治疗方案的选择,选择的治疗方案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

    养生秘方 2024-03-06 8 0 中医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