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 第30页
-
《闲情偶寄》与养生“儒家之理”作为养生的指导思想
《闲情偶寄》与养生 《闲情偶寄》是清初文学家李渔最重要的作品。李渔(1610~1680),原名仙侣,字谪凡,号笠翁,祖籍浙江兰溪下李村,出生在江苏如皋石庄镇。李渔年少聪颖,但青年时屡试不第。30岁左右,时局动荡,清军入关,中原大地改朝换代,李渔于是不再心存功名,而开起书铺,以刻书卖文为生,后来又组织戏班到各地卖艺。因他为了戏曲事业,不惜降志辱身,迎合时势,奔走于公卿之门,以致常为当时文人所诟病。但他集剧作家、导演、戏剧理论家和小说家于一身,在中国文学史上的成就是不容忽视的。 李渔 李渔...
-
食物的适量合理搭配
酸与碱:食物分为酸性与碱性,一般粮食类(大米、面粉、玉米等)、肉类(猪、牛、羊等)、禽类(鸡、鸭、鹅等)、水产类(鱼、虾、贝等)、蛋类、花生、核桃、糖类、用谷物酿制的酒等,含磷、硫、氯等元素较多,是酸性食物;而蔬菜、水果、牛奶、红薯、土豆、海带、豆类、香菇、黄瓜等,含钾、钙、钠、镁等元素较多,则属碱性食物。酸性与碱性食物分别会给人体血液和体液带来酸性或碱性倾向。在健康状态下,人的体液一般呈弱碱性,如摄入太多酸性食物,会影响营养吸收,形成酸性体质,易患疾病;过多进食碱性食物会使人体液偏碱,也不利身体健康。日常...
-
煲个生鱼靓汤 为孩子调理身体
生鱼,也叫黑鱼,属于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的滋补食品,药食俱佳。其营养价值极高,骨刺较少,肌间也无细刺,是老少皆宜的鱼品之一。 中医认为,生鱼性平微寒,味甘,具有养心补肾、养血补虚、益阴壮阳、补脾利水、益胃消肿、益精髓活脉络等多种功效。此外,生鱼还具有去瘀生新、生肌补血等医疗作用,一般人群均可食用,而病后康复者和体虚者更可常喝生鱼汤来调养身体。生鱼入汤可清润滋补,补脑益智,有心的家长们不妨煲个生鱼靓汤,为孩子调理身体。 东阿阿胶核桃杞子生鱼汤 功效:益智补脑,养心益胃。 材料:阿胶20克,核桃肉80...
-
夏天的饮食调理比任何季节都重要
夏季来临,合理饮食很有必要。人在炎热的生活环境中,体温调节、水、盐分代谢以及循环、消化、神经、内分泌和泌尿系统都有显著变化。这些变化涉及人体内质代谢增强和营养素消耗增加,所以,夏天的饮食调理比任何季节都重要。 初夏 此时是春夏转换季节,也是人体对环境温度最为适宜的有利温度,蛋白质摄取量应在平常基础上增加10%~15%,注意多补充赖氨酸和蛋白质等人体必须养分,多进食鱼、肉、蛋、奶和豆类食品,这些食物中的蛋白质多且好。在初夏,人往往不愿吃高热量和高脂肪食物,喜清淡饮食,这有悖于合理饮食概念。诚然...
-
便秘的饮食调理与食疗方
单纯性便秘是指无器质性病变而大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燥难解。在正常情况下,食物通过胃肠道,经过消化。吸收,所余残渣的排泄常需24-48小时。若排便间隔超过48小时,即可视为便秘。但是健康人的排便习惯各有不同,有隔2-3天1次的,未必就是便秘。如果虽然一天排便数次,但每次虽少,排便困难,仍然算做便秘。 慢性便秘特别是习惯用泻药或灌肠的病人会出现食欲减退,口苦,嗳气,气胀,多屁,头痛,头昏,疲乏无力等等,这些症状,部分由于肠运动功能的失常,部分由于对便秘的焦虑所引起。 本病的病因包括排便动力缺乏、肠道受刺激不足、肠黏膜敏感...
-
阳痿早泄的调理药膳三方
阳痿早泄的调理药膳:鹿鞭壮阳汤 [配方]枸杞子15克,菟丝子30克,巴戟天9克,鹿鞭2条,狗肾100克,猪肘肉、肥母鸡肉各800克,料酒50毫升,胡椒粉、味精、花椒、盐、姜、葱白各适量。 [制作] 1.将鹿鞭用温水发透,剖开,刮去里面的粗皮杂质,洗净,切成长3厘米的段;狗肾用油沙炒泡,温水浸泡后,刷洗干净;肥母鸡肉切成长3厘米、宽1.2厘米的条块;猪肘刮洗干净;山药润软,切成2厘米长的瓜子片;枸杞子拣净杂质,与巴戟天、菟丝子一起用纱布包好。 2.锅内加清水适量,放入姜、葱白、料酒和鹿鞭段,在武火上煮15分钟,捞出鹿...
-
《伤寒论》六经辨证理论体系
《伤寒论》在我国中医药学术史上是一部具有辉煌成就的中医经典著作。它继《内经》、《难经》等医学理论著作之后,创立了六经辨证论治理论体系,将理法方药融为一体,揭示出疾病的辨证论治规律,为后世临床医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具有很高的科学水平和实用价值,对中医药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伤寒论》是中医学的主体内容,一直指导着中医学的各个学科,是中医界深入学习,执着探索与潜心研究的主题。纵观中医学的发展,《伤寒论》是其中最丰富的内容之一,亦是中医领域里研究最活跃的学科。历经1800多年的实践研究,《伤寒论》得到不断的充...
-
追求医学真理的第二条路线
1982年,当我还是一名中医学院二年级学生时,因长期腹泻,久治不愈,很是苦恼。偶然的机会看到一篇文章中说脾胃功能不好可以练习内养功,我就立即开始如法练习,发现病情日渐好转,到第19天时真的就痊愈了。从此,我开始对气功产生了兴趣。 此时,虽然早已学完经络学说,但从小接受西方教育的我尚不能认同经络的存在,这令我对中医非常困惑。恰好我在图书馆看到了李少波著的《真气运行法》一书,当发现里面说到,通过练习真气运行五步功法后,可以感受到经络的循行时,我便开始自己练习真气运行五步功法,每天3次,每次半小时到1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