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 第73页
-
腰酸背痛 食疗有方
许多老年人经常感觉腰酸背痛。导致腰酸背痛的原因很多,如关节发炎、拉伤韧带、感受风湿、椎骨受损等。一般初起的肌肉痛楚不需要吃药医治,只要多注意饮食就能预防和减轻酸痛症状。在日常饮食中,要想让自己骨骼和肌肉强壮没有病痛,就要多吃含镁、脂肪酸、维生素E及蛋白酶的食物。下面介绍一款木瓜菠萝粥,经常服食可以有效地缓解老年人腰酸背痛的症状。 取木瓜和菠萝各50克,粳米100克。将粳米、木瓜、菠萝同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共煮成粥。每日服食1次。木瓜和菠萝均含丰富的蛋白酶,是一种可分解蛋白质的酵素。这种酵素有抗炎和舒缓韧带压力的功...
-
五味不同效有异
众所周知,中药有五味,即辛、甘、酸、苦、咸,它们是中药基本的药性。那么,这五种不同的味有什么作用呢? 辛味药:这类药辛温芳香,含各种挥发油。如解表药有促进发汗、改善微循环、抗炎、镇痛等作用,包括麻黄、薄荷等药物。又如理气药、能调节消化系统功能,起到健脾开胃、理气止痛的作用,包括木香、香附、乳香等药物。治疗风寒感冒可用麻黄、薄荷、生姜煎汤服用。治疗外伤瘀血肿痛、痛经,则可用木香、红花泡酒服用来活血化淤。 甘味药:这类药的主要成分有氨基酸、糖、维生素等,能补养人体,提高人体抗病能力。如人参、黄芪、当归、熟地等补益气...
-
有益春天保健的食疗方法
春季气温极为不稳定,除了倒春寒现象之外,最近雾霾天气频频来袭,对于本身免疫力就比较低的老年人来说,是对健康极大的挑战。老年膳食合理,选择适当的食疗方法,有益春天保健。 血压波动:现代医学发现,春天的气候变化容易使老年人血压增高,出现头痛、头晕、失眠等症状。饮食治疗的方法是每天吃香蕉或橘子250~500克;或用香蕉皮100克,水煎代茶,频频饮之。因为香蕉含有能降低血压的钾离子。另外,经常食用含钾的柠檬、梨、绿豆等,对防治高血压也有益处。还可用芹菜500克水煎,加白糖适量,代茶饮;或用芹菜250克,红枣10枚,水煎代...
-
煎中药选锅子有讲究
在家中煎中药用什么锅子?面对家中的砂锅、搪瓷锅、不锈钢锅、铝锅、铁锅等,很多人难作选择,也有人马马虎虎随便拿个锅煎药。其实,煎药选择锅子是很有讲究的。 煎药最好用砂锅,因为砂锅化学性质稳定,受热均匀,传热缓慢,煎药时水分不容易蒸发。需要注意的是,因为砂锅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所以砂锅用过后不要立即加凉水清洗,也不要用洗洁精浸泡,以免脏水渗入砂锅的细孔中,可以用淘米水将砂锅浸泡后刷洗。 由于砂锅平时用处不大,有些家庭不一定备有砂锅,那么就可选择搪瓷锅和不锈钢锅。但不锈钢的缺点是锅传热太快,煎药时要经常搅拌,否则药材粘在...
-
南瓜藤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原料:新鲜南瓜藤500克,蒜头5克,精盐1小匙,美极鲜酱油半小匙,鸡精半小匙,清汤50克,植物油25克。 做法:先摘去南瓜藤的叶子和老杆,再将南瓜藤外皮撕干净,搓去绒毛(藤嫩尖上的小叶片可以保留);然后,将摘净的南瓜藤清洗干净,沥干水分,切成4厘米长的段备用;蒜头剥衣,用刀切成蒜片(也可以剁成蒜茸);净锅置旺火上,舀入植物油烧至六成热时,放入蒜片煸出香味,然后,迅速倒入南瓜藤翻炒均匀;再加入清汤、精盐、鸡精烧沸至软;待南瓜藤熟时,加入美极鲜酱油,翻炒均匀,出锅装碟即成。 作用:南瓜藤在夏、秋季采收,营养价值...
-
核桃食疗有妙方
核桃别名胡桃、吴桃、唐秋子、羌桃 等。核桃味甘、性温,无毒,人肺、肾、肝经。 核桃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都很高,富含 蛋白质、核黄素、抗坏血酸、尼克酸等,有 健胃、补血、润肺、养神、延年益寿等功效, 可广泛用于内、外、妇、儿、五官、皮肤各科 疾病,常用于治疗神经衰弱、高血压、冠心 病、肺气肿、胃炎、肾结石等症。现介绍核 桃食疗方如下: 1.治神经衰弱:每日早晚各吃核桃仁 2个;或取核桃仁、黑芝麻各30克,桑叶 60克,共捣烂如泥为丸(每丸重3克),每 次服3丸,每日2次。 2.治慢性气管炎:核桃仁25克, 捣烂加...
-
蜂蜜又称石蜜 入药功能大致有五
蜂蜜“气味甘、平,无毒。主心腹邪气,诸惊痫痉,安五脏诸不足,益气补中,止痛解毒,除众病,和百药,久服强志轻身,不饥不老。”(《本经》) 蜂蜜又称石蜜,虽由不同花粉酿成,品种自有差异,然其入药功能大致有五:清热、补中、解毒、润燥、止痛。此《本草纲目》所论。 多种慢性衰弱性疾病如溃疡、慢性肝炎、结核、甲亢、心衰等,多因五脏诸不足,蜂蜜补益之用众所周知,此不赘言。凡温热病必因郁热滞于体内,无论卫气营血之浅深,治疗均以解毒为主。《伤寒温疫条辨》之升降散及其加减变化而成之十五方,乃疫病及四时温...
-
常见中医药引有哪些
食盐:咸、寒,入肾、胃、大肠经,有清水、解毒之效。治疗肾阴亏虚的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宜用淡盐水水送服,取其咸能入肾。 生姜:辛、微温,入肺、脾经,有发汗解表、温中止咳、温肺止咳之效。治疗风寒感冒、胃寒呕吐时,常用生姜3~5片为引,以增强疗效。 葱白:辛、温,入肺、胃经,有散寒通阳、解毒散结之效。治疗感冒风寒、小便寒闭不通时,常用葱白5~7根为引。 灯心草:甘、淡、微寒,入心、小肠经,能清心除烦,利尿通淋。治疗心火元盛、小便短赤时,宜用灯心草一小把为引。 粳米:甘、平,入胃经,有益气健胃之效。...
-
养眼有妙方药膳帮你忙
菊花茶: 菊花适量,开水冲泡饮用。菊花富含维生素A,是保护眼睛健康的重要物质,也是中医治疗各种眼疾的良药。菊花茶能让人头脑清醒、双闩明亮,特别对肝火旺、用眼过度导致的双眼干涩有较好的疗效。经常觉得眼睛干涩的人,尤其是常使用电脑的人,不妨多喝些菊花茶。 枸杞子茶: 枸札子适址,用开水冲池饮用。枸杞子养肝明目,富含胡萝卜素(维生索A原)、维生索B1、维生素B2、维生素C及钙、铁等,足养眼佳品。 枸杞菊花茶: 枸杞子、菊花适量,开水冲泡饮用。除养眼外,还适用于血虚兼有肝热的干眼患者。 决明菊花山楂茶: 决明子(略...
-
粥有着客观的益寿之理
自古以来,中国文人最能安贫乐道,要生存下去,粥是最好的选择。这是因为粥清淡廉价,能解决文人的饥寒之苦。只是文人有附庸风雅的习惯,于是便给了粥许多诗意的想象。 著名文学家王蒙曾创作过小说《坚硬的稀粥》。他以自叙的笔调,讲述了一个家庭在岁月的流变中,因为战时的原因,从断掉稀粥到重新喝上稀粥的故事。王蒙在文中感叹,稀粥太坚硬了,不管是牛奶面包、分灶而食、民主选举还是唯厨论艺,都抵不过从出生到现在还在吃的稀粥。一碗粥、一生情,粥对于王蒙来说,是维系了生命的情愫。而王蒙更是将寻常百姓家的稀粥,赋予了一番文化的风味。...
-
身体消瘦 食疗有招
身体消瘦者多经受不住疾病的折磨,而且也易患各种病症。中医认为,身体消瘦多为脾胃功能低下、气血不足所致。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健,气血盛,则肌肉丰腴,肢体强劲;反之,则身体消瘦,肢软力乏;当以健脾益气,开胃消食为治,除调整脾胃功能,全面摄取营养,保证营养充分吸收外,可选用以下药膳食疗方。 生姜牛肚 生姜30克,牛肚1个。生姜切碎,牛肚洗净、切片,加清水适量同煮熟后,调入葱、姜、料酒、食盐、味精,再煮一、二沸即可服食。隔天1次,可补益元气屈身健体。 鸡肉粥 鸡肉100克,薏米、大米各50克。先将鸡肉洗净、...
-
痰瘀相关学说 痰浊和瘀血有着共同的病理基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慢性病和疑难杂症涌现出来,络病是广泛存在于多种内伤疑难杂病和外感重症中的病理状态,而痰瘀易停滞络脉,形成病络,逐渐发展为络病。研究痰瘀相关学说和络病之间的关系,在认识慢性疑难杂病及指导其临床治疗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探索痰饮、瘀血与络脉损伤之间的相关联系,与现代医学有机结合,掌握络脉的病理变化,研究络病的病因病机,可指导现代多种疑难杂病的治疗。 理论溯源 痰瘀相关学说 痰瘀相关即痰瘀同源、同病、同治,它滥觞于《黄帝内经》中“津血同源”这一...
-
读《<八十一难经吕杨注>辑校与研究》有感
《黄帝八十一难经》,简称《难经》,是中医学中继《黄帝内经》之后以假设问答、解释疑难的体例编撰而成的又一部经典医集。其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深远而重要的影响。后世医家常把《内经》《难经》并称,并将《难经》与《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并列为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 《难经》之注,莫先于吕、杨 《难经》成书既早,年久日深而辗转相传,原书今已不存,原貌今亦不可复睹。历代仅以校勘、注释流传。远在三国时,吴太医令吕广,便是注《难经》的第一人,也是古典医籍中注疏最早的,所注名曰《黄帝众难经》。但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