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 第57页
-
药粥 清热解暑治中暑
中暑,为夏日常见的急性热病,当外界气温超过35~C时,就有中暑的可能,在高温环境下劳动或工作,出现大量出汗、口渴、明显疲劳、四肢乏力、头昏眼花、胸闷、恶心、注意力不集中、四肢发麻等症状时,为先兆中暑。若伴有发热,体温高于38t,面色潮红,皮肤灼热,或面色苍白,恶心呕吐,血压下降,皮肤湿冷,脉搏细弱者,为轻度中暑,若症状不见好转,反’ 出现昏迷、痉挛、或皮肤干燥无汗、持续高热者,为重症中暑,此时应及时去医院治疗,以免危及生命。 中医认为,本病多为暑热侵袭所为,当以清热解暑为抬,可选用下列药粥疗法。 1.绿...
-
推荐几款夏季饮用的的解暑保健茶
炎炎夏日,小坐窗前,迎着习习的微风,喝一口清凉之茶,解去周身的暑热,该是多么惬意的事情。河南省中医院心病科史小青主任医师就给大家推荐几款适合夏季饮用的的解暑保健茶。 菊花荷叶茶:菊花10克、荷叶10克,开水冲泡,有清热解暑的作用,适用于血压偏高、低抗力低下、易出现头晕、胃口差的老人; 盐茶:食盐6克,茶叶适量,加开水500毫升,冲泡,凉后饮用,有祛热解暑,补液止渴作用; 菊花茶:白菊花5克,用50毫升开水冲泡,凉后饮用,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麦冬桔梗茶:麦冬、桔梗、沙参、天花粉、甘草适量,开水冲泡,对...
-
介绍几款荷叶制作夏季解暑饮食
荷叶味苦、性平、归肝、脾、胃经,有清热解暑、生发清阳、凉血止血的功效。干品、鲜品均可入药,常用于治疗暑热烦渴、暑湿泄泻、脾虚泄泻以及血热引起的各种血症。荷叶具有降血压、降血脂、减肥等功效。此外,取荷叶适量,洗净加水煮半小时,冷却后用来洗澡,不仅可以防治痱子,还具有润肤的作用。荷叶常用来制作夏季解暑饮食,下面介绍几款: 山楂荷叶排骨汤 用料:山楂、鲜荷叶、排骨、乌梅、薏米。 做法:排骨洗净,焯水;将洗净的山楂、排骨、乌梅、薏米放入瓦煲内,加入适量清水,用猛火煲至水滚,然后改用中火3小时,再放入新鲜荷叶稍滚...
-
食物中毒用食物解毒
白萝卜解蘑菇中毒白萝卜其味甘辛,内含葡萄糖、氢化果酸、精氨酸、胆碱、维生素C等营养物质,如与红糖适量一并煎取汁,分次饮用,可解蘑菇中毒,具有保肝排毒等功能。但要先洗胃,清除停留在胃内的有毒蘑菇后,及时采用本方法解毒排毒,才有治疗效果。 白菜解木薯中毒本品富含丰富的维生素C和少量的蛋白质、钙、磷等营养成分,有清热除烦、解渴利尿、通利胃肠等功能。取白菜、白萝卜各1500克,用水洗净,捣取汁,加少量溶化了的红糖调味,当做饮料频频饮用,可解木薯中毒,减轻对肝脏功能的损害,有利于毒素的排泄。 鸡蛋解汞中毒鸡蛋...
-
浅解《黄帝内经》的补泻
《黄帝内经》 是中医史上最伟大的一部著作, 是标 志中医理论成熟的奠基之作。目前, 一般都认为《内 经》 的主要内容形成于战国时代, 并自秦汉以来代有 补充 [1 ] 。受思维方式和时代的影响 , 《内经》 不可避免 地被打上了时代和文化的烙印 。《内经》 使用了阴阳 五行作为解释人体生理、 病理的理论框架和说理工具, 也使用了一些当时中国哲学经典著作里的哲学词汇, 如:阴阳, 虚实, 损益, 顺逆, 调和, 补泻等。这些都是 《内经》 的核心词汇, 影响着对全篇的解读, 也涉及到 对整个中医学的解读。 补泻是 《...
-
郭沫若对《行气玉佩铭》是“呼吸吐纳”的解说
《行气玉佩铭》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气功理论文物资料,据考证,此物玉质呈十二面棱柱状体,中空,顶端未透,每面刻有篆书三字,加上重文九字,共四十五字。此玉佩为战国后期的作品,虽然玉质较差,打磨、镌刻工艺却十分精湛,定出于名匠之手,再从其文字内容来看,战国初期我国尚未发明纸张,文字载体多以竹、木板片或绢帛为主。在惜字如金的年代,能将文章刻在玉器上的定是珍贵、重要之宝,否则佩带者不可能花如此大的代价去镌刻它以传之后世。 《行气玉佩铭》文曰:“行气,深则蓄,蓄则伸,伸则下,下则定,定则固,固则萌。萌则长,长...
-
李约瑟难题的文化解析——兼论中医是否属于科学
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在20世纪不同年代、 不同 场合曾多次提出疑问: 为什么中国古代科学知识曾经 在世界领先, 而近代科学却未能在中国产生? 此即所 谓的李约瑟难题。 关于中国古代科学领先的观点, 有学者提出质 疑。 有人认为, 中国古代科学理论非常贫乏, 只是在 实用技术方面比较发达, 而科学与技术并非一回事, 李约瑟混淆了科学与技术 [1] 。 有的学者甚至认为, 中 国古代没有科学 [2] 。 不难发现, 对李约瑟难题的探讨 衍生出了新的疑问: 究竟什么是科学? 科学与技术的 关系怎样? 中国古代究竟有无科学...
-
基于象思维的中药五味理论解析
中药药性理论是中医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继承与发展中药学的前提和基础。五味理论用以 概括药物的功效特点,指导临床辨证用药,阐释药 物作用原理,是中药药性理论的重要内容。近年 来,众多学者从文献梳理 [ 1 ] 、理论探讨 [ 2 ] 、现代研 究思路及方法 [ 3 ] 等方面对五味理论进行了多角度剖 析,但五味理论在实践应用中仍存在着局限性,这 也是制约五味理论发展的最大障碍。为厘清五味理 论中的若干分歧,本文从中华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 着眼,为科学地揭示五味理论的内涵奠定基础。 1 象思维是中医学思维的核心...
-
四川冰粉 镇静祛痰清热解毒止咳
冰粉爽滑、透明、冰凉,也是热天的一道美食,具有镇静、祛痰、清热、解毒、止咳的功效。 据说,明末清初的武阳 (今四川彭山县)西北部,有一户王姓人家。这家有一女名叫王味缘。一天,王味缘上山摘梨,将梨树上一株青藤 (冰粉树)上的果实无意中抖落于香包中。回家后,王味缘清洗香包时,香包有透明果浆溢出,遂觉惊奇,便将果浆盛于碗中.讨了一会儿.果浆便凝结了。王味缘一看那亮晶晶的东西,似冰非冰,似粉非粉.忍不住尝了一口.冰冰凉凉.爽滑无比。王味缘高兴极了,可惜的是没有什么味道。于是,王味缘又找来了红糖加水,兑成红糖水倒入其中,再...
-
你了解这些常用食品添加剂吗
食品添加剂,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目前,我国允许食品加工企业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有20多类、近1000种。下面是我们常在食品包装袋上看到的,你知道它们是干什么用的吗? 酪蛋白酸钠:因具有保湿、保鲜、保香、改良品质等作用,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委员会确定为无限量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广泛用于肉制品、烘焙食品等行业。 单硬脂酸甘油酯:作为食品添加剂,主要用在面包、饼干、糕点等食品中。 山梨酸(钾):人们往往会误认为可能是水果“...
-
大便常规检查能解决哪些问题
正常粪便由已消化和消化未尽的食物残渣、消化道分泌物,大量细菌和水分组成,通过全肠道,特别是结肠直肠而逐渐形成,它不但能反映消化道的功能状态及病理情况,也有助于某些全身疾病的诊断。大便常规检查属于三大常规之列。 一、哪些情况下要查粪便: 1.偶发或长期腹泻的患者。 2.较长时间便秘的患者,包括用药后便秘。 3.如果您有脐周围原因不明的腹痛、腹胀、消化不良,大便常规检查是必不可少的一步。 4.发现大便颜色出现异常,呈黑色、陶土色、绿色、酱红色等,大便性状改变,稀水、黏液便、脓血便等。 5.大便中明显可见未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