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 第75页
-
眩晕一症 中医处方 加减用法
眩晕一症,中医辨证属肾精不足、督脉亏损、瘀血内结的患者,治疗上从补肾养督,活血化瘀人手,经临床观察收到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本组138例均为门诊病人,男79 例,女59例;年龄最小35岁,最大 76岁,平均年龄69岁,其中35~40 岁7例,4l~65岁98例,66~76岁33 例;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20年。 临床症状:头晕目眩,枧物旋转,重者如坐车船,甚者仆倒,气短神疲,腰膝酸软,四肢不温,耳呜如蝉,食欲不振,大便易溏,舌质淡红,多带紫色或有瘀点,或边有齿痕,苔白,脉沉细无力或沉缓。 1...
-
简单易行治安眠 合用生姜和洋葱
生姜味辛,性微温。可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常用于风寒感冒、胃寒呕吐、寒痰咳嗽等。生姜含有效成分有100种之多,单挥发油就有61种。主要成分有姜醇、芳樟稀、龙脑、没药稀、姜酮等。现代中药药理学研究证实:生姜有镇静、催眠、抗惊厥、双向调节血压、抗胃溃疡、增加胃动力、保肝利胆、抗血小板聚集、抗氧化、抗真菌、抗原虫、抗肿瘤等药用价值。生姜含钙、铁较高,又具有镇静、催眠功效。所以补钙、补铁、催眠宜吃生姜。 洋葱对治疗失眠也有很好的作用。洋葱的气味有安神作用,使大脑皮层受到抑制,闻此味能帮助入睡。...
-
腹胀病因多 用药细斟酌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认为腹胀不是什么大病,大多挺一挺,自行买些药来用。不过,自行用药对付腹胀有许多学问,要选用合适的药物,就应该对腹胀的治疗药物有更多的了解。 两肋发胀、胃区饱满(即上腹部发胀):可选择促上消化道动力药。如吗丁啉(多潘立酮),它直接作用于胃、肠壁,可增加食道下部括约肌的张力,防止胃一食道反流,增强胃蠕动,促进胃排空;协调胃和十二指肠运动,抑制恶心、呕吐,并有效防止胆汁反流,不影响胃液分泌,不良反应小。要注意的是,孕妇及一岁以.下儿童慎用,不宜与阿托品、颠茄合用。 以中下腹胀为主、虚功多(屁多)、...
-
用三味中药塞鼻 治偏头痛百例
采用中药塞鼻法治疗偏头痛150例, 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150例中,男性61例,女性89例;年 龄18~50岁;病程l~12年。全部患者均经 颅多普勒检查(TCD)确诊,典型偏头痛者 15例,普通型偏头痛者8l例,复合型偏头 痛者54例。 临床表现:头痛呈周期性发作,头痛部 位在一侧颞额部、眼眶,或为双侧交替性头 痛,疼痛性质多为剧烈跳痛、胀痛、刺痛,每 次持续数小时或数日,伴有恶心、失眠和精 神疲乏等,每因情绪波动、劳累、饮酒等因 素诱发,女性患者多在经期前后发作。 二、治疗方法 处方...
-
末梢神经炎 采用内外洗同治法
末梢神经炎是神经系统紊乱和末梢动脉痉挛而引起的手足皮肤颜色间歇性变化。初期手足或四肢发麻,可伴有疼痛、乏力、感觉迟钝。轻者指(趾)端发麻,重者可延伸至整个手掌及足部、四肢、甚至全身。个别患者出现刺痛感,烧灼感,病情严重的有肌肉痉挛。在受寒、劳累后症状加重。临床采用内服外洗的方法治疗末梢神经炎有很好的疗效,患者不妨一试。 内服方:桂枝12克,白芍12克,当归、桃仁、红花、JI I芎各9克,生黄芪30克,鸡血藤45克,大枣5枚,生姜5片。水煎分3次服,每日l剂,7 剂为1个疗程。 外洗方:苦参6克,没药6克,黄柏9...
-
胃脘痛外用中成药
胃痛,又称胃脘痛,是指胃脘部经常发生疼痛而言,其主要部位在胃脘近心窝处,痛时可牵连胁背,或兼见恶心、呕吐、吐酸、嘈杂,大便溏薄或秘结,甚至呕血、便血等症。多见于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胃肠神经官能症等。 中医认为,本病多因外受寒邪犯胃所为。如若气候寒冷,平素患有慢性胃肠疾患者更易发生,故散寒止痛为常用方法。临床观察发现,采用中成药外治对本病有明显疗效,介绍几则,供选用。 云南白药 云南白药粉剂适量,用白酒调为稀糊状,填于肚脐处,外用胶布固定,并可用热水袋不时热熨肚脐处,每日2—3 次,每次10...
-
经常失眠 几款适合食用的药膳
凡以助眠安神中药配伍各种食物,经过烹调,制成的菜肴,就是助眠药膳,或称助眠菜肴。食用助眠药膳,来改善心身状态,消除失眠症状,调节睡眠时间,提高生活质量,是现代人应对失眠的合适方法。现介绍几款适合失眠患者食用的药膳。 1.桂圆童子鸡 原料:光童子鸡1只(约1公斤),桂圆肉20克,料酒、葱、姜、盐各适量。 制法:把鸡从腹部处开膛后,挖去内脏,洗净,切块,放入沸水锅中汆一下,以去血水,捞出洗净;桂圆肉亦用清水洗净;将鸡放入蒸钵或汤锅,再放入桂圆、料酒、葱、姜、盐和清水,上笼蒸l小时左右,取 l出葱、姜,即可食用。...
-
消化不良用香连丸
香连丸(包括胶囊剂)是夏季常用的一种中成药,由木香、黄连两味药组成,方中黄连苦寒,入心、肝、胆、胃、大肠经,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木香能行气止痛、调理胃肠气机而止痢。现代药理研究指出,香连丸中所含小果碱、黄连碱等,对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大肠杆菌及绿脓杆菌等都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还能促进胃肠蠕动,缓解胃肠气胀所致腹痛。近年来,通过临床实践发现,还可治疗以下疾病。 ●单纯性消化不良香连丸(水丸)口服,每次2-3克,每日3次,3天为1个疗程。该药能健胃,促进消化液分泌,故能用于消化不良的治疗。 ●急性胃肠炎香连胶囊口服,每...
-
民间应用葛粉治疗腹泻
笔者出生在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白沙镇的一个小山村里,家乡群众遇到急性腹泻时,不去看医生,而是用自家的葛根粉加蜂蜜调水服下。轻者可立即见效不再腹泻,较重者多服几次症状减轻。笔者通过多年来对此法的观察,发现其确有疗效,报道如下。 用法 取一汤匙葛粉倒入杯中,加入一汤匙蜂蜜,再加适量的温开水 (用温开水时不能把葛粉烫熟)或冷开水搅拌均匀即可服下。 典型病例 患者,女,48岁,因中午喝喜酒回来后出现腹痛、腹泻,1小时内解稀便4次。遂取家中葛根粉一汤匙和蜂蜜一汤匙倒人碗中,加适量冷开水搅拌均匀服下,未再出现腹痛、腹泻。...
-
从芦荟致肠炎谈辨证用药
芦荟俗名油葱,是清热解毒类中药,味苦、性寒,有小毒。全球有数十个品牌,近年国内外广泛应用于消炎、止痛、止咳、美容、菜肴等。有研究专著数十本,并有药品、.食品、美容、化妆等系列产品近百种。 据临床资料报道,芦荟对咽喉炎、气管炎、肺炎、感冒引起的咳嗽、咽喉疼痛、胸胁疼痛、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引起的胃痛,带状疱疹引起的胁间神经痛,服其生叶及其液汁,以及水火烫伤外涂其液汁均有良效。芦荟丸是治疗肝胆火热症的常用成药方剂,对肝胆急慢性炎症均有良效。 笔者在治疗胃痛患者时,饭前半小时嚼食芦荟鲜叶 10—15克,有...
-
余瀛鳌癫痫通治方 古方新用 验案举例
余瀛鳌,男,1933年生,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届学术委员会委员,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国中医药传承博士后合作导师,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成员。从事中医科研、教学及临床工作近60年,重视临床文献的整理与研究,主编《中国传统医学大系》《中医大辞典》《中华大典·医药卫生典》《中医文献词典》《现代名中医类案选》《中医古籍珍本提要》等医籍30种左右,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临床精于中医内科,尤长于治疗肝病、肾病、心脑血管病、泌尿生殖系疾病、糖尿病、癫痫等多种疑难病证。 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
-
巧用荷叶治愈腹泻
我今年63岁,是一名教师。去年9月份,我开始反复出现腹泻的症状,病情时轻时重。我的大便有时较干,有时稀薄不成形,有时则全是液体,在排便时呈喷射状。经多家医院进行诊治,吃过不少药,但疗效都不明显。 后来,一位中医朋友告诉我,用荷叶治疗腹泻的效果很好,不妨一试。于是我开始每天吃一张荷叶(老荷叶、嫩荷叶均可,嫩荷叶可以直接嚼服,老荷叶可与粳米一起煮成粥来吃)进行治疗。没想到,在服用荷叶后,我的肠胃功能一天比一天好。现在,我腹泻的症状已经完全消失了。 付 云 点评:中医认为,荷叶味苦、性平,可入肝经、脾经、胃经,具有解热、...
-
治失眠方用酸枣仁汤合丹栀逍遥散加减
酸枣仁汤出自《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篇》,方由酸枣仁、知母、茯苓、川芎、甘草组成。可养血安神、清热除烦,主治“虚劳虚烦不得眠”,即肝血不足,阴不敛阳,虚火扰心,心烦失眠症。笔者以本方加减治疗多种失眠症,取得了满意疗效,特选病案于后。 李某,女,48岁。 主诉:失眠24年,加重6天。患者24年前,因郁怒伤肝,出现情绪不稳,心烦易怒,口干口苦,食欲不振,入夜难眠,碾转反侧,2~3小时难以入睡。入眠多梦,梦境惊险,每夜睡眠不足4小时。虽多次求医疗效欠佳。...
-
颈性眩晕 采用针灸治疗以飨同道
颈性眩晕是以颈椎病为基础所引起,以发作性眩晕、颈肩痛为主要症状,多见于椎动脉型和交感神经型。例如不正确姿势、受寒等因素引起的颈椎周围软组织发生急慢性无菌性炎性反应,刺激、压迫穿行其间的椎动脉,当椎动脉受到挤压或刺激时,可造成痉挛扭曲,导致脑供血不足;椎间盘的退行性病变压迫交感神经引起眩晕、头痛、颈肩痛等临床症状。笔者采用针灸治疗颈性眩晕取得一定疗效,以飨同道。 取穴:风池、天柱、百劳、大椎、百会、晕听区(从耳尖直上1.5厘米处,向前及向后各引2厘米的水平线,共长4厘米)穴,穴位用75%酒精常规消毒,1寸毫针常规...
-
临床常应用中成药治疗头痛
生活中,很多人都曾受过头痛的困扰。头痛的表现形式各种各样,从位置看有偏头痛、头顶痛、前额或枕部痛,从性质看有胀痛、钝痛或刺痛。头痛时不少人还会同时伴有发热、头晕目眩或恶心呕吐等,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 中医认为,头痛有实证和虚证之别,临床上可分为外感头痛、内伤头痛以及头部器官或临近组织病变所致的头痛。在治疗上,中医讲究辨证施治,整体治疗,实证泻其实,虚证补其虚,从整体上用药遣方,充分利用药物配伍后所产生的协同增效作用,补其不足而泻其有余,达到治疗头痛的目的。笔者临床常应用中成药治疗头痛,不仅疗效...
-
香蜜膏毛德西常用此方舒肝解郁
香蜜膏系郑州市名老中医郭绍汾先生的经验方。他善于治疗疑难杂病,对《本草纲目》中的方药及民间验方知之甚多。河南中医学院毛德西教授曾随其侍诊抄方,亲眼见他用此方治愈数例神经衰弱的病人,效果出乎意外的好。后毛德西也常用此方,现介绍如下。 方药:核桃仁50克,黑芝麻50克,小茴香粉15克,冰糖30克,蜂蜜适量,香油适量,牛奶适量。 加减运用:失眠,加酸枣仁粉30克;心烦,加朱砂5克;郁闷不语,加石菖蒲30克;语无伦次,加羚羊角粉30克。 功效:养心安神,补肾健脑,解郁润燥。 主治:脏躁、神经衰弱、抑郁症等。...
-
不寐失眠 难以入睡 采用经方论治
不寐,又称失眠,是指经常就寝后难以入睡,或多梦易醒,醒后不能再睡,甚至彻夜不得寐。五脏六腑之病,皆令人不寐。虽有多种原因可致不寐,总而言之,可分为虚实两类:实证是指形体违和,致营卫不调而不寐的,如“胃不和则卧不安”;虚证是指精神因素及气血亏耗方面的病变,如思虑伤脾,恚怒伤肝,致血不养心或阴虚阳亢。实证多见于食滞、痰浊、责于中焦胃腑;虚证病在心、脾、肝、肾。笔者根据临床表现四诊所获得的体征及医技检查的有关资料,结合症状之间的连带关系,进行推理归纳,确定病因病机,病性病位,明确诊断,采用经...
-
胡希恕运用经方治疗癫痫的经验
笔者近学习胡希恕运用经方治疗癫痫的经验,感叹其辨证精准,疗效显著;再结合在胡希恕名家研究室跟诊学习的医案,浅谈体会如下。 病案一 首先,我们回顾一则胡希恕先生的验案: 张某,男,46岁。初诊日期1981年3月13日。 因1968年8月被电击伤、击倒,昏迷约1分钟,身体7处被灼伤。自此常发癫痫,大约每半月发1次,并每天头痛无休,在当地中西医治疗迄今未愈。现症:胸胁苦满,胃腹胀满,早起恶心,后头痛,喜忘,舌苔白根黄腻,脉沉弦。与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加生石膏: 柴胡六钱,半夏四钱,黄芩三钱,枳实三钱,...
-
治郁病组方的应用与变化 赵建军典型病例
赵建军,1983年毕业于长春中医学院,现任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脑病中心主任,吉林省名中医、博士生导师。现已培养博士及硕士研究生50余名。2007年笔者有幸成为赵建军的研究生,侍诊三年,颖悟颇深。尤其治疗郁病之术“滋水培土涵木畅情安神法”堪称一绝,其疗疾之誉响遍国内外,无数患者慕名而来。 郁病又称郁证。郁字有积、蕴结、滞等含义。郁病是由于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所致,以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胁肋胀痛,或易怒易哭,或咽中如有异物梗塞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病证。 解郁尤需气机畅 赵建军...
-
老药新用 巧治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是夏季常见病。一般治疗药物如氯霉素、磺胺类、呋喃类和氟喹诺酮类药等,尤其前几种,因其耐药性激增和副作用较大等原因,渐失去其主要地位。而一些老药具有较好的止痛作用,今辑介之,供选择使用。 一、谷维素。对菌痢有较好疗效。谷维素用量每次 100-200毫克,每日3次,空腹口服,连用3-4天。不配伍其它抗菌药,腹痛用654-2,发热用退热剂,3天均治愈,治愈率96%。其机理可能是谷维素通过调整、刺激免疫机能或植物神经系统,促进肠道炎症及早修复。 二、碳酸锂。碳酸锂系治疗躁狂症药。用小剂量碳酸锂治疗急性细菌性痢...
-
腓总神经损伤应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
曹某,男,47岁。右足背伸无力、背伸不能,走路时足底落地时不能自控,以至于足底像摔在地上,啪啪作响,此状况持续2周余,并因此于 2014年10月17日来诊。 病起于九月末,患者因喝酒喝晕跌倒,翌日酒醒后,发现右脚走路不适,右足背伸无力,无论如何用力也不能背伸,走路时,脚底落地时不能控制,撞击地板以至于啪啪作响。因患者大学所学专业为生物学,自感是腓总神经损伤,即自行购买维生素B1、三七骨伤片、甲钴胺片服用1周,症状未见缓解。随后来山东省中医院骨科诊治,行肌电图检查,检查结果显示腓总神经敏感性降低,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