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加减 第35页

加减 第35页

  • 漏尿治疗时以厥阴病主方乌梅丸加减

    漏尿治疗时以厥阴病主方乌梅丸加减

    寒冬清晨,老年病科住院部的走廊里,王奶奶抓着我的手,激动地说:“乔主任,您真是神了,我昨天晚上没有尿裤子!五十年了,终于可以安安稳稳的睡一夜了,我都不知道该说啥好了!” 王奶奶今年71岁,50年前生产时难产造成产伤,产后完全尿失禁。治疗2年后症状有所改善,但咳嗽后仍有漏尿发生。近3年来,王奶奶夜尿次数增多至每夜3~4次,且一有尿意便尿急不受控制,常常来不及到卫生间就尿裤子,对生活造成极大困扰。王奶奶曾先后在多家医院就诊,口服“缩泉胶囊”及某种进口药物,夜尿次...

  • 七味白术散加减治疗慢性肾衰竭初探

    七味白术散加减治疗慢性肾衰竭初探

    近年来, 因终末期肾脏病而采取肾脏替代治疗的患者越来越多, 且呈现逐渐增长的趋势[1], 透析及肾移植给社会及患者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慢性肾衰竭的病程不可逆转, 且逐步加重, 对于慢性肾衰竭, 西医治疗在早期和中期尚无特别有效的方法, 而中医中药治疗则突显其优势[2]。笔者在临证治疗慢性肾衰竭早中期患者时多采用七味白术散加减, 临床疗效较好, 现简要阐述运用此方治疗慢性肾衰竭的心得。 1 慢性肾衰竭的病因病机 中医学中没有慢性肾衰竭的病名, 根据其发病的临床特点, 可将其归属于“关格&...

  • “肾虚”症状用肾四味加减治之

    “肾虚”症状用肾四味加减治之

    “肾四味”是由“中药的春梁”李可老中医所创,由枸杞子、补骨脂、菟丝子、淫羊藿四味药组成,每味药的剂量可根据病情用至15-30克。 方中四味药均入肝肾,有益肾精、补肾气之功效,药性平和,温而不燥,润而不腻,温阳无桂附之弊,滋阴无熟地之弊。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合乎张景岳“善补阳者,多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源泉不竭;善补阴者,多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生化无穷”之妙。 临床中,凡遇肾气亏损、肾阳虚衰而致的手足厥冷、腰痛如折(不能...

  • 慢性肾脏病3期以四君子汤合二至丸加减

    慢性肾脏病3期以四君子汤合二至丸加减

    郭某某,女,50岁,地址:广州市越秀区魁巷,家庭主妇 主诉:体检发现肌酐升高7月。 现病史:2012年11月肌酐:141umol/L,尿常规:尿蛋白:1+,尿潜血:3+,未规律治疗,故于2013年05月25日初诊。既往桥本甲状腺炎,规律治疗,病情稳定。 现症见:疲倦,乏力,头晕,口干,口苦,没胃口,怕热,易汗出,眠差,大便时结时溏。舌质淡暗,舌苔微黄,脉数。 2013.05.14尿常规:bld4+,pro+,尿红细胞镜检4+。2013.05.18cr129umol/l,ua637umol/l。...

  • 肾衰合并痛风发作以仙芪补肾汤加减

    肾衰合并痛风发作以仙芪补肾汤加减

    吴某某(病人住院号),女,75岁, 主诉:颜面及双下肢浮肿7年余,加重1周 现病史:患者7年余前出现颜面、双下肢浮肿,当时未予重视,一直未接受系统治疗。1周前颜面及双下肢水肿加重,腰酸软,膝关节疼痛,皮肤瘙痒。故于2013年5月8日初次来诊。 现症见:精神疲倦,肾病面容,颜面及双下肢无水肿,腰酸软,腰部疼痛,双膝关节疼痛,右手腕关节红肿疼痛,皮肤无瘙痒,口干口苦,纳一般,大便调,夜尿多,尿中泡沫。舌淡暗,苔白腻,脉沉细。查体:右手腕关节肿胀,压痛(+),局部肤温升高。 既往高血压、痛风、类风湿性...

  • 水肿,尿浊,下肢乏力,方选仙芪补肾汤加减

    水肿,尿浊,下肢乏力,方选仙芪补肾汤加减

    张某某,女,62岁,2013年7月4日,因“反复双下肢浮肿9月余”初次来就诊。 四诊:患者神清,精神稍疲倦,双下肢轻度浮肿,无咳嗽咳嗽,无头晕头痛,无发热恶寒,口干无口苦,双下肢乏力,纳一般,眠可,小便夹泡沫,夜尿1-2次/天,大便调。舌淡暗,苔白微腻,脉沉细。2013.5月我院查24h尿蛋白总量(Pro,24h):2734mg/24h;肝功:TP:48g/L,ALB:26.2g/L。2013.6月我院查24h尿蛋白总量(Pro,24h):1821mg/24h;血常规:Hb:111...

  • 下肢反复浮肿 慢性肾衰方疏凿引子合猪苓汤加减

    下肢反复浮肿 慢性肾衰方疏凿引子合猪苓汤加减

    陈某某(住院病号:),女,76岁,住址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 主诉:发现泡沫尿4年余,双下肢反复浮肿4年 现病史:缘患者2009年9月因尿中泡沫多及腰痛不适,在广东省人民医院住院期间,查空腹血糖17.9mmol/l,尿蛋白定量4662.1mg/24h,血肌酐138umol/l,ECT:总GFR30.5ml/min(左肾8.23ml/min,右肾22.2ml/min),诊断为“2型糖尿病糖尿病肾病CKD3期”,予控制血糖、护肾等治疗,病情稳定后出院。出院后间断我院门诊复诊,先后...

  • 八珍汤加减治疗多系统萎缩验案1则

    八珍汤加减治疗多系统萎缩验案1则

    多系统萎缩(multiple system atrophy,MSA)是一种散发性、快速进展并累及多系统的进行性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以脑神经神经元脱失及胶质增生,皮质脊髓束变性,白质广泛弥漫的少突胶质细胞胞质内缠结样包涵体为主要病理特点[1],但由于MSA是进展性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常伴有典型的小脑型共济失调和/或帕金森症状,故分为MSA-C型和MSA-P型。自主神经功能症状以尿频、尿急、尿失禁、性功能障碍等泌尿系统症状,以及眩晕、晕厥、体位性低血压、夜间高血压等心血管症状为主,也有瞳孔、汗腺、呼吸、胃肠道、睡眠、认知...

  • 治颈椎病兼手指麻木 加减处方

    治颈椎病兼手指麻木 加减处方

    处方:葛根、黄芪各20克 当归、地龙、白芍、五灵脂(包 煎)、泽兰各10克,川芎、钩藤各 12克,蜈蚣1条,天麻7克,丹 参15克。 加减:兼手指麻木,加羌活 8克,鸡血藤、夜交藤各15克 兼恶心、呕吐,加法半夏、竹茹 炒白术各10克,天南星5克,生 姜6克;痛甚,重用葛根至30 克,秦艽12克;肝肾亏虚,加续 断、炒杜仲各12克;风寒痹阻型 加防风、独活、荆芥、羌活各10 克;血瘀重,加水蛭3克。 用法:每日l剂,水煎分3 次服,7天为1个疗程。一般服 用5—6个疗程。 功效主治:补气养血,祛风...

  • 独活寄生汤加减治各种痹症引起的身体疼痛

    独活寄生汤加减治各种痹症引起的身体疼痛

    活寄生汤出自《备急千金要方》,其功能主治为肝肾两亏,气血不足,风寒湿邪外侵,腰膝冷痛,酸重无力,屈伸不利,或麻木偏枯,冷痹日久不愈。现用于慢性关节炎、 坐骨神经痛等属肝肾不足,气血两亏者。处方组成:独活、 寄生、 杜仲 、牛膝、 细辛、 秦艽、 茯苓、 桂心 、防风 、川芎、 人参、 甘草、 当归 、芍药、 干地黄。全方具有祛风湿,止痹痛,益肝肾,补气血的功效。 独活寄生汤诸药合用既能增强人体免疫力,又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体内炎性物质的代谢,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善局部血液微循环,消除神经根的充血水肿...

  • 类风湿关节炎,全身关节疼痛给予五积散加减治疗

    类风湿关节炎,全身关节疼痛给予五积散加减治疗

    运用“运气理论”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医案2则 类风湿关节炎是临床常见病和疑难病,西医治疗效果不甚理想,中医辨证论治也存在一定局限性。笔者以“运气理论”为指导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医案2则,获得较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1 病例资料 (1)患者,男,70岁,2016年9月18日初诊。 主诉:全身关节疼痛半年余。患者于2016年3月出现不明原因右手腕、双膝疼痛,关节晨僵,活动后晨僵缓解,遂至淄博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就诊,经检查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

  • 腰痛,椎间盘突出,缩泉丸加减

    腰痛,椎间盘突出,缩泉丸加减

    吴某某,女,61岁,住址: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港前路。 主诉:腰痛伴左下肢外侧放射痛1月,加重1周 现病史:缘患者一月前无明显外伤诱因下初步呈现腰部苦楚,左下肢放射痛,苦楚以行走后明显,无夜间静息痛,当时未予注重。2013年3月患者体查看血常规、粪便常规、生化34项、甲状腺功用、凝血、风湿、血沉、心电图、胸片均未见明显反常,尿常规提示BLD(+),经颅多普勒提示大脑两头中动脉供血缺少,乳腺彩超提示双侧乳腺轻度增生,颈动脉彩超提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腰部X光片提示腰椎骨质增生,骨密度检验提示骨量减少...

  • 验方加减治疗周身关节肿痛

    验方加减治疗周身关节肿痛

    “少阳主枢”这是中医六经辨证的观点。这里的“枢”是三焦气机之枢。少阳为太阳和阳明的枢机,也是疾病“半在里半在外”的病势状态。当然,在近代的一些伤寒论大家眼里,少阳的“枢”也是人体全身关节活动的部位,是脏腑关节气机开阖的“轴”;正如一扇门的“门轴”一样。故而在临床上,针对一些活动性的关节疾病,可以考虑用舒畅少阳的“柴胡剂”治疗。今举本人以柴胡桂枝汤为方...

  • 痛风是一种代谢性风湿病 方药越鞠丸加减

    痛风是一种代谢性风湿病 方药越鞠丸加减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马晶鑫 曹卓青   痛风是一种代谢性风湿病,其发病与嘌呤代谢紊乱(或)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主要由于单钠尿酸盐沉积于骨关节、肾脏和皮下等部位,引发急、慢性炎症和组织损伤。痛风绝大多数病因未明,常与肥胖、糖脂代谢紊乱、高血压、动脉硬化和冠心病等聚集发生。痛风急性发作期,西医主要以控制高尿酸血症及控制炎症为主,药物副作用相对明显,易反复。中医认为痛风属于痹证,多从痰湿、瘀热、血虚论治。高建忠对此类疾病常着眼于湿、热、痰、食、瘀,以恢复脾运及中焦升降功能,使气血津液得以敷...

  • 痹症,风寒湿型,方药 独活寄生汤加减

    痹症,风寒湿型,方药 独活寄生汤加减

    张某,64岁,2019年4月12日初诊。患者1周前因感风寒而发病。刻诊见:腰痛、双下肢酸麻胀痛、屈伸不利、行走不便等,同时伴双脚踝关节以下冷,彻夜不温。舌质红,苔白而腻,脉浮缓。 诊断:痹症(风寒湿型)。 治法:祛风寒湿邪,补肝肾之虚。 方药:独活寄生汤加减:独活20g,寄生30g,秦艽20g,防风10g,细辛3g,熟地20g,赤芍15g,当归15g,川芎7g,桂心10g,茯苓30g,杜仲20g,牛膝10g,玄胡20g,黄芪30g。7剂,水煎,每剂分2次服。 2019年4月1...

  • 主治脊髓型颈椎病 中醫方解加减

    主治脊髓型颈椎病 中醫方解加减

    组成:黄芪50g,赤芍20g,当归20g,甘草20g,川芎15g,桃仁15g,红花15g,葛根15g,地龙25g,丹参30g,白芍30g,全蝎6g,蜈蚣3条。 方解:方中重用黄芪大补元气,气旺血行;当归、川芎、丹参、桃仁、红花、赤芍活血祛瘀,开通经络;白芍、甘草酸甘化阴、缓和拘挛;全蝎、蜈蚣、地龙具有较强通络作用;葛根为引经药,也为治颈椎病的要药,有解肌升阳之效。 加减:伴头晕目眩者加天麻15a,钩藤20g;瘀阻甚者加乳没各6g,元胡15g;肌肉萎缩明显者加熟地、鸡血藤各30g,何首乌、菟丝子各...

  • 痹证 寒湿痹阻不通则痛 阳和汤加减处方

    痹证 寒湿痹阻不通则痛 阳和汤加减处方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王业龙   阳和汤出自王洪绪的《外科证治全生集》,由熟地黄、肉桂、麻黄、鹿角胶、白芥子、炮姜、生甘草7味药组成。主治外科一切阴疽,为治疗阴证疮疡之名方。在临床,除用其治疗阴证疮疡外,还用于痹症,辨证属阳虚寒凝者,疗效堪称满意。现举例如下。   江某,男,4 5岁。2005年8月11日初诊。右侧腰部酸重疼痛,时有抽掣样疼痛,痛及臀部及右下肢后缘,夜间痛甚,阴雨天加剧,行动受限。X线腹部平片检查显示第3~4腰椎轻度骨质增生,西医诊断为坐骨神经痛。用西药芬必得及针灸、理疗等治疗...

  • 腰椎间盘突出症 随症加减方药

    腰椎间盘突出症 随症加减方药

    腰椎间盘突出症多发于青壮年,患病后人多数有腰腿疼痛、单侧多发、痛苦不堪。如不及时治疗,会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几年来,在临床实践中运用祖传验方通经活血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32例,有效率 95%,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典型病例232例,男性114例,女性118例;年龄最大65岁,最小23岁:有效率95.7%。其中痊愈152例占65.6%:显著好转63例占27.1%;好转7例占3%,无效10例占4.3%。 疗效标准 痊愈:症状基本消失,体征消失,可以正常...

  • 治腰椎骨质增生 中药处方加减

    治腰椎骨质增生 中药处方加减

    腰椎骨质增生是中老年常见 病和多发病,主要是因为随着年龄 的增大,机体组织细胞生理功能逐 渐衰退,椎骨、关节退化,关节边缘 和软骨下区有新骨产生,形成骨刺 或骨质增生,引起腰背部疼痛、活 动受限,甚至可引起腰部放射痛, 出现腰腿痛及下肢麻木等症状的 一种病症。腰椎骨质增生属于中医 “腰痛”“痹证”的范畴。临床用中药 治疗腰椎骨质增生取得了较为明 显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一、一般资料 共治疗58 例,患者均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 效标准》腰椎骨质增生的确诊标 准,男31...

  • 周围神经卡压性疾病,痹证选用补阳还五汤加减

    周围神经卡压性疾病,痹证选用补阳还五汤加减

    谢心军治疗周围神经卡压性疾病医案1则精读 患者,女,60岁,2019年8月9日以“右手腕部疼痛、麻木8个月”为主诉就诊。患者8个月前无明显诱因感右手腕部偶有疼痛、麻木,活动受限,劳累后加重,休息后缓解,程度呈渐进性加重,发作次数日渐频繁,并出现抓握时右手无力感,近期出现夜间痛醒、麻醒,未予重视;既往有右桡骨远端骨折病史、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病史。刻下症:右手腕部疼痛、麻木,严重时麻木至指尖,活动受限,夜间明显,平素气短乏力,易汗出,面色淡白,夜寐差,二便调,舌质暗,苔白腻,舌底络脉迂曲...

  • 咳嗽时遗尿 压力性尿失禁 方用辛润理肺汤苓桂术甘汤加减

    咳嗽时遗尿 压力性尿失禁 方用辛润理肺汤苓桂术甘汤加减

    咳嗽时遗尿,西医属压力性尿失禁。压力性尿失禁(SUI)被国际尿失禁协会定义为在用力、劳累、咳嗽或打喷嚏时不自主漏尿。成年妇女SUI发病率居高不下,且随年龄的增加而明显提高,农村地区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城市地区。我国20岁以上成年女性的SUI发病率高达12.4%,在湖北省贫困山区绝经后妇女的SUI患病率甚至达到33.2%。SUI极大地影响了妇女的社交生活,甚至造成社会孤立,是女性产后及围绝经期抑郁症的重要原因。 咳则遗尿,中医属《素问·咳论》所论“六腑咳”之“膀...

  • 肾病水肿十全大补汤加减治疗

    肾病水肿十全大补汤加减治疗

    国医大师皮持衡是江西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教授,从事临床医疗、教学、科研及管理工作多年,临床经验丰富,并形成了独特的医疗风格。现对皮持衡治疗肾病低血浆蛋白性水肿经验总结如下。 肾病低血浆蛋白性水肿属于中医水肿、虚损范畴。皮持衡认为本病的产生与脾肾功能衰退、精血亏虚密切相关,治疗宜健脾益肾,补血养精。 临证经验 皮持衡认为,精气津血的化生与脾肾关系最为密切。《黄帝内经》曰:“肾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肾为先天之本,赖于后天水谷精微和五脏六腑之精气充养,肾中精气的蒸...

  • 张恩树运用济生肾气丸加减治疗阴水

    张恩树运用济生肾气丸加减治疗阴水

    水肿,中医辨证论治一般分为阳水和阴水。阳水多因感受风邪、水湿、疮毒、湿热诸邪,导致肺失宣降通调,脾失健运而成。起病较急,病程较短,每成于数日之间。其肿多先起于头面,由上至下,延及全身,或上半身肿甚,肿处皮肤绷急光亮,按之凹陷即起,常兼见烦热、口渴、小便赤涩、大便秘结等表、实、热证。中医的阳水相当于西医的急性肾小球肾炎。 阴水多因饮食劳倦、久病体虚等引起脾肾亏虚、气化不利所致。起病缓慢,多逐渐发生,或由阳水转化而来,病程较长。其肿多先起于下肢,由下而上,渐及全身,或腰以下肿甚,肿处皮肤松弛,按之凹陷不易恢复...

  • 水肿,慢性肾小球肾炎 方用程氏萆薢分清饮加减

    水肿,慢性肾小球肾炎 方用程氏萆薢分清饮加减

    水肿在中医学的记载中具有较长的历史沿革。《黄帝内经》最早将水肿称为“水”。《灵枢·水胀》总结了水肿的症状:“水始起也,目窠上微肿,如新卧起之状。”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将水肿称为“水气病”,并以表里上下为纲将水肿分为风水、皮水、正水、石水、黄汗五型,根据五脏发病的机制及证候不同将水肿分为心水、肝水、肺水、脾水、肾水,并提出了“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的治疗原则,分经论治,效果显著...

  • 肾盂肾炎反复发作方用银翘散合八正散加减

    肾盂肾炎反复发作方用银翘散合八正散加减

    肾盂肾炎,包括急性与慢性两种。急性肾盂肾炎是因细菌侵犯肾盂、肾盏及肾实质所致的急性化脓性疾病,其临床特点包括泌尿系统表现和全身感染症状。慢性肾盂肾炎是指致病微生物感染引起的慢性炎症,主要侵犯肾间质和肾盂、肾盏组织。首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柴浩然认为,急性肾盂肾炎与慢性肾盂肾炎急性发作临床上常有发热、尿频或尿急的共性症状,很难截然分开;而且急性肾盂肾炎反复发作,忽视治疗或治疗不及时,也可能形成慢性肾盂肾炎。所以,中医将二者纳入辨证论治的整体框架之中,不作过细的区分,更加符合临床实际。 柴...

  • 内耳性眩晕 天麻汤加减治之

    内耳性眩晕 天麻汤加减治之

      刘某,女姓,48岁,于2010年8月21日就诊。因头晕目眩,耳鸣5小时来诊。2年前曾有类似症状发作,未经系统检查。5小时前因劳累后突然发作,自服眩晕停片无效。刻诊:头晕目眩,耳鸣如蝉,头身困重,倦卧无神,胸闷泛恶,口苦,呕吐痰涎,舌质淡,苔白腻,脉沉滑。查体:血压130∕80mmHg,心肺及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头颅及颈椎CT、脑血管行TCD检查均正常。诊断为内耳性眩晕(梅尼埃病)。中医辨证为痰湿中阻,气机不利,上蒙清窍之眩晕。治法:化痰息风定眩,益气健脾祛湿。方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半夏15克,天麻12克,...

  • 溃疡性结肠炎分型论治经验方及临证加减

    溃疡性结肠炎分型论治经验方及临证加减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以直肠、结肠黏膜及黏膜下层炎症为特征的慢性非特异性疾病。UC的发病机制一直为医学研究的热点,环境因素作用于易感者,在肠道菌群的参与下启动了肠道免疫及非免疫系统,最终导致了免疫反应和炎症过程。病变由直肠、乙状结肠向上发展,重者累及全结肠,偶呈节段性。以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和里急后重为主要临床表现,病程长、易复发、难治愈以及并发症多。现将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主任医师田振国对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药治疗经验总结如下。 病因病机 本病病因复杂,目前尚未明确。但随着医学的发展...

  • 老年人习惯性便秘方药:增液承气汤合麻仁丸加减化裁

    老年人习惯性便秘方药:增液承气汤合麻仁丸加减化裁

    笔者从事基层中医临床工作四十余年,对近几年来临床常见的、多发的老年人习惯性便秘和中年人青春痘(痤疮),运用中医辨证理论、结合自已临床探索和有关专家经验介绍,总结出了有效的治疗经验。现总结报告如下: 老年习惯性便秘案 向某,男,84岁。反复出现大便干结、便时腹胀痛、难解费力2年余。患者2年前不明原因出现大便干结如羊粪,便时腹胀痛,难解费力,2~3天解1次,曾多次行胃肠镜检查,除有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外,其余肠道均未发现异常。遍寻当地名中医求治,首服2~3剂有一定效果,但连续服用5剂以上后,效果不显,病...

  • 肝炎后肝硬化案 用一贯煎,当归六黄汤,鳖甲煎丸三方加减进退

    肝炎后肝硬化案 用一贯煎,当归六黄汤,鳖甲煎丸三方加减进退

    李某,女,37岁。患者1981年曾患乙型急性无黄疸型肝炎,经治疗1个多月后,各项化验恢复正常后出院。1986年始觉上腹部不适,神疲乏力倦怠,谷丙转氨酶、麝香草酚浊度、硫酸锌浊度、γ球蛋白等升高,B超示肝脾肿大,肝光点分布不均匀,血管走向不清晰,某传染病医院以诊肝炎后肝硬化住院,好转出院。近因神疲肢软,倦怠乏力,牙齿出血,口苦而黏,求治于中医。诊其面色苍白带灰,黯然无泽,略消瘦,颈部有蜘蛛痣,无肝掌,下肢不肿,舌苔薄腻,脉细弦。此肝虚血瘀,气不摄血,治拟柔肝和血摄血。方投:黄芪30g, 丹参24g,生地3...

  • 胆石症 方用龙胆泻肝汤合三金排石汤加减

    胆石症 方用龙胆泻肝汤合三金排石汤加减

    胆石症是指胆道系统(包括胆囊和胆管内)发生结石的疾病。《灵枢·经脉》中有“胆足少阳之脉……是动则病口苦,善太息,心胁痛不能转侧”等胆石症相关临床症状的描述。中医认为胆石症是由于情志不遂,饮食失节,肝胆气机不畅,肝失疏泄,郁久化热,湿热蕴蒸于肝胆,湿热浊毒与胆汁互结,日久成砂石,阻塞胆道而成;或因久病耗阴,劳欲过度,引起肝阴不足,疏泄失常,累及胆腑,精汁通降不畅,久积成石而成。在治疗上,中医认为“胆者,中清之府”,以通降为顺,辨...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