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正散
-
八正散(《局方》卷六。)治疗湿热下注,热淋,血淋,石淋,或小便癃闭不通,小腹急满;心经邪热上炎,口舌生疮,咽干口燥,目赤睛疼,唇焦鼻衄,咽喉肿痛,舌苔黄腻,脉滑数,现用于泌尿系感染,泌尿系结石,产后及术后尿潴留等。大人、小儿心经邪热,一切蕴毒,咽干口燥,大渴引饮,心忪面热,烦躁不宁,目赤睛疼,唇焦鼻衄,口舌生疮,咽喉肿痛。又治小便赤涩,或癃闭不通,及热淋,血淋。妊娠心气壅,胎气八个月散坠,手足浮肿,急痛下安,难产。小儿伤寒壮热,及潮热积热,斑疮水痘,心躁发渴,大便不通,小便赤涩,口舌生疮。心经实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八正散(《局方》卷六。)的秘方制作方法,八正散(《局方》卷六。)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湿热下注,热淋,血淋,石淋,或小便癃闭不通,小腹急满;心经邪热上炎,口舌生疮,咽干口燥,目赤睛疼,唇焦鼻衄,咽喉肿痛,舌苔黄腻,脉滑数,现用于泌尿系感染,泌尿系结石,产后及术后尿潴留等。大人、小儿心经邪热,一切蕴毒,咽干口燥,大渴引饮,心忪面热,烦躁不宁,目赤睛疼,唇焦鼻衄,口舌生疮,咽喉肿痛。又治小便赤涩,或癃闭不通,及热淋,血淋。妊娠心气壅,胎气八个月散坠,手足浮肿,急痛下安,难产。小儿伤寒壮热,及潮热积热...
-
“八正散”加减治疗泌尿系结石112例,有效率100%。
主治:泌尿系结石。 配方及用法:车前子20克,木通、大黄、甘草各10克,滑石15克,白茅根30克,金钱草50克。上药水煎服,早、晚各服1次,每日1剂。结石在肾脏者加生地、枸杞子各20克;结石在输尿管及膀胱者加白术12克,桂枝6克,猪苓9克。 疗效:治疗112例,其中肾结石68例,输尿管及膀胱结石44例。最少者服药4例排清结石,最多者服12剂排清结石,有效率100%。 荐方人:辽宁省铁法矿务局晓南矿职工医院中医科中医师 郑福春 引自:《当代中医师灵验奇方真传》 来源:《中国民间秘验偏方大成(史...
-
八正散治疗前列腺炎
前列腺炎 王某,男,58岁。小便排出不畅,尿频尿痛,有尿不尽感,并觉尿道灼热不适,小便色黄月余。某医院B超诊断:前列腺炎。经前列欣、前列康内服,收效不著。舌质红,苔黄略腻,脉濡数。证属湿热下注。治以清利湿热,消炎利尿, 方用八正散加减:车前子10克,木通6克,萹蓄10克,滑石10克,瞿麦10克,栀子10克,黄柏10克,土茯苓10克,石苇10克,白茅根30克,银花15克,蒲公英30克,鱼腥草30克,甘草6克。水煎服,日1剂。忌食辛辣之物。服上药8剂后尿道灼热疼痛症状大减,小便较通畅,色已转淡,余症皆轻。上方稍加减,继...
-
前列腺癌转移 八正散合阳和汤加减
范某某,男,78岁,株州市人。 患者因尿流不尽时有排尿中断,拟诊为前列腺炎,已有5-6年历史经治疗病情稳定。2010年元月以来症状加重,伴腰痛,腹痛,大便干结难下,右下肢疼痛,胀痛为主,行走不便。当地医院多次考虑为坐骨神经痛,经常对症服药及作腰背部双下肢按摩等治疗。但上述症状加重,并出现小便刺痛、排尿中断、排尿困难,经腹部盆腔CT:见盆腔前列腺肿块约5cm×6cm大小,与周围组织粘连,直肠受压,盆腔多个淋巴结肿大,腹膜后见多个淋巴结肿大,全身骨照象:肋骨、髂骨、多个椎骨骨转移。胸部CT:双肺索条状影,...
-
血淋射精液夹有血丝 八正散加味
高某某,男,53岁。2008年6月初诊。患者性交时所射精液夹有血丝3月,伴尿急、尿频、尿痛,尿道口有脓性分泌物,以及腰酸少腹拘急痛苦,困倦而烦,口秽咽干,小便红赤,舌边红,苔黄根部浊腻,脉弦滑双尺脉浮。在国内某医院泌尿科确诊为淋球菌性尿道炎。查看前列腺(-),精液惯例:棕色,精虫形态正常,活动率30%~40%,黏稠度2+,脓细胞2+,红细胞3+。 确诊:(下焦湿热,邪扰精室,血络受损)血淋。 治则:清热化湿,泻火止血。 方药:八正散加味:萹蓄15g,瞿麦15g,大黄3g(后下),焦栀子...
-
泌尿系感染伴结石:用八正散加味
案例40岁的刘先生1个月前因憋尿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而且小便有点血色,到医院拍片后,医生告诉他患有肾结石,但是结石很小,建议他口服中成药八正散,并多喝水,没事的时候多做原地跳动作。刘先生口服八正散4小时后症状缓解;1天后症状消失;3天后小便时就把那颗结石排出来了。 分析八正散含木通、矍麦、扁蓄、车前子、滑石、灯芯草、甘草梢、山栀子、大黄、海金沙、金钱草,具有清热泻火、利水通淋之功效,主治湿热下注膀胱所致的小腹急痛、小便混浊伴石淋(即尿路结石)等症。成人每次15-20克,每日3次,或加水适量煎汤服用,...
-
肾盂肾炎反复发作方用银翘散合八正散加减
肾盂肾炎,包括急性与慢性两种。急性肾盂肾炎是因细菌侵犯肾盂、肾盏及肾实质所致的急性化脓性疾病,其临床特点包括泌尿系统表现和全身感染症状。慢性肾盂肾炎是指致病微生物感染引起的慢性炎症,主要侵犯肾间质和肾盂、肾盏组织。首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柴浩然认为,急性肾盂肾炎与慢性肾盂肾炎急性发作临床上常有发热、尿频或尿急的共性症状,很难截然分开;而且急性肾盂肾炎反复发作,忽视治疗或治疗不及时,也可能形成慢性肾盂肾炎。所以,中医将二者纳入辨证论治的整体框架之中,不作过细的区分,更加符合临床实际。 柴...
-
古方八正散的临床新用
八正散是宋代大观元年陈师文等校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的通淋名方。 药物组成:车前子 12克,瞿麦15克,扁蓄15克,滑石18克,山栀子12克,生甘草 3克,大黄(用面裹煨去面切焙)9克,木通 12克,灯芯草适量作药引,水煎去渣温服。 功能:清热泻火、利水通淋。 主治:湿热淋证。症见小腹急结,腰腹胀痛,小便淋涩混赤,尿频尿急,甚或癃闭不通,口燥咽干,舌红苔黄,脉数实者。 该方为湿热下注膀胱所致之淋证而设。湿热下注膀胱,水道不利,故小便赤,淋沥涩痛,甚或癃闭不通;热邪上蒸,故口燥咽干;下蕴肠道,传导失常,故大...
-
治疗湿热淋证常用八正散加减
八正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方药由木通、车前子、瞿麦、大黄、扁蓄、滑石、栀子、炙甘草、灯心草组成,全方有清利湿热,利水通淋之功效。主治尿频尿急,尿时涩痛,淋漓不畅,尿赤尿血,小腹满急,口干咽燥而痛,舌尖红,苔黄腻,脉滑数症状为主的湿热淋证。陈宝贵在治疗湿热淋证也常用八正散加减,介绍如下: 处方组成:通草6克,车前子10克,瞿麦10克,大黄6克,扁蓄10克,滑石10克,栀子6克,生地10克,灯心草6克,甘草6克。水煎,分早中晚三次饭后温服,日1剂。 方解:方中瞿麦、萹蓄、滑石、栀子清热利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