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 第360页

中 第360页

  • 舒筋活络治滑膜炎 中药袋热敷

    舒筋活络治滑膜炎 中药袋热敷

    膝部有许多与关节活动和肌腱滑动有关的滑囊,有的与关节相通,有的则孤立存在,最易患病的是髌前滑囊、髌下滑囊,若膝部遭受长期的外力摩擦或压迫时,均可导致滑膜充血、水肿及浆液渗出,形成急性滑囊积液、囊壁增厚和关节粘连等病理改变,出现关节肿胀和疼痛、膝关节屈伸功能受损等症状。 笔者临床采用中药袋热敷,可使局部血管扩张,血运加快,代谢增强,促进瘀血吸收,起到舒筋活络、消肿止痛的作用。 具体方法:取小茴香、威灵仙、花椒、桂枝、制草乌、制川乌、五加皮、制乳香、制没药各10克,将上药共研成细粉,装入布袋,水蒸30分钟,趁热敷膝...

  • 腊八粥中的中药

    腊八粥中的中药

    腊八粥主要由米类、豆类和坚果等组成。下面介绍几种常见配料的保健作用,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不同的搭配.也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适当增减腊八粥中的成分.以达到祛病保健的效果。 大枣 枣有健脾养胃、养血壮神的功效。现代中医药研究认定,大枣可用于清血液、降血脂、调血压、缓和动脉硬化,对气血不足、贫血、肺虚咳嗽、神经衰弱、失眠、高血压等均有疗效。 花生 花生性平、味甘,润肺和胃、治燥咳,并有通乳的功效。经常食用可养血补血、补脾润肺,具有滋润肌肤的效果。 桃仁 有润肠通便、活血化瘀的功效。可用于闭经、炎症肿痛、肢体...

  • 中医放血疗法

    中医放血疗法

    小时候,经常喉咙痛,爷爷就边哄着我,边拿针在我手指尖上扎上几针,挤出几滴血。奇怪的是,第二天早上起床,喉咙真的不痛了。 长大后,带着对医学的好奇进了医学院校学习,后来跟一位从事放血疗法20多年的老中医学习之后,知道这就是中医里一个很重要的治疗方法——放血疗法。远在石器时代,人类就已经开始应用了。那时患有头痛或腿痛的人们,在狩猎过程中被树或石头碰破流血,发现头痛、腿痛反而不痛了,于是便利用锋利的石头割破皮肤、血管来医治疾病,放血疗法就这样产生了。 放血疗法最大的优点就是疗效好、见效...

  • 老中医的鹅型健身操

    老中医的鹅型健身操

    河北石家庄辛集市老中医王丙强已74岁。25年前,他在古书籍和各类刊物中发现,鹅是长寿动物,从此他对鹅产生了兴趣。当时他立马就买了4只鹅,对它们的日常生活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和研究。 通过观察,他反复推敲和完善,把鹅的叫声和健身操的“哈”字声有机结合起来,创建了一套鹅型健身操。这套操,内容简单动作强度小,能强身健体,尤其适合老年人练习。 练习“鹅型健身操”要轻松散步半小时到一个小时,然后双腿站稳,双脚平行分开,距离一尺。 “鹅型健身操”共分三步...

  • 活血中药能抗血栓

    活血中药能抗血栓

    血栓性疾病在老年人群中较多见,像肺栓塞、脑栓塞、肾栓塞、脾栓塞、血栓性外痔、血栓性静脉炎等都是常见病症。其中,急性肺栓塞是最严重的并发症之 —,短时间内即可致人猝死。 现代研究发现,许多活血化瘀中成药都有抗血栓形成的作用,如血府逐瘀胶囊、大活络丸、复方丹参片、血栓心脉宁胶囊、复方丹参滴丸、活血通脉胶囊等等,因而对上述疾病有良好疗效。那么,活血化瘀类药物为什么能抗血栓呢?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1.抑制血小板聚集。老年心脑血管病患者血液较浓且黏,会引起血流缓慢,使血小板易于在血管内膜损伤处黏附,活血化...

  • 自我做中医温灸

    自我做中医温灸

    钟情于温灸还是因为去年,双腿有毛病去看中医,医生对我说,我的腿没有器质性的毛病,只是由于长期受凉寒毒侵入,才导致酸痛。那天,他给我开了几贴镇痛灸,这是一种可以发热的膏药,里面所含的中药成份就是艾草。 几帖镇痛灸贴下去,我的腿酸痛的毛病居然好了。只是,偶然天凉的时候,还是会隐隐地有些疼。再次去看中医的时候,医生建议我自己在家温灸治疗,也就是利用温灸棒给自己保健。 点上一根艾条,放在温灸棒里,然后在患病的腿上来回滚动。没过一会,双腿就感觉到热乎乎的,而酸痛的感觉,也一扫而去。每隔一天,我都会坚持给自己灸上半...

  • 六种诱因致中药副作用

    六种诱因致中药副作用

    炮制不当 中药炮制得当可以增强疗效,减低毒性,但炮制不当则易引起中毒。以朱砂为例,其加工时需要水飞,即不断加水研磨,才能得到红色细粉的正品,而现在采用机械加工,使用球磨机研磨后,所得细粉发黑,说明已有游离汞产生,故媒体上不断传来服用含朱砂的中成药有中毒反应报道。 剂量过大 有些中药含有有毒成分,如附子中含有乌头碱,小剂量使用具有治疗作用,剂量过大或使用不当就会引起中毒;有些中药不含有毒成分,但过量服用也会引起中毒,如过量服用肉桂就会引起血尿。 长期用药 很多中药服用时间过久,容易出现依赖性和蓄积中毒。如服用朱砂安神...

  • 中医学有趣的治疗方法 取嚏法

    中医学有趣的治疗方法 取嚏法

      在中医学中,人体被视为一个有机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结构上不可分割,在功能上相互协调、相互为用,病理上相互影响。中医学充分利用这种密切关联,发现了许多有效且有趣的治疗方法,取嚏法即是其一。   取嚏法是指通过给鼻腔以刺激,出现打喷嚏反应,从而达到祛除病邪、恢复健康的一种方法。这种疗法历史悠久,早在两千年前的《灵枢·杂病》中就有记述:“哕,以草刺鼻嚏,嚏而已。”其后东汉时张仲景有“以薤捣汁灌鼻中”以及“吹皂荚末鼻中&rd...

  • 妇科病 试试中医脐疗法

    妇科病 试试中医脐疗法

      痛经   当归30克,元胡30克,吴茱萸30克,红花20克,乳香24克,没药24克,肉桂30克,细辛10克,冰片适量。研末装瓶备用,与月经前3天每次取15克,用黄酒调糊填脐,医用贴覆盖,外用胶布固定,每天2次,12小时1换,月经后3天取下。每月1次,痊愈为至。   闭经   白芷60克,香附50克,威灵仙30克,益母草90克。研末备用,每次15克,用黄酒调糊,医用贴覆盖,外用胶布固定,再加热水袋热敷,每天1次。7天为1疗程。   月经不调   五灵脂15克,丹参12克,当归18克,赤白芍...

  • 名老中医彭静山教授眼针疗法

    名老中医彭静山教授眼针疗法

      彭氏眼针疗法是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著名老中医彭静山教授于上世纪70年代首创,彭老根据王肯堂《证治准绳》中载华佗论述,“目形类丸,瞳神居中而前,如日月之丽东,南而晚西北也,内有大络六,谓心、肺、脾、肝、肾、命门各主其一;中络八谓胆、胃、大小肠、三焦、膀胱各主其一;外有旁支细络莫知其数,皆悬于脑,下连脏腑,通畅气血往来以滋于目。故凡病发,则有形色丝络显现,而可验内之赃腑受病也”启发,通过长期临床观察患者眼白睛脉络形态颜色变化与疾病的关系,发现了眼白睛脉络变化与疾病之间的规律,创立了观眼...

  • 中医洗脚治病强身

    中医洗脚治病强身

    洗脚疗法,是用热水或药液洗脚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能够促进血液循环,解除疲劳,治疗失眠等疾病。古人认为,洗脚有以下功效:“春天洗脚,升阳固脱;夏天洗脚,湿邪乃除;秋天洗脚,肺腑润育;冬天洗脚,丹田暖和。” 近来,医学家们根据中医经络学说的原理,观察到五脏六腑在脚上都有相应的投影,指出人的双脚有无数神经末梢与大脑中枢神经紧密相连,同时与各器官及全身各部位紧密相连。下面介绍几种洗脚治病的方法。 失眠 苏东坡有“主人劝我洗足眼,倒床不复闻钟鼓”的诗句。热水洗脚,用手搓遍脚上...

  • 运动灸法结合了灸疗推拿中药外治

    运动灸法结合了灸疗推拿中药外治

      提起艾灸,很多有过灸疗经验的读者朋友首先想到的是艾灸被医生拿着熏患处,或者艾柱被点燃后附在其他媒介上固定“熏灸”。但是,笔者日前了解到,一种被称之为运动灸法的灸疗方法正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院长、针灸专家顾一煌介绍说,运动灸法是现代针灸专家从清代的太乙神针等疗法中创编而成的。这种方法结合了传统灸疗、推拿、中药外治等方法的优点。   与传统的太乙神针、雷火针等灸法相比,运动灸法具有三大特点:第一,运动灸法在实施灸疗的过程中融入了旋转揉按的推拿手法,使艾...

  • 气盛:喝中药茶因人而异

    气盛:喝中药茶因人而异

    中医认为“百病皆生于气”,保持乐观情绪对健康非常重要。专家指出,选择合适的中药泡茶可调整情志,减少对身体的伤害。中药茶每日1 剂即可,可放入适量冰糖或蜂蜜调味。 肝郁气滞型此种人易多愁善感,无故伤心流泪生闷气,妇女往往会出现乳房胀痛、月经失调等症状。专家建议选用佛手玫瑰茶:薄荷5克,佛手10克,玫瑰花5克,用沸水冲泡代茶饮。 肝火旺盛型这样的人脾气大,情绪容易激动,常口干舌燥、睡眠不稳定、身体闷热、排便不畅或大便黏腻等。建议选用夏枯草菊花茶:夏枯草8克,金银花10克,菊花10 克,用开水...

  • 中医药治疗艾滋病

    中医药治疗艾滋病

      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工作,在改善和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减少抗病毒药物引起的毒副作用等方面,都表现出了一定的优势。但艾滋病的发病原因,西医认识非常明确,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所引起。中医病因性质问题,学界认识仍然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样一来,直接影响着临床治疗方药的广泛承认和全面推广。统一认识很有必要,“原汁添新味”是认识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原汁”就是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根。“新味&rdqu...

  • 中医养生 分左右

    中医养生 分左右

      中医认为,人体从头到脚都存在着“左右法则”,了解它,对健康十分有利。   大脑:“左右开弓”最练脑。全世界约有八成人思考时倾向于使用左脑,而右脑难以插手,能力日渐丧失。如果左脑负担过重,会引发手脚冰冷、抑郁、偏头痛、胃溃疡等20多种疾病。要保证左右脑均衡使用,最好经常“左右开弓”,比如上班走走新路等。此外,学新歌有助于扩展记忆,学乐器更是对右脑的超级挑战,做简单计算时,最好用心算,处理和记忆数字是保持脑力的好方法。   眼睛:左眼懒,右眼勤...

  • 冬至“秋冬养阴”中医养生

    冬至“秋冬养阴”中医养生

    冬至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自然界阴阳转换阴极而生阳之时,因此有“冬至一阳生”之说。今年冬至在12 月22 日。 冬至进补是我国民间的传统习俗,符合中医“秋冬养阴”的养生原则。冬至是一年之中阴气极盛,阳气始生的转折点。此刻及时进补有助于体内阳气生发,为第二年的身体健康打下基础。我国各地冬至时节有许多进食习俗,人们会做一些应时食品食用。也许有些人会觉得不以为然,其实这些食品都具有特殊的食疗内涵。 冬至肉: 吃冬至肉流行在我国南方许多地区,在冬至这天人们会用猪肉和酱烧熟...

  • 中医雷火神针 触按灸

    中医雷火神针 触按灸

    雷火神针属于触按灸的一种,就是用药物艾条施灸。它之所以被称为“针”,是因为操作时,将点燃的药物艾条按在穴位上很像针.故名。像这样以针命名的艾灸法还有太乙神针。由于临床用途不尽相同,艾条中艾绒所掺进的药物也各异。 雷火神针药物艾条的用药处方有多种,临所用药物有沉香、木香、乳香、茵陈、羌活、干姜、穿山甲各9克,麝香少许。将以上药物共同研成细末,和匀。取1张桑白纸摊平,先取艾绒20克,铺在纸上,再取药末6 克,均匀掺在艾绒里,卷紧,如香烟状,外以鸡蛋清涂抹,再糊上一层桑白纸,两头留出空纸3厘米左...

  • 煎药重细节 中药更有效

    煎药重细节 中药更有效

    不久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了《医疗机构中药煎药室管理规范》,规定医院的中药煎药室禁用铁制等易腐蚀器皿作为煎药容器。那么,在熬煎中药的过程中,除此以外,还有其他的注意事项吗? 专家说:“中药在熬煎的过程中,有些细节确实会影响到药效,在平时一定要多加注意。 细节1:手别碰药 这是大家最容易忽视的细节。买回来的中药,大多是用纸包包着的,有的是用塑料袋做成的小包装。把药放进煎药容器时,许多人的手会碰到中药,殊不知,这个动作有时就会影响到中药的药效,如果此时手上涂过护手霜或带有香皂的芳香气味,更是对中药的一...

  • 中医外治 神阙穴肚脐疗法

    中医外治 神阙穴肚脐疗法

      脐疗是中医外治疗法的重要内容之一。神阙穴,即肚脐,又名脐中,是人体任脉上的要穴。它位于命门穴平行对应的肚脐中。神阙穴具有总理人体诸经百脉,联络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膜的生理特征,故有“脐为五脏六腑之本,元气归藏之根”之说,脐疗即使不同性味的药物作用于脐部,通过对脐部穴位的刺激作用,经过皮肤渗透、经络传导,激发经脉之气,协调人体各脏腑之间的功能,疏通经络,促进脏腑气血运行,以调节人体气血阴阳,扶正祛邪,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小儿腹泻临床症状多表现为大便稀薄,...

  • 哪些人不宜服胶类中药

    哪些人不宜服胶类中药

    阿胶、鹿角胶、龟板胶等胶类中药是较为名贵而又常用的滋补药,许多老年人常服该类药物滋补身体,但是,并非所有的老年人都可服用胶类中药。胶类中药由于比较滋腻,难以吸收,因此有下列情况的老年人要慎服或不服。 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者 服用阿胶会影响脾胃的功能,以致出现食欲不振,脘腹胀满,甚至恶心、呕吐等。 高脂血症、高黏血症者 阿胶能加重瘀滞,使瘀血更为严重。另外,阿胶能使血流速度减慢,促使血管中脂肪微粒沉积在血管壁上,诱发血栓形成。 外感表证者 如在患表证时服用阿胶,容易导致食积,不但不能达到滋补的目的,而且会造成新的病症。...

  • 治打嗝掐按中指内关穴

    治打嗝掐按中指内关穴

    打嗝是人体的一种生理现象,但是在一些特别的场合如果频频打嗝会让你尴尬不已,那么该怎样制止打嗝呢?掐按中指和掐按内关穴止住打嗝的效果也比较好。 掐按中指 分别用自己的左右手指,用力掐住中指顶部,大约过1~2分钟以后,打嗝即可被制止。 掐按内关穴 用手指掐内关穴,此穴位于手腕内侧第一横纹下约2横指处,其止打嗝的效果也比较好。 (秦姗姗) 虽说偏方能治大病,但盲目用偏方也可能“致”大病。偏方效用因人而异,本版方剂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使用。...

  • 长蛇灸结合中药治强直性脊柱炎

    长蛇灸结合中药治强直性脊柱炎

    长蛇灸是灸法中的一种,过去,人们常用长蛇灸治疗顽痹及虚劳等症,在临床工作中,笔者发现用长蛇灸结合中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脊柱压缩性骨折等疾病,效果显著,费用低廉,副作用少。现将具体操作方法介绍如下。 操作方法 作用注意事项 材料紫皮大蒜头(去皮)100克,老姜50克,捣烂为泥,加热备用。再准备一些精制艾绒、丁桂散(丁香、肉桂、麝香等)、四生酒(生川乌、半夏、南星等)。 取穴脊柱中线以督脉为中心,从大椎穴向下,直至腰俞。 治疗时间1个月1次,一般连做6-12次。 具体方法患...

  • 中医防治流口水

    中医防治流口水

      有些人睡觉的时候流口水,主要是睡觉姿势不对,如侧卧时枕头过高,对面部的压力加大,刺激唾液腺产生过多口水。然而有些疾病,临床表现也可见口水多:   口腔炎症:口腔里的温度和湿度很适合细菌繁殖,易发生龋齿、牙周炎、牙龈肿痛、咽喉炎、口腔溃疡、口唇疱疹等口腔炎症。口腔炎症会促进唾液分泌,如口腔溃疡疼痛甚,就容易流口水。应用清热解毒、愈疡泻火之法,给予连花丸、黄柏丸、愈疡汤。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唾液分泌的调节是神经反射性的,当神经调节发生障碍,也可导致睡觉时流口水。中医所说的七情过度,即喜怒忧思悲恐惊,都可使神经功...

  • 周围性面瘫中医针灸疗法

    周围性面瘫中医针灸疗法

      中医针灸疗法有着数千年的历史,众观古今史册,对针刺治疗面瘫有着大量的记载和临床报道,临床实践表明,周围性面瘫也是针灸适应症之一。然而,近20多年来部分中西医对周围性面瘫提出在急性期“一周内不宜针刺治疗”的观点,笔者认为此说不妥,现将对“针灸宜在发病一周后进行”观点提出的看法和质疑列举如下,与同行们商榷。   历代中医文献没有否定面瘫一周内治疗的说法:自《黄帝内经》到现在全国高等中医院校教材,从古到今中医对针灸治疗面瘫的效果没有怀疑或提出一周内不宜针刺治疗的...

  • 佛教经典与中医药密切相连

    佛教经典与中医药密切相连

    •《维摩诘经》是一部有很大影响力的佛学经典,其中“心净则佛土净”“亦入世亦出世”“在入世中出世”的思想,与中医的“恬淡虚无”思想有很多相似之处。 •《易筋经》据传是少林达摩所传,记载有很多按跷方法。按跷是中医六大医术(砭、针、灸、药、按跷、导引)之一。《素问·异法方宜论》中有“中央者……其民食杂而不劳,故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lsquo...

  • 论《中医微创入路解剖彩色图谱》临床价值

    论《中医微创入路解剖彩色图谱》临床价值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 石学敏 针灸学是中医学中的精华,针灸学发展积累了历代医家智慧的结晶,几千年来为中华民族的医疗保健做出了杰出贡献。针灸诊疗以经络辨证、辨证选穴为基础,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学术体系。中医微创针法,是在传统九针基础上的创新学科。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不少中医名家不断传承,创新发明了中医微创针法,如新九针、针刀、铍针、水针刀、筋骨针法、长圆针、刃针等。正由于这是一门新兴学科,在临床解剖基础方面,缺乏一部具有指导意义的解剖入门图谱。在这种背景下,中医筋骨针法与水针刀技术发明人吴汉卿教授,从...

  • 中医热病的概念 热病辨治要领诊疗方案

    中医热病的概念 热病辨治要领诊疗方案

    在中医历史长河中,对外感热病的辨治,承先启后,代有发展,名医辈出,为民族繁衍昌盛,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理论及实践经验。但时至今日,中医治疗热病的阵地日益萎缩,甚至转而弃中就西,放弃自我优势。为此,必须传承创新,自主开拓,众志成城,使坠绪断而复续,以备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现从个人临床体会提出如下浅见: 热病的概念 热病是以发热为主症的一类外感急性热病。《素问·热论》说:“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难经·五十八难》说:&ld...

  • 中医强调怒则气上

    中医强调怒则气上

    在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中,何气伤人最多,发病的比例最大?我们在一个研究中明确地告诉你是“怒”!怒作为一种粗糙的、原始的、基本的、冲击性的情绪,可常常发生,不时造成疾病甚至死亡,老年人特别要注意。 中医强调 “怒则气上”,气机紊乱,首先伤肝,兼及五脏,可引起中风、二便闭塞、妇女闭经或崩漏、失眠、头昏、脑涨、耳聋、恶心、呕吐、失明、精神异常,甚至厥扑于地,当即死亡。怒的危害如此,我们必须想法制怒,尤其是怒气刚发生时,及时消除,以防止疾病与不幸发生。...

  • 中医学认识月亮的盈亏

    中医学认识月亮的盈亏

    嫦娥奔月,源出《淮南子·览冥训》:“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它是在民间流传最广泛、影响最大的故事之一:嫦娥偷吃了丈夫羿得来的不死之药,便飞上月宫当了月精、月中仙子,也成为人间崇拜的美人形象。 自此,以嫦娥为中心的月宫、白兔、吴刚、桂树、玉杵等在人们心目中构成了一幅完整的天外世界,深深影响着多少代人。诗人李白“昔余闻姮娥,窃药驻云发”、李商隐“常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范成大“织女无言千古...

  • 适合老年人的中医养生功法

    适合老年人的中医养生功法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而且老龄化增速快于世界平均水平。目前医养结合是应对老龄化社会的重要手段,身体出现疾病需要就医诊治,通过锻炼增强身体素质是做好养老的基础保障。那么老年人如何锻炼呢?世界卫生组织对老年人定义为60周岁以上的人群,老年人身体有其独特的生理特点。 老年人的身体特点 身体机能下降 步入老年,基础疾病增多,身体的各项机能开始减退,如基础代谢率下降、器官功能降低、肌肉萎缩、关节活动失灵等。身体机能下降会导致锻炼过程中容易损伤,不宜恢复。 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是每个老年人都必须面对...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