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三 第62页

三 第62页

  • 长寿三字经养生

    长寿三字经养生

    长寿经,与君听;都做到,胜万金。 心态好,精神粮;能防病,细品尝。 莫大怒,伤肝脏;常忧思,胃遭殃。 一惊恐,肾难强;一压抑,肺气僵。 气不顺,血难行;血不行,百病生。 管住嘴,亲杂粮;早午荤,晚素汤。 味过咸,血压偏;味过甜,血糖添。 味过辣,体质差;味过辛,肠难清。 远烟酒,近茶水;非天然,莫贪嘴。 小蔬菜,大营养;少油炸,福寿享。 吃得多,不如广;喝得爽,不如康。 五禽戏,脏腑益;健步走,量力行。 问强度,气息匀;有效果,关键勤。 居室内,常通风;坐...

  • 春三月 养生之道

    春三月 养生之道

    春天是养生的好季节,早在《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便指出:“春三月,此为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养生之道也。” 为什么要“广步于庭,被发缓形”呢?江苏省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治未病科徐大成副主任中医师介绍说,这主要是为了跟春天的特点相应。春天到了,阳气逐渐生发,开始适时释放,我们的气血运行变得顺畅和旺盛起来,而大家全身的阳气都汇聚在哪里呢?中医认为&ldq...

  • 胸闷 三七花开水冲泡代茶饮

    胸闷 三七花开水冲泡代茶饮

      最近雨水天气不断,但气温却未见降低多少,很多人很容易感觉有点闷,对于高血压老人来说,反复多变的天气更容易感觉胸闷,或者感觉胸口不舒服,人也没什么精神,稍微动一下就没什么力气了,对血压的控制也是不利的。广州中医药大学祈福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兼营养科主任区俊文表示,这个季节采取的降血压的方法不宜太过激进,除了调整用药外。   专家开方:三七花每次3~5克,开水冲泡代茶饮。   专家点评:三七花又称田七花,性味甘凉,具有清热、平肝、降压之功效,味道也不错,属于泡茶佳品,在安眠方面也有一定的功效。此茶适合高血...

  • 天佑中华 赐我中医 三皇肇始 五帝开基

    天佑中华 赐我中医 三皇肇始 五帝开基

    巍巍西山脚下,煌煌御苑毗邻。采皇家园林之锦绣,撷最高学府之精华。壮哉斯院,于此挺拔! 天佑中华,赐我中医。三皇肇始,五帝开基。泱泱华夏历数千年,子民康健赖我大医。新中国建立,百废待兴;古医道传承,万众期盼。西元一九五五年岁末,中央政府高瞻远瞩,集全国之力,聚各地精英,建西苑医院。三十余名医齐聚一堂,群星璀璨,蔚为大观,首所国立中医医院,从此屹立昆明湖畔。 大哉斯院!数十载春秋度,一代代西苑人,秉大医精诚之信念,持悬壶济世之操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普救含灵之苦。仁心仁术,铸就中医之魂;克艰克难,力创名院首...

  • 中医夏季防过敏性疾病三法

    中医夏季防过敏性疾病三法

    夏季是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过敏性皮炎等过敏性疾病的高发 季节。中医认为,一个人之所以出现 过敏,多是由于先天禀赋异常,正气 不足,肺卫不固,以至于风、寒、燥、 火、湿等病邪入侵所致。以下是一些 中医改善过敏体质的具体方法,供参 考。 一、服玉屏风颗粒玉屏风颗粒 是由中医经典方玉屏风散转化而来, 由黄芪、防风、白术三味药配伍而成。 黄芪补气固表;白术健脾,脾胃之气 固,则卫表之气方有生化之源;防风 祛风散风,为风中之要药。三味药组 成的玉屏风颗粒具有益气、固表、止 汗之功效,对于抵抗外邪入侵,提高人体抗病能力,...

  • 三款健身药酒的配制

    三款健身药酒的配制

    何首乌酒何首乌120克,胡麻仁60克,当归60克,生地80克。将胡麻仁捣烂,其余药物切小片,放进一个大玻璃中,加入白酒2500 毫升,密封浸泡1个月,开瓶过滤,每日早晚各饮用1次,每次10~20毫升。久服可滋养精血,乌须黑发,容颜红润。 黄精酒黄精、炒苍术各200克,天门冬 150克,共放进一个大玻璃中,加入白酒2500 毫升,密封浸泡1个月饮用,每日2次,每次 20~30毫升。久服对体弱多病,头发早白者有治疗保健和美容作用。 白芷酒白芷30克,桃花250克,放入一个大玻璃瓶中,加白酒1000毫升,密封浸泡1...

  • 防治夏困按摩三穴

    防治夏困按摩三穴

    夏困虽然不是一种病,但是影响了日常生活。根据传统中医理论,睡眠问题的产生主要因为脏腑机能紊乱,尤其是心的温阳功能与肾的滋阴功能不能协调。防治春困应该着重运用交通心肾、调养气血的方法。可以用拇指按揉内关、神门、三阴交。这三个穴位互相配合,每天按揉5~10分钟,就可以起到安神定志、调整睡眠的作用。 神门穴神门穴在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常按此养生穴,对心慌、心悸以及失眠都有很好的保健作用。按揉此穴力量小需要太大,也小必追求酸胀感。 内关穴内关穴位于前臂掌侧,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

  • 吴稚晖:养生做好三件事

    吴稚晖:养生做好三件事

      吴稚晖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思想家。他生于1865年,1953年以89岁高龄辞世。晚年有人请教他的长寿之道,他伸出三根指头,说是独宿、吃粥、洗足三件事。   独宿节制房事   首先独宿,也就是节制房事。“欲不可纵”,是中医养生学的基本要点之一。对此,吴稚晖写过广为流传的《论房事》一诗,来劝世上男人养身怡神,节制房事,须按照人生衰长规律,养身健体、戒欲慎贪;还常举近代著名教育家马相柏先生40岁时便与妻分床,活了102岁的例子,来加以佐证。他认为,节欲保精是其健康长寿的一个重要因素。...

  • 秋凉宜“三捂”

    秋凉宜“三捂”

      捂肚脐   肚脐归属任经,对女性而言,私密重要的器官都归这里管,风寒入侵会诱发痛经等妇科疾病。晚上睡觉喜欢蹬被子的人就别指着被子护肚脐了,还是穿上睡衣更保险。   肚脐着凉容易拉肚子。因腹壁脂肪层对维持腹腔内脏器的正常温度起重要作用,而肚脐部是腹壁的薄弱部位,缺少脂肪覆盖;肚脐位于腹部中心,又恰是小肠及腹腔神经丛的位置所在,对冷热刺激较为敏感。肚脐着凉轻则肠管痉挛,腹部隐痛,重则内环境紊乱,导致肠炎腹泻。   捂后背   入秋后,自然界阳气渐收,阴气渐长,只有聚足阳气,才能“正气...

    养生秘方 2024-03-06 9 0
  • 中医“治未病”包括三个方面的思想

    中医“治未病”包括三个方面的思想

    中医“治未病”包括三个方面的思想:一是未病先防,二是既病防变,三是愈后防复,其内容博大精深。我们现在对中医“治未病”的整理应用不够,中医界至今还未形成一门思想体系完整的“治未病”学。建议中医学界从下述几方面构建“治未病”学体系。 一是从中医养生保健角度,继续挖掘、整理而形成“养生治未病学”;二是针对不同季节、地域的气候物候之常规变化所引发非传染性常见多发病的防治,整理形成&ldq...

  • 三焦水患调理中焦 水经四布首重脾胃

    三焦水患调理中焦 水经四布首重脾胃

    众所周知,脾胃虽为后天之本,主饮食的受纳、腐熟及运化。其实,脾胃在水液代谢过程中亦起到重要的升降枢纽作用。 三焦水患,调理中焦 三焦为上、中、下焦之总称,总司人体上下之气化,为水液代谢之通路。从部位而言,心肺居上属上焦,肝肾居下属下焦,脾胃居中属中焦。上、下焦心肺肝肾功能之正常,无不与上通下达之枢纽中焦脾胃密切相关。 若脾胃虚损,土不生金,致肺气虚弱,通调水道功能失常,水液内停,或聚而成饮,或凝而成痰,甚则咳喘、癃闭及水肿,皆因土不制水所致。临证常用之六君子汤、二陈汤即...

  • 夏补三伏 辨证服药

    夏补三伏 辨证服药

    因人施膳即“食补”。体质偏于气阴虚者,可适当选些甘寒益阴补肾之品,如,龟、鳖、鸭、鹅肉做菜肴,偏于阳气虚者可适当选用温性食品进补,如牛肉、鸡肉、羊肉等,以温中益气,填补精髓,增强体质。但由于夏季人体消化功能较弱,因此,除适当服食一些上述补品外,饮食宜清凉味淡,少食肥甘油腻厚味之品。此外,在炎热的夏季,适当饮用一些保健消暑汤类是有必要的,但切忌过度贪食冷饮。 辨证服药此为“药补”。阴虚体质者可适当服用一些滋阴清火、生津止渴之品,如西洋参、沙参、麦冬、五味子以及生...

  • 常揉三穴心胸安

    常揉三穴心胸安

      有人觉得说话舌根发硬,睡眠不好,心胸憋闷;有人会突然感到一阵阵心慌,或几秒钟胸部疼痛。这些人一般多面色紫暗,口唇和指甲颜色青紫,舌体表面有瘀斑、瘀点,舌底的静脉曲张变粗变紫暗。   中医认为,以上有关症状大都可归结为一种叫“血瘀”的致病因素。“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滞,气滞是形成血瘀的一个重要原因。气虚鼓动无力,血的运行可因之瘀滞,或气虚导致血虚,血虚则脉道艰涩,也可使血行不畅而导致血瘀。瘀血症状是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

  • 夏天补阳 尝试三伏贴

    夏天补阳 尝试三伏贴

    夏天阳气升发,人体内阳气少,桂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针灸科中医师吴蔓彤建议,夏天补阳,不妨尝试贴三伏贴。 7月2日,记者在桂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针灸科碰到了桂林市民苏先生,他开心地与记者分享三伏贴给他带来的惊喜。 苏先生今年28岁,虽然年纪不大,但两年多来,他经常感冒,基本上平均每个月感冒一次。去年冬天他开始贴三九贴,今年夏至日,他也贴了三伏贴,如今,苏先生几乎不感冒了,而且精力充沛,不像以前经常昏昏欲睡。 吴蔓彤介绍,三伏贴是一种传统中医的治疗法,结合针灸、经络与中药学,以中药直接贴敷于穴位,经由中药对穴位...

  • 秋到有三防

    秋到有三防

      防滥补中医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现已进入秋季进补的季节。但注意不可乱补,不要无病进补和不分虚实滥补。中医治疗原则是虚者补之,不是虚症病人不宜用补药。虚病有阴虚、阳虚、气虚、气血虚之分,对证服药才能补益身体,否则适得其反;还要注意进补适量,忌以药代食,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以滋阴润燥为主,如乌骨鸡、猪肺、龟肉、燕窝、银耳、蜂蜜、芝麻、豆浆、藕、核桃、薏苡仁、花生、鸭蛋、菠菜、梨等,这些食物与其他有益食物或中药配伍,则功效更佳。   防秋瓜民谚“秋瓜坏肚&rdquo...

    养生秘方 2024-03-06 9 0
  • 秋天“三不露”

    秋天“三不露”

      秋风起,秋雨来,狂躁的夏天已经渐渐走远,秋来了。但不少爱美时尚女性仍把“露肩、露脐、露脚”坚持到底,由此引发一系列不良后果。春捂秋冻何为度?      露脚易痛经   俗话说,病从寒起,寒从脚生。因此足部的保暖很重要,尤其是女性需要特别注意。   专家表示,秋季早晚温差大,而且又多雨,喜欢赤脚穿时尚凉拖的女性极易因此受寒着凉,导致子宫、下腹部血液循环不畅,造成经期提前或延迟,严重者还会因子宫肌痉挛、组织缺血而致痛经。   所以,女性尤其应该注意脚部保暖,热水泡脚,...

  • 多吃三冬养生降压

    多吃三冬养生降压

    冬季多吃“三冬”可以很好的养生降压,冬季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常常会比平时高。其实这和冬季的气候特点与饮食偏好有关系。冬季天气寒冷,血管遇冷收缩后会导致血压升高。冬季人们的饮食偏于高热、高脂,而饮食肥甘厚腻是导致血脂偏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冬枣益气补血   冬枣营养极丰富。含有天门冬氨酸、苏氨酸、丝氨酸等19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维生素C的含量尤其丰富,是苹果维生素C含量的70倍,梨的100倍,金丝小枣的20倍,有“活维生素丸”之美誉。此外,冬枣果实还含有较多的维生素...

  • 韦陀献杵第二势导引法:通调三焦
  • 气功“三调”强体健身

    气功“三调”强体健身

    气功的流派多种多样,练功的方法各不相同,但无论何派何功,都要调身、调息、调心,这“三调”就是气功锻炼的“三要素”。 调身:就是调整身体的姿势。根据不同体质、不同病症的需要,分别选择卧式、坐式、站式或行式。不论采取哪种姿势,都有一个共同的要求,那就是一定要做到姿势协调,舒适自然。 调息:就是调整呼吸。气功调息的常用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 址深呼吸法,不改变平常胸 腹混合呼吸的原有方式,只 是把呼吸引向深长缓慢一 些。吸气时,胸廓慢慢扩张, 腹部微微隆起,呼...

  • 暖身保健喝碗“三黄粥”

    暖身保健喝碗“三黄粥”

    如今天气越来越冷,此时不妨喝点“三黄粥”,具有暖身驱寒,保健养生的作用。这“三黄粥”的主角大家都不陌生,分别是黄豆、红薯、玉米,三种“黄色”食物搭配在一起煮粥,不失为一道充满温暖的养生食品。   黄豆有助改善皮肤“衰老”   因为天气寒冷,人们衣着较多,皮肤很容易出现“衰老”的现象。而黄豆富含大豆异黄酮,这种植物雌激素能改善皮肤衰老。此外,黄豆还能降低高脂血症患者血液中的“坏胆固...

  • 病后补虚三字诀

    病后补虚三字诀

      大病之后身体亏虚,补虚是恢复身体机能的重要方法。在医生的指导下遵循小补、慢补、常补的理念,循序渐进,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小补。一是选药要少而精,精方简药,效专力宏。一般选择3~5味中药,突出重点,提高针对性。二是小剂量。即每味中药一般用5~30克,不增加脾胃负担,使药效得到充分发挥。   慢补。临床上,实证宜速战速决,用药宜重宜大;虚证宜缓补慢调,用量宜轻宜小。相对于急性病或因失血脱水等引起的虚脱应急补、大补而言,病后补养可以用药补,也可以选食补。循序渐进,积少成多,水到渠成。急补可能引起新的...

    养生秘方 2024-03-06 9 0 补虚
  • 三盘落地势导引法:增强免疫
  • 服用膏方“三不宜”

    服用膏方“三不宜”

    冬季是服用膏方的最佳季节。根据“天人相应”的观点,按四季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特点,冬季是封藏的季节,天气寒冷,食欲旺盛,无论是进食的数量,还是进食的质量,都比其他季节需求。因此,冬季是膏方最容易“补得进”得打好时机。但是,服用膏方有一定的学问。其中,需要注意的有“三不宜”: 服膏方不宜同时喝咖啡:咖啡含有咖啡因,能兴奋中枢神经,具有提神作用。膏方中的人参一类的补益元气的中药也具有兴奋大脑皮质的作用。因...

  • 黄豆芫荽煎 三米白糖粥 粉蒸红薯

    黄豆芫荽煎 三米白糖粥 粉蒸红薯

    黄豆芫荽煎 黄豆10克,芫荽(香菜)30克。做法:将黄 豆适量水煎煮,15分钟后加入芫荽,再煎15 分钟,去渣。1次服完。每日1B艮。功效:辛温 解表,健脾胃。适用于流行性感冒。 黄 翔 粉蒸红薯 红薯250克,米粉200克,盐5克。做法: 1.红薯洗干净去皮,切3厘米见方的块;米粉 中加入盐拌匀。2.将红薯块放到米粉中粘裹均 匀,蒸25分钟即成。每天食1次。功效:健脾益‘ 气、润肠通便,适用于习惯性便秘、气血不足等 症。禁忌:便溏者忌食。 江映霞 三米白糖粥 粳米、玉米、高梁米各50克,白糖3...

  • 女性冬季喝碗三鲜鸡汤

    女性冬季喝碗三鲜鸡汤

      寒冷冬季,女性朋友如何由内而外的保养自己呢?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紫金馆中医食疗专家郭海英教授为女性朋友送来一碗“鸡汤三鲜”。   主料:鸡脯肉片、鸡肝片、鸡肫片各50克。   辅料:鸡汤、榨菜丝、水发木耳、菜花、盐各适量。   做法:1.先将鸡肫、鸡肝片用水洗一下,挤血水半碗,供提取清汤用。   2.鸡汤锅上火,烧沸,将鸡脯肉等一同下锅氽熟,捞起,放在汤盆中,将血水倒入汤锅中,待沸,撇去浮沫,倒入汤盆即成。此款菜品好处有三:   一是益气健脾保护视力   鸡胸肉蛋白质含量较高,且易被人体...

  • 冬季温补 药膳三款

    冬季温补 药膳三款

    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冬季选用一些合适的药膳,不仅可增强人体脏腑活力,还能为来年的健康打下基础。下面是冬季常用的养生药膳,供大家参考。 胡萝卜炖牛肉 牛肉400克,胡萝卜200克。先将胡萝卜去皮切块,牛肉切小块汆水,捞出备用。锅内放入食用油,烧至六成热后入八角、花椒、葱、姜等出味,下牛肉煸炒至肉白,放胡萝卜、料酒、老抽小火煨熟,加盐调味即可食用。 常食可壮肾阳,暖下部,除寒温,健脾化滞。 当归红枣炖羊肉 羊肉(切块)500克,当归20克,红枣(去核)10个,生姜(切片)20克。将其一同放入...

  • 冬至后的三个9天为“三九”

    冬至后的三个9天为“三九”

    今天是“冬至”,这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北半球日照时间最短。从这一天起,开始了一年中最为寒冷的时节。此时人体阳气敛藏,气血不畅,皮肤干燥,毛孔闭塞,诸多疾病易得易犯。若此时取些温经通阳之品,在人体特定穴位进行敷贴,可刺激经络,大大提高人体免疫力,共奏治病、强身双重功效,因其多在“冬至”后的三个9天内完成,故又称其为“三九贴”。 “冬至”过后,农历会用“九九”来计算时令,即冬至后的...

  • 养生常晒三部位 按摩养肺穴位

    养生常晒三部位 按摩养肺穴位

      指导专家   张忠德   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教授   对于长年受肺部疾患困扰的老人来说,如果说每年的冬春季节是道“坎儿”,夏天则是最“好过”的季节。到了夏天,患者往往呼吸匀畅,病情极少发作或加重。但这只是表面现象,凡是在冬春季节发作加重者,一定是夏天埋下的祸根。可见,在夏天时常按摩养肺穴位很重要。   鱼际穴   定位:在手掌内侧,位于第1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   功效:鱼际穴为手太阴肺经的荥穴,具有清热消炎、利咽止痛之效,善治...

  • 三伏贴“擅攻”六类疾病

    三伏贴“擅攻”六类疾病

    56岁的张阿姨患有慢性支气管炎,每到天气转冷的季节,就会出现咳嗽、咳痰、气喘等症状,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质量。“我去年贴三伏贴为啥没有很好的疗效,而前年却感觉病情改善非常明显,咯痰都少了很多,气喘也没有那么憋闷了。两年里效果为什么差这么多,我今年还应该继续贴么?” 面对张阿姨的疑虑,黑龙江省中医医院针灸二科主任尚艳杰教授回答张阿姨说:“这个问题经常有人提出,其实原因很简单,您前年不仅仅贴了三伏贴,我还给您扎了针,配了汤药,而去年您仅仅贴了三伏贴,没有坚持其他辅助治疗...

  • 防燥滋阴别忘身上三眼“泉”

    防燥滋阴别忘身上三眼“泉”

    随着暑热难耐的气候逐渐接近尾声,初秋的一丝凉意和燥意也感觉明显起来。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推拿科戴奇斌副主任中医师提醒,初秋防燥滋阴别忘了自己身上的涌泉、极泉和阴陵泉这三眼“泉”,它们都在你身上的哪里?为什么防燥滋阴需要它们? 出汗过多伤阴上火 按摩涌泉滋阴降火 炎热的夏季虽然渐渐远去,但是不少人在夏季出汗较多,到了秋季如果不注意保养,更容易被燥邪所伤。中医认为,人体有“五液”,汗为心之液,正常出汗能散热清火,而出汗太多则会伤气伤阴,阴伤多了容易出现...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