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 第20页
-
辛开苦降法治寒格呕利
韩某某,男,67岁。2008年10月26日初诊。素有胃病旧疾,更有嗜酒之癖,近因饮酒贪杯而致胃脘不舒,呕吐不止,食入即吐。曾于当地卫生所静点用药治疗,其效甚微。诊见闭目静卧,坐起后仍干呕,恶心、嗳气、胃脘部痞满,食不下,饮水后少顷即吐。口苦欲饮冷,大便稀薄,日行二三次。苔黄略腻,脉沉滑。此乃寒格呕利之疾,治宜辛开苦降,和胃降逆。嘱其用生姜一块(约25克许)切成薄片,黄连6克,代赭石25克,水煎药液约200毫升许,先少少服之,如服后不受吐出,少顷再服,直至受药,可将药频频服下。 二诊:诉说当日将药如法煎煮,遵...
-
升降散治疗外感温病
升降散为表里双解之方,如在外感温病过程中出现表里热盛证候时可以取用。即使里热不盛,通过适当加减,加用凉散表热之品,也可随宜取用。 笔者在治疗以发热为主症的上呼吸道感染时,除外伤寒、食积等证候,如果是常见的外感温病,多采用升降散合银翘散,或升降散合小柴胡汤加减,取效颇捷。 如治疗赵某,男,15岁。2011年6月19日初诊。主诉发热2天,伴咽干、咽痛,头痛,口干喜饮,有汗,无恶寒,纳食尚可,大便日1次,偏干。舌质红,舌苔薄黄,脉弦数。证属外感温病之风热外侵,治以疏风清热为法,方用升降散合小柴胡汤加减。处方:...
-
半夏泻心汤 恢复中焦升降失常之功效
半夏泻心汤首载于《伤寒论》,为治少阳误下伤中致心下痞满之证而设,有止呕逆,除痞满,恢复中焦升降失常之功效。 少阳证宜和解,医反下之,致使邪热内陷,寒热之邪错杂于中,损伤脾胃。脾胃升降失职,而现或呕或利,心下痞满而不痛的证候。故药用半夏降逆止呕,黄芩、黄连苦寒泄热,干姜伍以半夏辛开散结,辛温止呕;人参、甘草、大枣甘温补益脾胃,以助健运。方为辛开苦降,寒温互用,阴阳并调之剂。 清代医家叶天士,在治疗暑温、湿温、疟、噤口痢等多种病证中,灵活地运用了半夏泻心汤,立法、药味、剂量变化多有创意。尔后,吴鞠通得叶氏之精妙...
-
重视气机升降调畅 从调理肝脾入手
薛伯寿上世纪70年代师从中医大家蒲辅周,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笔者有幸通过统考进入第二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培训班,拜薛老为师,随师侍诊,对薛老灵活运用经方四逆散治疗临床各科疾病深有感悟。 脾胃不调案 刘某,男,41岁,2010年3月10日就诊。 患者喜食肥甘厚味,近半月来出现脘腹胀满,便干不爽,周身困重,体倦乏力,失眠多梦,舌质暗红,苔薄黄而腻,脉弦细而滑,证属痰湿内阻,脾胃气滞。治宜理气化痰,调和肝脾。方用四逆散合平胃散加味。处方:柴胡10克,枳实10克,白芍15克,炙甘草10克,...
-
清肝降火化痰软坚治甲亢方
处方:生牡蛎20克,玄参、夏枯草、柴胡、党参各10克,栀子、连翘、黄芩、浙贝母、甘草各6克。 加减:肝火偏亢,急躁易怒者,加刺蒺藜10克,龙胆草、丹皮各6克;心火亢盛,心悸失眠较重者,加夜交藤20克,丹参、.生地各12克;肝风内动,肢颤较重者,加钩藤、刺蒺藜、白芍各10克;胃热亢盛,多食易饥者,加生石膏15克;脾胃运化失常,便多乏力者,加茯苓、麦芽各10克,白术6克;病久正气耗伤,加黄芪30克,加重党参用量;火旺灼阴,口渴烦热者,加沙参、天花粉各lO克,麦冬8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功效:清肝降...
-
越鞠丸 苍术升降消导 总解诸郁当为君药
越鞠丸组方思路及苍术为君之探讨 越鞠丸出自《丹溪心法》, 解气、血、痰、火、食、湿六郁, 由苍术、香附、抚芎、神曲、栀子5味药组成。该方堪比经方, 组方用药可谓精简, 临床应用广泛。一般认为[1,2]:六郁之中以气郁为主, 气郁则诸郁随之而起, 治疗当行气解郁, 以香附为君治疗气郁, 臣佐川芎行气活血解血郁, 苍术燥湿运脾解湿郁, 栀子清热泻火解火郁, 神曲消食和胃解食郁, 五郁得解则痰郁自消。然而, 通过《丹溪心法》《推求师意》中关于“郁”的论述及其治疗思想, 结合古今苍术之功效...
-
顽固性呃逆处以降逆止呃汤
2003年夏,我在黑龙江省清河林业局职工医院出诊。一80老翁患顽固性呃逆,一连数天打嗝不止,声音响亮,不能喝水,不能进食,不能睡觉,不能谈话,痛苦不堪,求余诊治。余察其脉洪滑有力,观其舌光红无苔。诊为胃火炽盛,气逆不降之呃逆。针刺双侧翳风穴,呃逆渐止。针刺以治其标,再服中药以治其本。处以降逆止呃汤。 方药:代赭石30克,陈皮、旋覆花、太子参、天冬、白芍、枇杷叶各15克,竹茹、丁香、柿蒂、甘草各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2次分服。当夜10时许,呃逆又发,又针双侧翳风,立止。患翁...
-
“睡眠呼吸暂停”苏子降气汤巧治
睡眠呼吸暂停是重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临床运用苏子降气汤治疗33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治疗睡眠呼吸暂停患者33例。其中男性16例,女性17例;40-65岁13例,65岁以上20例。鼾声响亮,反复憋醒28例;夜尿增多18例;盗汗17例;头目眩晕,肢体倦怠32例。其中有哮喘病史27例,有脑中风病史5例,BMI≥28者28例,高血压者10例,舌暗、苔白腻,脉濡者30例。 治疗方法:以苏子降气汤化裁:苏子、半夏、前胡、厚朴、肉桂、甘草、当归各6克。偏热者加桑叶、款冬花各6克,黄芩10克;偏寒者加杏仁、薏苡仁各2...
-
霜降阳气渐收阴气渐长 养生养阳为主
10月23日是霜降,此时大自然阳气渐收,阴气渐长,养生应以养阳为主。由于这段时期脾胃功能过于旺盛,也是慢性胃炎和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复发的高峰期。北京道合肛肠医院院长荆建华提醒,应根据气候变化增减衣服,特别是老年人和平时体质较弱的人,除了平时注意保暖,也应注意以下3点。 避免增加胃肠功能负担。受到寒冷空气的影响,胃肠蠕动的正常规律会被骤降的气温所打乱。此时人体的新陈代谢能力会逐渐增强,导致人体耗热量增加,这时胃液及各种消化液分泌会增多,食量因此逐渐增加,这必然会加重胃肠功能负担。因此,应注意饮食规律,...
-
寒露气温下降 良好的健康环境
深秋寒露-霜降 寒露以后,气温下降,昼夜温差变化增大,此时最容易引发感冒。这时要适时添加衣服,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此外,此时天气寒冷,人们出去运动的机会相对较少,在居室中的时间比较长,所以这时还要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新鲜,使身体长期处于一个良好的环境之中。 【忌】 刺激肠胃,抑郁生愁 按中医理论,霜降期间脾胃功能处于旺盛时期,再加上胃肠道对寒冷的刺激非常敏感,如果防护不当,很容易导致胃病的发生。防止胃病发生,要特别注意日常起居中的保养,防止情绪消极低落;避免过度劳累、缺...
-
如何防“火”降“火”?
乱喝凉茶不一定都能清火。很多人不懂得如何辨别自己是实火还是虚火症状就随便喝凉茶,喝多了还可能会伤脾胃。虽然都是阴阳失调,但“实火”是阳气太旺了,中医治疗原则应该“清热降火”;而“虚火”是伤了阴分,阳气相对过剩,需要“滋阴降火”。也正因如此,伤阴者如果误为阳盛一味喝清热的凉茶以“降火” ,非但灭不了“火”,还会损伤正气,适得其反。 对于脾阳不足的少儿或是脏器功能退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