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 第25页
-
糖尿病降压比降糖重要
糖尿病患者通常都会想方设法降低血糖以避免并发症,而对血压的控制则马马虎虎。其实,对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来说,降血糖固然重要,但把血压控制到正常水平更重要。除了吃降糖药,降压药也要同时服。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高血压和糖尿病就像孪生兄弟一样,都是代谢综合征的主要危险因素,不论是哪种病先发生,都会加重对心、脑、肾、血管等靶器官的损害。对2型糖尿病人群构成最大威胁的不是与高血糖直接相关的微血管病变(如糖尿病肾病),而是大血管病变(如心脑血管疾病和周围动脉阻塞性病变),有调查发现,糖尿病死亡者中,80%以上死于心脑血管...
-
降压药无效肾脏有问题?
高血压和肾病关系密切,就像一对孪生兄弟。一方面,人体是一个大的血液循环系统,而肾脏是由微小血管组成的脏器,是全身血管状况的一个典型“缩影”。长期高血压作为一个大环境,可以导致肾脏这个小环境的缓慢改变,如引起肾缺血性改变、肾小球和肾小球功能受损等。另一方面,肾脏通过生成尿液来排泄体内的废物,而尿液是由肾脏内的血液压力压出来的。因此,肾脏是身体内血压最高的部位,也是高血压时最容易受伤害的脏器。 高血压肾病患者大多没有明显不适,必须通过一些特殊的检查才能诊断,因而早期多被忽视。另外,高血压时尿微量...
-
嗅觉功能下降可能会痴呆
美国的一项研究显示,老年人嗅觉功能下降,可能会发展成老年痴呆。 研究人员让老人们辨认12种熟悉的气味,其中包括洋葱、柠檬、黑胡椒、香蕉、巧克力和汽油等。在为期5年的调查中,调查对象每年都要接受21次嗅觉辨别测试。调查开始时,所有调查对象都没有认知功能衰退。调查结果显示,凡是在辨别味道测试中出现4个以上错误的人,他们认知功能衰退的几率要比只犯1个错误的人高50%。研究还发现,嗅觉迟钝的人更容易从轻度认知障碍发展成老年痴呆症。虽然还不清楚嗅觉功能下降的老年人,为什么容易罹患老年痴呆症,但老年人如果发现自己嗅觉功能下降,...
-
“高压”兼眼病睡前忌降压
一般来说,正常人在入睡之后新陈代谢的速度会减慢,血压也会随之下降。因此,当高血压患者在睡前服用了降压药,特别是加量服用了降压药后,就会使降压药的作用时间与人体自调血压下降的时间相重叠,这种情况很容易导致患者的血压降得过低,心、脑、肾等重要器官会出现供血不足,甚至可诱发缺血性脑中风。 此外,青光眼、视神经萎缩的患者在睡眠时,血压下降的幅度比健康人大得多。有这些眼疾的高血压患者,若在睡前再服用降压药,则会使血压下降更剧。过低的血压无法使视神经得到充足的营养;在得不到充足血液供应的情况下,他们的视神经将有一部分或全部死亡...
-
服用降压药的七大误区
服用降压药时需谨慎,但有不少患者因缺少这方面的常识,走进服用误区,影响了治疗效果。常见的误区有: 误区一:开始服药时剂量宜大。患者第一次使用某种降压药物时,由于机体一时不适应,可能会产生心慌、晕厥等反应,甚至感到服药后症状加重,这叫首剂综合征。老年高血压患者,由于压力反射不敏感,脑血管自动调节功能障碍,更易出现首剂反应,容易引起上述反应的药物主要是哌唑嗪。为此,高血压患者开始服用降压药物时剂量宜小,一般主张是常用量的1/3,之后逐渐增加至治疗量。 误区二:药价越贵,效果越好。有人在选用降压药物时,片面认为.药价越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