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处』是终止的意思,表示炎热即将过去,暑气将于这一天结束。 时令送走秋老虎 处暑虽然意味着高温天气的终结,但对桂林来说,这时仍处于“秋老虎”的尾巴。台风“尤特”带来的凉爽已渐渐远去,高温天气仍将不时出现,人们还很难感受到来自秋天的凉意。 在这个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既有夏日未消的暑气,又有秋季盛行的燥气。桂林市中医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廖进介绍,此时养生保健的重点应放在预防“热燥&rdq...
每年的8月7、8或9日为立秋,到了立秋,梧桐树会开始落叶,这也是“落一叶而知秋”的由来。这时,秋天凉爽的气候还没有到来,因为立秋到了,秋老虎还在。 8月7日为立秋。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意味着炎热的夏日即将远去,凉爽的秋天快要来临。不过此时暑气未消,还不适合大量进补,饮食方面应以清热润燥为主。 吃秋茄降火气 立秋节气也被称为“七月节”,在古时曾是一个重要的节日。全国各地会有不同的“咬秋”风俗,有的地方盛行包饺子、吃西瓜,有的地...
“火烧七月半,八月木樨蒸”,入秋之时,“秋老虎”颇凶。“秋老虎”何以有恃无恐?原来是伏天里的暑热在助纣为虐,使“秋老虎”得以仗势欺人,横行一时。降伏“秋老虎”,可采取以下几法: 安情志暑热最易伤心,热扰心神,人常表现出心烦不宁,坐卧不安,思绪杂乱,此时,应有意识避开这种不良情绪的干扰,做到神清气和,胸怀宽阔,遇事不烦,处事不躁,精神愉快,心情舒畅,始终保持心理平衡和良好的心境。...
今年的8月7日是立秋节气,具体时间是晚间22:02:28。俗话说“晚立秋热死牛”,专家提醒,公众要注意“秋老虎”发威,“秋膘”要缓贴,“啃秋”莫贪凉。 “贴秋膘”别着急 三类人群要注意 我国民间有“贴秋膘”(吃味厚的美食佳肴,“以肉贴膘”)的习俗。但是专家指出,立秋“贴秋膘”要因人因地因时而异,否则不但起不到保健的作用...
秋季是适宜人们保健养生的季节,为冬天到来早做准备。入秋后,“秋老虎”肆虐,体质弱的人往往“首当其冲”,儿童、老年人、孕妇以及慢性病病人这四类人群,易受到疾病“偷袭”。降伏“秋老虎”,可采取以下四招: 调饮食 清热解暑类食品不能一下子从餐桌上撤除。此类饮食能防暑敛汗补液,增进食欲。因此,喝些绿豆汤,或吃些莲子粥、薄荷粥很有益处。此外,多吃一些新鲜水果蔬菜,既可满足人体所需要的营养,又可补充经排汗而丢...
酷暑三伏,赤日炎炎,此时天阳下济,地热上蒸,雨水不断,外界气温高,气压低,空气湿度大,而人体新陈代谢加快,出汗增多,睡眠及饮食减少,以致抵抗力下降。如同三九一样,三伏也是健康的关口,稍有不慎,即会生病,对老弱病残来说,甚至可危及生命,故要格外小心。 初伏——防中暑 伏天乃四季中阳气鼎盛之际,在热浪的袭击下,人体产热增加,散热减少,一些体温调节功能较差的人,在高温环境中很容易中暑。此时要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做好防暑降温工作,注意不要在烈日下曝晒或在高温环境中久留,烈日当顶时不宜...
现在温燥的“秋老虎”时节,防暑降温不能有丝毫怠慢,而且干燥难忍,最易损害人体津液,导致皮肤干燥、眼干咽干等症状,煲银耳粥、吃水果沙拉、绿豆汤、莲子粥、薄荷粥都很有益处。 利水除湿健脾胃 本季应季的瓜果都是利湿的好东西;薏米仁、莲子、白木耳、扁豆都是健脾的,比如:薏仁绿豆粥。 取绿豆30克、百合30克、薏仁30克、粳米50克,洗净后一起下锅煮至熟烂,加冰糖,晾凉后服用。绿豆清热解毒,百合润肺生津,薏仁清热利湿,粳米和胃,合在一起,能起到清热利湿、健脾和胃的作用。 每天来盘水...
节气刚过了立秋,但并不是意味着夏天结束,因为热浪滚滚的“秋老虎”依然在,甚至来势更凶。中医认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因此,秋季是调养生机,去旧更新,恢复和调节人体各脏器机能的最佳时机。专家表示,其实“秋老虎”并不可怕,只要顺应天时,抓住健脾化湿、理气和中的养生原则,就能轻松降伏“秋老虎”。 伏虎术1 补水滋阴养肺 天气干燥,要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饮食方面要以清淡为主,尽量少吃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减少吃生冷、...
每年立秋之后,还有一段时间白天气温较高,有时甚至比夏季都酷热难耐,这就是民间常说的“秋老虎”。在这段时间内,只要注意饮食,“秋老虎”是完全可以被降伏的! 食疗小处方: 1、冰糖银耳汤:银耳10克,以温水浸泡30分钟,加冰糖和水,煮沸至银耳烂熟。 2、百合粥:百合30克清水泡软,粳米100克,冰糖适量,一起加水煮,每天早晚食用。 3、百合梨汤:梨1个,百合、麦冬各10克,胖大海5枚。将梨洗净切块与百合、麦冬、胖大海同煮,待梨八成熟时加冰糖,吃梨饮汤。首先,饮食上还需要继...
8月7日已经立秋了,但是,养生专家提醒市民,立秋后还有处暑节气,养生的重点依然是防范暑热侵害。 立秋标志着秋天的开始,是一年中气温由升温向降温的转折期,此后湿气逐渐减弱,之前让人难以忍受的“桑拿天”逐渐减少。但立秋不是真正秋天的到来,炎夏的余热未消,处暑节气也将在8月23日接踵而来, “秋老虎”也虎视眈眈,天气逐渐转向干热。所以立秋节气后虽然早晚会比较凉、温差变大,白天尤其是午间依然要注意防暑降温,要多喝水、多食瓜果,以清热祛暑。 专家提醒,老年人在此时易发生心脑血管...
进入处暑,史上最长的三伏天行将落下帷幕,真实进入了气候意义上的秋季。在阅历了几场秋雨的洗礼,许多地方都感触到了秋意,凉快宜人。但千万要留意,初秋时节“秋老虎”仍旧盛行,稍不留意,人们很简单被疾病缠身。对此江苏省中医院治未病科主任商洪涛提示我们,秋季摄生要趁早,进补一定要因人而异。 秋老虎来袭,留神这些疾病 “进入初秋,夏天的暑气没有彻底消散,特别是在正午时分,气温较高,加之时有秋雨绵绵,湿气较重,气候以湿热并重为特色,故有‘秋老虎’之说...
苦瓜是蔬菜中以“苦”而独具特色的瓜果菜,有“药中蔬菜”之美誉,是一种天然的苦味健身佳蔬。中医认为,苦瓜味苦、无毒,生则性寒、清暑泻火,熟则性温,养血滋肝。 时逢立秋节气,“秋老虎”发威,人们因炎热不思饮食,若以苦瓜做菜佐食,可以取得开胃爽口、祛暑清心的效果,如以苦瓜泡制成凉茶饮用,能使人清暑逸神,烦渴顿消。那么,对于苦瓜这样一种瓜果类蔬菜,究竟是生吃好还是熟吃好?河南省中医院副主任营养师李希民认为,苦瓜生吃,它的营养成分摄入会更全面,...
又到了一年的夏末秋初,你在锻炼时会觉得经常胸口发闷,四肢无力,头晕目眩吗?那你可能是中暑了—— 夏末秋初环境温度仍较高,尤其是人们所说的“秋老虎”尤为厉害。在这种环境下人体的散热相对比较困难,出汗比较多。当环境温度超过30℃时,人体极容易中暑。所以在这个特殊时期做健身活动就要注意预防中暑的发生。下面为大家介绍几招和“秋老虎”对抗的小秘方。 选对时间再健身 夏末秋初的健身活动可以选择清晨或太阳即将下山时的傍晚进行,不能在阳光直射环境中...
立秋之后,尽管昼夜温差变大,但是白天仍然很热,特别是秋后久晴无雨时,天气仍然闷热,这就是民间所说的“秋老虎”。此时,仿佛又回到了酷暑时节。人们常出现困乏、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为了解热,大家不觉想起冰凉的啤酒、可乐、果汁……其实在生活中多用醋,就可以很好地缓解“秋老虎”带来的上述诸多症状。 中医认为,醋味苦酸、性温,有活血散瘀、消食化积、消肿软坚、解毒杀虫、治癣疗疮的功效。现代研究表明,醋含有丰富的有机酸,多达20余种。醋对至少8种...
君子兰听多了,君子菜是不是有点陌生啊?其实君子菜就是我们在菜市场常见的、饭桌常吃的苦瓜。苦瓜不传己苦与他物,意思是只苦自己不苦别人,与其他蔬菜同炒不会串味儿,绝对不“传染”苦味给其他菜。这种有着“君子之德”“君子之功”品性的蔬菜具备了高尚的儒家思想,是“君子菜”得名的原因。 苦瓜出了名的苦以及瘤状凸起的外皮不易被人们接受特别是小孩,我们都是长大后知道它具有清热解毒、养颜嫩肤作用才慢慢喜爱上的,有人笑称喜欢吃苦瓜都是上...
进入八月,也就意味着要立秋——今年是8月7日立秋。但别高兴得太早,立秋并不代表酷热难耐的盛夏已经结束,正相反,更加难忍的“桑拿天”,俗话说的“秋老虎”,也就是长夏要来了。 长夏 长夏是个特别的时间段,首见于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之《素问·金匮真言论》篇。 《素问·藏气法时论》王冰次注云:“长夏,谓六月也。夏为土母,土长干中,以长而治,故云长夏。”意思就是“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