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临 第12页

临 第12页

  • 温潜法治疗胆石症临证举隅

    温潜法治疗胆石症临证举隅

    广东省大埔县中医医院 罗献伦 关键词 温潜法;胆石症;胁痛;痞满 胆石症临床分为急性发作期和慢性静止期,急性 期多以痛为主,静止期多以痞为主。祖国医学认为, 胆石症急性期多属“胁痛”范畴,静止期多属“痞满” 范畴。“通则不痛,痛则不通”。《黄帝内经》以高度 概括的语言“不通”指出了胆结症的主要病机 [1] 。木 横土虚,肝胃不和,气机失调,肝失调达,故见痛和痞。 治疗大法以疏肝利胆,通利湿滞为主,不宜过用苦寒 药物。...

  • 胆结石临床表现 胆结石是怎么形成的

    胆结石临床表现 胆结石是怎么形成的

    胖胖的宋小姐,本来打算来门诊做内分泌的中医调理,希望短期内减掉身上的赘肉,但是她一节食就感觉右胁部一阵阵的隐痛,遂去医院做B超检查,西医发现她不仅有脂肪肝,而且胆囊内有结石,这团强回声有8.1cm×2.7cm大小,建议她手术切除胆囊。 宋小姐很震惊和害怕,于是要求中医药治疗。通过3个月中药内服和针灸的综合施治,复查B超,结石缩小到2.6cm×1cm,而且她的脂肪肝也好了。原来应做胆囊切除手术的宋小姐,用中医药治疗获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保住了胆囊。如今,她还在坚持治疗,争取早...

  • 中医治疗小便困难的一则临床医案

    中医治疗小便困难的一则临床医案

    记得笔者刚刚当上曾定伦教授入室弟子的时候,随老师侍诊时, 曾定伦教授经常给我们两名弟子讲要多读读中医典籍,在临床上多做有心人,真正践行“读经典,跟名师,多临证”的中医成才之路。3年跟师下来,眼看着老师“望、闻、问、切”后,辨证处方,把一例例疑难杂症病例治疗好转、痊愈的时候,我们深深理解了邓铁涛老先生“中医经典是临床疗效的源头活水,辨证论治是中医临床疗效的灵魂”这句话。下面将笔者根据老师据“肺为水之上源”理论治疗小便困...

  • 脂肪肝根据其临床表现治疗

    脂肪肝根据其临床表现治疗

    当肝内脂肪含量超过肝湿重的5%,或显微镜下肝组织病理切片中30%以上的肝细胞内有脂滴存在时,称为脂肪肝。脂肪肝是现代医学的病名,根据其临床表现,中医将其归于“胁痛”、“积聚”、“肝着”、“痞满”等范畴,主要与痰、瘀、湿、积有关,临床上可分为湿热中阻、肝郁脾虚、肝肾阴虚和瘀血阻络等四型。 一、湿热中阻型 症见形体肥胖,嗜酒或喜食肥腻之物,神疲肢软,恶心纳呆,脘胁胀闷不适,大便不爽,舌苔黄腻,脉弦滑。治宜清热利湿、疏...

  • 治肾炎 临床加减组成

    治肾炎 临床加减组成

    慢性肾炎多因急性肾炎误治、失治等原因迁延而成,其病机主要为肾气亏虚,脾虚湿盛,湿热瘀滞所致。吾师甘肃省肿瘤医院裴正学教授提出健脾补肾、收敛固涩的治疗法则,拟方芡实合剂,用于治疗脾肾亏虚,肾失封藏,尿蛋白等精微物质失于固摄之慢性肾炎效佳,临床可见蛋白尿,全身浮肿,头晕头昏,食欲不振,疲乏无力,小便少,腰膝酸软等症状。舌脉以舌质红胖大,苔薄白腻,脉沉迟或沉缓者。 组成:枇杷叶10克,山药10克,黄芪15克,菟丝子10克,芡实30克,金樱子30克,女贞子15克,旱莲草15克,百合10克,党参15克,炒白...

  • 杨震临床辨治慢性肝病肝纤维化的经验

    杨震临床辨治慢性肝病肝纤维化的经验

    杨震,陕西省西安市中医医院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现将杨老临床辨治慢性肝病肝纤维化的经验介绍如下。 肝纤维化是指在各种慢性肝病时,肝细胞发生持续、反复的坏死或炎症刺激,导致机体发生修复反应,结果是大量纤维增生同时伴有纤维降解相对或绝对不足,细胞外基质在肝内大量沉积。肝纤维化的及时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肝病诊治有重要价值。 肝纤维化是肝脏对各种原因所致损伤的可逆的创伤修复反应。它是多种慢性肝病致肝细胞发生坏死及炎症刺激时,肝脏中胶原蛋白等细胞外基质的...

  • 朱良春临证治肾病精华

    朱良春临证治肾病精华

    水蛭与生大黄 朱良春常取水蛭100克,生大黄50克,共研细末,装0号胶囊,每服5~8粒,每日2次用于肾病综合征的治疗。有活血散瘀、涤痰泄浊之功效,可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加用此两药,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和脂质代谢异常,消退水肿,对改善肾功能颇有帮助,显著提高疗效。 乌药与金钱草 二者配伍可解痉排石,用于治疗肾及膀胱结石绞痛。二者用量均较常规量大,一般乌药30克,金钱草90克。《本草从新》云:“乌药上入脾肺,下通膀胱与肾。”朱良春认为大剂量乌药有止痛作用,以之配伍金钱草,可解痉排石,治疗...

  • 黄疸 难治性辨证施治 选取临证病案两则

    黄疸 难治性辨证施治 选取临证病案两则

    姚希贤临证治疗黄疸病经验浅析 黄疸是指血清总胆红素升高致使皮肤、黏膜、巩膜黄染的症状和体征,根据实验室指标分为显性黄疸和隐性黄疸,根据黄疸的病因分为肝细胞性黄疸、溶血性黄疸、胆汁淤积性黄疸、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4种类型[1]。黄疸是肝炎肝硬化后期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多提示肝细胞坏死,预后不佳,肝炎肝硬化的其他并发症还包括顽固性胸(腹)水,电解质紊乱等,常与黄疸合并出现。中医学对黄疸病的认识,历经沧桑,逐步深入。《黄帝内经》首创黄疸病名,并在《素问·平人气象论》中描述:“溺黄赤安卧者,...

  • 朱良春治晚期肝硬化及腹水临证精华

    朱良春治晚期肝硬化及腹水临证精华

      国医大师朱良春认为,肝硬化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肝纤维化,肝结节形成,早、中期属于癥积、痞块,晚期出现腹水,则属臌胀。   对于晚期肝硬化(腹水为主)的患者,临床辨证以瘀血为本,水湿为标;且本有病本、共本之分。此说见于明代张介宾氏。所谓病本,即指起病之因;所谓共本,即人体阳气、阴精(血)与脾胃。因肝硬化腹水先有肝脾肿大,后有腹水,肝脾肿大为瘀血、痰浊、湿热阻滞肝络所致,故瘀血、痰浊、湿热即为病本,治宜化瘀消积治其本,利水宽胀治其标。   同时,肝硬化起病缓慢,病程长,正邪长期相持,则虚实夹杂,且往往是邪...

  • 《临证指南医案》中叶天士“调肝法”概要

    《临证指南医案》中叶天士“调肝法”概要

    叶天士为清代著名医家,擅长治疗温病,是 “温病四大家”之首。叶天士对肝之调理和用药颇 有见解,其方现代临床应用效果甚佳,探讨如下。 1 叶天士调治肝病的学术特点 叶天士认为肝体阴而用阳 。 “体阴” ,一指肝 为藏血之脏,血属阴; 二指肝脏位居于下,故属 阴 。 “用阳” ,一指肝性喜条达内寄相火,主升、 主动; 二指肝阳易亢,肝风易动,从而导致各种 阳性症状,故用阳 [1 ] 。鉴于肝脏体阴而用阳的生 理特点,叶天士治肝病常区分体用。肝体...

  • 王灵台运用“肝八味”治疗慢性肝病临床经验

    王灵台运用“肝八味”治疗慢性肝病临床经验

    慢性肝病是指以现代解剖形态学为基础的肝脏慢 性疾病, 其主要特点是病程长, 病史缠绵, 病情复杂多 变, 如失治误治将导致出血、 腹水、 恶性肿瘤等终末期 肝病表现, 属临床难治性疾病之一 [1 ] ;多由病毒、 酒精、 药物及不明原因引起, 主要包括病毒性肝炎、 非酒精性 脂肪肝、 酒精性肝病、 代谢性肝病、 药物性肝病、 肝硬化 和肝癌等 [2 ] 。常伴有胁肋部不适、 腹胀、 食欲减退、 乏 力、 黄疸、 腹水等临床表现, 当属中医学“黄疸” “胁痛” &ldq...

  • 中医思维重新认识肾病的临床病理 中医微观辨病与治疗原则

    中医思维重新认识肾病的临床病理 中医微观辨病与治疗原则

    黄春林应用微观辨病思想诊治肾病综合征的经验 黄春林教授(以下尊称“黄老”)从事临床、科研、教学50余年,擅长心、肾疾病等内科病的中西医诊治,一直致力于中西医结合发展道路的探索,主张辨病与辨证有机融合,其提出了应用中医思维去认识肾病临床病理的理念,在肾病综合征临床诊治中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现总结如下,以飨同道。 应用中医思维重新认识肾病的临床病理 黄老认为辨病与辨证都是认识疾病的思维过程,各有特点和优势,应该结合起应用,为制定临床决策服务。但辨病又有古今病名之别,有依据...

  • 针刺综合治疗肩周炎临床探讨和解决

    针刺综合治疗肩周炎临床探讨和解决

    肩周炎是指肩关节软组织因劳损、退行性变而导 致的关节周围软组织、关节囊的无菌性炎症。以充血 水肿、炎性细胞浸润、渗出为主要特点,其本质是滑囊 和关节囊的增厚、粘连及挛缩。多因年龄增加而引起 的肩关节的退行性变、外伤、劳损等因素使组织血液 循环障碍、新陈代谢异常所致,进而出现肩关节呈现 疼痛和功能障碍 [1] 。该病是中老年人群的多发病,易 发于 50 岁左右,故又称“五十肩”。肩周炎症状复杂, 缠绵难愈。对于治疗肩周炎的方法很多,但目前多采 用保守疗法。近年来,针灸治疗肩周炎的报道也不断 增...

  • 高建东分期论治尿酸性肾病临床经验

    高建东分期论治尿酸性肾病临床经验

    尿酸性肾病是指由于嘌呤代谢紊乱或肾脏排泄减 少, 血尿酸升高, 引起尿酸及其结晶沉积于肾脏, 造成 肾损害的一类疾病。随着经济发展带来饮食结构的巨 变, 高脂高盐高热量饮食的摄入增加, 致使高尿酸血症 和尿酸性肾病的防治日益成为肾脏健康领域的重点和 热点问题, 是肾脏病学界研究的重点问题。据调查, 中 国高尿酸血症患者已达 1.2 亿人, 且越来越年轻化, 仅 中国山东省高尿酸血症发病率已达 13.19%, 长期的高 尿酸血症导致肾功能降低。近来在一项横断面调查研 究中认为高尿酸血症与慢性肾脏病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独...

  • 和解法治疗肾病的理论思想及临床应用

    和解法治疗肾病的理论思想及临床应用

    肾病的中医病机复杂,过程多变,兼变证颇 多,往往表现为非单纯的 “虚证”或单纯的 “实 证” ,病变又常涉及多个脏腑,造成脏腑功能失 调,三焦气机逆乱,正气虚衰而浊毒肆虐。如慢 性肾衰竭的病机本质为本虚标实,其本虚表现以 脾肾虚衰为主,在不同的阶段可挟水湿、湿热及 瘀血等标实之邪,临床表现多为虚实寒热错杂; 急性肾损伤的病机为多种原因损害肾脏后,膀胱、 三焦气化不利、决渎失司,各种实邪如湿热、热 毒、湿浊和瘀血蕴结体内,终因实致虚,或肾气 不足,或气津两伤,或阳气衰弱...

  • 刘光珍治疗肾性蛋白尿临床经验

    刘光珍治疗肾性蛋白尿临床经验

    肾性蛋白尿是因肾脏的一系列病变产生的蛋白尿,可分为肾小球性、肾小管性、肾组织性等,该病迁延难愈,易反复发作。研究发现,慢性肾脏病的蛋白尿是慢性肾损害的结果,同时尿蛋白滤出也加重了肾小球硬化,尿蛋白重吸收导致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继而出现肾间质炎症、细胞浸润及纤维化,使肾病进展,中医药治疗该病颇有疗效[1]。刘光珍教授是山西省中医院肾病科主任医师,从事肾脏疾病临床教学、科研工作30余年,对该病有独特的见解和治疗经验,现将刘光珍教授治疗肾性蛋白尿的经验总结如下。 1 病因病机 蛋白尿的病名在中医典籍中未见记...

  • 少阴肾经临床治验列举 处方用药

    少阴肾经临床治验列举 处方用药

    少阴指手少阴心经,足少阴肾经。《伤寒论》中的少阴偏指足少阴肾经。少阴病何缘急下阳明,其意义来源于临床的实践体会,为把这一实践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本文拟从少阴与阳明的生理、病理、证候特点、治疗原则、处方用药、临床疗效入手,略作如下探讨。 【少阴肾经与阳明胃经在生理上的联系】   《灵枢经校释》:“肾足少阴之脉,起于小趾之下,邪走足心,出于然骨之下,循内踝之后,别入跟中,上腨内,出腘内廉,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络膀胱;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人肺中,循喉咙,挟舌本;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

  • 瘀论治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临证经验

    瘀论治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临证经验

    崔瑞琴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经验 崔瑞琴为宁夏医科大学中医学院教授, 博士, 硕士 研究生导师, 师从儿科名医丁樱教授, 长期从事儿科教 学、 科研与临床工作, 擅长运用中医中药治疗小儿常见 病多发病, 特别是在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治疗方 面有着独到的见解。笔者有幸跟随崔瑞琴教授学习, 受益匪浅。现将老师的“病证结合, 从瘀论治过敏性 紫癜性肾炎” 的临证经验介绍如下。 1 理论源流 过敏性紫癜(Henoch - Schonlein chorilein purpu- ra, HSP...

  • 主治慢性肾功能不全 中医临证加减方

    主治慢性肾功能不全 中医临证加减方

    周信有,男,汉族,1921年生,山东牟平人,甘肃中医药大学教授,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理事,第一批、第二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届甘肃省名中医。2010年入选全国名老中医药传承工作建设项目专家。2015年荣获甘肃中医药大学“特殊贡献奖”。他对《黄帝内经》有着深入、系统的研究,先后出版了《内经类要》《内经精义》2部专著。此外还著有《决生死秘要》《中医内科急症证治》《老年保健》《周信有临床经验辑要》等著作。 组成:熟地20克,山萸肉20克,党参20克,白术(麸炒)20...

  • 肾气不足是发病内因 临床当保肾气治病求本

    肾气不足是发病内因 临床当保肾气治病求本

    江苏孟河学派费伯雄氏第四代传人、江苏邹氏中医肾病的主要代表、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邹燕勤,师承其父邹云翔(我国中医肾病学的奠基人,师从费伯雄高足刘莲荪)。她是江苏省首批名中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全国中医肾病医疗中心暨中医肾病学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吾等作为其弟子, 现将其主要学术思想略陈于下。 【维护肾气,兼顾五脏,整体调理】   肾气不足是发病内因 临床当保肾气治病求本   先天之本,五脏之根。她认为肾是全身脏腑功能的化源,对人的生长发育、预防疾病、健康延年等方面都非常重要。肾藏...

  • 慢性肾功能衰竭“六对论治”临床思维

    慢性肾功能衰竭“六对论治”临床思维

    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是指在各种原发性或继发性肾脏疾病基础上,肾功能进行性损害,所出现的一系列症状或代谢紊乱综合征。临床表现多样,是各种肾脏疾病持续发展的最终结局,并发症多,预后较差。国医大师吕仁和学验俱丰,在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上,形成了鲜明的学术特色,并有独到的经验,临床提倡“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创立肾病“微型癥瘕”病机理论,提倡运用“六对论治”临床思维,本文就吕仁和教授运用灵芝、红景天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经验总结如下。 灵...

  • 重症烧伤临床经验 中医分期治疗

    重症烧伤临床经验 中医分期治疗

    刘谋升副主任医师从事烧伤临床30年,运用中医辨证施治分期治疗重症烧伤,取得丰富临床经验,笔者随师学习多年,现将其经验总结介绍如下。 01 病因病机 中医学认为,烧伤病因是火毒或热毒,属“不内外因”。轻则犯皮肤,重则伤肌肉、筋骨,其病机为火毒侵袭,热胜则肉腐,以致肌肉腐烂,火毒内攻,热为阳邪,故热邪为病,易耗阴损气;同时烧伤是伤,必有瘀血凝滞,故又多腐肉脓血,皮肤肌肉灼伤,人体卫外屏障破坏。火毒乘虚入里,火毒内陷,致阴阳平衡失调,阳阳离决而显,呈现亡阴亡阳及厥脱之证。总之,阴...

  • 化脓性骨髓炎属中医“附骨疽”临床中医辨证论治

    化脓性骨髓炎属中医“附骨疽”临床中医辨证论治

    化脓性骨髓炎属中医 “附骨疽”的范畴,临床运用 中医辨证论治,可取得良好 疗效。 1_热毒蕴结型:病机特 点为湿热蕴结,血脉壅遏,郁 久成毒,筋骨被灼。本型多为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或慢性期 急性发作。本型起病急骤,患 部红肿热痛,功能障碍,兼见 恶寒高热,烦躁口渴,小便短 赤,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而 数。治宜清热利湿,解毒消 肿。方用仙方活命饮合黄连 解毒汤加减,方药:炮甲、白 芷、天花粉、皂角刺、当归尾、 甘草、赤芍、乳香、没药、防 风、贝母、陈皮、银花、黄芩、 黄连、栀子、黄柏。若毒热内...

  • 槐米治疗女性泌尿系感染临床观察

    槐米治疗女性泌尿系感染临床观察

    泌尿系感染是女性易患的感染之一,因女性 的生理构造与男性不同,尿道短,且与阴道相隔, 故更容易因护理失当、性行为等原因引发泌尿系 感染 [1 ] 。大约有 60% 的女性一生中至少发作过一 次泌尿系感染 [2- 3 ] ,而这些女性在泌尿系感染发作 后半年,有 25% 的人又会再次复发 [4 ] 。泌尿系感 染,尤其是它所伴随的各类症状,为女性的带来 了巨大的苦痛。虽然按照泌尿系感染的诊疗指南, 合理使用抗生素类药物,能够对泌尿系感染中的 致病菌得到控制 [5 ] ,但是对于泌尿系感染的伴随 症状,如尿道灼热,尿不...

  • 强直性脊柱炎的中医药临床中医病因病机

    强直性脊柱炎的中医药临床中医病因病机

    强直性脊柱炎( AS) 是一种原因不明、 以中轴关 节慢性炎症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晚期可造成髋关节 和脊柱强直畸形, 导致患者活动功能受限, 严重影响 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 [1 ] 。中医药治疗 AS 从临床 出发, 辨证论治, 改善病人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本 文对中医药治疗 AS 从病因病机、 治法治则等方面 进行总结归纳, 并进行展望和思考。 1 临床表现 1. 1 初期症状 本病好发于 16 ~ 25 岁青年, 尤其是青年男性。 一般起病比较隐匿, 早期可无任何临床症状, 有些病 人在早期可表现出轻度...

  • 肾性血尿中医临床研究概况

    肾性血尿中医临床研究概况

    肾性血尿是指排除尿路感染、 结石、 结核及肿瘤等 肾外出血因素, 红细胞从肾小球随尿液排出体外的疾 病。多是由原发性或继发性肾小球疾病所引起的镜下 血尿、 肉眼血尿或血尿伴蛋白尿。近年来, 现代医学在 肾性血尿治疗措施及控制方法方面的研究成效甚微。 肾性血尿属 “溺血” “溲血” “尿血” 等范畴, 中医药在 治疗肾性血尿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现综述如下。 病因病机 刘旭生 [1] 认为, 肾性血尿主要责之于肾, 病因病 机关键为肾虚、 湿热...

  • 慢性肾脏病 医宏观辨证的现状及微观辨证的临床意义

    慢性肾脏病 医宏观辨证的现状及微观辨证的临床意义

    无症状性慢性肾脏病辨证应用刍议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作为临床常见的内科疾病,常发病隐匿,早中期临床症状多不明显,患者没有明显不适,通过尿常规等检查才被发现和确诊。Meta分析显示,2002—2014年中国成年人群CKD发病率达13.4%,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农村略高于城市,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升高[1]。该病早期知晓率低,多预后不良,临床早期干预和治疗极有必要。西医目前尚无特效疗法,且药物不良反应较多,结合中医疗法治疗有一定的临床优势,效果明显,应...

  • 强直性脊柱炎属中医学“痹病”临证心法

    强直性脊柱炎属中医学“痹病”临证心法

    路志正( 1921—) ,国医大师,中国中医科学院资深研究员,博士后导师。从事中医临床、科研、教学工作70 余载。幼承家学,渊源深厚,精通中医经典,崇尚脾胃学说和温病学说,形成了“持中央,运四旁,怡情致, 调升降,顾润燥,纳化常”的调理脾胃学术思想。是中医风湿病学科创始人之一,在风湿病方面造诣颇深。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主要侵犯中轴关节,以骶髂关节炎和脊柱强直为主要特点的风湿性疾病,在我国患病率约为0. 35%。本病多发于中青年男性,起病隐匿,病程长,缠绵难愈,误诊率及致...

  • 中药治疗痛风的药理研究 临床研究

    中药治疗痛风的药理研究 临床研究

    本文主要阐述了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病因病机,从药理和临床两方面综述了中药及其复方治疗该病的研究进展,认为中医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好、副作用小。 痛风是一类遗传性或获得性病因导致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减少所引的疾病。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是原发性痛风最常见的首发症状,好发于下肢关节,典型发作起病急骤,关节及周围软组织出现明显的红肿热痛,痛甚剧烈。目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痛风的发病率日益增高,已成为当今世界尤其是中老年男性的常见病。中药在治疗急性痛风方面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小等特点。通...

  • 中风后尿失禁 临床采用艾灸治疗

    中风后尿失禁 临床采用艾灸治疗

    中风后尿失禁是中风后常见的并发 症,可导致尿路感染、皮肤损伤、压疮等, 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进程,给患者 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中风后尿失禁多见 于虚证、寒证,由肾气不足,脾气亏虚,膀 胱不能约束,气化无权而开阖失司所致。 临床采用艾灸治疗本病93例,收到满意 疗效,现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93例均为脑病科住院患者,均为中 风后尿失禁,其中男51例,女42例,年龄 6l~84周岁,病程6~21天。 二、治疗方法 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患者仰卧位, 腹部放松,给予艾灸治疗。取神阙穴(脐中 央)、气海穴(下...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