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临 第11页

临 第11页

  • 探索膝骨关节炎中医临床科研范式

    探索膝骨关节炎中医临床科研范式

    膝骨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也是中医骨伤科的优势病种,临床中,无论是中医院还是西医院,中医中药治疗膝骨关节炎方法被广泛运用,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有必要将膝骨关节炎的中医治疗理论进行系统整理,使其真正在临床中发挥更大作用,在学科建设中成为引领,在临床研究中成为指南。 病因病机 既然膝骨关节炎属于痹症已成为共识,必须要突破“三气杂至”的局限,树立整体观。《中藏经》认为:“痹者,闭也。五脏六腑,感于邪气,乱于真气,闭而不仁,故曰痹”。认识上既要考虑中医痹症的...

  • 沈舒文临床 痹症治肿重祛湿

    沈舒文临床 痹症治肿重祛湿

    痹症是由于风、寒、湿、热等邪侵袭人体,闭阻经络而引起的以关节、肌肉、筋骨疼痛麻木,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等为主要表现的病症。现代医学的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骨性关节炎等疾病属于痹症范畴。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沈舒文教授治疗本病,从经、络、骨辨治用药,取得良好疗效。 痹症治肿重祛湿 治湿当分寒与热 痹症的发生是在营卫空虚的情况下,“风寒湿三气杂至”侵犯关节,阻滞经络,损骨伤肾而发病。在诸邪之中,风湿凝瘀恒存是本病的共性,而寒热的异化则形成了病性的个体化特征...

  • 糖尿病性便秘 临证辨治获良效

    糖尿病性便秘 临证辨治获良效

    糖尿病性便秘为糖尿病并发病的一种,多因胃肠植物神经病变所引起。临证辨治,获良效。 1.阴血亏虚证见大便秘结,排出困难,口干咽燥,五心烦热,或头晕耳鸣,或心悸乏力,舌淡或红瘦而少津,苔薄白或无苔,脉细数或细而无力。治宜滋阴养血,润肠通便。方用润肠丸加减:当归15克,生地 20克,火麻仁15克,桃仁15克,枳壳25克,瓜蒌仁25克,首乌25克,黑芝麻20克,紫菀25 克。化裁:伴有肠胃燥热者加用增液承气汤;兼有阴虚甚者加用六味地黄汤;兼有气虚者加太子参、黄精、生黄芪。 2.脾胃气虚证见大便秘结或软,气短乏力,腹胀下...

  • 临床创制一经验方 治疗便秘疗效好

    临床创制一经验方 治疗便秘疗效好

    习惯性便秘是临床常见病症之一,辨证分型较多,在临床上却少有单一病机者,随着病情的迁延发展,每成虚实夹杂、痰气交阻之证。且因本证本虚难复而标急又不可缓,故通为治疗大法。然而通泻失当,亦有塞滞助壅之弊。笔者据多年临床经验,创制一经验方,治疗便秘疗效较好,介绍如下。 组方:台乌药10克,何首乌15克,瓜蒌仁15克,槟榔10克,枳实10克,泽泻10克,牛膝12克,党参12克,炙甘草3克,升麻10克,莱菔子10克。气虚明显者去牛膝加炙黄芪、生白术;痰湿明显者去升麻、何首乌加石菖蒲、法半夏;阴虚阳亢去升麻加决...

  • 颈椎病的临床误诊 治疗体会

    颈椎病的临床误诊 治疗体会

    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也是难治的疾病,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引起一系列症状和体征,如颈背疼痛、上肢无力、手指发麻、下肢乏力、行走困难、头晕、恶心、呕吐,甚至视物模糊、心动过速及吞咽困难等。 颈椎病的临床症状与病变部位、组织受累程度及个体差异有一定关系。由于颈椎病常反复发作,且颈椎的特殊解剖与承担复杂的功能,所以临床易误诊为其它疾病,进而导...

  • 临床运用中药制剂治疗痔疮

    临床运用中药制剂治疗痔疮

    近年来临床运用中药制剂治疗痔疮患者762例,不仅见效快、痛苦小,且无任何副作用,取得理想效果,现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762例痔疮患者全部来自临床就诊病例,年龄最小7个月,最大78岁;单纯外痔215例,单纯内痔232例,混合痔 315例;病史1个月~50年不等,多于春秋季节复发。患者皆到各级医疗机构治疗过,采用过手术、西药、中药、注射、偏方等治疗方法,均未取得良效,或后又复发。 二、治疗方法 处方:苦参、蒲公英、花椒、紫花地丁、野菊花、生地各30克,无花果、白果、威灵仙、五倍子、黄柏、槐花各20克,川牛...

  • 春节临近 预防痔疮

    春节临近 预防痔疮

    春节临近,聚会增多,人们开始辗转于各大饭局之间,天天辛辣、烟酒刺激,加上冬季天气寒冷干燥,这时痔疮最容易“闹腾作乱”。若不想让痔疮等肛肠疾病扫了节日的兴,大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生活一定要有规律、有节制,不要黑白颠倒、通宵熬夜,切忌暴饮暴食,烟酒、辛辣等食物不要摄入过多。特别是不要长时间坐着打麻将,有了便意莫憋着,以免造成痔疮出血、脱落等症状。 其次,节日肉食吃得多,蔬菜少,这时要特别注意膳食纤维的补充,可多吃一些红薯、土豆、芹菜、韭菜、香蕉等富含纤维素的蔬菜水果,以帮助...

  • 申脉穴治疗慢性结肠炎 临床总结

    申脉穴治疗慢性结肠炎 临床总结

    【穴性特点】 申脉穴在外踝之下,展足则开,为足关节屈伸着力之处。申与伸通,本穴有伸筋、利腰脊的作用,故名之。又此穴属足太阳膀胱经,经脉之气于申时注入本经,故名申脉。 本穴位于膝以下足跟部的重要位置,可收远道取穴之效,具有法风散寒、疏通经络,伸全身筋脉之功,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头痛、眩晕、目赤肿痛、腰痛以及足膝无力,不能久立等病症。 申脉为八脉交会穴之一,是阳跷脉之起点。膀胱经、阳跷脉皆入于脑,膀胱经别又通于心,心主神明,脑为元神之府,故本穴又有调理心神、宁神定志的功效。 临床上又常用于治疗癫痫、心悸、失...

  • 膝骨性关节炎中医临床针刺配合其他疗法

    膝骨性关节炎中医临床针刺配合其他疗法

    甘肃中医药大学 元永金,赵耀东,薛研,王喜凤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osteoarthritis,KOA)是 由于膝关节软骨退形性改变,引起关节面损伤,并累 及软骨下,造成软骨下骨质破坏、骨刺形成,使关节腔 内生化环境改变,进而累及滑膜、关节囊及其他结构 产生不同程度损伤的慢性非细菌性炎症。临床表现 常以膝关节疼痛、僵硬、活动受限,甚至丧失活动能力 为主。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由来已久,针灸也 是临床上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直接有效的方法之 一。对于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现 代也有大量的文献报...

  • 临床治疗老年性顽固性便秘一案

    临床治疗老年性顽固性便秘一案

    鄂尔多斯市中医院李寿庆主任医师,五世业医,临床推崇医家多为张仲景、叶天士、龚延贤、张锡纯,喜读中医经典医籍,如《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叶天士医案》《寿世保元》。擅长治疗脾胃病以及疑难杂症,现举临床治疗老年性、顽固性便秘一案,供同道交流借鉴。 典型病案 王某,男,81岁,2013年3月3日诊,主诉:习惯性便秘60年,伴乏力、心悸、干咳、易感。现病史:患者诉年轻时起,大便常干结、身热、口臭、排便困难,常6~7天排便一次,每次大便干硬结。多年来依靠导泄药、麻仁丸、芦荟、胶囊、开塞露...

  • 便秘 中医称便闭 临证常用简便小方

    便秘 中医称便闭 临证常用简便小方

    便秘,中医也称便闭,泛指大便秘结不通畅,大便坚硬而难排,排便时间延缓,或间隔时间过长。一般指超过三天一次,或每周少于三次大便可视为便秘。老年人或体弱多病者,便秘是常见症状。 按照中医观点看,年迈体弱者,气血亏虚,阴液溃乏,或因宗气不足,鼓动无力可以引起便秘,偶有因肠内癥瘕积聚阻塞肠道引起便秘,但大多数老年人的习惯性便秘多由气血津液不足引起。老年人体力活动偏少,饮食过细或多食温补之品,易引起胃热炽热,煎熬大肠津液,也有因使用利尿剂、止痛药、抗胆碱药如阿托品、颠茄之类等也会引起便秘。 笔者临证时常使用简便小方效...

  • 主治痔疮 肛裂肛周脓肿临床经验方

    主治痔疮 肛裂肛周脓肿临床经验方

    痔疮是直肠末端黏膜、肛管皮肤下痔静脉丛屈曲和扩张而形成的柔软静脉团,可分为外痔、内痔、混合痔,是肛门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认为此病多为湿热蕴结肠道,瘀毒内结,气机不畅,轻则为痔疮;热毒蕴结,化腐成脓,形成肛瘘、直肠脓肿;热毒伤津,血枯肠裂形成肛裂;久病气虚,中气不足,形成直肠脱垂。下面介绍一笔者临床经验方。 验方:地榆炭15克,槐角10克,槐花30克,侧柏叶10克,枳壳10克,大黄10克,生地10克,当归10克,红花6克,桃仁10克,防风10克,赤芍10克,黄连6克,木香6克,炒金芥穗10克,元胡1...

  • 慢性结肠炎中医临床用药特色分析

    慢性结肠炎中医临床用药特色分析

      作为京派肛肠大医,王嘉麟先生从医65年,是北京中医医院肛肠科创始人之一,在治疗多种急慢性肛肠疾病上积累了极为丰富的临床用药经验。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属中医“泄泻”、“下痢”范畴,好发部位为直肠、乙状结肠,临床以直肠最为多见。病情易反复发作,时重时轻,病程较长,最长者可达30年。局部病机为大肠湿热内蕴,腐肉成脓;全身病机为脾虚水湿内停、脾肾阳虚水湿不化、肝气郁结脾失运化、气滞血瘀等。病位主要在脾、肾、肝三脏和大肠、小肠。   王嘉麟认为,此病多由急性泄泻治疗不当...

  • 术后便秘一种常见的临床现象 中医艾灸

    术后便秘一种常见的临床现象 中医艾灸

    术后便秘是一种非常常见的临床现 象,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如患者因为疼痛 而害怕排便,使得大便长期停留在肠道 而致水分被吸收,导致便秘;因为害怕排 便而减少饮食,最后导致摄入纤维过少 而形成便秘等。术后便秘极易引起各种 问题,如痔疮手术后便秘,如厕时间较 长,长期的下蹲或用力过猛,可以导致创 口开裂而出血、水肿。中医对于便秘有自 己独特的认识。中医学认为,腑气以通为 用、以降为顺,当腑气不通之时,秽浊之 物内停,可阻滞气机,日久者可化热,形 成痰湿、瘀血等。而中医的艾灸则具有方 便、卫生、副作用小等特点,故本文选取中医...

  • 白术润滑肠道临床治便秘

    白术润滑肠道临床治便秘

    白术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的根茎,性温,味苦而甘,入脾、胃经,具有健脾燥湿、利水止汗的功效,在中药里属于补气类药物。传统上将白术用于脾虚泄泻居多,临床研究证实,重用白术对便秘亦有较好效果。 白术的土要成分龠挥发油,其中主要为苍术醇,另含白术酮、维生素A等。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它具有强壮、升高白细胞、利尿、降血糖、抗凝血、扩张血管、抗肝癌、保肝等作用,近年来用白术通便也取得较好疗效。 便秘是中老年人常见病症,它属大肠传导失常,同时与脾、胃、肝、肾等脏腑的功能失调有关。重用白术治疗便秘,就是利用白术本具健脾功效义内含挥...

  • 习惯性便秘60年 李寿庆临床治疗顽固性便秘一案

    习惯性便秘60年 李寿庆临床治疗顽固性便秘一案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中医院副院长李寿庆主任医师,祖上五世业医,其临床推崇张仲景、叶天士、龚延贤、张锡纯等中医大家,熟读中医经典医籍,临床严谨求实,注重实效,擅长治疗脾胃病以及疑难杂症,现举临床治疗老年性顽固性便秘一案,供同道交流借鉴。 王某,男,81岁,2013年3月3日初诊。 患者主诉习惯性便秘60年,伴乏力、心悸、干咳、易感。患者诉年轻时起,大便常干结、身热、口臭、排便困难,常6~7天排便一次,每次大便干硬而结。多年来依靠导泄药、麻仁丸、芦荟胶囊、开塞露,维持了大半辈子。近半年,大便干结,虽有便意而临厕努挣...

  • 黄有荣骨伤临床 中西医结合治疗骨伤科疾患

    黄有荣骨伤临床 中西医结合治疗骨伤科疾患

    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 瑞康医院黄有荣教授从事 骨伤临床、教学、科研工作 30余年,善于中西医结合 治疗骨伤科疾患。笔者有 幸师从黄有荣教授学习多 年,受益颇多。兹将黄有荣 教授治疗骨伤科病证的经 验简述于下,以飨同道。 1注重活血化瘀与柔 肝舒筋 黄有荣教授认为骨伤 科疾患多因劳损所致,筋 骨劳损导致瘀血内阻、血 脉不通则痛,因此活血化 瘀是治疗骨伤科疾患的必 备方法;骨伤科疾患常涉 及脏腑,其中以肝、脾、肾 为主。三脏之中肝主筋,筋 骨慢性劳损可损及肝,因 此他认为,柔肝舒筋在治 疗劳损伤筋之类的疾病中 尤为重...

  • 临床用柏矾煎剂治疗痔疮

    临床用柏矾煎剂治疗痔疮

    临床用柏矾煎剂治疗痔疮,疗效显 著,现介绍如下。 一、治疗方法 处方:侧柏叶60克,白矾25克。 方法:上药水煎,先熏后洗,每次 30分钟,每日1次。 二、治疗效果 本方使用20年来,治疗痔疮患者 众多,一般在使用2天后见效。绝大多 数获得较满意疗效,仅有个别患者转手 术治疗。 三、典型病例 董某,女,30岁。因患痔疮疼痛出 血4天就诊。据症嘱以柏矾煎剂,先熏 后洗。次日症状明显减轻,5天后治愈, 随访两年未复发。 四、体会 痔疮的病因病机多与湿热血郁有 关。侧柏叶味苦、涩,性微寒,有清热凉 血止血...

  • 肖和印推拿治疗小儿便秘临床经验

    肖和印推拿治疗小儿便秘临床经验

    肖和印教授是世中联小儿推拿专业委员会第一 届理事会副会长, 小儿推拿联盟副主任委员, 全国中 西医结合学会儿科专业副主任委员。从事儿科临床 工作 30 余载, 经验丰富, 医术精湛, 尤在小儿推拿方 面独具匠心。笔者有幸临证左右收益颇丰, 现将其 运用推拿手法治疗小儿便秘的临床经验总结如下, 以飨同道。 1 辨治主张: 攻补兼施, 运脾导滞 肖和印认为, 小儿便秘究其病因主要为乳食不 调, 损伤脾胃, 脾胃运化失常, 乳食内停, 积久化热或 耗损津液均致肠道传导失司, 引起便秘; 加之小儿先 天禀赋不足, 气血...

  • 经验方消痔洗剂外敷治疗产褥期外痔的临床观察

    经验方消痔洗剂外敷治疗产褥期外痔的临床观察

    产褥期痔疮系生理变化,由于妊娠期间子宫增大,压迫直肠及肛门静脉,腹腔内压上升致静脉血流受阻引发外痔[1]。产妇产后腹腔内压降低,静脉回流逐渐恢复,痔一般会逐渐变小或萎缩。临床以口服消炎药及外敷药膏等保守治疗为主[2,3],治疗时间较长,恢复较慢,长期的疼痛对产妇心身造成一定影响[4]。为提升产妇产褥期生活质量,笔者采用经验方消痔洗剂外敷治疗产褥期外痔,可有效缓解产褥期外痔患者水肿及疼痛症状,疗效良好,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阳江市中医医院收治...

  • 脱肛病,直肠脱垂,临床辨治脱肛病的经验总结

    脱肛病,直肠脱垂,临床辨治脱肛病的经验总结

    韩宝治疗脱肛病的临床经验 脱肛病又称直肠脱垂,是指肛管、直肠黏膜、直肠全层和部分乙状结肠向下移位,脱出肛门外的一种慢性疾患。根据脱出组织分为两型:不完全性直肠脱垂和完全性直肠脱垂[1]。该病症状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脱出、坠胀、出血、肛门潮湿瘙痒、嵌顿、肛门失禁、便秘或腹泻。这些症状会随病情迁延日久而逐渐加重。经过专科检查及排粪造影检查,可以确诊。据2015年统计,我国城乡成人脱肛病发病率为0.03%,其中东北和华中地区相对高发,均为0.08%[2]。中医称直肠脱垂为“脱肛”。这一名...

  • 痔疮的临床治疗研究进展

    痔疮的临床治疗研究进展

    痔疮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随着人们工作方式、饮食结构及生活环境的改变,痔疮的患病率增高,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1]。本文对痔疮的病因病机、非手术疗法、手术疗法进行综述,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意义。 1 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痔疮主要是因长时间蹲坐、负重、便秘、泻痢、喜辛辣饮食、情绪失调、血气亏虚等因素,导致脏腑功能失调,风、湿、热等邪气下迫大肠瘀阻于魄门(即肛门),使瘀血、浊气结滞不散,筋脉懈纵,从而导致痔疮的发生[2]。《东垣十书》中指出痔疮是由于湿、热、风、燥、火等邪伤及阴血,致使气血运行不畅,瘀滞成块...

  • 席作武在临床中辨证论治便秘

    席作武在临床中辨证论治便秘

    席作武,河南省中医院肛肠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河南省名中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肛肠分会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副会长,对阴虚津亏肠燥型便秘的治疗有独到见解。   便秘是指由于大肠传导失常,导致大便秘结,排便周期延长,或周期不长,但粪质干结,排出艰难,或粪质不硬,虽有便意,但便而不畅的病症。便秘直接原因有热、实、冷、虚四种。《伤寒论》将便秘分为阳结、阴结和脾约。胃肠积热者发为热秘;气机郁滞者发为实秘;阴寒积滞者发为冷秘;气血阴阳不足者发为虚秘。   便秘总以虚实为纲 实者病机...

  • 紫菀汤方药解读 临床治便秘与腹泻交替发作

    紫菀汤方药解读 临床治便秘与腹泻交替发作

    从紫菀汤浅析陈无择的辨运论治思想特色 陈言( 1131—1189) , 字无择, 号鹤溪, 宋代青田鹤 溪人, 其人幼年敏悟, 及长学医, 精于内科, 藉《三因方》 奠定了永嘉医派的学术基础 [1 ] 。《三因方》 原题为《三 因极—病源论粹》 , 后易名《三因极—病证方论》 , 简称 《三因方》 , 撰成于淳熙甲午( 1174 年) , 共 18 卷, 内容 涉及内、 外、 妇、 儿各科, 载方千余首。它既是中医学中 的病因病理学著作, 也是研究现代运气学说的理论著 作之一。...

  • 临床中药方治脂肪肝

    临床中药方治脂肪肝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饮食结构发生了变化,脂肪肝的发病率呈直线上升趋势。脂肪肝是由多种疾病和病因引起的肝脏脂肪代谢紊乱产生的病变,目前认为当外源性脂肪酸供给增加,游离脂肪酸运输至肝脏过多,导致肝脏脂肪堆积,形成脂肪肝。脂肪肝如不及时诊治,容易发展为肝纤维化和肝硬化。   脂肪肝属于中医学的“胁痛”、“积聚”、“痞满”等范畴,多病程较长,病因病机较为复杂。在其病理演变过程中,多种病因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如暴饮暴食,饮食不节,...

  • 攻毒杀虫外利汤熏洗治疗肛门湿疹临床研究

    攻毒杀虫外利汤熏洗治疗肛门湿疹临床研究

    肛门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 多系非感染性疾患 [1] 。 病变 多局限于肛门口及其周围皮肤, 临床上以红斑、 丘疹、 水泡、 渗 出、 糜烂、 瘙痒、 反复发作, 皮疹呈多形性变为主要临床表现 [2] 。 严重的影响患者的日常学习、 工作和生活。 此类患者多是以严 重瘙痒、 皮损来就诊, 因此, 缓解肛门湿疹患者的临床症状及 修复受损皮肤是临床面临的主要问题。 中药熏洗是治疗肛门湿 疹的基本疗法之一, 通过结合熏洗疗法的机制和中药药效, 很 好的发挥了我国中医学的作用 [3] 。 田振国教授是第四、 五批全国名...

  • 小儿肝炎的临证治疗经验

    小儿肝炎的临证治疗经验

      病因病机   肝炎的基本病因病机为肝的阴阳失调。肝脏体阴而用阳,以阴为体,以阳为用。病态时多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肝炎患者肝的阳盛表现为肝脏气郁气盛,由于气郁而化火(热),气盛而导致肝气本身的郁结。肝气横逆犯脾,可致脾失健运而生湿浊,亦可致损而见脾胃气虚。气郁过久可致血瘀形成,进而可演化为瘀结热生或者瘀阻血溢。   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一旦外感时邪,郁而不能外达,则久而化热;或饮食不节,脾胃受伤,运化失常,湿浊内生。湿热熏蒸于肝胆,胆热则胆汁外溢,淫于肌肤,发为黄疸。其病有湿热发黄、火逆发黄、瘀血发黄之分;...

  • 结肠炎案 临证体会

    结肠炎案 临证体会

    结肠炎案 蔡某, 男, 64 岁, 2013 年 3 月 26 日初诊: 脐周疼 痛, 大便不调, 或水样便, 或夹黏液一月余, 患者平素口 苦烦躁, 眠差, 舌淡红, 苔薄白, 脉细滑。 药用: 柴胡 10 g, 川连3 g, 党参10 g, 姜半夏10 g, 炙甘草6 g, 生姜15 g, 红枣 15 g, 茯苓 15 g, 炒白术 15 g, 干姜 6 g, 陈皮 10 g, 桂枝10 g, 炒白芍10 g, 14 剂水煎服, 日1 剂。 二诊: 服上方效果佳, 诸症皆失, 停药外出饮食不当, 症状反...

  • 肛门湿疹治宜清热燥湿 临床用五倍子外洗治疗

    肛门湿疹治宜清热燥湿 临床用五倍子外洗治疗

    肛门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其皮损呈多形性,具有剧烈瘙痒、病程缠绵难愈的特点。以中老年人多见。中医认为,本病多因湿热聚集,蕴酿成毒,浸淫皮肤,下注而成。治宜清热燥湿,解毒止痒。临床采用五倍子洗剂外洗治疗,疗效较好。 方法:取五倍子、蛇床子各30克,紫草、土槿皮、白藓皮、石榴皮各15克,黄柏、赤石脂各10克,生甘草6克。将上药置于纱布袋中,扎紧袋口,放入锅中,加水5000毫升,煎至3000毫升,取出布袋,将药汁倒入盆中,趁热熏洗,每次洗20~30分钟,每天2次,3天1剂药。轻者连洗7天左右可愈,重症需洗1~...

  • 肾病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 治疗方和临床护理

    肾病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 治疗方和临床护理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以中药足浴法治疗 28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疗效良好,现将治疗方法和临床护理介绍如下。 一般资料:28例患者巾,男16 例,女12例;年龄35~69岁,平均 51岁;病程8~14年,平均1O.5年。所有患者均排除急、慢性。肾小球肾炎、泌尿系结石、泌球系感染以及发热等影响尿蛋白定性检查的因素。 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糖尿病肾病(Ⅲ期)诊断标准:1.肾小球滤过滤大致正常;2.尿微量蛋白持续在30~300毫克/24小时;3.血压升高,降低血压可减少尿白蛋白的排出;4.病理:基底...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