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 第59页
-
呼吸道感染食橄榄
中医认为,橄榄味酸、甘,性温,无毒,具有清热解毒、利咽化痰、生津止咳、开胃降气、除烦醒酒等功效。另外,橄榄还对肠风下血、唇裂生疮、冻疮、咽喉肿痛、声嘶音哑、口渴津伤等均有效果。橄榄果肉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有机酸、维生素C、挥发油及钙、钾、锌、镁等矿物质。其核仁含有丰富的脂肪,是一种高级保健食用油。现代医学研究发现,橄榄油含有多种维生素和丰富的单不饱和脂肪酸,人体经常摄入能够降低心血管疾病、癌症、老年痴呆症等病症的发病率。由于橄榄入肺经,所以对呼吸道感染的多种疾病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治咽炎 鲜橄榄4个,用刀将每...
-
学好中医 首先要对中医感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第一动力,要学好中医,首先要对中医感兴趣。笔者学习中医十余年,对中医的学习之所以始终有着浓厚的兴趣,原因就是边学边用,而临床实践也不断地激发了笔者对中医的热爱之情。 儿童年代,笔者看见一位老人倒地晕过去了,懂中医的外公按压这位老人的人中穴、内关穴,那位老人很快就苏醒过来了。由此,笔者对中医产生了兴趣。参军上医校后,教中医的老师给患多年支气管炎的母亲开了十几剂汤药处方,结果母亲服用后病好了,这让笔者对中医的疗效产生了信心。2002年,出身西医的笔者开始学起中医来。在学习期间,家父患了脑血栓...
-
一封七言信,一份感恩情
浙江省桐乡市中医院骨二病区收到一封押韵的感谢信,赞扬李青忠主任医师及全体医护人员。 “医护人员服务好,随叫随到任劳怨;环境卫生又干净,食堂饭菜更可口;问长问短不摆谱,医术精湛人人夸;医德高尚数一流……”细细品读此信,我们内心激动不已,为得到病人的理解高兴,为骨科团队的医术医德喝彩。 事情要追溯到2014年12月,张先生因车祸致右踝部骨折、右足跟皮肤挫裂伤入住骨二病区。张先生本是湖北荆州人,在嘉善西塘工作,住院第二天就想回嘉善或荆州治疗。李医师考...
-
读《论药材含水量与经方剂量折算》有感
2015年6月12日第4版的《量效关系》栏目刊登了由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徐立鹏、 穆兰澄、 郭允、 仝小林四位老师署名的文章《论药材含水量与经方剂量折算》。读完此文,笔者感觉眼前一亮。多年来困扰在广大中医从业人员心头的经方剂量与《中国药典》相差悬殊的问题有了新的答案。 笔者虽然只是一名基层中医人员,但是长期以来关注当今某些经方学派的用药,一直为他们超剂量用药感到担心。虽然笔者用药剂量总是以药典为依据,并对那些经方学派动辄几十克上百克的剂量感到质疑,但是交流中一些经方派总是以本文开头的考证《伤寒论》中经...
-
食疗药膳预防春季易感疾病
春季是由冬寒向夏热的过渡时节,正处于阴退阳长、寒去热来的转折期。此时阳气渐生,而阴寒未尽,气候多变,温差幅度很大。早春寒冷、气候干燥,直接影到呼吸道黏膜的防御功能,使机体抗病能力下降,导致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乘虚而入,从而容易造成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性肝炎以及伤寒等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现介绍一组食疗方法和药膳以预防春季易感疾病。 桑菊茶取冬桑叶、菊花5~10克,甘草2克,龙井茶3克,每天泡水当茶饮。桑菊茶具有驱风清热、利咽止咳的作用,适用于风热感冒,身热咳嗽,头痛咽痛,口微渴等证。...
-
冬季外感宜治以辛散 用败毒散加减
经云:“善治者治皮毛”,故解表一法,具有早期治疗、控制病邪入里、从而获得及早康复的积极意义。今观不少医生治外感以辛凉为多,笔者认为外感初起恶寒未罢,舌不红、口不渴、咽不红肿者,一般不宜用辛凉之品。辛凉药虽不比苦寒药,但其也有凉遏之患,只不过不像苦寒药那样冰伏而已。故而言之,外感病初起以用辛温药为宜。尤其冬季(11~12月)之间,大多患者以感寒居多,此时人体腠理致密,辛凉药既不对症,也难开腠理,故服之多于事无补。若症见风温初起,用银翘散治之。也可在大队辛凉药中,适加荆芥、防风等辛温之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