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 第6页
-
裴正学治浆细胞性乳腺炎“粉刺性乳痈”病案
浆细胞性乳腺炎,简称浆乳。浆乳不是细菌感染所致,而是导管内的脂肪性物质堆积、外溢,引起导管周围的化学性刺激和免疫性反应,导致大量浆细胞浸润,故称浆细胞性乳腺炎。该病反复发作,破溃后形成瘘管,可以继发细菌感染,经久不愈。 浆乳发生与乳头发育不良有关,乳头凹陷畸形也必然造成导管的扭曲、变形。导管就很容易堵塞,导管内容物为脂性物质,侵蚀管壁造成外溢,引起化学性炎症,形成小的炎性包块。 裴正学认为本病属于中医学之“粉刺性乳痈”范畴。属肝郁气结,寒痰凝滞之证。治疗宜用以下4法:...
-
乳腺癌的化学治疗
化学治疗:乳腺癌是实体瘤中应用化疗最有效的肿瘤之一,化疗在整个治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1)单一药物治疗:目前对乳腺癌较有效的药物有环磷酰胺(CTX)、5-氟尿嘧啶(5-Fu)、甲氨蝶呤(MTX)、阿霉素(ADM)、丝裂霉素(MMC)、长春新碱(VCR)、长春花碱(VLB)、长春花碱酰胺(VDS)及环基亚硝脲(BCNU)等,单一药物的平均有效率约20%~30%。 (2)晚期乳腺癌的联合化疗:由于联合化疗成功地用于白血病、淋巴瘤的治疗,因而对乳腺癌亦陆续开展了多药联合化疗。单一药物的有效率一般约30%,联合化疗则可以...
-
裴正学临证经验妇科常见病 月经不调病案
甘肃省肿瘤医院著名中西医结合专家裴正学教授从事临床工作50多载,治疗妇科疾病疗效显著,尤其对妇女之月经不调,不论从辨证论治,还是选药立方,都有独到见解。笔者有幸随师临床学习一年余,获益匪浅。现将其治疗月经不调之经验,简介如下。 月经不调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病,表现为月经周期异常或出血量的改变,经前、经期之腹痛等亦属此范围。 月经提前 裴正学认为月经先期多由血热所致,或因虚火或因实火,热扰冲任,血海不宁,经血非时而下。此病多伴有月经量多、白带多、阴道瘙痒、小腹痛等症状。从西医角度看这多与子...
-
《中医妇科学》中医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医妇科学》是中医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中医药院校主干课程之一。课程紧密围绕女性经、孕、胎、产的整个生理病理过程展开,融合了健康、疾病、心理、婚姻、家庭、社会、伦理等多因素,是临床医学中一门最富人文关怀和人情温暖的学科。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妇科教研室抓住课程特点,积极推进《中医妇科学》的课程思政建设,打造课堂教育、实训操作、临床实习全程融入思政教育的中医妇科学教学体系。项目建设于2017年被立项为天津中医药大学校级课程思政教改项目,2018年立项为天津市高校新时代“课程思政”...
-
夏桂成中医妇科的首要学术特色
夏桂成中医妇科的首要学术特色,首先是调整月经周期节律学说。他深入研讨《易经》,以为月经周期节律的改变首要在于阴阳的消长改变,过分不及的自我调节、胜复的降临,导致生物内部的显著改变。 月经的圆运动周期节律 夏桂成的圆运动周期节律来源于命运学说的理论。在月经周期演化中,由于太极圆运动的循环改变的规则,一月一次的月经周期,必定是阴半月与阳半月所组成。阴半月首要在于阴长,阴的物质基础有癸阴、海阴、精阴、水阴、癸阳。癸阴虚者,轻则归芍地黄汤加减,重则滋阴奠基汤,但必需要加入清心安神和降心气之品;海阴缺乏者...
-
中医学滑胎治疗复发性流产医案
复发性流产(RSA)是育龄期女性的常见病,严重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近年来RSA发病率有升高趋势。本病病因不明确,难以收到满意的效果。血栓前状态(PTS)在RSA发病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岐黄学者谈勇是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在长期的临床工作中发现,本病多为肾虚血瘀型,采用补肾活血治疗,临床效果显著。本文梳理了中西医关于PTS致RSA的发病机制,总结谈勇治疗本病的特色,报道如下。 辨证经验 RSA属中医学滑胎、屡孕屡堕的范畴。清·王清任提出少腹逐瘀汤可治疗血瘀型流产,认为病...
-
陈自明认为 医学中妇科和产科最难
宋代医学家陈自明(1190—1270),字良甫,出生于江西省临川县一个中医世家,其祖父、父亲是当地的名医。陈自明家中藏书很多,从小受到医学的熏陶,在耳濡目染之下,对医学发生了兴趣。成年之后,为了开阔眼界,他游学东南各地。除了继承家传医疗技艺和良方外,陈自明还广泛收集方书,带回家后闭门细细研读。陈自明善于吸收众家的长处,成为通晓内、外、妇、儿各科的名家,尤其擅长妇科。陈自明曾在建康府明道书院任医学教谕,相当于现在的教授。 他对当时医界存在的种种弊端极为不满,同时对妇科不受社会重视深深不安。他目睹...
-
三部六病学说 女性生殖系统的三部归属
三部六病学说是全国首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刘绍武先生多年研习《伤寒论》后提出的新学说。该学说认为,人体可分为表、里、枢(亦称半表半里)3个系统(三部);每部可发生阴阳两种属性的疾病,共六病。目前三部六病学说三部划分的对象主要是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泌尿系统等,其他系统论述不多。本文探讨三部六病学说中女性生殖系统的三部归属。 1 三部六病学说中的三部划分 三部六病学说对三部的划分来源于《伤寒论》,认为太阳病、厥阴病属于表部,少阳病、少阴病属于枢部,阳明病、太阴病属于里部,后来...
-
基于循证医学经方治疗痛经证治规律的研究
《伤寒杂病论》 为医圣张仲景所撰, 是一部理法方 药完备的方书, 书中所蕴含的辨证论治思想开创了中 医临床论治疾病的先河, 因此被后世医家视为中医四 大经典之一。书中所载方剂, 组方严谨, 选药简炼精 当, 疗效卓著, 被称为经方, 具有极高的临床实用性, 为 后世医家所推崇。自古至今, 擅用经方者无一不是临 床大家, 由此便可略窥一二。然而由于经方组方药味 多十分简炼, 少则一二味, 多则七八味, 故而临证运用 时对于方证病机的掌握就有较高的要求, 难以圆机活 法运用自如, 因此推崇者大有其人, 而真正善用者却不...
-
乳房病病因病机及治疗方法的学术经验
朱松毅治疗乳房病学术经验总结 乳房病指发生在乳房部位的疾病, 主要包括乳痈、 粉刺性乳痈、 乳痨、 乳漏、 乳核、 乳癖、 乳岩等, 患者以女 性为主。 朱松毅, 男, 上海市名中医, 海派杜氏外科的第 3 代传人。18 岁师承江南名医杜少谷, 具有 60 余年临床 经验, 除擅治一般外科常见病外, 在治疗乳房病及颈淋 巴结炎结核、 骨结核、 痛风等疑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 临床经验, 治疗神经性皮炎、 荨麻疹、 痤疮、 秃发等亦有 独特疗效 [1 ] 。现将朱老关于乳房病病因病机及治疗方 法的学术经验介绍如下。...
-
中医学腰痛 内外结合治
腰椎间盘突出症归属于中医学腰痛、痹症的范畴。笔者师从于原甘肃省中医院骨伤科主任刘忠教授临床多年,潜心总结刘教授的临床治疗经验,总结归纳为以下四型: 寒湿阻络型:腰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静卧不减,阴雨天加重,舌苔白腻,脉沉迟。治宜散寒除湿,通络止痛。方取苓桂术甘汤加味:桂枝10克,干姜10克,炙甘草9克,茯苓12克,独活12克,苍术12克,羌活12克,木瓜15克,伸筋草15克,熟附子6克,狗脊12克。水煎服,一日两次。 湿热下注型:腰部酸困、疼痛不适,下肢及臀部拘急,痛处就按有热感,夏季加重,...
-
燕京妇科学院派代表医家治疗痛经的临床用药规律研究
痛经是临床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指育龄期女性在行经期或行经期前后,出现与月经来潮相关的、反复发作的规律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至疼痛剧烈导致晕厥,中医称之为“经行腹痛”[1]。西医将痛经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两类,原发性痛经又称功能性痛经,是指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的痛经,通常初潮即开始痛经,好发于青春期及未婚女性,多认为本病与经期子宫内膜前列腺素含量增高,刺激子宫平滑肌收缩有关;继发性痛经是指因盆腔器质性病变,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发育异常等引起的痛经,好发于育龄期女性。西医治疗原发性痛...
-
痛经与中医学的“经行腹痛”相类同 自疗方法
痛经系指经期前后或行经期间,出现下腹部疼痛,或伴有全身不适,严重者影响日常生活的常见妇科疾病。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 前者多见于未生育过的年轻女子,体质虚弱或对疼痛敏感者,无明显的生殖器官器质性病变,多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子宫痉挛性收缩有关,一般表现为小腹痛、腰酸,痛甚时可牵及外阴、肛门部,脸色苍白、汗出、肢冷、乏力,随着经血的流畅而疼痛渐消。 后者多见于已有过生育的妇女,痛经与子宫内膜异位症、急慢性盆腔炎、子宫颈狭窄(阻塞)、子宫肌瘤等生殖器官器质性病变有直接的关系。 经过详细妇科临...
-
基于玄府-天癸学说论治原发性痛经
原发性痛经 ( primary dysmenorrhea,PD) 即 功能性痛经,是指月经期下腹部痉挛性疼痛,严重 者可伴随恶心呕吐、冷汗淋漓、手足厥冷,甚则昏 厥 [1 ] 。现代医学研究已证实,前列腺素和白细胞 介素增高所引起的子宫平滑肌收缩、痉挛,子宫血 流量减少,外周神经对疼痛的高敏性是其发病的主 要机制 [2 ] 。本病好发于 15 ~ 25 岁及初潮后 6 个月 至两年内女性,是女性青春期常见疾病之一,发病 率为 42% ~90%,其中重度 PD 约占 18%。PD 属 于中医学 “经行腹痛...
-
乳腺癌的中医学认识 防治乳腺癌的临床研究
中医药治疗乳腺癌的临床研究进展 乳腺癌是女性好发的恶性肿瘤, 位居女性恶性肿 瘤死亡率的首位, 其发病率是卫生部调查报告中上升 幅度最快的恶性肿瘤之一, 我国女性乳腺癌发病率为 42. 55/10 万, 其中城市为 51. 91/10 万, 农村为 23. 12/ 10 万, 40 岁左右是发病的高峰年龄, 我国乳腺癌平均 增长率远高于欧美国家 1 ~ 2 个百分点 [1 ] 。乳腺是由 皮肤、 纤维组织、 乳腺腺体以及脂肪构成的, 乳腺这一 器官不参与维持人机体的生命活动, 且原位乳腺癌并 不致命, 但由于乳腺...
-
舌诊是中医学的特色诊法 月经不调及痛经舌象
350例月经不调及痛经患者舌象特点分析 舌诊是中医学的特色诊法之一, 是中医诊病的重要手段。在疾病发展过程中, 舌象变化迅速而明显, 能够比较客观地反映病情和证候的本质。舌诊主要通过观察患者的舌质和舌苔的变化来诊察疾病, 舌诊的结果是中医辨证论治不可缺少的依据之一[1]。笔者在长期的中医妇科门诊实践中深切体会到舌诊在疾病诊治中的重要作用和突出优势, 尤其在妇科月经不调及痛经等疾病方面, 通过辨舌判断证候的寒热虚实并且指导具体用药, 现对笔者诊治过的350例月经不调及痛经患者舌象特点进行分析总结, 以期与同...
-
颈椎病学会自我护理
颈椎病多发于中、老年人。是指颈椎间盘退行性变、颈椎肥厚增生以及颈部损伤等引起颈椎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刺激或压迫颈脊髓、颈部神经、血管而产生一系列症状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颈肩痛、头晕头痛、上肢麻木、严重者双下肢痉挛、行走困难,甚至四肢麻痹,大小便障碍,出现瘫痪。随着生活状态的改变,目前不少年轻人也饱受颈椎病之苦。长时间低头学习、操作电脑,躺在床上看电视、看书或是喜欢高枕等不良的姿势,均会使颈部肌肉长期处于疲劳状态,发生颈椎损伤。 得了颈椎病除了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外,还应该学会自我护理...
-
股骨头坏死 科学合理治疗
临床观察发现,股骨头坏死患者在天气变冷时,易出现髋部疼痛加重。究其主要原因是潮湿和寒冷两方面的因素。 ●潮湿潮湿可引起臀部、腿部等处局部组织血流缓慢,而导致微血管充血、瘀血、渗出增加,使疼痛症状加重。因此,患者应保持工作和生活环境的干燥,多晒太阳,衣被要经常晾晒,居室环境最好要向阳。 ●寒冷主要是通过对臀部和腿部的血管收缩,而致髋部的瘀血、缺血、水肿等血循环障碍,使患者病情加重。患者要根据天气的变化,及时添加衣物保暖,防止受凉受潮,不可在寒冷的地方久坐或睡眠。 临床上,有不少股骨头坏死患者为了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