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 第10页
-
合理科学地保养眼睛
现代人每天生活节奏快,除了睡觉以外,很多人要一刻不停地盯着电子产品。长此以往,最先受累的眼睛。如何在紧凑的生活中,合理科学地保养眼睛呢?今天给大家分享一天三餐的护眼食谱。 1、早餐 黑豆核桃冲牛奶:黑豆粉1匙,核桃仁泥1匙,牛奶1包,蜂蜜1匙。黑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与维生素B1,营养价值高,又因黑色食物入肾,配合核桃仁,可增加补肾的力量,再加上牛奶和蜂蜜,这些食物含有较多的维生素B1、钙、磷等,能增强眼内肌力,加强调节功能,改善眼疲劳的症状。 半把枸杞嚼服,一把坚果仁嚼服。坚果选三种或五种,如:生花生...
-
西方医学认可 过敏性鼻炎的针刺疗法
美国头颈外科杂志日前全文发表2015年版过敏性鼻炎临床指南,首次将针刺疗法作为可选择的方案之一进行推荐。指南由美国耳鼻喉头颈外科协会组织专家制定,是领域内权威性临床指南,指南的发布标志着针刺疗法治疗过敏性鼻炎已经被西方主流医学所认可。 2015年版过敏性鼻炎临床指南涉及过敏性鼻炎的病史和查体、变态反应检测、影像学检查等14条推荐意见。指南指出,推荐针刺疗法治疗过敏性鼻炎,是基于一定局限性的随机对照试验,以及效应一致的观察性研究结果,其证据体的质量为B级。 关于证据的可信度判断为低,其...
-
医学博士陈小宁治干燥性鼻炎经验方
陈小宁,医学博士,江苏省中医院 耳鼻喉科主任医师,南京中医药大学教 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国名老中医, 国家中医耳鼻喉科重点专科组组长,江 苏省中医耳鼻喉科学会主任委员。现将 陈老治疗干燥性鼻炎的经验介绍如下。 干燥性鼻炎属于中医学“鼻干”范 畴,它是慢性鼻炎的一种特殊类型,病 变部位在鼻腔及鼻咽腔,也可波及口 咽、喉咽、喉及气管等处。其特征为鼻 黏膜干燥,分泌物减少,但无鼻黏膜及 鼻甲萎缩。 一、病因病机 陈老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发现干 燥污染的环境与干燥性鼻炎存在一定关 联。 干...
-
采用中医学理论中药治疗 胃火牙痛
作为口腔疾患中常见的症状之一, 牙痛一症的主要表现为牙龈红肿较甚以 及牙齿的剧烈疼痛,严重时可以看见流 血出脓,脉象洪数,舌苔黄厚,大便秘结, 小便短赤,口气臭秽、口渴喜冷饮,头痛 以及肿连腮颊。在临床上可以分为阴虚 火旺、胃火炽盛以及外感风邪三种类型, 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胃火牙痛。随着社 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 不断提高,许多人每日摄取过量的肥甘 厚味,这是导致胃火牙痛的主要原因之 一。以中医学理论为根据采用中药治疗, 具有十分显著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选取胃火牙痛患者12例,年龄 20一25岁。患...
-
石学敏院士从肝脾论治针刺治疗高血压病的临证特点
原发性高血压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 病。基于目前的医学发展水平和检查手段, 能够发现 导致血压升高的确切病因, 称之为继发性高血压;反 之, 不能发现导致血压升高的确切病因, 则称为原发性 高血压。高血压人群中多数为原发性高血压。近年 来, 本病患病率呈持续增长趋势, 因发病率高、 患病者 众、 合并症多、 危害性大、 疾病负担重, 日益成为全球迫 切需要解决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1 ] 。对于此现 状, 石学敏院士认为治疗的目的除了降低血压本身外, 减少对靶器官损害, 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维护患者的全...
-
定心汤出自《医学衷中参西录》治心病方
张锡纯原解 定心汤出自《医学衷中参西录》治心病方中,主治心悸怔忡,其方药组成有:龙眼肉一两、酸枣仁(炒)五钱、山萸肉五钱、柏子仁(炒)四钱、生牡蛎四钱、生龙骨四钱、生明乳香一钱、生明没药一钱。心因热怔忡者,酌加生地数钱。若脉沉迟无力者,多因大气下陷,详观升陷汤跋语及诸案,自明治法。张锡纯解析此方说:“方中用龙眼肉补心血;枣仁、柏仁补心气;用龙骨入肝安魂;牡蛎入肺定魄;魂魄者心神之左辅右弼也,且二药与萸肉并用,大能收敛心气之耗散,并三焦之气化亦可因之团聚。特是心以行血为用,心体常有舒缩之力,心房...
-
心脏疾病的中医康复学
心脏康复是指应用多种协同的、有目的的干预措施,包括康复评估、运动训练、指导饮食、指导生活习惯、规律服药、定期监测各项指标和接受健康教育等,使患者生活质量得以改善,回归正常社会生活,并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中医康复学是中医药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体方法可分为运动、药物、饮食、精神、物理和环境等6大类康复措施。 形体运动 形体运动分为动功和静功。动功主要通过活动或姿势,配合呼吸和意念,实现益气活血、调畅气机、强壮筋骨、枢利关节、协调脏腑、促进形体功能恢复和代偿,常见有太极拳、八段锦、易筋经等。静...
-
精准医学、基因多态性与心血管病证结合研究
中国中医科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 薛梅 大数据分析时代,将病证实质研究与精准医学有机结合,建立基于中医学基础理论,并符合中医学、中西医结合医学临床实际和中药多靶点干预特点的方法学新体系,是中医药研究取得历史性进展的难点和突破点,对推动中医药现代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精准医学是生物和信息技术在医学临床实践的交汇融合应用,个体化医学的更精确定位与升华,是医学科技发展的热点内容。以陈可冀院士为首的课题组以在血小板活化、血栓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血小板膜糖蛋白Ⅰb、Ⅱb-Ⅲa(GPⅠb、GPⅡ...
-
中医学如何认识血液 人体之气的是如何生成的
中医学如何认识血液? 中医认为血液是在心气推动下循环于脉道之中以营养周身的红色液体,是维持人体的重要物质。它的生成是以饮食为原料,与五脏六腑关系密切。血主要由营气和津液组成。而营气和津液都是来自于所摄入的饮食物,经过脾和胃的消化吸收而生成水谷精微,所以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内经》指出:“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总之,血液是以水谷精微和精髓为主要物质基础,在脾、胃、心、肺、肝、肾等脏腑的共同作用下而生成的。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血主于心,藏于肝,统于脾,布于肺...
-
高血压病中医学三焦辨证论治体系
高血压病是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特征的进行 性心血管损伤疾病, 是人类最常见慢性病、 难治病, 是心脏病、 脑血管病、 肾脏病等发生和致死的最主 要危险因素。 笔者立足中医学经典, 衷中参西, 积累 20年高血压病防治经验经历, 建立三焦辨证论治体 系, 疗效独特。 高血压病及中医学病症名之建立 依据世界卫生组织标准: 正常成人收缩压应≤ 140mmHg(18.6kPa) , 舒张压≤90mmHg(12kPa) 。 成人收缩压≥160mmHg(21.3kPa), 舒张压≥ 95mmHg(1...
-
狂症为现代医学精神病 中医治少女狂症方
中医古籍《内经》癫狂篇等早有论述,症见狂乱自大,弃衣毁物,不避亲疏,少卧不饥,甚至越墙上屋,忽笑忽歌,骂人打人,或自寻短见等。狂症为现代医学精神病一种。 【例一】 王某,女,17岁。1988年8月12日诊。病情由患者母亲代述。患者半个月前开始性情焦躁,随意生气,饮食减少,无心学习,失眠。3天前晚上,突然忽哭、忽笑、忽歌,弃衣毁物,骂人,甚至几次寻刀要自杀,当夜彻夜不眠。肌肉注射氯丙嗪注射液,睡了2个钟头,后又吵闹不停。次日早上家人带她来中医院求治。刻诊见患者头发散乱,大声骂人,不配合检查...
-
左振素教授跟其学经典用经方的经验
左振素教授是第四批、第五批、第六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山东省名中医。笔者有幸跟随左振素学习,受益匪浅,现将跟其学经典用经方的经验总结如下。 学习经典要掌握其内涵精要,理解其实质,不能生搬硬套。学经典之理法,当知常达变;仿古人之方药,要知古今之不同。左振素以所治病例说明她所讲之理。 某患,女,86岁。自诉心中(胸及上腹部)发作性不适40余年,病源于40年前的一次惊吓之后。发作时难受欲死,莫可名状,心烦,坐卧不安,失眠,甚时心烦彻夜不睡。备受折磨,诊脉细数,舌尖红、苔白稍厚,...
-
中医“从少阳病论治失眠”的学术观点
从少阳病论治失眠 中医对于失眠的病因病机研究可谓百家争鸣, 脏腑、 经络、 卫气营血辨证理论是指导失眠诊治的 主流理论; 对失眠的治疗方法研究大多采用镇静安 神法、 养血安神法、 清心安神法等。 现代医学对失眠 的治疗多采用苯二氮卓类、 非苯二氮卓类药物、 抗 抑郁药和褪黑素等治疗。 如何提高失眠治疗的临床 疗效、 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 是当代中医人应当研究 的重要问题。 章太炎说: “中医之胜于西医者, 大抵 伤寒为独甚” 。 笔者认为, 治疗失眠应当从中医经典 《伤寒论》 中汲取精华,...
-
全国名老中医贾跃进学术经验之解六郁治不寐
贾跃进名老中医临床上擅长治疗失眠, 其在治疗 失眠中始终贯穿着调畅气机的思想, 强调百病生于气, 故在治疗失眠中亦强调通过调气来治疗失眠 [1 ] 。其主 要的思想来源与朱丹溪的六郁的思想, 并在此基础上 深化了很多。在失眠的五大学说中, 阴阳睡眠学说、 营 卫睡眠学说、 神主睡眠学说、 魂魄睡眠学说、 脑髓睡眠 学说中, 贾老师更推崇阴阳、 营卫学说, 强调营卫之气 的运行随着日夜阴阳的交替而变化, 失眠的主要病机 是阳不入阴所引起的, 即卫气行于五脏六腑之时如果 受到阻碍则行于阳不得入阴则会出现失眠。 1 六...
-
从祝由谈中医与心理学的关系
祝由在我国出现很早,上古时期就有苗黎巫医 苗父用祝由的方法治病的记载,曰 “苗父之为医 也,以菅为席,以刍为狗,北面而祝,发十言耳。 诸扶而来者,舆而来者,皆平复如故” 。祝由术可 能来源于我国南方楚地,并和火神关系密切 [1 ] 。 目前我国古代保留比较完整的早期祝由文献主要有 马王堆出土的帛书竹简 《五十二病方》 《杂禁方》 等 ,《五十二病方》中有 32 条介绍祝由术的医方, 占该书存方量的 11. 3% [2 ] ,反映了上古祝由术的 面貌。夏商至汉代,祝由术空前发展,曾因治愈汉 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