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 第43页
-
冬季是匿藏精气的时节 早睡晚起养精气
冬令时节一定要学会如何调养身体。河北省唐山市中医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王清贤提醒大家,冬季是匿藏精气的时节,养生主要通过饮食、睡眠、运动、药物等手段,达到保养精气、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目的。 早睡晚起 进入冬季后,养生宜藏阳、藏精,为来春的生机勃发做准备。王清贤建议,平时要做到早睡晚起,保证充足的睡眠。至于防寒保暖也必须做到恰如其分,衣着过少过薄,室温过低,则既耗阳气,又易感冒。此外,此时节也可以多参加一些户外的活动,多晒太阳。运动时,可选择太极拳、散步等相对缓和的运动,但要注意,运动以微微汗出为佳...
-
秋冬吃桂圆 泡茶养生不上火
中医很推崇桂圆的营养价值,其主要功能是滋补强体,补心安神,也可治疗失眠、健忘、惊悸。中医用它治疗心脾虚损或气血不足所致的失眠、健忘、惊悸、眩晕等症,特别适合劳心费神的人。 桂圆较为温补,每人每天食用桂圆肉10~15克为宜。需要提醒的是,孕妇适合食用桂圆,因为桂圆能起到舒张子宫平滑肌的效果,有安胎的作用。但要注意适量,吃多了容易燥热。而产妇就不适合吃桂圆了,因为刚刚生完小孩之后,子宫平滑肌需要收缩,这时吃桂圆,反而使产妇的子宫不易恢复。 干吃比泡茶易上火 桂圆的吃法很多,可直接食用、泡茶、炖汤、浸酒、...
-
冬至养生 重在养阴补阳
今年的12月22日是冬至。冬至是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日。当天,北方人吃饺子,南方人吃汤圆,大家纷纷庆贺这一天的到来。 冬至是一年中白天最短的一天。中医理论认为,冬至的到来是阴气盛极而衰,阳气开始萌芽的时候。广西区人民医院针灸科主任医师罗鸿宇介绍,冬至当天,天地的阴阳两气变化极大,而人体体内的阴阳两气的变化和天地变化是同步的,如果人体不能顺应天地的变化,做到固护阴气,补足阳气,则在来年容易出现感冒、发烧等疾病,因此,冬至当天,人体应顺应大自然的变化,要养阴补阳。 生活饮食篇 早睡...
-
冬至后中医养生防病
何谓冬三极?冬三极就是在冬至前后天气常出现三个极端,即寒冷之极,气降之极和阴极,尤其在夜半子时,人体容易阳虚寒凝,血液容易凝固,从而引发心梗,脑梗,气降之极就是气虚阳虚的人容易发生脱证,低血压的人容易出现气虚脱证,糖尿病人容易出现低血糖,寒气通于肾,肾功能低的人易出现肾功能衰竭危证。 总之,冬天,气降极,阴甚极,阳虚极,所以要严防心、脑、肾病。 寒冬季节,天寒地冻,气温低,气降极,人体气血缓慢,所以有心脑动脉硬化的人,易出现心梗、脑梗,尤其在夜半更易发生。 第一,防心绞痛、心梗。因为寒冷会刺激...
-
风湿病“冬病夏治”事半功倍
风湿病多因风、寒、湿 三气阻滞经脉所致,夏天阳 热之气对其有一定缓解作用。 因此,在夏季症状减轻时加 强治疗,往往可以收以事半 功倍的效果。 老寒腿川乌50克,艾 叶、透骨草各9克。上药研 为细末,先用滤布包再用纱 布包裹,做成鞋垫,垫在鞋 内。从初伏开始使用,至二 伏换药1次,三伏再换1次。 若两条腿都患病,可两边同 时用药。 风湿性关节炎肉桂、干 姜各80克,白胡椒、细辛各 100克,公丁香50克。上药共 研成细末,再将200克蜂蜜熬 成膏,将药末纳入蜜膏内拌 匀,摊在白布上,在初伏第10 日开始贴患处,到...
-
数九严冬寒风凛冽 有效抵御各种时令疾病
数九严冬,寒风凛冽。寒冷刺激能导致人体热量耗散,阳气损伤,抵抗力下降,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疾病的主要原因。在天寒地冻的数九时节,为有效抵御各种时令疾病,在养生上最重要的是注意保暖,减少寒冷刺激,其中尤重“三棉”。 中医认为,头乃诸阳之会,人体手、足各有三支阳经均在此处汇聚,冬天人体阳气最易从头部走散,产生寒冷感。医学测试表明,静止状态不戴帽的人,在环境气温为15℃时 ,从头部散失的热量占人体总热量30%;4℃时占60%;-15℃时占75%。尤其是一些年老体弱者,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