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 第95页

年 第95页

  • 如何预防男性更年期抑郁症

    如何预防男性更年期抑郁症

    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内性激素分泌不断减少,男性也会受到更年期的困扰。女口果男性更年期所表现出的情绪障碍控制不好,再加上一些外来的压力,很容易使这种障碍进一步恶化,上升为心理疾病,最常见的就是更年期抑郁症。 男性更年期抑郁症发病率不高,人们往往没有像对待女性更年期抑郁症那般重视。另一方面,由于这种更年期抑郁症主要症状比较隐蔽,很容易被患者和家人以情绪不好而一笔带过。心理专家提醒中年男性朋友,掌握一些男性更年期抑郁症主要症状,有利于及早发现及早治疗,顺利安稳度过更年期。 男性更年期抑郁症的主要症状: 心理专家总结男性更...

  • 老年人压腿健身需适宜

    老年人压腿健身需适宜

    中老年人和不经常锻炼的人筋骨比较僵硬,很高的栏杆猛地跨上去容易拉伤,初练者压腿的高度最好选择髋关节高度以下,约45度左右。这个高度很矮,却是最安全的,压过一段时间以后,头就能轻松地碰到腿了,这个时候再增加高度才比较稳妥。经过一两年的锻炼,中老年人的腿就能轻松抬到90度左右了,坚持下去,腿还能扳过头顶。不过对大多数人来说,和髋关节持平的高度最为安全。 压腿方法 正压腿 经常做些压腿锻炼,能改善身体状况,延缓器官机能的衰老,起到健身的效果。正压腿的目标肌肉韧带是股二头肌和十字交叉韧带。这不仅能锻炼腿部韧带,还能锻炼髋...

  • 怎样才能多活20年

    怎样才能多活20年

    人到中年,就产生这样一个念头:怎样生活才能长寿、才能多活20年呢?法国一家医学编辑部提出了众多养生之法。 量体重:生活中要注意自己的体重,过于肥胖或消瘦都会减少你的寿命。 少喝酒:酒能使人增加患肝癌、口腔癌、喉头癌和胃肠癌的可能性,酒还能使血压升高,导致患心脏病或者心肌梗塞。 不抽烟:抽烟会使你平均减少10年寿命。 控脂肪:构成每天能量的脂肪摄入量不得超过30%,但不得少于15%。脂肪构成的风险是肥胖症、心脏病。 多果蔬:每天应至少吃400克水果和蔬菜。 多吃鱼:吃鱼能增强人的免疫系统,降低早期死亡率。 宜淀粉:淀...

  • 老年人日常生活六忌

    老年人日常生活六忌

    忌为冰箱除霜:据有关调查发现,有些老人在为冰箱除霜时会发生头痛、眩晕、恶心呕吐、肌体麻木等症状。专家们由此得出结论,除霜者头痛、眩晕甚至死亡是由寒冷造成血压骤升所致。由于小动脉发生一时性强烈收缩,血压猛升,此时脑部小动脉强烈收缩,造成脑部血液循环急剧障碍,结果导致脑水肿和颅内血压升高,进而出现头痛、呕吐、肌体麻木甚至惊厥、昏迷等脑部症状。如果除霜者再将头部伸入箱内,只需3—5分钟,便会引起视网膜小动脉强烈收缩,由此发生视力模糊,甚至失明等现象。 忌久看电视:老年人全身各系统各器官的生理功能明显减弱,其耐...

  • 中老年女性腹胀腹痛警惕卵巢癌

    中老年女性腹胀腹痛警惕卵巢癌

    对于年龄在45岁以上的女性来说,如果经常感到腹痛、腹胀,而且经过对症治疗没有改善的话,就应该引起警惕了,这或许是卵巢癌的早期信号。 卵巢癌早期常无症状,至今缺少有效的早期诊断方法。美国某健康检测中心调查发现,如果初诊医生在给病人做消化道检查的同时,做盆腔影像学检查或血CAlx检查,卵巢癌完全可以早4个月发现。但遗憾的是,仅仅不到30%的卵巢癌病人能够得到早期诊断。目前认为,卵巢癌的诊断需要做以下三种检查(防癌筛查):血CAlz125指标;医生体检,特别是妇科检查;B超、CT或MRI(磁共振)检查。目前认为,防癌筛查...

  • 老年“糖友”警惕“胃瘫”

    老年“糖友”警惕“胃瘫”

    在正常情况下,当食物、饮料等进入胃时,胃能膨胀以容纳食物,同时胃又有很强的收缩力,可将食物排送到十二指肠进一步消化。这种排空运动除了肌肉运动,还受迷走神经的控制。糖尿病患者如病情控制不好,支配胃排空的迷走神经细胞会发生退行性变化或者肿胀,完全或部分失去调控肌肉收缩、进行胃排空的功能,就会出现进食后胃胀、恶心呕吐的症状,这种情况就叫做胃瘫痪。 预防胃瘫痪,中老年糖尿病患者要接受正规治疗,控制好血糖,减少对支配胃排空的迷走神经的损伤。除了糖尿病外,胃肠手术后以及患有尿毒症、甲状腺功能低下等症的患者,也会发生胃瘫痪。因此...

  • 女性更年期血压易波动

    女性更年期血压易波动

    女性在更年期前后都会出现雌激素水平下降,其中65%-80%的人会引起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表现为阵发性潮热、心动过速、头晕耳鸣、烦躁易紧张、情绪不稳定、失眠健忘等,不仅如此,心跳还会明显加快、周围血管更易收缩,因此血压容易上升。 如果平时血压大多正常,仅白天情绪波动时偶尔上升到135-154/85-94毫米汞柱,可先不用降压药,试调整生活方式,服用助睡眠、抗焦虑的药物,缓解更年期症状,血压可能会恢复正常。如果24小时动态血压显示血压多次上升到135-154/85-94毫米汞柱,可诊断为高血压病,可在医生指导下适量服用...

  • 长年咳嗽——当心子宫脱垂

    长年咳嗽——当心子宫脱垂

    从医学角度讲,子宫从正常位置沿阴道下降,子宫颈外口达坐骨棘水平以下,甚至子宫全部脱出于阴道口外,就称为“子宫脱垂”。诱发女性子宫脱垂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分娩损伤分娩损伤是子宫脱垂的主要原因。在分娩过程尤其是经阴道助产手术者,骨盆底组织极度伸张,甚至部分筋膜包括宫颈至韧带及各组肌肉纤维受损。分娩过后有一个康复过程,如果产后较早参加体力劳动,尤其是重体力劳动,势必使已极度撑胀的盆底组织难以恢复正常张力。此外,在分娩过程中,骨盆底及会阴部组织有较重裂伤,未曾缝合或虽缝合但愈合不理想,也会引起...

  • 老年肠癌可致贫血

    老年肠癌可致贫血

    老年人结直肠癌以近端结肠多见,临床常见以单纯贫血为首发症状就诊,而这一症状常常被非肿瘤专业医疗人员忽视。老年人结直肠癌最常见症状为便血、便频和便秘交替。许多老年人误认为此种情况是肠炎、胃炎发生,继而盲目判断病情、滥用抗生素类药物延误病情。 当出现上述症状时做简单的肠镜检查,即可排除或明确结直肠癌诊断。因此,正确看待不明原因贫血,对于早期诊断老年人结直肠癌至关重要。此外,结直肠癌老年患者多数合并一些慢性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糖尿病等,应值得注意。...

  • 老年人应当心无痛性疾病

    老年人应当心无痛性疾病

    疼痛是众多疾病的常见症状,也是人体一种保护性的警告信号,但老年人由于机体老化,反应迟钝,当病症出现时,可能疼痛感不明显或根本没有疼痛,因而易延误诊治时机。因此,有关专家提醒老年人应高度警惕下列情况。 无痛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是冠心病的最严重类型。据调查,无痛性心梗的发生率在非老年组中为20.5%,而在60岁以上的老年组中为58%,可见老年人更易发生无痛性心肌梗死。这一方面是由于老年人对疼痛反应迟钝,另一方面老年人多合并心衰、呼吸困难、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影响了对疼痛的感受,而忽视定期常规体检也是造成无痛性心梗的原因...

  • 老年“高压”切勿贪凉

    老年“高压”切勿贪凉

    酷暑炎夏,贪凉乃人之常情,老年高血压病人却不宜过度贪凉。 因为长期高血压患者,血管和心、脑、肾都有不同程度的病变,小动脉透明样变性、管腔变窄,大中动脉粥样硬化。由于长期高血压,脑内可形成许多微小动脉瘤,一旦破裂便会引起脑出血。此外,脑血管硬化变窄还会导致脑血栓形成。在这种情况下,高血压病人如果再过度贪凉,寒冷的刺激便会使外周血管痉挛,回心血量增多,体内儿茶酚胺释放增多,使血管进一步收缩,血压继续升高,甚至导致突发半身不遂,或者频繁发生心绞痛、心力衰竭。...

  • 女性更年期防四种口眼不适

    女性更年期防四种口眼不适

    一是口干舌燥 更年期妇女,常有口干、舌燥及口味异常的感觉,有时在口腔颊部、舌、硬腭处黏膜表面会感觉到有烧灼样疼痛或针刺样疼痛,顽固性咽炎亦常见于更年期妇女。如发生这些状况,经常小口饮水,可以缓解症状;还可以用金银花、菊花、枸杞子、罗汉果等任选一两样沸水浸泡当茶饮。 二是声音粗哑 由于声带弹性组织出现萎缩性变化、脂肪沉着及声带肌组织发生退行性变,使更年期妇女发音音调低沉,类似男声的音色。绝经后,年龄越大越明显,所以,不少老年女性的声音会变得低沉粗哑。不过这是正常的表现,不用担心。 三是眼干痛 更年期妇女眼部经常有灼热...

  • 老年人须防秋季腹泻

    老年人须防秋季腹泻

    日前南京一对老夫妻在家中发生急性腹痛、腹泻伴呕吐,被送到了医院感染病科腹泻病门诊,感染科医生询问病史,得知原来老两口在家里吃—了从市场买回来的鱼,并按照菜谱烧煮,哪知吃完后2小时左右,两位老人先后出现腹部绞痛,继之上吐下泻、口渴、浑身出冷汗、头晕、虚脱等现象。经诊断,老两口得了“细菌性食物中毒”,立即予以补液、抗生素治疗。夏秋季是感染性腹泻的高发季节,老年人消化功能减弱,抵抗力降低,是急性腹泻的高危人群。眼下虽已入秋,但气温仍然居高不下,因此,人们仍要管好自己的嘴,谨防&ldqu...

  • 如何防治老年性青光眼?

    如何防治老年性青光眼?

    青光眼是比较常见的眼病,尤其是发生在老年人身上,对于此病要及早作出诊断。老年青光眼的症状表现,主要是早晨起床后看书报较吃力,易出现鼻梁根部酸胀和眼眶前额胀痛。因为正常人的眼压有昼夜波动的规律,一般清晨偏高,夜间较低。青光眼患者24小时的眼压波动幅度更大,故早晨眼压就更高,就会出现症状。视力逐渐下降,验光配镜视力矫正不到1.0(对数视力表为5.0),尤其高度近视者,戴适度的眼镜后仍常有头痛眼胀感。晚间看灯光出现五彩缤纷的晕圈,好比雨后天空出现彩虹一样,医学上称虹视。这是由于眼压上升,角膜水肿而造成角膜折光改变所致。...

  • 人到中年应注意

    人到中年应注意

    每个人在变老的过程中都会发生一些变化,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1.人到了50岁以后,应该每隔2年检查一次眼睛。 2.老觉得每个人说话都嘟嘟囔囔的,就说明你的听力已经开始下降了。 3.如果你的头皮上出现了形状不太规则的黑色或棕色斑点,就要小心是不是患上了可能致命的黑素瘤。 4.牙龈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不仅会导致牙齿脱落,还能引起心脏病等问题。 5.一周吃两次鱼可以降低心脏病的风险。 6.经常锻炼身体有助于降低女性患乳腺癌风险。 7.男性比女性的膝关节损坏程度更重,男性因此不得不作膝关节置换手术的人也更多。 8.如果成年后...

  • 纪念万友生教授诞辰百年

    纪念万友生教授诞辰百年

    万友生(1917~2003),江西省新建县人。8岁入私塾读书,17岁求学于江西四大名医之首的姚国美先生创办的江西中医专科学校,3年肄业,因抗日战争爆发而停学。21岁独自挂牌行医,30岁左右医名大盛于江西樟树市。新中国成立后返回南昌市,历任江西省卫生厅中医科负责人,江西省中医进修学校教务主任,江西省中医学院大内科主任,伤寒、温病教研室主任,江西省中医药研究所所长。是江西省三位首批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之一。也是我国首批由国家两部(国家人事部、原国家卫生部)一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遴选的500名全国老中医药...

  • 写于李时珍诞辰498周年之际

    写于李时珍诞辰498周年之际

    李时珍(1518-1593),明代伟大的医药学家和博物学家、中国古代科学家的杰出代表。本草纲目,科学之光;时珍精神,声名远扬。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是我国古代药学史上的一部巅峰之作,其科学成就影响深远,令世人惊叹。英国的生物学家达尔文将《本草纲目》视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2011年,《本草纲目》被列入世界文化记忆名录。 迎接2018年李时珍诞辰500周年,以《本草纲目》为切入点,讲医药,论文化对推动中医药的发展与国际交流,有着重要作用。 植根华夏 盘古开天...

  • 发酵后粗粮老年人宜食

    发酵后粗粮老年人宜食

    粗粮中的不溶性膳食纤维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碌肠道内部分矿物质的吸收,特别是钙、铁、锌等元素。 而经酵母菌发酵后,酵母菌可促进某些酶系(如植酸酶)的活性,钙、铁、锌等矿物质的吸收会有较强的改善,从而促进了肠道内矿物质的吸收。由于植酸或纤维素的分解,发酵后降解为易消化吸收的小分子物质,能改善口感,增强消化,刺激吸收,从而去除了粗粮中的不利因素。膳食纤维对胃肠道的负担也会相应减轻,不会造成腹胀、消化不良等情况。老人以及一些胃肠道疾病患者,或胃肠功能较弱者会更适应。...

  • 王娜:年轻就要拼一回

    王娜:年轻就要拼一回

    “我觉得社交媒体营销要走得长远,必须立足于优质的产品和良好的服务,这也是中科贴针灸的优势所在。”王娜告诉记者。“今天自己之所以能够改变井底之蛙的格局,接触到从未企及的高度,一切都源于内心的勇气吧。” 生活不顺十有八九 和很多做微商的人一样,王娜之前的生活状态并不理想,“我大学毕业就直接结婚生孩子了,也没上过班,家里的经济来源都是靠老公。”谈及这段往事,王娜丝毫没有遮掩。“自己没有工作,每天就围着孩子转,格局很小,...

  • 贫血爱找老年人

    贫血爱找老年人

    老年人贫血相当多见,发生率达到17%。为什么老年人更容易贫血,除了疾病原因外,主要是老人的特殊体质因素造成的。 随着人体的老化,骨髓脂肪组织逐渐增多,造血红骨髓减少;老人雄性激素分泌不足导致红细胞生成素减少,影响红系干细胞的分化成熟;老人红细胞内各种酶氧化活性与代谢功能降低,促成红细胞脆性增加,使红细胞寿命缩短。上面这些都是老人易患贫血的因素。再加上老人胃肠功能减退,胃黏膜萎缩,胃酸分泌减少,对营养物质(主要成分包括铁、叶酸、维生素B12等)的吸收较差,影响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使老人更容易患贫血。此外,老人免疫功能普...

  • 安全度过危险年龄段

    安全度过危险年龄段

    科学证实,老年人因为年龄大,适应能力下降,在生命中的确有一段应该提防的危险期。科学家发现,70~79岁是决定老年人长寿的关键阶段。研究显示,在这个年龄段的老年人,每月平均有两次健康问题。而令人惊讶的是,80~89岁这个年龄段的老年人,每月的健康状况却与60~69岁年龄段的人一样稳定。 由此可见,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并不是随着年龄的升高而线性地衰弱的。只在70~79岁是一个危险期。这段时期各种器官衰退较快:是各种老年病的多发时段,常易出现高血脂、动脉硬化、高血压、糖尿病等,或者是已经患上这些病的老年人病情加重、难以控制。...

  • 绿茶保质期不宜超过一年

    绿茶保质期不宜超过一年

    很多人不知道茶叶的保质期有多长时间。确实,茶叶的保质期很难界定,比如说没有经过二次大火烘烤加工的铁观音保质期只有1年,经过了第二道程序就能保质两年,如果再加上储藏因素,如放在冰箱里保鲜,那保质期又能延长一些。一般来说,绿茶的保质期不超过一年,时间过长,茶叶中的茶多酚等有益成分将会减少。如果保存不当,茶叶受潮引起含水量超标的话,可能两个月茶的质量就出问题了。但云南的普洱茶,少数民族的砖茶,武夷岩茶等,则越陈茶越香。...

  • 老年痴呆症夫妻可“传染”?

    老年痴呆症夫妻可“传染”?

    美国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如果老年夫妻中有一方患阿尔茨海默氏(早老性痴呆症),配偶患同样疾病的风险会有所提高。 在考虑其他影响因素后,研究人员发现,如果夫妻中有一方患阿尔茨海默氏症,另一方患这种疾病的几率会提高6倍;男性被“传染”的风险要高于女性,而且年纪越大,风险越高。...

  • 中老年一氧化氮养生法

    中老年一氧化氮养生法

    美国加州大学的路易斯.伊格纳罗教授,因发现人体内一氧化氮的重要作用而获得大名鼎鼎的诺贝尔医学奖!路易斯教授近年来致力于推荐“一氧化氮养生法”,认为增加体内一氧化氮有益于健康长寿。中国药科大学药理学博士王伟说,路易斯教授所推荐的是一种全新的养生防病理念,临床研究证实增加体内一氧化氮,完全可达到防病治病、延年益寿的目的,非常适合我国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 一般人都以为,一氧化氮(NO)是污染物,怎么能用来养生呢?王博士举了一个例子:硝酸甘油是随身携带的心脏病急救药,之所以起效快、疗效好就是因为它...

  • 奶酪可提高老年人免疫力

    奶酪可提高老年人免疫力

    一项新的研究发现,奶酪可以作为一种益生菌载体,帮助维持和提高老年人的免疫反应。 研究人员指出,每日摄人益生菌奶酪可以解决年龄带来的免疫系统退化问题。这种退化,是指身体的免疫反应无法杀死肿瘤细胞,从而降低了对接种疫苗和传染病的免疫能力。 “通过实验,我们已经验证了常规摄人益生菌奶酪可以帮助提高系统免疫力,改善老年人对外部挑战的免疫反应。”研究人员说。...

  • 中年人不要过分限制蛋黄

    中年人不要过分限制蛋黄

    提起蛋黄,总有一些人害怕,其实是不该有的担心和害怕。之所以让人们这样,那是因为他们并不了解蛋黄而已。 蛋黄是天然食物中最优良的蛋白质食物之一,无论蛋清还是蛋黄都是人体很需要的。在蛋清和蛋黄中,除优质蛋白质外,其他营养成分有很大的差别。蛋清中除含有少量核黄素外,几乎不含脂肪,在蛋黄中含有一种乳糜样微小颗粒的脂肪,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脂肪中含有磷脂,是人体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鸡蛋中含有的维生素和无机盐主要集中在蛋黄中,如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B2以及微量元素铁等,都是中年人很好的健脑、抗衰的营养成分;另外,蛋黄中还...

  • 老年人少饮啤酒好

    老年人少饮啤酒好

    饮啤酒过多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有害。英国的医学专家对700名经常嗜好饮啤酒的老人进行检查,发现这些人的血液中含铝量很高。老年人的血液中含铝量越高,对大脑损伤越严重,会使大脑神经功能迅速下降,并致使记忆力速减和发生痴呆症。...

  • 贺普仁逝世周年纪念之际 回顾中华针灸的传承史

    贺普仁逝世周年纪念之际 回顾中华针灸的传承史

    在父亲贺普仁周年纪念之际,回顾中华针灸的传承史,一位位苍生大医浮现在脑海,正是他们楷定古今,正宗传承,才使中华针灸几千年来薪火相传经久不衰。父亲正是这样的大医,“针灸三通法”学术体系是他毕生的耕耘与创建。认识这一体系的传承价值,是对他最好的纪念。 正承、正用、正传传统针灸是其传承价值的根本。“针灸三通法”学术体系问世以来,业界、学界的视线多集中在“病多气滞”的病机学说和“微通”“温通”&...

  • 进入老年别让肾脏走向衰竭

    进入老年别让肾脏走向衰竭

    进入老年后,许多人都会患上这样或那样的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等.正是由于这些慢性病的存在,使老年人的肾脏功能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损害。据调查显示,老年人慢性肾衰是一种常见病,协和医院的统计显示在1999年因为肾衰而透析的患者中老年人占了49.6%,近年来的统计数据仍然很高。 老年人慢性肾衰发病状态无一定规律,且症状多样。发病状态及体征特点多样化:水肿、腹胀、尿少、头晕、头痛、乏力、贫血、排尿困难、厌食、恶心、呕吐、咳嗽、心悸、气喘等临床症状都可见到,却很少有以肾衰典型症状就医的患者。由于老年人反...

  • 写在国医大师裘沛然诞辰百年之际

    写在国医大师裘沛然诞辰百年之际

    裘沛然(1916年1月30日~2010年5月3日),出生于浙江省慈溪市裘市村。11岁师事姚江学者施叔范先生,1931年求学于一代医擘丁甘仁先生创办的上海中医学院,师事丁济万先生。1958年应聘进入上海中医学院担任教学工作,1984年后任上海中医学院专家委员会主任、上海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上海文史馆馆员、《辞海》副总编兼中医学科主编,是全国500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的导师之一。1979年后担任上海市市政协常务委员兼“医卫体委员会”副主任,1991年被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5...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