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动
-
从“凡土脏取决于胆”论治2型糖尿病血糖波动
近年国内外学者对血糖波动的关注越来越多, 波 动性高血糖导致机体炎症反应、 自由基增多以及通过 蛋白激酶 C、 多元醇、 糖基化终产物、 己糖胺、 核因子 κB 系统、 高血糖记忆效应等途径引发血管内皮损伤、 动脉粥样硬化, 是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始动环节 [1 -2 ] 。 目前西医降糖药物的优势在于能够快速有效的降糖, 但血糖波动大、 低血糖风险及各种慢性并发症的隐患 依然存在。中医药的整体调节作用异于西药降糖的强 制性, 可纠正各种致病因素导致的人体阴阳不平衡, 及 时使人体恢复稳态, 其整体调节和稳...
-
秋冬血压波动当心脑卒中
秋冬季是脑卒中的高发季节。脑卒中包括出血性脑卒中(脑出血)和缺血性脑卒中(脑梗塞、脑血栓),其发病原因都与血压的骤然波动有关。因此,秋冬季时,高血压患者应定期监测血压,规范服药,防患于未然。近日,记者采访了北京安贞医院心血管病专家张维君教授,请她讲一讲如何控制好血压,预防脑卒中的知识。 哪些人易患脑卒中呢? 张教授指出,易发生脑卒中的主要有下列几类人: 一、脑卒中具有遗传因素,凡有脑卒中家族史的人,如父母、兄弟姐妹中有脑卒中者,这样的人比一般人容易得脑卒中。 二、患有高血压的人,即使是平时没有症状的高血压患...
-
易被忽视的血糖波动因素
很多糖友都曾有过这样的经历:本来血糖控制得挺好,不知为何又突然升高了。生活中,有很多容易被忽视的因素,都能造成血糖大波动。 1.情绪激动。当人的情绪过分激动时,一方面,胰岛和胆汁的分泌会减慢甚至停止,严重影响葡萄糖分解利用,易造成血糖升高;另一方面,人的植物神经功能和内分泌系统会出现剧烈变化,使胰岛素不能充分参与葡萄糖分解利用,并且人在激动时,肾上腺素会大量分泌到血液中,使血糖升高。温馨提示:保持好心情,不要大怒大喜大悲,切忌情绪激动。 2.剧烈运动。适度运动确实是控制血糖的有效方法之一,但这里说的运动多是有氧运动...
-
女性更年期血压易波动
女性在更年期前后都会出现雌激素水平下降,其中65%-80%的人会引起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表现为阵发性潮热、心动过速、头晕耳鸣、烦躁易紧张、情绪不稳定、失眠健忘等,不仅如此,心跳还会明显加快、周围血管更易收缩,因此血压容易上升。 如果平时血压大多正常,仅白天情绪波动时偶尔上升到135-154/85-94毫米汞柱,可先不用降压药,试调整生活方式,服用助睡眠、抗焦虑的药物,缓解更年期症状,血压可能会恢复正常。如果24小时动态血压显示血压多次上升到135-154/85-94毫米汞柱,可诊断为高血压病,可在医生指导下适量服用...
-
血压不正常波动的原因与对策
高血压病一旦确诊,在明确靶器官损害及相关疾病后,通过合理治疗方案,一般都能将血压控制在目标血压范围,即:中青年血压<130/85毫米汞柱,老年人血压<140/90毫米汞柱,伴有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血压<130/80毫米汞柱。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来说,由于血管、心脏、血黏度、神经递质及其他组织器官衰退性变化,使不少患者在接受降压治疗以后,仍然不能理想控制血压或出现血压不正常波动,表现为血压持续升高,或突然下降,或一天中超范围的忽高忽低,而自我感觉却不一定明显,这不仅不能保护靶器官,而且极易出现急性脑出血...